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作者:峨眉山猴子03      更新:2025-09-26 09:44      字数:3302
  她还有点好奇,刘彻知道燕国有许多铁矿和盐后,会继续立刘旦当燕王吗,还是让他去别的地方当王?
  然后就是……霍去病会在今年九月份去世,闻棠离开长安时,霍去病状态还挺好,虽然长途奔袭到了贝加尔湖,但他年轻底子好,回长安后刘彻又派去了未央宫中的太医为他调理身体,大概率不会重蹈历史上的悲剧。
  至于其它那些不让人省心的事情,闻棠相信有卫将军在,一定能处理好的,她现在最重要的是去乌孙进行友好访问!
  ……
  伴随着这封信一起送回长安的,还有他们在各个集市上搜索寻找,买到的种子、毋寡的头和大宛的良马。
  大宛马驮运能力稍弱,使团还有别的行程,而且需要携带的物资很多,肯定不能带着它们一起,所以便派出五位郎卫,先将大宛马带回长安。
  从大宛到长安,路途遥远,环境困苦,李广利征讨大宛时带走了三千多匹马,可等回到大汉边境,就只剩下不到一千匹马,所以这十匹良马,真能到刘彻手里的,最多也就五匹。
  因为使团中邮人是不可再生资源,去长安送信后就再也回不来了,所以只有发生很严重的大事时,使团才会派人往长安去送信,上次送信还是四个月前楼兰那次。
  长途奔波,使者们回到长安,并将信件交到未央宫时,已经是冰雪消融,绿芽初绽的早春时节了。
  如闻棠所想,最近的长安没什么大波澜,霍去病也在健康地活着,并且心情还不错,因为很快就可以参加自己舅舅的婚礼了。
  卫青即将和平阳公主成亲,这其中少不了刘彻的撮合。
  刘彻心想,这样一来,朕是仲卿的姐夫,仲卿又是朕的姐夫,还真是有趣。
  闻棠:共轭姐夫。
  刘彻原本正在温室殿中处理政务,收到闻棠和张骞他们寄来的信后,当即放下手中政务,打开信件。
  因为送信讲究的是快马奔袭,怕这个速度跑死大宛马,所以这些马会在刘彻收信后大概一周左右到达长安,他这次运气还不错,十匹大宛马,一共存活六只。
  刘彻认真阅读使者们给他送回的信件,刚知道他们把前宛王的头送回了长安时,倒没有像张骞想得那样生气或者认为他们擅自行动,只是觉得这个大宛王实在不知好歹,居然敢截杀汉使!
  这简直就是把大汉的面子踩在脚下!
  未央阙下,放匈奴单于的头的位置算是有人继承了!
  随后看到了闻棠他们写的文章,字迹都不一样,一看就不是一个人写的,不过文采不错。
  刘彻算是个文艺青年吧,经常自己写诗歌,什么“呜呼哀哉,想魂灵兮”之类的,否则也不会那么重视司马相如和枚皋。
  看着看着,他已代入其中,似乎自己也融入到了那种危险紧急的环境之中。
  然后注意到了信纸上的泪痕和被闻棠划掉的那句话。
  突然间,有什么东西从信纸中掉了出来,小小的,看起来像是种子。
  这是——棉花种子?
  执念数年,刘彻终于得到了他心心念念的棉花种子。
  就连时间都是闻棠特地算好的,初春时节到达长安,正好可以让氾老趁着春耕时节将其播种在田间,这样今年秋天就可以收获了。
  冒着危险,为朕寻棉花种子,就连看到当地的著名特产大宛马时都有想着朕。
  上默然良久,叹曰:博昌侯,天赐朕之良臣也!
  第83章 栾大
  种子只有一颗,应该是闻卿写信时不小心掉进去的。
  应该吧……
  卫霍出塞攻打匈奴时,离开的最长时间也就半年多,可闻棠已经足足一年没有回长安了,且归期未定。
  距离产生美,尤其是现在,二人相隔将近一万里,那刘彻就更想念闻棠了。
  他又重新阅读一遍闻棠等人的信件,每每观之,皆感触颇深。
  使团里那几个写手润色了好几遍呢,可是后世能被拿到语文卷子上出阅读理解的水准,任谁读了,都会感受深刻。
  这就导致远在西域的闻棠一瞬间积分暴增。
  和上次不同,系统知道她这次积分暴涨的原因,于是对闻棠说道:“宿主,我以后不会再劝你少看小说了。”
  闻棠:……?
  系统说出自己的理解:“原来你不是在看小说,而是在学习啊!”
  闻棠疑惑×2。
  系统:“你看看你现在的处境!”
