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作者:
峨眉山猴子03 更新:2025-09-26 09:45 字数:3321
闻棠:……
我真服了。
历史上韩千秋带着两千人全部战死,现在仅仅多加一千,不也白给?
火力是更足了,但没智商的人就算给他个加特林他也打不下来番禺啊,闻棠忍不住长叹一口气,想着一会儿怎么劝说刘彻放弃这个主意,实在不行,让张骞去也行,至少他稳。
霍光:“博昌侯为何叹气?”
“没事。”闻棠随口敷衍了句,“我只是在担心主将的安全罢了。”
霍光:“多谢博昌侯担心我阿兄的安全,不过我相信他打南越时也一会像打匈奴那样大获全胜的。”
等等……闻棠突然反应过来,现在好像和历史上不一样,我们大汉有厉害的将军啊。
“你刚才说……主将是谁?”
“我阿兄啊。”
闻棠:那稳了。
陛下这是给我匹配到通天代了。
知道主将人选之前:仅仅三千?!
知道主将人选之后:八百都行!
第96章 准备
“原来此次攻打南越的主将是骠骑将军。”闻棠玩笑道,“那陛下可以提前准备庆功宴了。”
某种程度上,南越国情况和草原上的匈奴差不多,地大人少部落多,正好适合霍去病擅长的奔袭战。
听到自己阿兄被人如此夸奖,霍光心中自然开心,正想着该如何回答闻棠的话,忽听背后传来一阵低沉冷冽的声音:“多谢闻君,此行出征,必不负汝之信任。”
霍去病身上不是军营中常穿的沉重甲胄,而是一身玄色深衣,阳光下,赤色衣缘隐隐流动着暗光,冠饰琼玉,腰束鎏金鞶带,带钩上挂着一柄环首长刀,身姿挺拔,面容俊朗,虽身无片甲,但身上的勃勃英气足够让人看出这是一位能在刀光剑影中带领千军万马杀出重围的常胜将军。
自漠北一战后,这柄沉寂了将近三年的刀即将再次出鞘,用他那势不可挡的刀锋的横扫南越。
闻棠:以后的匹配机制就按这个来。
“主要还是将军自己有实力。”
若去打南越的主将是朝中某些将军,恐怕开始是从湘江坐船下去的,结果这船坐着坐着就坐到了青藏高原旁边。
为了将功补过,只好把羌人当南越人给揍一顿。
别误会,闻棠指的是李息,不是李广。
她问道:“将军此次也是来宣室殿中商量讨伐南越之事的?”
问完之后,闻棠觉得自己有点废话文学了,霍去病是主将,他若不来,今天的整个会议都得黄摊子。
霍去病点了点头:“闻君心中可是有了什么计划?”
闻棠:“微有。”
霍去病:?
“就是有些计划,但不是很多,需要和诸位同僚讨论后方可定夺。”
霍去病心里总结:微有,介于有和没有之间,大概就是……一点点的意思?
不知不觉中,已到了宣室殿不远处,几人心照不宣地闭了嘴,不再说话,直至进入殿中。
不出意外,他们俩又是最早到的。
古代的行礼就像现代的打卡,二人照例先祝刘彻长乐未央,起身后,刘彻和他们闲聊了几句日常,直至其余诸位武将断断续续进入殿中,这才开始商讨军情。
而霍光则和另一名叫做金日磾的侍中守在外面,充当侍卫。
金日磾就是刘彻当初游宴时策问的那位休屠王部落小王子。
金日磾被刘彻提拔为马监后,做事谨慎,未有过失,而且将宫廷内的马匹都养得很好,长得好看又工作能力强,使得刘彻更加亲信喜爱他,没过几年就让他升任了侍中,还让他当自己的护卫,长伴君侧,动不动就给他赏赐金子,可真是羡煞了旁人。
甚至导致长安中许多贵戚私下里抱怨:“陛下妄得一胡儿,反贵重之。”
语气酸酸的,原本他们抱怨的本意是想让天子不要太过宠信金日磾,看看我们吧!不过刘彻是一个带有逆反心理的皇帝,这些人越酸,刘彻对金日磾就越是喜爱。
卫霍外戚出身,金日磾亡国之虏,桑弘羊是个商人,博昌侯曾为草原奴,这样看来,在本朝,只要有能力,加官进爵封侯起第皆有可能。
倒是无形之中给了许多出身寒微的读书人一点希望。
可惜能力是有的,就是能晋升的渠道实在是太少了。
之前还能走个方士的野路子,不过自从陛下眼光变高后,此路也行不通了。
因为知道里面在探讨重要军情,霍光和金日磾都绷紧了精神,不敢有丝毫马虎。
殿内被挂上各种尺寸的舆图,地上同样摆满了沙盘,舆图和沙盘上的区域很杂,有巴蜀地区、南越首都番禺、长沙、豫章、夜郎,龙川等地。
南越一共也没在华夏管辖内呆上几年,楚汉战争后,赵佗表面亲汉,实际一直窝在南越当土皇帝,大汉也没精力去搭理南越,这就导致数十年来汉越之间除了相互往来的使者,并无大规模通商或政治上的交往,大汉对于南越……还真就不太熟,所以需要根据它围国家地形疆域来推断南越内形式。
但问题不大,孩子不听话,打两顿就好了。
大汉这些年一直都将全部精力用在打匈奴上,现在乍一开始打酷热的山地战,他们还真就有些生疏。
“博昌侯。”有人道,“你最近是否梦到过仙人,仙人可曾指点过你南越之事?”
