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官路商途 第278节
作者:
更俗 更新:2025-09-26 09:56 字数:6025
周军在劫持现场击毙肖裕军这样的角色,哪怕因此不得不离开警队,但他到越江运输担任副总经理,魏勇以及其他管理人员,对他还是相当客气的。
不过,越江运输从上到下都是魏勇等江洲村出来的人,他与郭晓红想要真正插手公司的具体事务也难——即便他有资格参加这种层次的会议。
朱金奇先简单说了星海投资九六年的发展规划。
越江以投资的名义将账户里上千万资金,直接交给星海证券投资部运作是最省力的。
在证券市场有所斩获后,他们只需要支付管理费以及一定比例的利润分成,还是能获得大部分的收益,但他们会将越江后续发展的主动权拱手交到别人手里。
虽然这几个月来,朱金奇没有直接涉及股市,但与融金的团队有过密切接触,也有花精力研究证券市场的一些东西;袁桐更是整天跟唐逸凡、温骏这些人厮混在一起,差不多将融金操盘各环节的逻辑与步骤给搞清楚了。
将资金抓在手里,掌握住主动权,不是简单多两三成收益的事情,而涉及他们将来有没有控制一家上市公司的可能性。
此外,江洲集团每年从黄赌灰产能收割两三千万、甚至三五千万的超额利润,都是见不得光的。
倘若他们能掌握证券投资的主动权,就可以以越江企业账户低价买入一家小市值上市公司的股票,然后将那些见不得光的钱,通过几十个乃至几百个私人账户,不断买入这家上市公司的股票,抬高股价,越江最终高位卖出股票套现,也就巧妙的将那些见不得光的灰产利润,洗成越江运输从股市斩获的合法盈利。
这事说起来简单,但事情肯定不能交给只知道打打杀杀的魏勇操作。
朱金奇的意见是袁桐在星海除了担任董事,与沈、孙、俞、唐等人保持密切联系外,不需要再留在星海担任具体的管理职务,应该将主要精力放到越江的经营发展上。
倘若是其他人来担任越江运输的总经理,不要说魏勇了,可能其他人都不会服气,但袁桐则不一样。
朱金奇此时提出这样的主张,还有一个极关键的原因,就是江洲集团的势力继续膨胀扩大,袁唯山大概内心也会担扰失去对何云剑的控制吧?
而一旦失去对何云剑的控制,那江洲集团这些年通通种种手段积攒下来、总数可能高达两三亿的黑色家底,袁家还能不能从中分到一杯羹,那就难说了。
趁着此时还能控制住何云剑,将一部分见不得光、被何云剑暗中掌控的巨量黑色资金,洗成越江运输名下、袁桐通过持股分享的合法资产,才是袁唯山、袁桐父子当务之急吧?
袁唯山是聪明人,朱金奇说出他的想法就第一时间赞同,朱金奇才与袁桐将计划进一步细化,今天正式找何云剑谈。
听朱金奇主张袁桐接替魏勇出任越江运输总经理,并在越江运输名下成立真正意义上的证券投资部等一系列计划之后,何云剑双手抱在胸前想了一会儿,神色平静的说道:
“你们的方案很好啊,小袁办事我也放心。依照你们的计划,前期大体能将多少资金变成越江的合法资产?我这几天大体了解了一些股市的情况,好像将股价拉高一两倍,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越江账户上仅有一千万资金,甚至这笔资金目前还只是算借款,即便半年翻倍,也只能实现一千万利润的转移,是有些慢了,”
有些话袁桐不方便说,朱金奇得充当袁家父子的出声筒,说道,
“当然,越江的资金来源还是要尽可能经得起查,我们前期计划拿越江现有的资产进行抵押,从银行拆借一两千万资金。这么一来,数十组私人账户总计注入三四千万的资金,先尝试操作半年看看效果,再作后计。”
“行,三四千万还是略少了一点,我这次直接拿五千万出来,全部听你们的安排。”
何云剑也没有问朱金奇持有越江百分之三十的股份,一旦将三四千万灰产资金洗成越江的合法资产,朱金奇名下虚增的部分应该怎么算,很干脆利落的答应他们的计划,甚至从朱金奇所说的三四千万,直接提高到五千万。
谁都不蠢,他能看到这里面的问题,袁唯山、袁桐父子就看不到?
