第128章
作者:
峨眉山猴子03 更新:2025-09-26 09:44 字数:3283
这时,一名使者从橐驼上搬下来一个箱箧,打开之后,在火光的映照下,露出里面整整一箱子鲜艳漂亮的绢绮锦绣,可惜胡人只会纺织亚麻和羊毛,根本分不清大汉这些繁琐复杂的纺织工艺,只能将它们统一称之为丝绸。
安普问道:“可我们想和大汉做长期的生意,作为大汉最忠诚的仆人,请您允许我们这个小小的要求。”
闻棠面色遗憾道:“我并没有这样的权力,如果你们想要做长期的生意,需要得到我们皇帝的允许。”
大汉传承数千年的官场学中有一条知识:聪明的属下要学会给上司捧哏,在适当时刻接话,说出上司的言外之意。
就比如现在,闻棠说完这句话后,他的第47名短兵终军及时接话道:“但您是陛下最看重的臣子,您的建议他都会听啊,否则陛下又怎么会给您划出六千户食邑呢。”
闻棠:“子云,莫要胡说,明明还有两位将军比我食邑更多。”
两人都是汉人,非要用胡语说话,好奇怪哦。
终军:“您与他们关系极好,想来他们知道这件事后,也会为您向陛下进言的。”
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编的。
其实他们的胡语水平真的很拙劣,类似于将中文“不三不四”翻译成“nothreenofour”,但有时候,钓鱼放一个钩子就够了,管它是弯的还是直的呢,愿者自会上钩。
安普询问道:“六千家吃饭是什么意思?”
听完翻译的解释后,安普有些震惊,西域有些国家全部人口才一千多人,而这位大汉的使者居然每年都可以收六千家的赋税?!
“那您岂不是相当于西域三个国家的王?”
闻棠:喂,喂,我对大汉忠心耿耿,你可不要随便乱说啊!
她觉得自己有必要强调这些食邑的归属权,但翻译却误会了她的强调,告诉安普:“我家贵人说,这t些都是大汉天子的疆土。”
安普:什么?!她居然说西域三国是汉天子的领土?
看来汉果然是个实力强大的国家,而这名女使者在汉天子那里也很有话语权。
终军悄声问道:“我们这样便宜行事,万一陛下不同意怎么办?”
闻棠:……
合着你什么都不知道就敢秒跟团啊。
那很信任我了。
“出塞之前我和陛下商量过了,如果有别的国家愿意用金银来换取大汉的丝绸茶叶红糖之类的,就把他们和各国使者一起带到长安。”
这次出塞一共三个主线任务。
第一:相交西域,扬我汉之国威。
第二:带回刘彻心心念念的棉花种子。
三:路上能挣点是点。
岂止是能挣一点啊,在罗马那边,丝绸可是顶级奢侈品,所有贵族都以能拥有丝绸而自豪,导致罗马金银大量外流,数额之巨大,甚至对罗马的经济造成巨大冲击,罗马元老院最后实在没有办法了,只能下令禁止男性穿戴丝绸。
虽然有中间商赚差价,但作为丝绸的原产地,大汉也能从中取得不菲的利润。
最重要的是,闻棠还有个商业巨贾任务没有完成呢!
终军恍然大悟,“那陛下没再让您来昆仑山上为他寻访西王母吗?”
闻棠:还寻访西王母呢,最多回去的时候给他带俩打火机。
此时,远在长安的刘彻突然打了个喷嚏。
“欸。”终军突然意识到,“既然陛下本来就同意此法,您为何还要如此大费周折?”
