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官路商途 第343节
作者:更俗      更新:2025-09-26 09:57      字数:5307
  他们熬了大半辈子,一步一个脚印挪到如此的位子上。
  在他们的仕途之中,也不时得到贵人的提携,但与唐继华的狗屎运相比,他们之前的贵人提携又算得了什么?
  即便是汪兴民,原本名不见经传的乡镇干部,这辈子跻身县常委班子,可能就是其终极目标了,但谁能想到年纪轻轻就已经实现了这一目标?
  罗智林、钟云峰以及唐继华、萧长华、袁唯山、汪兴民等人,分乘三辆轿车,深夜十一点赶到秣陵东洲宾馆。
  罗智林走下车,没有直接进宾馆,问钟云峰道:“现在时间还不晚,我要跟继华、长华去拜访一下陈书记,你要不要也过去一下?”
  钟云峰对陈富山不熟悉,但到东洲任职,也知道陈富山在古江口深水港这个项目上投入多大的精力。
  可能整个东洲市委市政府没有谁能比陈富山更熟悉古江口深水港项目。
  不过,想到整个项目接下来应该是唐继华全权负责,钟云峰说道:“我昨天熬了半宿没有休息好,现在要赶着睡一觉,不然明天在童书记、刘省长面前打哈欠,就不合适了。”
  “行,你先休息,养足精力,我们去拜访一下陈书记就回来。”罗智林说道。
  …………
  …………
  小车停在鸡鸣寺附近的一栋筒子楼前,昏黑的路灯照出斑驳的墙面以及锈迹斑斑的铁栏杆。
  萧长华与罗智林、唐继华走上三楼,敲开斑驳,有灯光泄出的房门,看到还剩两年才到退休年龄的陈富山,头发早已经花白一片,鼻子禁不住一酸,站在门口好一会儿才进屋,才没有让自己的泪水流下来。
  “我有好几年没见萧良了,在我印象里,萧良瘦瘦的,脑瓜子绝对聪明,就是有点倔,不爱理人——想不到啊,想不到啊!”陈富山笑着说道。
  陈富山的爱人帮着将铺有桌布的餐桌上的杂物拿走,方便大家围着小餐桌坐下来说话,说道:
  “你还有脸说?你一开始还跟长华建议,说应该让萧良留在高校里搞学术,说他这个性格不适合走仕途,没想到会彻彻底底看走眼了吧?”
  “他现在倒是也喜欢做研究开发,心思都在蜗巢科技——我也不懂他怎么想的,给公司取这么一个名字,听着像是骂人;南亭实业的工作交给下面的团队负责,他也不大管理,”萧长华帮着将椅子搬过来,说道,“不过,他那边的事,我也没有资格说三道四,只能由着他瞎折腾。”
  “就算你不管不问,一不留神他就又‘捅’出这么大事情了,搞得大家一惊一乍的,这心脏可受不了啊。”罗智林哈哈笑道。
  “亭洲公路赶在年初就已经施工建设,这点很关键,但这么大的工程,涉及面太广、太复杂,要赶在年底之前就动工,就算是分项实施,难度依旧很大,特别是这里面的政策风险,你们有考虑过吗?”
  之前通过电话,陈富山也了解到一些基本情况,待爱人沏好茶端过来,就直接进入正题,跟罗智林感慨道,
  “我在东洲,现在都还有人骂我陈疯子。你在东洲做的几件事都很漂亮,但某个特定群体却没有受益,甚至还不时有你作风蛮横,不近人情的传言流传。所以说,这件事做成了,对东洲是大好事,对你个人,却未必是件好事啊。”
  “我相信东洲会记住陈书记你的;而这件事做成了,也相信会有人记住我的。”罗智林说道。
  “这么重大的工程,省里应该会出面推动吧?”唐继华迟疑的问道。
  “童书记、刘省长肯定是想有一番作为的,他们到任后也确实为江省的发展兢兢业业,夙夜辛苦。不过,这件事有你们这些爱冲锋的大将在前面驰骋,他们只要在背后配合,提供支持就够了,能不出面,当然还是不出面的好。”陈富山轻叹一口气,说道。
  “省里能支持、配合就够了,剩下来的事,也确实是我们应该做的。”罗智林说道。
  “行,你能明白就好,”陈富山说道,“我就简单说说应该怎么做,具体还得是你们到香港后,出面跟苏利文谈。当然,这件事最好不要让萧良直接参与进来,还是要防一防小人……”
  这一聊不知不觉天边泛起鱼肚白,罗智林、唐继华、萧长华在晨曦里跟陈富山告别乘车离开。
  回到东洲宾馆也仅仅是略作洗漱,用过早餐之后,便与钟云峰、栗明等人赶往省委家属大院,向省委书记、省长直接汇报古江口深水港一事。
  唐继华、汪兴民作为亭洲公路及狮山湾工业园建设的推动者及主持者,跟随着罗智林、钟云峰走进省委书记的家里。
  其他人,包括常委、统战部部长栗明都只能坐在车里等候。
  统战部副部长、侨办主任金国伟昨天夜里也留在秣陵,没有回东洲去,今天一早屁颠屁颠跑前跑后做服务工作,生怕东洲宾馆(东洲驻省办事处)服务不够他专业。
  看到栗明与萧长华、袁唯山在外面抽过一支烟,就被凌晨南下的冷空气吹得缩头缩脑钻回车里,金国伟一脸期待的说道:“罗书记、钟市长这次去香港,身边都没有带什么人。我闲着也是闲着,可以跟着做做服务工作。”
  栗明从后视镜里看了金国伟一眼,淡然说道:“哦,萧良他们人都在香港,南亭实业在香港也有分支机构,应该能安排得过来。”
  栗明心里却想,我发了疯,带你这个一点眼力劲都没有的蠢货去香港?嫌自己太招人喜欢了?