袁桐此时不吭声,只能说明朱金奇与袁唯山、袁桐私下早就谈妥这部分虚增如何处置了。
当然,就算袁唯山、袁桐父子这时候要想将这些年应得的份额拿过去,也是有限度的。
越江股份,何云剑他个人持有40%的股份,也就是说他拿五千万灰产资金出来,都洗成越江运输的合法资产,他名义上还将占走两千万,剩下三千万就是袁唯山、袁桐父子这些年应得的份额。
再多也不要想了。
至于袁唯山、袁桐父子与朱金奇私下就虚增的部分如何调整,他不关心,也不过问。
过来之前还担心何云剑会有意见,没想到何云剑不仅爽利答应下来,还主动将暗中控盘的灰产资金提高到五千万,袁桐也禁不住神色一振。
他知道证券市场理论上是零和游戏,但只要买通上市公司的内部关系,掌握绝对的信息差,不仅越江企业账户买入的股票会大幅上涨,那些分散到私人账户里进行拉升以及垫底的资金,也不一定会亏损,只要能吸引更多的散户进来站岗就行。
照这么操作下来,越江企业账户的盈利,很快就会超过五千万,甚至还有可能远远超过。
至于他与朱金奇之间的利益如何进行调剂,也早就谈妥。
扣除两千万名义上的借款外,目前越江运输净资产仅有一千万,朱金奇对应的持股净资产是三百万。
何云剑承诺提供五千万的灰产资产,倘若五千万全部转入越江,朱金奇对应的持股净次产将增加一千五百万。
朱金奇从中收取三百万作为配合整个计划实施的酬金,到时候也就意味着越江净资产增涨到六千万,他对应的持股净资产应为六百万,对应10%的股份。
也就是说他需要跟袁桐私下签署一份股权转让补充协议,转让20%的越江股份给袁桐。
至于越江最终转移进来的盈利很可能会超过五千万,则不再进行利益调整。
也就是说,我朱金奇帮你袁家策划如此稠密,再多喝口汤,也是应该的。
当然到时候两千万名义借款,其中四百万是给何云剑的酬金,四百万是给袁唯山、袁桐父子,还有一千两百万是他朱金奇通过转让嘉乐科技股份应得的那部分,到时候还将转回到他名下。
这笔资金要不要都直接注入越江一起发展,也是到时候看情况再说。
周军现在依附于朱金奇,清楚这里面的详细打算,见何云剑这么干脆爽利答应下来,心里也是羡慕不已,心想朱金奇以及袁唯山这样的角色才是真正的高手啊。
袁唯山在东洲不过是市政府秘书长,像他这个级别的官员,东洲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可能绝大多数人,这辈子可能也就攒百八十万。
袁唯山、袁桐父子呢,这番操作倘若顺利,名下不得轻轻松松就获得三四千万的资产,还他妈是合法合规的,不需要整天担心一个不明财产来源的刀狠狠的砍到他们的脖梗上。
接下来朱金奇、袁桐又跟何云剑谈了越江后续发展的一些问题。
不管怎么说,何云剑始终是越江的第一大股东。
现在通过这种方式,让何云剑将一部分灰产资金转移进越江,确保袁家所能得到的份额,何云剑城府再深,心里肯定也是会有不悦的。
不过,在袁桐接手越江后,将数千万资金洗进来,最终又能促进越江有实际性的发展,相信还是能消弭何云剑内心的不悦。
朱金奇还是希望越江原有的物流能进一步发展下去,有了相对充足的资金之后,则考虑新收购两三家业务实体,将越江做大起来,而不是单纯的去分洗出来这笔钱。
很简单,他们将来真要控制一家上市公司,进行突跃式发展,还是需要有自己控制的实业装入上市公司。
“我是很信任小袁有这个能力,你们就放手施为好了。”何云剑不动声音说道。
他现在对越江未来发展实在不抱什么指望,倘若等五千万灰产资金洗进越江后,袁唯山借朱金奇的口说要以红利的形式分割这笔钱,他也不会反对。
第441章 大门迈不进
肖瑞将车停在环城西路道旁,指着斜前方城闸大桥下的一栋铺贴暗红色瓷砖的三层办公楼,跟坐在副驾驶位上的萧良说道:
