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剧透我是太宗 第12节
作者:织鹊      更新:2025-09-26 09:59      字数:4703
  姜衡笑得肆意,“以前在浩然堂,孤观先生,绝不做分内以外之事,但分内之责,先生总会做好,不留遗漏,且情绪平稳,若无天幕,等孤继位后,也是必然要启用先生的!”
  徐甫,一款绝不多做,但责任心又很强的,摸鱼又不能完全摸鱼的,天生就该被挥着皮鞭工作的天选打工人!
  徐甫头一次想掩面遁走,当初在浩然堂教导皇子,自以为已经够混日子了,不曾想这都能被“慧眼识珠”,也不知该高兴还是该悲伤。
  稍息,只得作揖,为自己寻找帮手,分担痛苦,“殿下,臣常年与翰林中修史著书,殿下之志,只交予臣一人,臣——难当大任。”
  姜衡也从谏如流,“那先生的意思是?”
  “臣有一师兄,三岁识文,五岁作诗,八岁童生,十五岁便考取了前朝的进士,却未做官,此后一直在族中教学子弟,今年已经四十有一。”
  在姜衡期待的目光中,徐甫将师兄卖了个彻底,“师兄姓杨名春字从茂,对孙氏之儒颇感兴趣,书房之中,法家学说,亦有不少。师兄一直不曾入仕,想来,在等待明主。”
  所谓孙氏之儒,战国时期儒家八派之一,其中最出名的便是荀子,主张后天教化,突破传统孔孟框架,荀子更是教出了毛诗学的开创者毛亨,著名算学家张苍,以及——两个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与李斯,可谓是真正的因材施教的代表,另类意义上的法家的圣贤啊!
  姜衡眼睛一亮,还不等说什么,一旁将自己当做空气的胡少卿却突然道:“徐詹事的师兄可是临江府人?”
  “正是,莫非胡兄认识?”
  “并非,只是我记得,投谒之中,似有此人,”在姜衡明亮的想要的眼神中,“臣这便去找出来。”
  徐甫也是心下一喜,师兄既然与殿下双向奔赴,那便不是他卖兄求荣了!今晚就去师兄那儿喝一杯,再探探口风。
  那些筛选过的投谒都被分批次的放着等待姜衡做最后的挑选,杨春的才学想来是不错的,很快就被找了出来。
  但杨春以做投谒的著作上,并没有涉及法家相关内容,哪怕天幕已经透露过他之后会变法。姜衡挑了挑左边眉梢,让徐甫也看看自家师兄的文才。
  徐甫接过,常年混迹翰林的经验让他看得很快,卖师兄也卖得更快,“师兄之才,胜臣十倍有余,自古有大才者,君择臣,臣亦择君,师兄此策论,为面君之饵矣,殿下不必管师兄,只需让师兄跟臣一起编撰教材,师兄早晚会急的。”
  “阿嚏!”租屋里的杨春猛不丁连着打了三个喷嚏,“谁在念叨我?”
  被姜衡念叨的人才,并不止杨春一个,方舒安早已自投罗网……嗯,是自入鱼塘,而在九月之前,绣衣卫也终于将他未来的武定侯给送到了他面前。
  如今的许本还年轻,也没有当山匪的经历,但作为一个镖局少当家,武艺并不低。
  “草民许本叩见太子殿下,愿为殿下效死!”
  他读书不太成,说不来什么好听的话,但也不说假话,他羡慕天幕中的武定侯能有明主,更感恩如今的太子得天所钟,逢天机降世,朝廷得以早早清理山东,毕竟,父亲身体无恙,那自家镖局出事,就只能是山东的局面了。
  太子没有想让他死,太子让他重阳之后,去沿海历练,提前抗倭。
  “兵法,最忌纸上谈兵,我这不乏兵书,但教你,教不了实战,天幕中的我没法提前让你历练,如今,你且去威海卫,孤已书信一封给徐忠徐将军,他会带你。”
  这是给他找了个师父。
  许本当然不会再像天幕中自己那样逃避读书,“臣,谨遵殿下旨意。”
  殿下之恩,当真万死难报!
  “方秀才会跟你一起出发,在莱州府任职。”
  “臣明白!”
  **
  九月初一酉时,东宫停止了第一轮收取简历,并加班加点,在初二这一日,将入围九月初三晚夜宴的帖子给发了出去。
  皇城苏宅:
  “老爷!老爷!大喜啊!”
  小厮双手举着一封帖子狂奔向大厅,“老爷!东宫相邀,少爷大喜啊!”