  闻棠觉得自己现在处境挺好的,也没什么危险啊。
  统:“像不像霸总文里出国留学的白月光?”
  而且这个和霸总“两情相悦”的白月光还把国外公司的核心技术拿给了霸总,让他更能大力发展自己公司(大汉君主专制无限公司),那刘彻的感情值肯定会蹭蹭蹭往上涨啊。
  至于涨得具体是什么感情,那你别管。
  闻棠扯了扯嘴角,闭麦,不再言语。
  反正经过她这一通“又争又抢”的操作,再加上大汉百姓几年来日子越过越好,对闻棠的感激之情日益加深所转化成的积分,终于让闻棠达到了图书自由。
  换之前都不用看多少积分,想看什么书就看什么书!
  ……
  大汉有一套相当健全的邮递制度,三十里一传,十里一亭,并且还在不断完善,例如刘彻今年就新置了一个高邮县,隶属广陵国。
  在后世,高邮县最出名的是质细而油多的咸鸭蛋,不过现在,这里因为秦朝时便存在的一座座邮亭才被建立,高邮因“邮”而正式兴起。
  邮寄一般和军事情报密切相连,平民百姓或者斗石小吏都没有能力随便发邮件。
  使者们到达武威后便立刻将信件和毋寡的头交给这里的信使,每一站都换人换马,轻装简骑,极速传送,不敢有片刻稽留,这样才能保证刘彻在第一时间收到闻棠等人的信件,而使者则带着大宛马和那些种子按正常速度进行。
  这也就导致刘彻在读完信件后,身边能找到的西域物件就只有一个毋寡的头……以及一颗棉花种子。
  战报已经收到,但战果还需数天才能看到,这几天,刘彻被钓得抓心挠肝,心里的期待一点儿都不比他第一次知道闻棠有仙人入梦奇遇时少。
  四天后,他终于看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由大汉使团打下来的战果。
  也是时间赶得巧,这日,刘彻刚下朝会,便听到黄门禀报,说是从西域回来的使者们已经到达长安,此时正在宫中等着刘彻的传唤呢。
  刘彻闻言,立刻将其传到殿中。
  使团离开长安时,刘彻有去亲自送行,他注意到,和那时对比,使者们每个人的脸上都黑了许多,想来没少被那些西域的风沙和烈日折磨。
  他们旁边还放着好几个箱箧,里面装的应该就是从西域带回来的种子了。
  使者们非常正式地朝刘彻行了个大礼,霎那间,使者眼角变得微红,他们努力控制自己不要流出眼泪,同时心中不自觉产生一股近乡情怯的感觉。
  刘彻想要询问使者在西域发生的事,张骞第一次从西域回到长安时,刘彻就总是询问他外面的事,除了想要从中提取到有用信息,联合西域诸国一起合兵对付匈奴外,也是因为好奇西边各国的风土人情。
  而历史上,等泰山封完禅之后,他又开始全国各地巡游了。
  所以刘彻还挺想知道他们这一年来的冒险故事,以及,更感兴趣的是西域各国对于大汉的态度。
  但他又实在想看箱箧中的棉花和苜蓿种子等。
  幸亏大宛马已经被宫中马奴牵到了马厩中,否则他还会再加上一个让自己纠结的选项。
  最终还是使者替他做出选择,打开箱箧:“陛下,这些都是臣等在西域时寻到的稀奇种子,请您t过目!”
  要讲故事,那可就说来话长了,即使长话短说,没有三四个时辰,都无法好好描述他们在西域时的热血经历和奇幻冒险。
  为了农家能有足够样品,闻棠送来的每一份种子都分量足足的,最少的洋葱种子也有一斤了。
  除此之外还有厚厚的一沓纸,纸上每一个字都是闻棠和使团中的农人经过仔细观察研究后所写的资料,包括产量、用途、种植方法等,甚至还贴心将这些植物的长相都画了出来,方便农家参考,能少走些弯路。
  洁白绵软,能做出实惠保暖棉衣的棉花。
  营养丰富,对战马有许多好处的苜蓿。
  甘甜清爽,能酿制出美味酒水的蒲陶。
  ……
  一张又一张的资料单在刘彻手上停留,看完之后,他叫来农官,将这些种子交给他们仔细种植。
  自今日起,一颗又一颗的种子在大汉田间停留,它们扎根在土地里,发芽成长,为大汉的百姓带来便利与幸福。
  处理完种子这个政务,刘彻有了大把时间询问西域之事,他顺便还泡了壶能提神醒脑的清茶,方便秉烛夜谈后继续处理其它公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