闻棠无奈道:“路将军,那是天宫之上的神仙,不是地上的许愿池。”
她这几天一直在图书馆里查找历朝历代和南越国有关的资料,倒是有查到一些朝廷如今没能力获得的地形地势图,但绝不能直接拿到明面上,否则就真如她所言,以后大汉官员都把仙人当成许愿池,要去打哪个地方,第一反应不是制定备战计划,而是来找闻棠问信息,那就很糟糕了。
“博昌侯言之有理,是我冒昧了。”
最大的舆图被挂在诸将正中间,供他们探讨进攻路线,闻棠看似沉默,实际脑子都快转得t冒火星子了,她将图书馆中看到的资料和面前舆图结合,试图创造出一个迅速高效的南伐方案。
南越那么大一个国家,肯定不可能只派出一路士兵,走到哪,打到哪。
刘彻宣出自己昨日定下的计划。
一路率兵出桂阳,直下汇水,一路从豫章出发,直下横浦,一路率兵出零陵,这路军队由两人带领,一人和桂阳军会师,另一人和最后一路军队会师。
最后一路军队,是大汉的奇兵!
这些年来,南越一直依仗着五岭天险,天不怕地不怕,但如果大汉军队不从五岭走呢?
这是一盘准备了二十年的棋局。
二十年,一位名为“唐蒙”的官员作为使者前往南越,暗示南越臣服大汉,当然,最后并没有成功,南越王只是象征性地撤掉了自己的帝王仪仗,至于其它,都和从前一样。
但也有一个意外发现。
唐蒙发现番禺城中居然有枸(jǔ)酱,这是一种蜀地独有的特产,当时汉越并未相通,这东西究竟是如何从蜀地运到这里来的呢?
他心中好奇,回到长安后开始调查这件事,枸酱味道独特又美味,许多蜀地人偷偷通过某条小路将其卖给夜郎人,能卖上很高的价格。而夜郎国又位于牂牁(zngkē)江旁边,这条江宽达百余步,足够在上面行船将枸酱转买到南越了。
知道真相后,唐蒙便动了心思,将这件事禀告刘彻,认为可以厚重财物交好夜郎,征发巴蜀之地的士兵修一条从巴蜀通往夜郎的平坦大路,汉军沿着这条路到达牂牁江,这样可以在不翻越五岭的前提下到达南越,最后刘彻同意了他的这个提议。
自此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前几年因为打匈奴太费钱了,刘彻把这个项目搁置了一段时间,打完匈奴后才又重新开始,今年年初总算是修好了通往夜郎的道路,并将夜郎设置成为大汉的犍为郡,他们可以从夜郎调兵前往攻打南越。
这四路军队,但凡有一路可以到达番禺,大汉就能成功收回南越,因此,殿中诸位将军都很认同刘彻的计划。
“那个……”闻棠开口道,“陛下,臣有话要说。”
刘彻:“说。”
“陛下,在西南夷这片区域上,我们无法保证能百分之百在犍(qin)为郡征发到军队。”
一句话,沉默全殿人。
“臣认为,如果汉军从那边征兵,他们大概率会造反。”
片刻后,霍去病开口打破沉默:“臣以为博昌侯言之有理。”
犍为郡,说是大汉的郡县,实际只是挂了个名,里面唯一一个汉人就是郡守,其余全都是蛮夷之人,他们之所以愿意成为汉的郡县,是因为刘彻每年都派遣使者送给他们钱财缯帛,他们贪图大汉的钱财,又认为这条路实在险峻,根本不可能开通,这才同意。
自建郡以来,基本每年都在造反,反叛频率比刘彻去雍城祭祀的频率都高,相信能从这样的地方调出兵,还不如相信闻棠是下凡历劫的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