“那个就是越江运输的办公楼。早前越江运输注册成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魏勇是小黑子何云剑手下的头号打手。去年十月上旬越江运输从‘有限公司’变更成‘股份有限公司’,何云剑的妻子与儿子何彬持股40%,袁桐跟他妻子田文丽分别持股25%、5%;朱金奇持股30%。周军跟朱金奇的情妇郭晓红也差不多那个时间进入越江运输分别担任副总经理、财务副经理。越江运输同期还在信泰证券开设企业账户,陆续转入一千万资金,但据信泰证券的内部人员讲述,他们前期曾大手笔买入徐海科工,十二月被震出仓,之后一直都没有买上。年初八这天朱金奇、袁桐与何云剑以及何云剑手下的师爷段武明,上午同时出现在那栋小楼里,之后不到一周时间,越江运输就到西港区工商局提交变更申请,准备将公司名变更为越江控股,法人代表也将从魏勇转到袁桐名下,袁桐与妻子田文丽对越江控股的持股也将大比例增加到45%……”
萧良还真没有太多的精力,盯住朱金奇、袁桐这些人,但肖瑞却怎么可能轻易放过朱金奇?
肖瑞他是睡觉都要睁开一只眼睛。
要么直接安插人手进去,要么千方百计接近越江运输、信泰证券的员工,以便及时掌握朱金奇、袁桐这些人的信息。
萧良坐在副驾驶位上,微微蹙着眉头,看向办公楼后面的停车场就稀稀落落停了十七八辆各型货车。
“袁桐的妻子田文丽似乎也进了越江控股任职,她这几天与郭晓红频繁出没信泰证券,是信泰证券分公司的总经理周小龙亲自接待,在周小龙的协助下,注册了上百个证券账户,”
肖瑞除了将越江控股刚提交申请但还没有完成变更的工商登记资料外,又将一份证券账户名单递给萧良,说道,
“这是他们注册的账户信息,具体转入多少资金还未得而知。我在信泰证券内部收买的那名经理,层次还是略低了一些,接触不到更机密的信息,但从他们这几天携带的包裹来看,上千万现金应该有的……”
萧良接过名单扫了两眼,笑了笑:这个年代对客户隐私信息的保护,真他妈跟筛子一样啊。
“他们是想干什么?”肖瑞问道。
肖瑞现在是盯住朱金奇、袁桐这些人的一举一动,但他还是年轻了一些,受阅历以及知识面的限制,也没有办法从搜集到的信息里,及时准确判断出朱金奇、袁桐这些人在这些举动背后的意图。
萧良沉吟道:“他们可能是要将江洲集团那些见不得光的钱,洗白出来,这个越江控股以后应该就是他们这一小撮人控制的核心资本平台了!”
在证券市场发展的早期,股民普遍都还没有经历慢熊的煎熬,很多上市公司的市值又仅有三五亿,股价容易操纵,利用证券市场洗钱,不比注册空壳公司大规模虚开发票洗钱少见;而在这个以现金交易为主,银行转账都不常见的年代,这种操作更具隐蔽性。
朱金奇、袁桐他们现在的操作还是粗糙了一些,主要也是没有想到肖瑞会花这么大的精力盯住他们的一举一动,甚至不惜花钱收买他们外延环节上的一些人。
“现在能锁定田文丽、郭晓红亲自参与操作这些证券账户的证据就好,其他暂时不必搞多余的动作。要是引起朱金奇、袁桐他们的警觉,反而不好,”萧良跟肖瑞说道,“只要前面的证据能锁定,后面他们所有操作都将留下痕迹,不是他们随随便便就能抹除的……”
萧良知道在他这只蝴蝶的扇动下,俞小荣、唐逸凡、郭晋阳、于春光、霍启德以及何云剑、袁唯山、袁桐、朱金奇这些人,都不约而同大幅加快了资产搬家、洗白上岸的进程。
甚至他们这些操作,还极有可能促使他们在即将到来的牛市里获利。
这些不是他所能完全控制的因素,萧良也不奢望能掌控全局。
缺乏何、袁等人严重涉黑涉恶的直接证据,而目前国内各种交易以现金为主,各地机构对打击地下钱庄、洗钱重视程度严重不够,他们也确实拿这些人没辙。
萧良现在也劝肖瑞现阶段将更多的精力放到事业发展上,这个是他们的根本。
只要他们比这些孙子发展更快,根基比这些孙子更扎实,实力永远能碾压他们一头,什么时候踩不是踩?