  小厮的举动是失礼的,但听到小厮言语的人,没一个怪罪的,全都是一脸的不可置信和惊喜,苏家老爷更是在小厮当面报喜,直到帖子入了手,看到了东宫印记,这才回顾了神,他根本不知道自家儿子往东宫递交了投谒啊!
  苏家老爷年过半百的年纪了,头一次这样惊慌失措,还是一旁的夫人更早反应过来,忙问:“东宫的贵人怎么没请进来?可给了红包?来人态度如何?可说了什么?”
  小厮赶紧道:“贵人忙着去下一家,小人倒是想将身上银钱都给对方,只贵人说太子殿下吩咐,此次唯才是举,有富人,亦有穷人,故而不能收取红包,殿下自己会私下补贴,所以给了帖子后便走了,说一切要求帖子里都有写。”
  苏老爷此时也彻底清醒,连忙对着东宫的方向拜礼,如常说些恭维的话语,而后忙让人去外面将少爷请回来,又给小厮发了赏银,在家里发了喜钱。
  夫人姓何,与苏老爷都是景德镇做陶瓷的,这次到北方本不是到皇城的,而是去天津谈一笔大生意,所以把儿子一起带着了,只是途中又遇到了天幕,生意人的本能让他们来皇城一趟,于是夫妻俩先去天津,儿子先到皇城安顿好。
  没想到他们儿子竟然偷偷攒了个大惊喜,要是他们儿子能入太子的眼,再大的生意给放弃,对于他们而言都是值得的。
  与苏家一样惊喜得忙里忙外的家庭不少,皇城及附近的人才,注定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但偏远地区,也未必没有人才。
  背着药篼的陈奇刚从山中出来,一进城就发现了“招贤令”,市井中最热火朝天的八卦,也是与天幕相关,据说,好些富人都往皇城赶了,要去凑凑热闹。
  “陈大夫,你怎么没去皇城啊。”
  “是刘嫂子啊,我这不刚从山里出来,我一个大夫,在哪儿治病不是治。”
  “那可太不一样了,以陈大夫的医术,怎么都能当一个太医吧,那可是官老爷诶!”
  “是啊,当了太医,陈大夫就不用自己跑山采药了,这多好啊。”
  陈大夫有些尴尬地笑了笑,当官都有容貌要求,他脸上虽没有伤疤胎记,但着实算不少周正好看,他以前也不是没试过考太医,面试根本过不了关,嗯,前朝和大梁他都试过,都不行。
  这招贤令虽然看着好看,唯才是举,可说白了,缺他一个大夫不成?何必选他一个丑的?
  再者,这些年四处游历问诊,他也发现了自己的诸多不足,若是真进了宫当太医,哪里能向如今这般积攒经验?
  “嫂子,太医院虽好,可当个民间大夫,也未尝不好。”
  他的路在脚下,不在宫里。
  而林朗,也终于在初二这天,在交接完郧县事宜后,紧赶慢赶,赶回了皇城。
  第16章 第三期视频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皇帝携太子祭天告祖,自被废后一直自囚于王府的安王,难得没有再和皇帝对着干,出席了祭祀。
  这也是姜衡这三年来,第一次见到安王,今年不到四十的老二,竟苍老了不少,可作为目前的既得利益者,姜衡好像说什么都不太好。
  安王作为诸王的兄长,太子之下第一个便是他,多年太子,安王最不缺的就是洞察力以及——正儿八经不露怯的摸鱼能力。
  只见安王看似嘴唇未动,却发出低声嘀咕的声音,“当太子要心狠,对亲人也一样,小九可别到处心软。”
  旁边的晋王差点扭头,不是二哥,你这在教什么东西?你是在教九弟对你不要心软,还是对谁啊,啊?敢不敢说清楚点?
