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作者:峨眉山猴子03      更新:2025-09-26 09:45      字数:3311
  他没想到的是,此时番禺已被闻霍二人里应外合给一锅端了,这封反信自然也就落到汉人手中,趁现在时间还来得及,霍去病命人将其转送给了路博德。
  虽然早就知道馀善不是什么好东西,但真看到信上证据时,路博德心中的火气一下子窜出三丈高,气到都能在他头顶上烧烤炙肉了。
  而且这还是顶头上司给自己送过来的!
  路博德开始做阅读理解,祈祷霍去病可千万不要因为这封反信而对自己的实力感到质疑,虽然他是个战场上拼杀的大老粗,但也很在意自己在冠军侯心中的形象啊。
  闽越罪加二等!
  带着这样的心态,路博德战斗力max,让自己手下几名裨将分别带兵从不同路线出发进攻东越,他则带领主军出梅岭,直奔闽越首都东冶攻去。
  馀善原本想着再观望些时间,没想到观望着观望着,把自己给观望进去了,汉军居然调转方向来打自己了!
  馀善一直都有派兵在这些军事要塞据险死守,但汉军来得太过突然,士兵勇猛、气势十足,且现在又是冬天,没有瘴气之险,所以闽越的抵抗显得毫无意义,很快被汉军攻破。
  馀善很快做好战斗准备,可能是大汉这几十年来没真打到境内,他有点飘了。也可能是闽越之地百分之九十以上全是不好攻打的山川峻岭,这些地形给了他信心,馀善干脆直接造反,自己当皇帝。
  还举行了个盛大的造反仪式,为了提高士气,先是寻了能沟通天地的大巫诅咒汉军生病死亡,然后又赐给自己的主将“吞汉将军”名号。
  看似万事俱备,唯有一点是个例外,这吕嘉丞相究竟怎么回事,过了这么长时间,都不回我的消息?
  可能是在路上耽搁了吧,馀善也没太过在意,继续沉浸在自己的排兵布阵之中。
  听说大汉有个叫做霍去病的将军,他很厉害,每次战争都会获胜,可再厉害又如何,还不是对闽越地形一窍不通?想到这里,馀善信心大增,甚至觉得自己有能力同霍去病一战。
  毕竟他曾看过汉人的孙吴兵法,腹中韬略可多着呢!
  可惜他腹中韬略并没有得到施展的机会。
  汉军很快攻破汉阳,眼看就要打到闽越首都了,其实按照正常速度,汉军是不会打这么快的,但奈何闽越群众里面出了叛徒啊,在见识到汉军的强大火力后,他们不光化身带路党,而且还反攻自己的队友,带人攻击馀善的军队。
  面对江河日下的败局,馀善日夜忧心,绞尽脑汁地思考应敌之策,圆鼓鼓的身材都瘦了许多。
  但他很快就不需要感到麻烦了。
  因为他没了脑子。
  是物理上的没有脑子。
  汉军这次可是动了真格,气势比上次还要凶猛,于是城中贵族们又一合计,觉得自己这点实力,肯定打不过汉啊,还不如趁汉军没攻过来之前,先杀掉馀善,主动把他的头献t给汉将,这样非但不会死,还能得到些汉人的封赏。
  背刺者人恒背刺之。
  他们说干就干!
  路博德收到闽越王脑袋的时候都有些恍惚,不愧是蛮夷之人,行事作风实在是太蛮夷了!
  他本想自己砍下闽越王的脑袋,再立一功,不过现在能让汉军无伤亡的攻入闽越首都,也算大功一件,反正回去之后陛下给他益封食邑这件事是铁板定钉的,他当即接管东冶,安置好城中百姓和官员。
  此次南征,路博德是第一个完成军事任务的。
  不是南越那边实力不行,而是……霍去病的地图有点开得太广了。
  霍去病和闻棠在番禺城中并非闲来无事,天天开宴会。那场大庆功宴后,二人各司其中,闻棠和汉使们继续安抚城中百姓,等待援军到来。
  霍去病却是一点儿也等不了了。
  他做事一向雷厉风行,眼看杨仆军队迟迟不到,便打算自己先行,去攻打南越其它区域,也能给后来的军队探些信息。
  当然,他也不是那种有勇无谋之人,不会什么信息都不查就嗖嗖往前冲,霍去病从城中土人口中打探到了些苍梧、郁林等地的消息,至于更远的区域,他可以边打边查。
  并挑了几名熟悉南越路线的越人向导和自己随行。
  闻棠笃定霍去病非常认可自己的能力。
  因为霍去病在出发之前还特地来找她告别。
  闻棠说过很多次临别赠言,连草稿都不用打,胸中自有成片文章,不过可能是这次告别之人战绩太强,太令人安心,她只说了句:“静候佳音,早日凯旋!”