没有必要争一时的胜负,凡事更不能本末倒置了。
“你这段时间可以到新亭镇再投资一家混凝土搅拌站,”萧良跟肖瑞说道,“九一年市里就出过一份临港工业带的规划,你就直接从那份规划上寻找合适的选址,争取给后面的发展多留一些余量……”
目前市县水泥市场还是袋装为主,工地使用混凝土主要是现场搅拌。
商用预搅拌混凝土市场在东洲还才刚刚起步,不仅严重缺乏大中型联合搅拌设施,专用运输、泵送设备现在都还远没有普及开来。
现在市县是有一些中小型商用混凝土搅拌站出现,但除了机械简陋外,送料到工地,很多都是直接拿拖拉机,往车斗里垫上一层防水塑料布就凑合着用。
动辄四五十万一辆的自带泵搅拌车,在东洲还是新鲜玩意。
不过,随着产业经济进一步深化发展,各地工程建设日益上规模,预搅拌混凝土的优势将更充分的发挥出来。
去年九月份时,萧良就建议肖瑞将钢筋、袋装水泥、黄沙、砖石等等样样都做、却样样稀松的建材经营部转让出去,将有限的资金以及人手,集中起来做水泥代理业务,在紧挨着公路及水运便捷又紧挨着工程建设集中的地区,投资混凝土搅拌站。
都不需要搞什么乱七八糟的暴力垄断,肖瑞只需要领先一步在区域商混市场站稳脚跟,发展就能比同行好得多。
肖瑞也唯有先在狮山乃至东洲站稳脚,才能动用更多的资源盯住朱金奇、袁桐这些人的一举一动,搜集这些人的违法犯罪资料;只要自身实力够强,也不用担心这些人用什么不上得台面的手段打击报复。
萧良并不希望肖瑞彻底沦为自己的附庸,还是希望肖瑞自己能真正做起来,他才能省更多的事。
从城闸大桥离开,坐肖瑞的车来到市政府大院附近的街口。
看到路边有座报亭,萧良就让肖瑞靠边停车放他下来。
萧良在报亭买了一份扬子江晚报、一份东洲日报,一边往市政府大院走去,一边随手翻看起来。
今天的东洲日报经济社会版刊登《起底瓶装纯净水江湖乱象系列报道之三》,扬子江晚报则是头版头条赫然刊登《一瓶蒸馏水缘何卖出惊人天价?》的文章,将矛头直接指向江浙等地几家知名的瓶装水饮料厂商。
在两份报纸的中缝区,又同时刊登了鸿惠堂纯净水单瓶只售一元五角的广告,生怕被点名的几家厂商不知道这一系列报道都是鸿惠堂纯净水有限公司炮制的。
这是很鸡贼的做法。
当前各大媒体对软广告的重视程度还严重不够,这两份报刊看似都在极重要的区域连续刊登相关报道,但版面费与茶水费都非常有限;而在中缝区刊登广告也是所有版面里最廉价的。
这也是尽可能将少量营销费,都花在刀刃上。
徐晓冬等人加入新的瓶装水团队,除了方便直接借用嘉鸿现有的销售、渠道资源,先将小批量生产的鸿惠堂瓶装饮料水,第一时间铺到东洲、锡江等地的零售点外,同时他们在以往的工作中,也跟诸多地方媒体建立起密切的联系。
这种引战意味很浓的报道,那些有瓶装水广告投放的报刊、杂志以及电视台、电台,还是会避而远之的,而那些没有承接瓶装水厂商广告的媒体,摩拳擦掌之际也有诸多顾忌。
徐晓冬他们四处出动公关联络,则是诸多媒体会不会快速跟进、营造声势,持续掀起瓶装水市场定价大讨论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