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官路商途 第456节
作者:
更俗 更新:2025-09-26 09:58 字数:5279
不过,朱鹮电子这些年来,要么直接引进国外的成熟技术组织生产,要么为爱立信、摩托罗拉等国际厂商代工组装产品,朱鹮电子名义上有三个国家级工程研发中心,实际的科研力量却很薄弱,主要也是对现有的产品技术进行修修补补。
朱鹮电子现在想加强研发投入,也是有力没处使。
既有的这些供应链厂商,本身多是靠利益裙带关系吸朱鹮电子的血,研发能力更不要提了。
苏安建也不可能将宝贵的研发资金,投给这些厂商。
而朱鹮电子长期以来与上游供应链厂商形成的利益裙带关系,也不是苏安建想打破就能打破的。
除了手机项目,同时将科技产业园发展的主导权交给星视,实际由蜗巢科技暗中主导,引进、培养新的科技研发公司,切入上游供应链,对朱鹮电子而言,也可以说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一个选择。
自从八月下旬在罗智林家中与萧良进行的那一番密谈过后,苏安建他对星视通讯科技产业园的发展,也是抱有极大期待的。
“我还以为要等星视在第二轮增发成功实施过后,才会将扩大投资范围的事提上日程,”
苏安建更早赶到产业园,看到萧良从蜗巢科技研究中心走过来,在大门口下车跟他说道,
“郑仲湘办事还是很有决断力的。”
萧良看了脑门微秃的朱鹮副总裁姚万毅一样,笑着跟苏安建说道:
“星视正式注资科技产业园才三个月,就成功引进近七十家科技研发公司入驻。这么高的效率,应该对郑先生的触动非常大吧。郑先生昨天回酒店,思来想去,决定加大对入园企业的扶持力度,实在一点都不叫人意外啊!”
姚万毅却是疑惑的打量着萧良与苏安建的反应。
陈逸森昨天夜里跟姚万毅通过电话,找姚万毅了解更多入园企业的情况,言语间对蜗巢科技与很多入园企业牵涉太深颇有微辞。
姚万毅猜测郑仲湘今天的临时决定,应该跟陈逸森昨夜的那通电话有关。
他微微眯起眼睛,扫了谈笑风生的萧良、苏安建两人一眼,心想:
他们就完全没有意识到,郑仲湘此举,其实是想限制萧良的手伸得太长?又或者他们根本就不担心郑仲湘的限制能发挥作用?
科技产业园其实早在年初时,就已经正式组建了管理公司准备招商运营——当时还是郭峰全面主持园区的建设及运营筹备工作。
即便郭峰八月份被移交司法,星视与鸿臣注资进来成立董事会,但管理公司的管理层主要还是来自朱鹮电子,并没有发生大的改变,仅仅是朱鹮电子与星视各派一人,担任园区管理公司的联合总裁。
而在园区董事会层次,除了林杰代表星视担任董事长,日常都不在秣陵外,还有姚万毅、朱祎琳以及两名联合总裁,总计四名董事。
这也决定了,园区的运营决策权,更多在朱鹮电子一系人员的掌控之下。
在朱鹮电子内部,名义上是姚万毅代表集团党组分管园区事务,派驻园区的联合总裁宋卫平应该向姚万毅汇报。
不过,宋卫平也进了园区董事会,这就造成园区日常性事务,宋卫平作为联合总裁兼执行董事,无需请示姚万毅,就能跟另一名星视派出的联合总裁自行商议决定。
真正遇到重大事务,需要上报园区董事会进行讨论表决,同时也都需要向苏安建或朱鹮电子集团党组汇报;何况宋卫平本身就是苏安建的嫡系。
这其实完美的将姚万毅给绕了过去。
姚万毅他对此是很不满的,入园企业与蜗巢科技关系甚密,也是他绕过林杰,向陈逸森暗示的,希望郑仲湘那边有所行动,对这一状况进行遏制。
只是郑仲湘有所行动了,萧良与苏安建的反应,却又完全出乎姚万毅的预料。
姚万毅正迟疑间,郑仲湘一行人从酒店乘车出发,抵达园区。
看着车停下来,萧良与苏安建、姚万毅等人迎上去,笑盈盈说道:
“郑先生决定大幅降低星视投资基金对入园企业的注资标准,加大对入园企业的扶持力度,苏总听了也很兴奋,准备向集团党组提议,与星视共同成立一个投资基金,专门用于扶持入园企业的研发以及成果转化。仓促间,我也没有来得及跟鸿臣的其他董事商议,但我相信这种事,鸿臣一定会积极参与进来的!”