“这不是还缺个能带领咱们翻越葱岭的向导嘛。”
闻棠话音刚落,便听安普说道:“尊贵的大汉贵人,我们的商队愿意一直跟着您,为您效劳,请您一定要将我们带去你们的王城。”
一顿饱还是顿顿饱,他们还是能分得清的,忙不迭道:“为了表示对大汉的忠诚,我们愿意做您的向导,带您翻越高原,跨过雪山,去我们知道的任何一个国家。”
“是吗,这可真是太好了。”闻棠笑道,“你们非常识时务,一定能赚到很多钱的。”
她看向终军,虽然没有言语,但用眼神告诉他,小小商队,拿捏。
终军:懂了,我们博昌侯想要白嫖向导。
粟特人对大汉忠诚,大汉自然也会对其友好,闻棠从另一个箱箧里面拿出了两块三尺长的赤色鸟纹蜀锦,解释这是自己在长安买的丝帛,并非国礼,可以当做礼物送给他们。
安普接过蜀锦,想要仔细抚摸,又怕自己常年行商而变得粗糙的手将其摩挲起丝,卖不上高价,只好作罢。
他说做生意最讲究有来有往,于是从自己的商队中拿出两枚镶嵌了红宝石的金戒指,和几个毛织口袋送给闻棠。
这两枚金戒指,闻棠倒不太在意,关键是那几个毛织口袋,拎起来一看,里面沉甸甸的,里面是一些麝香、胡椒、樟脑、安息香之类的香料,在后世,这些可都价比黄金,看来,他为了和大汉合作,真是下了血本。
“你们要永远忠于大汉。”闻棠特意加重了后面这句话的音,一字一句,教导道:“我会永远忠于大汉。”
安普磕磕绊绊地说出了自己这辈子的第一句汉话。
“我,会,永远,忠诚,大汉。”
这是博昌侯调理的第三位外族人,目前看来,调得都很成功。
当然,除了她的一些神奇操作外,主要还是归功于大汉充沛的武德。
忠诚一号下线,接下来上场和闻棠交流的是大汉忠诚二号,婼羌勇士。
虽然闻棠和终军的楼兰语很蹩脚,但他俩声音是真的很大,连正在做阅读理解的婼羌勇士都能听到。
这可是六千户啊,六千户可是自己国家人口的四倍,所以他们现在并不觉得闻棠是在说大话,而是把她看成了自己的大腿。
闻棠明知故问道:“你们为什么要抢这些商人?”
婼羌勇士告诉闻棠,他们国家的牛羊今年生了重病,即使给它们喂麻黄枝也不起作用,死掉很多,远远不够往年用来和其它国家交换粮食的数量。
恰好遇上这群倒霉的商人,看到他们商队物资丰富,便见财起意,想着把他们的物资打劫过来,再用这些去和楼兰、且末等国家换粮食。
这是使团们今晚的第二次惊讶。
他们实在想不明白怎么会有人能将“见财起意”这四个字说得这么光明正大,这么义正言辞,就好像他们是去种地一样。
闻棠脑子里忍不住响起那句“低声些,这是什么很光彩的事情吗?!”
听到“牲畜生病”这四个字,闻棠心里有了主意,原本她是想用粮食雇佣这些婼羌人给他们当向导来着,但现在看来……
呵,事情变得有趣起来了。
闻棠叫来使团中的牧医,让他和婼羌人交流他们国家的牲畜们的病情,原本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没想到牧医还真找了牛羊生病的原因,并给出解决方案。虽然大汉是个农耕民族,但养过的牛羊比他们吃过的盐巴都多,再加上这些年来又学习了许多闻棠从《齐民要术》等古书里抄录出来的养殖经验,兽医水平肯定比他们好上许多。
但现在有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牧医说了几种中药,婼羌武士们统一回复:“没有!”
“那你们平日里牲畜生病都是怎样救治的?”
婼羌:“用麻黄。”
闻棠:“那你们平时都是怎么给人治病的?”
婼羌:“用麻黄。”
浦昌海旁,遍地生长着一种名叫麻黄的植物,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麻黄里面的生物碱能治疗风寒感冒,止咳平喘,但西域人却不知道这些详细的知识。
他们在偶然的机遇下,感受到了麻黄的神奇效果,出于对健康长命的追求,但凡有生灵感受到不舒服,便会使用麻黄枝来治病,甚至就连下葬时,都要用麻黄覆盖在死者的身体上。
使团倒是有携带草药,但这些都是留给自己用的,牧医说出最后的希望:“榆树皮总有吧?”
这个……还真有!
牧医其实也挺可怜的,赶了一天的路,大半夜刚睡着就被迫起来迎敌,后半夜又给牛羊看了一晚上的病。
第二天清晨还要去扒榆树皮。
只能说,使团里没有一个人是白来的。
因为要给婼羌国的牛羊看病,所以使团们在这个没有城墙的国家停留了四天,等第五天它们病情明显好转时才离开,大汉好评继续+1。
离开时,还带走了五十名婼羌勇士,让他们和这些粟特商人一起带领使团们爬葱岭。
除此之外,闻棠还给了他们五斤黄金。
“这是大汉送给你们的礼物,如果你们今年存活的牲畜不够换取粮食,那便用这些黄金去和其它国家换取粮食吧。”
此时,在婼羌人,大汉的身影是如此的高大,汉人的光辉照耀在他们身上,特别的温暖。
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