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作者:峨眉山猴子03      更新:2025-09-26 09:45      字数:3324
  闻棠和系统交流这段时间,刘彻已经商量好改年号这件事了。
  元封。
  封禅元年,简称元封。
  其实他原本想叫元仙的,仙人降临,故曰元仙。不过殿中有人劝他,认为仙人曾言天机不可泄露,将年号改得这样直白,万一被那个称为“天道”的发现了怎么办?刘彻认为他所言有理,故而将年号改为元封。
  一鼓作气,正好趁着这个机会顺便将历法也一起改了。
  他们现在用的还是秦朝时的历法呢。
  周为火德,秦灭周,自然就是水德。不过很巧,高祖是在十月入关到达霸上的,此外,汉初时期,张苍经过推演,发现如今正值水德旺盛的时期,所以认为仍要像秦朝时那样崇尚黑色,并以十月为岁首。
  张苍这个人非常博学,什么学问都精通,尤其是音律和历法,后面所有研究这两个方面的人,都师承他。
  孝文皇帝时期,也有人上书应该改水德为土德,甚至连奇兆都弄出来了,但后面不知为何,这件事不了了之,一直到如今都没有改变。
  刘彻:那就由朕来改变吧!
  刘彻下令壶遂、司马迁等人主持修订历法,将十月岁首改为正月。推崇土德,色用上黄色,礼服、旗帜等颜色都改成黄色。土德相对应的数字是五(秦时为六),将这些用在官印,度量衡等,方能体现大汉的天命所归。
  除此之外,还有重新定官名、协音律等,总而言之,又是一笔不小的工程。
  司马迁:唉,又不能专心写书了。
  刘彻刚下完这些命令,便见到有人急匆匆过来禀报,说是苏建将军回来了。
  刘彻:……
  那他还挺幸运,能活着出山并找到回长安的路,没像张骞一样十多年后才回来。
  两个月前,蜀地。
  一队衣衫褴褛的队伍从树林中钻出,沿着崎岖小路直行,走了许久,终于见到蜀地的巡查官吏,苏建那颗漂浮许久的心这才得到安置,安心地因体力不支闭眼倒在地下。
  而后其余人也都层层叠叠倒了一串。
  幸亏有人强吊着最后一口气和官兵讲清事情始末,否则这样奇怪的队伍,再加上后面那群一副蛮夷打扮,看起来不着四六的人,他们会直接在大狱中醒来。
  士兵是新调动到蜀郡的,对于数年前征发罪犯和兵卒攻打西南夷的那场战争不太了解,更不认识主将苏建。
  可这个经历怎么听起来这么熟悉?
  虽然事情始末讲得断断续续,但他一下子就能联想到,刚刚昏倒的那位将军不就是张骞2.0吗?
  意识到这件事的士兵们立刻仔细对待苏建一行人,不敢有丝毫怠慢,把他们移到宽敞的房间中,醒来后准备了丰富的食物和水,还有沐浴的热水和干净的衣服,并派向导将其一路护送到下一个郡,经过一场又一场的苏建护送赛,成功将其送到长安。
  终于回到长安,见到熟悉的城门,苏建眼眶湿润,泪水不受控制t地流了下来。
  几年未见,苏建老了将近二十岁,鬓边生了许多白发,人也憔悴不少,饱经风霜,看起来瘦了许多。
  他和张骞不同,张骞是被动被抓,苏建则是主动进山。主将在山中迷路,消失数年,了无音讯,这可是一项不小的罪,好在他进山前刚打了一场胜仗,功劳可以弥补过失,让他落不到夺爵斩首的地步。
  一来一回,数年时光,活没少干,罪没少遭,最后还是来时的起点,即使这样,苏建也已经很庆幸了,至少自己没有悄无声息死在山中。
  而且他还有件大礼要送给陛下呢!
  他兴奋道:“陛下,所谓时过于期,否终则泰,臣这次虽遭了一场大难,但也寻到一意外之喜啊!”
  刘彻反应平平:“怎么,你为朕寻到双头神鹿了?”
  苏建:……
  这倒没有,有了高原上的见闻,他早已将双头神鹿之事置于脑后,一心只想着开辟新地图这件事。
  “陛下请看。”苏建指向身后那几个异族人。
  刘彻顺着他的方向望去。
  这异族人怎么……
  看起来傻不拉几的,有点不太聪明,眼神呆滞,反应也慢。
  刘彻还以为这是苏建给自己带回的马奴,但他们这呆呆的模样,可养不明白马,反而他那几匹大宛马看起来比这几个异族人机灵多了。
  其实他们也纳闷呢,顺着羌人向导一路下山,他们也没下过山,只能羌人和汉人去哪里,他们就跟着一起走,刚开始还好,可到后来,脑子和身体就越来越迷糊了。
  虽然大汉的确如汉人所言那般富庶繁华,但是……君长,我们被骗啦,大汉一点也不厌恶战争,他们武德充沛!