盈投控股旗下的产业基金,受投资人风险偏好的限制,主要是对相对成熟的实体企业进行股权投资。
萧良虽然近年来陆续拿出上亿的资金,对五六十家初创企业给予了一定的资金支持,但主要是集中在灌装、镀铝覆膜生产线精密装备制造以及铅酸电子、锂离子电池等领域,正跟蜗巢科技发生密切合作的企业,辐射面其实还是非常窄的。
萧良现在希望要往笔记本电脑、手机等通讯、消费电子制造领域进行更深、更广的延伸,扶持更多的初创企业,就需要将星视、朱鹮电子都拉进来,才能聚集更多的资源。
不过,在欧美成立风险基金投资科技类或其他初创公司,早已经是很普遍的事情了,但在国内还很新鲜,甚至难以被人们接受。
这主要是国内正处于向市场商品经济过渡的阶段,经济以及商品市场又都处于快速增长当中。
大家刚习惯依照净资产以及盈利能力,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而初创公司在国内的市场发展潜力、空间,目前还缺少一个相对准确的判断标准。
近年来网联国际等风险资本,纷纷进入国内,主要也是对标欧美的一些互联网企业,对国内的互联网以及其他初创科技公司进行价值评估。
不过,省市地方暂时还没能积极跟进。
今年在罗智林的大力推动下,省科技厅成立一个重大科研成果转化投资基金,但省政府最终仅给批了两千万的额度。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朱鹮电子想单独成立多大规模的科技风险投资基金,难度非常大——即便联合蜗巢科技也没有可能,说白了蜗巢科技在江省及秣陵市,分量还严重不足。
倘若是星视牵头成立新的投资基金呢?
第709章 新的融资
郑仲湘决定在秣陵多逗留两天,想着专门针对星视通讯科技产业园,下调星视旗下基金的投资标准,加大入驻科技企业的扶持力度。
萧良则主张星视联合朱鹮电子、鸿臣,成立一支全新的科技初创公司风险投资基金。
萧良的主张虽然跟郑仲湘所想略有不同,但也不存在本质的矛盾。
再说了,朱鹮电子、鸿臣也是星视通讯科技产业园的股东,不能说除了星视之外,朱鹮电子、鸿臣对入驻企业就没有扶持义务了。
众人走进园区管理公司的会议室,除了园区管理层外,还邀请添美网、趋势网等几家入驻企业的代表过来,坐到一起讨论设立新基金扶持入园企业的问题,基本所有人都对此持热烈欢迎的态度。
郑仲湘这次也是毫不犹豫的主张,要在园区管理公司之外成立全新的基金管理团队。
星视在风险投资方面有着更为丰富的经验与人员配置,这次要成为真正的主导者;萧良对此也没有意见。
在上午讨论要结束的时候,陈逸森又突然将这次的导火索提了出来:
“对了,我们注意到园区已经有八家公司在过去两个月里,接受了蜗巢科技的注资。为了方便管理,蜗巢科技可不可以将相应的投资,转给新的基金接手?”
绝大多数人都猜测不到郑仲湘为何突然会有今天的决定,这时候也就苏安建、姚成毅等少数人,下意识先扫了郑仲湘一眼,再看萧良如何回应陈逸森的请求。
萧良很是平静的看了陈逸森一眼。
已有的投资当然不可能随便撤出,但新成立的基金想要进去持更多的股份,他主打一个“只要把事做成就好,功成不必在我”的开放态度,说道:
“蜗巢科技已有的投资,直接转给新的基金,恐怕不大合适。不过,这八家刚进园区的公司,蜗巢科技的注资都很低,持股比例也就5%-10%不等。如果大家相信我的眼光,新的基金成立之后,完全可以追投,也完全可以持有比蜗巢科技更高比例的股份……”
郑仲湘看了袁可飞一眼。
袁可飞全权负责星视通讯电子的组建、运营,他本人这段时间就扎根在秣陵,每天几乎要在园区工作十五六个小时,也是标准的工作狂。
他除了对星视通讯电子的工作了若指掌,对入园的其他企业,也比林杰、陈逸森都要熟悉。
不过,面对郑仲湘探询的眼神,袁可飞却微微摇了摇头。
蜗巢科技投的八家初创公司,真的是初创。
又由于国内电子工业的技术基础真的太薄弱了,研发能力、水平都严重滞后,这也决定这类初创公司,要比其他行业的初创公司,失败率高得多。
当然了,这些初创企业确实是为星视通讯电子在做配套技术开发,成立联合基金后,拿出三五十万或百十万进行种子轮扶持,也是应该的。
问题是,新的基金倘若要对这八家初创公司追加投资,那就属于天使轮融资了。
天使轮融资,通常要对企业给出更高的估值,这时候他们还想要追求更高的持股比例,就意味着每家企业都要追加三五百万的投资。
这时候就会发现,投资额度跟所要承担的风险,就完全不成比例了。
唯有像添美网、趋势网这种有稳定团队,已经做成一定成就或项目,或者展现出不俗项目运营能力的公司,才有资格接受更大额度的注资。
就算如此,添美网、趋势网最终能大获成功的比例,也就十之一二罢了。
看到袁可飞给的反馈后,郑仲湘也很直接否定掉陈逸森的建议,说道:
“我们希望能对所有的优秀园区科技公司进行注资,共同成长,但这个肯定不能是强制性质的,更不是只能接受我们的注资,不能接受其他机构或投资人的注资。要不然,我们就不是扶持园区企业发展,而是控制园区企业了……”
“郑先生说的在理,无论是对科技产业园区,还是对星视通讯电子未来的发展,我们其实应该争取更多的基金进驻进来,形成更多资源的聚集,促进园区企业的成长。eason的话,多少有些咄咄逼人了,也有些急切了,却没有想过,未必要将所有的利益都装进星视的盘子里,才是对星视有利。当然了,eason也是一心为星视好,只是想法上有些不太成熟。”萧良轻描淡写的说道。
陈逸森真要吐血。
他不介意冲锋陷阵,也不介意郑仲湘当众否定他的提议,只要郑仲湘知道他一心为星视就好,但这些心思叫萧良说出来,却怎么都觉得刺耳。
“萧总对园区的企业非常慷慨,我都听说谁只要遇到萧总,随便说几句对萧总胃口的话,就能从蜗巢科技拿到上百万的投资,”
姚成毅“哈哈”笑着说道,
“好多不明所以的人,都以为萧总才是园区的大股东。这也算是美丽的误会!”
