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作者:
峨眉山猴子03 更新:2025-09-26 09:45 字数:3306
是为了什么呢,好难猜啊。
流血的伤口早就被他忘到九霄云外,眼中只有朦胧灯火下专心处理伤口的闻棠,他并不是一个喜欢逃避的人,察觉到自己的异常,很快正视自己内心。
那颗种子破土而出,生根发芽。
他意识到自己喜欢上了闻君。
他对于爱情这方面没有经验,有经验的陛下又总是教一些没有用的经验,于是只能自己摸索,将自己最擅长的战场上那一套用在这上面。
霍去病是极致的军事天才,战场之上自信果断又锋芒毕露,可这次,他反而选择徐徐图之。
未央宫中时不时的偶遇,宴席上相近的坐次,并肩行走时彼此之间一次比一次更加靠近的距离,频繁的宴请、直至那日上林苑游猎,心上人并未松开的手使他意识到某种信号,忍不住攻城略地,想要再进一步。
相对来讲,靠着系统作弊的闻棠就轻松许多了。
琅琊仙人降世那夜,他听见仙人要点化闻棠去她仙府之中当山神。
霍去病心中闪过一阵失落。
瞬间的功夫,他便做好决定,起身想要在闻棠飞升之前去看她最后一眼。
他没有想过劝说闻棠留下。
他只想去看她最后一眼,成仙之后,长生不老,更能习得神奇仙法,翻云覆雨,这样好的事情,即便是陛下,也无法拒绝。
可闻棠拒绝了。
失落消散,转而狂喜。
情愫无法压制,告白的想法在他心中疯狂涌出,霍去病正欲去寻闻棠,却看到同样感动的陛下也去找他的闻卿,并谈论好长时间的君臣情谊。
霍去病:……
然后就是t攻打东瀛,瓠子口治水。
刘彻在霍闻的恋爱道路上起到了-3的作用。
回到长安后,寻了个阿光不在家的日子,霍去病邀请闻棠来自己府上赴宴,至于理由——感谢闻君为我准备的东瀛军报。
理由不在多少,有用就行,他之前邀请闻棠时也经常用类似理由。
闻棠远远便看到府门口等待的霍去病了,他身着一袭玄色深衣,领、袖、襟的边缘镶了一层绛色锦缎,上面有用金线绣成的云纹,在阳光下泛着细密的光芒,会弁如星,金钩络带系在腰间,看起来……
闻棠:身材很好……
距离近了,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熏香味,清幽、沉稳、还有一丝淡淡的凉意。闻棠闻出来这是南海郡的沉水香。
这谁能受得了啊!
霍去病亲自将闻棠引至殿中,因为心中已有准备,这顿饭倒是吃的和从前一样,霍去病很是从容,闻棠却看出今日的气氛有些不对劲儿,带了点若有若无的暧昧,相反的,她倒是有些紧张了。
霍去病将她的反应看在眼里。
宴席结束,二人又聊了些无关紧要的话,闻棠准备离开,霍去病起身相送,一步、一步、一步,进攻般地走到她面前,漆黑的眼中染上些暧昧,他开口:“闻君,我有一件很唐突的事情要对你说。”
闻棠眨了眨眼:“嗯?”
“闻君,我心悦你。”
霍去病比闻棠高了将近一个头,垂眸看她,能看对方长而浓密的睫毛阴影散落在眼睑下,泛着流光,眼角眉梢间带着轻快的笑意,无端有种摄人心魄的感觉。
他孜孜地看着她,像一片将闻棠包裹的密不透风的藤蔓,说道:“那日在儋耳岛上,你为我处理伤口时,我意识到和你相处时,我总是很欢喜的……”
闻棠没有说话,静静地听着他说完所有告白。
他又重复一遍:“我心悦你。”
霍去病说完之后,时间仿佛一下子静止了,因为离得极近,二人都能听清彼此加速的心跳声。
看到闻棠没有反应,霍去病竟有些忐忑,莫非自己判断有误,闻君对我没有……
他正寻思着呢,闻棠突然踮起脚尖,身体朝他这边微微倾斜,黑色的发丝扫过他的脸颊,温热的气息轻轻吹向他的脖颈,一阵颤栗感划过全身,皮肤也微微发红,产生无法言说的悸动。
闻棠在霍去病耳畔回道:“我知道了。”
“我也喜欢你。”
顷刻之间,春暖花开。
他将她紧紧抱入怀中,久久没有松手,趁这个功夫,闻棠在他腰间摸了两下。
确定了,身材果然很好。
他的声音有些哑:“棠棠,别闹。”
闻棠:嘿嘿。
第114章 刘彻穿原历史
元封六年,春。
正是乍暖还寒时,冬雪尚未消散,雪底已长出点点绿芽。这个季节,天色亮得很晚,更鼓声声响起,百姓和官吏们却依旧沉睡在温暖的梦乡之中。