  不过无论是富有还是强大,他们都无心欣赏,只感觉整个人愈发地疲惫嗜睡,喘不上气来,呼吸困难,现在已经好了许多,刚到蜀地那段时间,他连骑马都是闭着眼睛骑的。
  嗯……实际是醉氧了。
  苏建将自己的神奇经历讲给刘彻,刘彻不仅自己爱巡游,更喜欢听别人讲他们的冒险故事,很快听得津津有味,一直说到最后,苏建方提出自己的天才项目——茶牛马之路。
  汉并不缺少茶,之所以从前只在巴蜀和两湖之地有饮茶之风,那是因为长安贵族们不爱喝这东西,后来经过博昌侯这么一带货,天子开始逐渐习惯饮茶,许多敏锐的商贾立刻从其中嗅到商机,纷纷开山辟岭,扩种茶树。
  苏建一个劲儿地和刘彻推销高原上的特产,例如适应高寒天气,善于在崎岖山区上驮运的高原马。
  他并不知道高原马到了平原也会醉氧,需要经过漫长的适应期和循序渐进的训练才能表现得更好,否则会很危险。
  但没关系,博昌侯知道就行,博昌侯会劝的。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野兽毛皮,其它什么虫草、雪莲、麝香之类的药材,高原上有和西方国家交换的药材,是一种红色花瓣,很补身体的,苏建悄声告诉刘彻,自己只是喝了七八根,就鼻血直流。
  张骞单枪匹马闯西域的评价很高,虽然在有些人心中只是一件不值一提没什么作用的事,但苏建心里可跟明镜似的,他知道史书是谁修的。
  司马家那小子给张骞这顿夸,说他是凿空西域,自己做出点什么名堂来,那还凿空高原呢。
  知道他想法后的闻棠:老苏家祖坟不用迁了,苏建这运气和想法都有点东西。
  自从三百人使团因为开通西域后而受到尊贵待遇,朝廷中的官吏和士卒为立功业,也纷纷上书请求出使,不过这些上书的人能力和道德水平都稂莠不齐,历史上就出现过许多次贪腐问题,有时候西域依附匈奴并非是他们人品有问题,而是那些使者实在太过贪婪且言行无状。因此出使外国的使者需要经过筛选才行,这个重要的任务就落到了博望侯头上。
  退休老人再就业。
  路不用刘彻去探,物资不用刘彻交换,他只需要在未央宫里等着就能收到高原蛮夷的货物和朝拜,甚至还能收些关税,补充国库,对刘彻来讲只是多派出几批使者,那他当然很快答应啊。
  若有什么自己解决不了的专业性问题,比如瘴气、高反、湿热之类的——那去找博昌侯要经验,要资料啊。
  在当使者这方面,博昌侯可是专业的。
  在全能这方面,刘彻甚至比闻棠本人还相信闻棠。
  闻棠:这就是十年牛马积累出来的口碑!
  不过……
  刘彻看向那几个昏昏欲睡的高原蛮夷,这么傻的地方,真的能有许多宝贝吗?
  闻棠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心中不由自主感叹一句老苏家这是祖传绝地逢生体质啊,不过茶牛马之路这个名字真的有些难听,应该直接换成茶马之路。
  以及,预感一向很准的她进入图书馆,开始学习自己穿越过来的第一万零一卷书——茶马古道路线图和哀牢山资料。
  ……
  刘彻又在柏梁台上弄了个宴会,作为全长安城最高的高台,柏梁台可以俯瞰大半个长安,天色还早,闻棠有足够时间处理完手中公务在出门。
  恰好在官署正厅碰见刚来的一批新人,一共十人,八男两女,毕竟是从千军万马独木桥上杀出来的,看起来都挺机灵的,闻棠对其中一名叫做路充国的年轻人印象最深。
  史书上他是一位出使匈奴的使者,不过因为匈奴贵人无缘无故死在长安,匈奴认为是汉杀的匈奴贵人,一生气就将路充国扣留在了草原上,前后扣留七年,他都持节不降,好在最后有个好结局,新单于继位后想要修补和大汉的关系,就把他给遣返归汉了。
  匈奴人绝对碰瓷儿!
  闻棠不确定他到底是不是史书上的那位路充国,毕竟大汉如今武德充沛,充国、定国、安国这些名字的重名率堪比张伟。
  见到闻棠,众人齐齐躬身行礼,是隆重的特揖之礼,双手合抱胸前,肘部下沉,行礼动作大而整齐,面色恭敬道:“大行长乐未央,千秋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