“第一我钱确实是多,不要说三五十万了,三五百万撒出去,也一点感觉都没有,”
萧良眯起眼睛,瞅着阴阳怪气帮衬陈逸森的姚成毅,笑道,
“还有,苏总、郑先生也都知道,我向来鼓励有能力有野心的人都站出来创业,眼下也是创业最好的时代。姚总什么时候想跳出朱鹮电子自己创业,也可以过来找我,到时候就会知道我做人纯粹就是慷慨——这跟我在园区持不持股,没有半毛钱关系。”
姚成毅脸皮子微微抽搐了几下。
说到财富,郑家不提了,郑仲湘持有星视近70%的股份,对应市值也有四百多亿港元。
萧良在郑仲湘面前说自己就是钱多,多少有些猖狂了,但问题是,姚成毅反驳不了,也讽刺不了。
难不成他这时候还能出口讽刺萧良百十亿身家,在身家四百多亿港元的郑仲湘面前算不了什么?
“对了,萧总说到这个话题真是很巧,我正打算在集团内部倡议管理人员走出去创业,在外部为朱鹮电子做出更多的贡献跟支持,”
苏安建瞥了姚成毅一眼,接过萧良的话茬说道,
“成立新的投资基金,萧总也愿意慷慨解囊,我想对集团管理人员走出去创业,也会是非常好的支持!”
创业投资又或者说风险投资,不是钱多就可以随便投的。
除了投资标的的选择,尽职调查及确认外,投资协议的执行,项目追踪、资源支持,都是非常专业的工作。
因此,萧良之前对初创公司的投资并不多,加起来都不到一个亿,主要集中在灌装、镀铝覆膜生产装备以及铅酸、锂离子电池、电动自行车领域。
这些钱砸在这些方面,不管将来能成几家公司,对蜗巢科技都是利大于弊的事情(这些领域相对成熟的企业,有稳定的业务以及营收、利润,倘若有融资的需求,则主要是由盈投控股旗下的产业基金进行投资)。
不过,盲目扩大初创公司的投资范围,超过蜗巢科技此时的掌控能力,就会造成弊大于利的负面效果。
朱鹮电子虽然前世很快就将陷入颓势,重组了好几次都没能走出半死不活的困境,但此时却还顶着电子工业龙头的耀眼光环。
朱鹮电子的产品线涉及机电仪器、移动通讯系统设备、固话、网络设备以及电视机、影碟机、洗衣机、手机、计算机等设备产品的组装生产、销售等等,甚至在这些领域,于国内同行业竞争企业而言,技术水平还算领先。
萧良一直想做的,就是挖掘朱鹮电子的产业链潜力,为地方,也为蜗巢科技未来的发展,培养一片沃土。
除了科技产业园外,最关键的一环,萧良就是想着朱鹮电子能有更多的中层以及基层管理能跳出来创业,而且主要就是做朱鹮电子以及星视通讯电子的供应链。
这些年来,朱鹮电子很多有能力的中层管理,在集团内部被空降派压制无法得到提拔,心里有怨气,就有创业的冲劲跟锐气,同时他们的能力与知识结构,目前还不算落伍。
当然,为了避免朱鹮电子原供应链上的利益裙带关系反扑,避免被人指责肢解朱鹮电子,有些事情就得让星视牵头来做。
郑仲湘、陈逸森他们哪里能想到萧良与苏安建暗中密谋的“险恶”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