  …………
  …………
  朱祎琳决定拿一部分现金,参与古江口深水港的投资,但她现在实在没有心情参与繁冗的谈判,一早就坐上飞往沪市的航班,返回东洲去了。
  下午四点钟,萧良与他哥萧潇以及曹帅、聂远赶到机场。
  除了从熊志远那里专门借了两部九座商务车外,还特意安排四名保镖坐一辆越野车随行,确保罗智林、钟云峰等人此行的安全。
  看到罗智林、钟云峰等人过边检走出来,省里竟然没有更重量级的人物随行,萧良心里有一些失望,但也没有表露出来。
  简单寒暄过后,一行人乘车赶往江湾大厦。
  萧良他们入住的酒店,在江湾大厦里客房楼层较矮,眺望不到维多利亚港湾的夜景,设施也比较陈旧,只能算是很普通的商务酒店。
  张斐丽站在前台,协助大家办理入住手续,萧良很抱歉的跟大家打招呼:
  “香港子公司就在这栋楼里,我到香港就图方便,住了这家酒店。昨天夜里给大家临时订房间,酒店只剩双人标间了。我们内部调剂了一下,也只挤出两间行政房给罗书记、钟市长,其他人都只能委屈一下了。”
  “你没有专门安排更好的,是怕被罗书记骂吧?”唐继华笑道,“我听说你跟建强上回来香港,可是豪华游艇啥的都安排上了。”
  萧良哈哈一笑,见罗智林看过来,说道:
  “与苏利文先生约好七点钟,我们直接赶到半山区用餐。从这边开车过去,只需要二十分钟,我们六点钟半出发就行。现在还有点时间,大家可以先到房间休息一下。我哥、曹帅、聂远负责记住大家的房间号,时间到了挨个敲门通知,大家不用担心会错过时间,累了还可以先睡上一觉……”
  第543章 担当
  趁着大家暂时都先进房间稍作休息,萧良将汪兴民、唐继华以及他爸都喊到罗智林的房间里。
  除了简单说了朱玮益绑架撕票案外,重点说了他与苏利文、熊玉琼夫妇已经约定好的一些事项。
  当然,苏利文、熊玉琼夫妇,因为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的经济形势问题而导致的前后心态变化,萧良也没有隐瞒,都做了汇报,避免罗智林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泰国的经济形势真这么危急吗?”唐继华讶异的问道。
  虽说改革开放十多年了,但地方与外界的联系还是薄弱。
  大家在内地,对外界的信息感知,基本上都来自官方媒体,哪里能感受到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的经济形势有什么危机问题?