  姜衡哼哼两声,可恶,他怎么还没学会这个不动声色的聊天技能。
  安王可能是憋了太久,嘴上就没停下来过,好在很快就轮到了姜衡上场,让他逃过一劫。
  但祭天很是繁琐,等回到东宫,太阳都快落山了,还得马不停蹄准备夜宴,亏得东宫人手足,不需要姜衡事事操心,不然姜衡是真想撂挑子。
  虽是太子名义主持的夜宴,但太子作为储君,作为上位者和未来老板,更多是作为一个吉祥物的作用,文学人才,技术型人才各有其圈子,太子只需要出席开场,能下台走几圈,便已经是礼贤下士了,这便是君臣圈的现状。
  林朗,胡少卿,徐甫,包括年轻的展秀吴桐等人,则代替姜衡,混迹于这群人才之中,悄然进行考察。
  **
  双九重阳,是登高望远的佳节,也是祭祀祖先的重要日子,这一天,大梁的官员是休假的,而宫里,今年专门开了宫宴,今年,毕竟是宁王成为太子后的第一个生辰。
  宫宴上,有子的妃嫔,皇子公主宗亲,便是已经出嫁的公主,都不曾缺席。
  元泰帝子嗣众多,但相较于十二个皇子,公主就显得稀少了,大业未成前只两个女儿,一个杞国公主,一个郑国公主,如今俱已成家,称帝后到现在,也就多出了一个女儿,今年堪堪十三,封号邓国公主,与年岁相近的皇子们都处得不错,每天要学习的课程也多,是个实打实的才女。
  宗正是元泰帝三弟,他们这群皇子的王叔,平常的时候,宗正对姜衡还是很好的,遇到他也都笑眯眯的,这次不一样了,宗正将姜衡拉到了一边。
  “小九啊,三叔我托大,有些事,你真得听听老人言。”
  姜衡心头狂跳,终于反应过来自己忘了什么,这是要被催婚啊!“三叔,我爹……”
  “哎呀,你别跟我说你爹,他老糊涂了,他什么脾气我这个做弟弟还不知道?你信叔的,叔也不逼你,你早点找一个喜欢的姑娘,也不拘泥身份,”宗正拍了拍姜衡肩膀,语重心长,“不然呐,你爹那德行,保不准最后关头来个赐婚,你懂的吧!”
  姜衡倒吸一口凉气,“不会吧?”
  宗正一副你还年轻的模样,“怎么不会,叔什么时候骗过你?”
  姜衡还是摇头,“我不干,说修道就修道,叔,不要乱我道心。”
  见姜衡还是不为所动,宗正神色凝重了几许,认真了起来,“赐婚都还是好的,万一再来个什么遗旨,让你奉旨生娃,你怎么办?”
  姜衡反手勾搭上宗正肩膀,哥俩好的模样,用只有两个人听到的话道:“嗨呀,叔,你了解老爹,但不了解侄儿我啊!”
  在宗正的不解中,姜衡嘿嘿道:“都说是遗旨了,那也得有人认不是?”
  “侄子你……”
  “哎呀,太宗嘛,都很孝顺的啦~”
  姜衡挥挥手,扬长而去,跟长辈打交道,就是不自在,虽然旁人也看不出他到底哪里不自在就是了。
  小十一在和三妹斗草,文斗,老十和小十二在一旁观战,各自下注,老四和老七在聊育儿经,为子孙发愁,老八在带侄儿们和老六,两个出嫁的公主拉着颓丧的老五喝酒,时不时给老五背上一巴掌,再多的抑郁也都给拍没,老二,老二在家躺着呢。
  观摩了一圈现状,姜衡果断加入老十和小十二的观战团,跟着下注,还是在弟弟妹妹面前作威作福有意思。
  当哥哥,就是爽!
  上首的元泰帝见状,对三弟的败北早有所料,笑着和贵妃喝酒,又与宗亲们畅谈如何培育一个圣天子,可谓是其乐融融。
  刺啦——
  所有人熟练地抬头,果然,天幕又亮了。
  楚王诶了一声,立马扬声道:“添酒添酒!”
  喝着酒下着菜,还有天幕看,这日子才叫舒坦!反正火大概率不会烧在自己身上。
  大梁的官老爷们此时大多也都在家,在家好啊,在家观天幕可比在钦明殿外自在,还有不少人在登山途中或者山上,此时也都歇下脚步,三五一群凑在一起,拼一个桌,好不惬意。
  “你说,这天幕今天又讲什么啊?”
  “这谁能知道,但反正和我们无关。”他们小老百姓,也不过看个热闹罢了。
  【这一天,几位开国之君碰了面。】
  【天幕画面变成了q版的动态小人,配合着字幕对话。第一位手持太阿剑出场,头顶始皇帝标签:“朕没有太子,但长子因矫诏死了。”】
  “说的是长子扶苏吧?”
  “二世胡亥是个狠人,自灭满门,啧。”
  【第二位坐在榻上,曲着条腿,潇洒地饮酒,头顶汉高祖1标签:“哈哈,乃公的太子有太后主政,太后之后有太宗,妙哉,妙哉!”】
  姜衡不禁感慨,刘邦真的,无论做什么,说什么,都感觉不会ooc。
  【第三位头顶柠檬酸涩地瞪了眼刘邦,是隋文帝杨坚:“朕失悔啊,废了太子,选了个胡亥第二。”得到了q版始皇帝嗖嗖冒着冷气的一眼。】
  “胡亥第二?是隋炀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