可能是年纪大了,觉少,刘彻卯时初(早上5点)就起了,先按例做一套五禽戏强身健体,沐浴后开始用朝食。大早上干了一箩筐的事,才刚天亮,今日没有朝会,所以在太阳完全升起,将环境中最后一缕暗色驱散时,刘彻坐书案前开始处理今天的政务。
先拿了闻棠给他上的奏疏,闻卿每天两眼一睁,就是要钱,说是想给西域都护府送去一批新的武器和装配,但她拿钱办事,能解朕忧,所以刘彻直接准奏。
还有苏武带着一位刘姓宗室使者开了新的地图,持汉节为使,合纵于城郭诸国,固大汉之邦业,新和一个叫做“身毒”的国家建交。
新相交的外交国遣使送来各种香料、地衣毛毯、胡椒等礼物,刘彻看了一圈名单,没什么感兴趣的,结果大概率是在府库中吃灰。
当年张骞第一次从西域回来,就提起曾在身毒国的集市上看到大汉的邛仗,没想到过了将近二十年,才终于开通,苏武开通身毒国的过程中肯定少不了坎坷,不过大汉火力专治各种坎坷和不服。
这位刘姓宗室今年才十七岁,是楚王刘戊的孙女,吴楚七国之乱时刘戊造反失败后自杀,虽然他那一派的刘姓宗室有幸存活,但日子过得都不太好,刘解忧一点儿刘戊的光没沾上,但他造反之后的牵连却没少遭受。与其每天在暴室中染布做活,被人奚落,还不如搏一搏,去西域挣个功名,至少能脱去自己身上恶名。
从今以后,她不再是罪人之孙,也不会是和亲公主,而是持有汉节出使各国的汉使。
好歹有点血缘,刘解忧离开长安的时候,刘彻还召她来未央宫见了一面,观其谈吐,是个稳重有决策的人,属于新注入西域的新鲜血液,都护府有那几个人镇着,简直固若金汤啊!
西域这边,刘彻很省心,但是河湟诸羌那边却总是一年半载造个反,添个乱,虽然每次规模都不大,但算是如今大汉版图中最不让刘彻省心的地盘了。
倒不是说赵充国的能力不行,他的“抚剿并用,屯田戍边”策略让西北边境整体维持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稳定,不过羌人部落至少两百多个,其中总有一两个刺头不仅咬人,还膈应人!
闻棠:陛下,在处理羌人这件事上,唐王有个“羁縻府州”制度,要不您参考一下?
还有,仙人预言今年秋天会发生大旱,有蝗灾,朝廷对此,已经做了足够准备。
阳光逐渐升到日中,刘彻终于处理完今日政务。
不出意料,今日西羌依旧占据最让刘彻闹心的政务之榜首。
他在屋内坐得昏昏沉沉,腿也有些麻了,于是起身打算离殿,在未央宫中闲逛两圈散散心。
穿上大氅,推开温室殿殿门,这一瞬间,空气隐隐约约产生波动,凉飕飕的冷风扑面而来,刘彻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思绪清明不少……吗?
眼前景象令他不可置信,刘彻停下脚步,然后抬头再看,确认许久,景物依旧没有消失。
面前有一座拔地而起的高台,直入云霄,看起来比柏梁台还要高耸,抬头仰望,一喜可见其上有一座高大的铜仙人,舒掌捧铜盘玉杯。
明明刚刚还是一片宽阔,可如今却有一座高台凭空而起,想必一定是仙人为自己建造而成,刘彻美滋滋地想。
而后责问守在殿旁的小黄门:“这高台是何时出现的,为何不及时通知朕?”
小黄门:?
陛下这是修仙把脑子修糊涂了吗?高台建好之后第一时间就告诉了他。
不仅如此,他还喝了台上的第一杯玉露。
小黄门连忙下跪求饶:“陛下恕罪,陛下恕罪。”
虽然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但也要赔罪。
刘彻急道:“高台出现之时,可有仙人出现?”
小黄门:好了,确定了,陛下的确是求仙求魔怔了。
“回……回陛下,高台建成之时,仙人并未现身。”小黄门瑟瑟发抖,试图挽救,“不过神仙之事缥缈莫测,需要积以年月才能办到,只要您心诚,终有一日会见到神仙的。”
看吧,在历史彻的发癫之下,一个小小的小黄门都精通骗皇帝之术。
皇帝的事怎么能叫骗呢,应该叫做安抚!
小黄门:这是在安抚陛下,是好事一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