  萧良在东洲虽然知道有这些问题,但还是有所保守,没有特别肯定——不想自己太像神棍。
  “目前看很不容乐观,苏利文先生也是有消息确认全球最大的一家投机基金盯上了泰铢。也是因此,这件事变得突然又迫切,”萧良说道,“现在最关键的,还是项目的审批问题……”
  哪怕古江口深水港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早就得到当年省及国家计委部门的批复,但陈富山案发到这时,又过去四年多时间了。
  不仅国家部委发生一些变动,很多政策也进行了调整——
  这么重要的一项工程,想要获得国家相关部委最终的动工批准,依旧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而现在苏利文、熊玉琼缺的就是时间。
  “我跟钟市长在飞机上研究过,现在最好的办法还是将项目拆开来做,将能做的项目先做起来。”罗智林说道。
  “这么做,政策风险可不小啊,省里能不能更明确的支持一下?”萧良问道。
  为了规避上级部门的审批以及省及国家层面的宏观调整政策限制,将项目由大拆小,是目前各地常用的做法。
  比如很多地方正加码开发区、工业园的建设,却又不符合省及国家的政策需求,就拆成多个地市能直接审批的小地块进行。
  南亭工业园在省发改委批复的六百亩工业建设用地基础上,将村镇产业发展用地一步步合并过来,最终扩大到两千五百余亩规模,也可以说是走的这种取巧路数。
  有些动辄几十亿的超大型工业项目,同样会受到国家宏观政策的种种限制,理论上直接找国家发改委审批,难度极大,就拆成十几二十个单项,通过省市地市审批,就强行上马。
  古江口深水港项目,理论上也可以拆成人工岛、跨海大桥、临岸码头、填海围垦等单项,单填海围垦也可以进行分拆,将每一区域都控制在省发改委的审批权限之下,以此规避国家宏观政策的限制,将所有的审批动作都放在省里进行。
  不过,不管怎么说,通过这种手段,强行上这么重大的基础项目,还涉及一系列复杂且敏感的岸线、海域、航道、滩涂的使用问题,相比违规上一个上万亩规模的产业园或三四百万吨炼钢能力的工业项目,政策风险要大得多。
  萧良倒不担心整个深水港项目一经启动后,有被叫停的可能。
  国家当前对招商引资工作太重视了,如此体量的外商引资项目直接被叫停,国家必然会考虑负面影响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他们这次也算是“挟洋自重”。
  就算深水港项目违规上马,但只要是确实有助地方经济发展,又没有造成地方财政及国有资产的极大浪费,萧良相信项目最终还是会被放行的。
  不过,罗智林他们这些推动项目上马的地方主政官员,是赏是罚,真就难说了。
  从国家层面,肯定不希望地方官员随便无视乃至对抗国家部委的权威。
  当然了,罚也不会罚到唐继华、汪兴民等具体做事的人头上,他们该赏也会赏,但罗智林就有可能成为最大的背锅人。
  古江口深水港,作为全省第一个深水海港项目,一次性又是这么大规模的招商引资,萧良原本指望省里会安排一名副省长甚至省委常委此时一起赶到香港来,参与会谈。
  要是这样,政策性的风险,就不需要罗智林去承担了。
  而只要省里出面推动相关工作,就算有一些人暗搓搓看他们不顺眼,也会隐忍住,不敢随便蠢蠢欲动。
  萧良却没有想到,省里像童书记、刘省长这样的人物,还是缺了一些担当。
  萧良暗暗一叹,心想以后这样的事,他还是少掺和为好。
  “风险肯定是有,但倘若担心风险,就白白错过这次千载难逢的机遇,那就是对东洲人民犯罪!”罗智林坚定的说道。
  “罗书记你以后可不要怨我害你啊。”萧良苦笑道。
  “你别一副小鸡肚肠的样子。我大不了这个市委书记不干了,还能怨到你头上啊?”罗智林笑道。
  “那罗书记你休息一下吧,等出发的时候我才过来喊你。”萧良说道。
  从罗智林房间里退出来,萧良陪他爸回房间,问他爸:“你们一早到省里汇报,到底是怎么个情况?”
  “当时就唐书记跟汪兴民陪同罗书记、钟市长去,到童书记家里,见到童书记跟刘省长,其他人都坐在车里。目前童书记与刘省长的批示是,东洲市积极争取,努力促成,省里会尽全力配合,”萧长华说道,“当然了,这样的批示也是比较虚的。”
  萧良叹了一口气,有些不爽的说道:“这么大的项目,我还以为省里会有一条大鱼会上钩呢,没想到一个个都是老狐狸。现在什么事都让罗书记去推动,政策风险也让罗书记去背,省里却坐享其成!”
  “你也别多想什么了,现在就是尽一切可能促成这个项目,罗书记也看得很清楚,”
  萧长华说道,
  “在飞机上,罗书记也说了,这事真要做成了,他至少在东洲就名垂青史了。我们昨天夜里专门去找陈富山书记,跟他说了深水港这事,陈书记也是激动得不行。从发现古江口深水航道算起,这个梦,陈书记都做了有十五六年了。就这个项目应该怎么拆分,大家差不多聊了一个通宵……”
  听他爸说起昨天深夜跟陈富山见面的事,萧良伸了一个懒腰,说道:“没有谁比陈书记更了解古江口深水港了,你们既然做了充足的准备,那我就轻松了,不用再被你们抓壮丁了……”
  …………
  …………
  萧良一行人六点半准时从酒店乘车出发,赶到半山区熊志远上次用来接待他们的那栋别墅。
  熊家二代兄弟姐妹四家都住山顶区豪宅,基本都还挨着,这次选择在半山区的别墅见面、洽谈,惊动会小一些。
  萧良他们赶到时,除了熊志远也是陪同他爸妈苏利文、熊玉琼早早站在别墅停车场前迎接,还有几名参与今晚会谈的几名高层管理站在一旁。
  华兴作为全港第二大港口运营投资及船舶航运集团,苏利文、熊玉琼作为华兴的二、三号人物,手下自然不缺管理经验丰富的嫡系心腹。
  华兴从事港口投资建设也有二三十年的历史了,古江口深水港的建设、运营团队,苏利文直接从华兴集团拉人,却是不用萧良发愁,这也是项目能以最快速度启动的一个核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