  霍去病看向闻棠,回道:“借你吉言,必当早归。”
  闻棠道:“我们下次见面的时候,兴许是在长安陛下为你准备的庆功宴上,也可能是被陛下临危受命,去安抚你打下来的南越之地,反正一切皆有可能嘛。”
  温暖耀眼的阳光打在闻棠身上,能看到面前之人眉目凛凛、眼睛很亮,浓墨顿点如曜石,在霍去病的记忆中,闻君一直都很相信自己,认为自己每次出征都会大胜而归。
  他笑道:“好,自是期待与你早日见面。”
  如寒潭冰融,如祁连雪化。
  随后转身带兵离开番禺,开始征战新的沙场,而闻棠则坐镇番禺,防止城中有人生事。
  闻棠又等了几天,终于等来杨仆军队。
  见到城中如此井然有序,杨仆反应惊讶,甚至觉得自己有些没用,为自己没能帮上忙而感到愧疚。
  不过一想攻番禺城的人是大汉安心组中的三分之二,心中那些愧疚顿时消散了大半。
  此乃人之常情啊,人之常情!
  我要是能赶上他们俩的进度,那我不就也是万/九千户侯了吗?!
  路上消耗时间太长,消息具有滞后性,闻棠收到刘彻消息,正在心里吐槽无良天子压榨臣子还不给加工资的时候,刘彻又收到了霍去病的第二封战报。
  战报上显示,霍去病已经攻破交趾,正带着五千精兵继续往南边打呢,杨仆则带着大军在后面招降。
  霍去病下牂牁江时,一共只带了三千精兵,所以多出来的那两千是怎么来的呢?
  投降后的越人勇士也太想进步了,都觉得大汉这个将军神勇无比,跟着他肯定能建功立业,得到富有的大汉皇帝的丰盛赏赐,于是也想加入霍去病军队。
  越人:我们这叫——识时务者为俊杰啊。
  刘彻高兴到哈哈大笑,露出他的两颗大白牙,又白又亮。
  但很快就不嘻嘻了,反而是闭上嘴巴,面色沉重!
  因为他突然意识到一件事。
  有一队大军……好像失踪了。
  攻打西南夷那支军队,自从出兵到现在,一次消息都没传过来,苏建,你不会是也迷路了吧?
  第101章 平南02
  刘彻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西南夷那边有将近一百多个国家,准确说应该叫做部落,因为这些部落最多也就一万多人,少的几百,和大汉的村子规模差不多。
  听起来有些像匈奴部落,实际地形可比他们复杂多了,群山环绕,苏建可千万别带领大军在里面迷路了。
  又过了三天,依旧没有收到苏建的消息。
  刘彻心中预期一降再降,即使迷路,只要最后能收到他的捷报,收回西南夷就行。
  在山里迷路至少比在草原上迷路要好一些,至少那里野果野兽和山泉水丰富,不用为军粮发愁。
  ……
  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司马迁没有读到万卷书,但他已经行了快到两万里的路程。
  所以他收集到的有关南越和西域的资料又多又真实,毕竟都是自己亲身体验、用脚步丈量过的,鞋履都不知道磨破了多少双。
  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史记将近百万字,撰写搜集需要耗费巨大的精力,司马迁有生之年写完史记已是勤奋。他晚年时,女儿司马英不忍父亲心血付之东流,于是主动请缨将这些异域文稿整理成书,流传后世,成为后人研究古代西域和南越史的重要资料。
  司马迁也成了年轻时候没轻没重,事业搞太猛,晚年忙不过来的典型案例。
  不过他现在还意识不到未来发生的事情,每天的任务除了问问问、写写写和记记记,还要兼职招降安抚城中百姓,若是有人反叛搞事,他更得提剑去干架。
  一个迁当十个迁用。
  没办法,城中实在太缺少高质量人才。
  所以他在看到刘彻给闻棠寄过来的箱箧后,虽然明知希望渺茫,但仍小小地期盼一下里面有纸。
  他记载的资料太多,导致纸张不够用了,这是只在大汉境内流通的东西,南蛮之人很少写字,竹简都得现砍。
  越人见到纸张后,第一反应不是用它来写字,而是:“这东西软软白白的,比厕筹软,没葛布贵,用来擦屁股肯定舒服。”
  司马迁:……
  恭喜这位越人,能将史官气到表情管理失败,这可是连春秋时期齐国弑君的崔杼都没能达到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