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剧透我是太宗 第51节
作者:织鹊      更新:2025-09-26 09:59      字数:4109
  这次不同于上次召见北蒙,还能给人组织一个宫宴,这次的召见就很正式了。
  是在朝会的钦明殿。
  “宣安南,高丽,琉球,倭岛,南吴使臣觐见——”
  大殿门口似乎喧嚣了一番,但最终还是所有人正常进殿。
  “外臣李庭荷/高丽使臣金磊顺/琉球使臣何汇/大樱使臣白石川枫/南吴使臣宋鑫,叩见大梁皇帝陛下——”
  静默。
  朝堂在此刻沉默。
  各国使臣垂下的头此时没忍住旁边偷偷瞅去,怎么回事?
  哒——
  姜衡从文臣武将的最前列,专属太子位置上转了一个身,稳步朝着使臣团走了过去,身披铠甲进殿的倭寇将军抱拳行礼,左手似乎有些不习惯没有剑在腰间。
  姜衡走到了武将的第一列,给了礼部一个眼神。
  礼部官员出列,“见上国天子,为何不跪?”
  倭寇听懂了,并且用汉语回答道:“我乃将军,甲胄在身,不便下跪,还请上国勿怪。”
  “鸿胪寺没有教导‘将~军’,面君的规矩吗?”姜衡慢悠悠地反问。
  白石川枫顺势看向了姜衡,却见对方并未看着自己说话,而是在关注其他几个国家的使臣。
  而另几个使臣,便是之前显得飘飘然的高丽王子,此刻也不禁有些紧张了。
  “我国有规矩,我身为将军,需——”时刻配剑——
  不等这位将军说完。
  嗖——
  姜衡顺手抽出卫国公身侧的长剑,长剑一抹,血色自白石川枫脖颈流出,并溅射在地。
  高丽王子腿一软,直接从单膝跪地行礼变成了双腿跪地,这这这……大殿上直接斩杀外藩使臣吗?不是不斩来使吗?
  其余使臣更是咽了口唾沫,就连朝臣都受到了惊吓,有一瞬间的哗然,他们只以为陛下和太子要给对方一个下马威,这是下马威吗?
  好像也是,但……
  白石川枫这位“将军”,不可置信地瞪大眼望着大梁太子,全然没料到大梁会如此“无礼”,这不应该!
  可他什么话都说不出。
  “咚——”
  连人带着铠甲倒在了大殿地板之上,太子面无表情垂着眼帘,挽了一个剑花,从袖子里抖出一张绣帕,慢条斯理擦干净了剑上的脏污。
  “可能有些气味,劳卫国公回家洗一洗了。”
  太子很有礼貌的还给了卫国公,自始至终,没有再给尸体一个眼神。
  卫国公都不禁迟疑了一下,这才接过这把剑,重新插入剑鞘之中。
  一旁的信国公震惊地望着他,好你个家伙,我说你怎么能佩剑入殿,原来是和殿下配合啊!
  卫国公有口难言,如果说,他只知道要带剑,但是不知道太子会当场杀人,其他人会信吗?
  或许是太子开了口,朝堂上的呼吸声终于频繁了起来,太子这一出,实属是让人防不胜防,史官这笔,都有些不知道该如何下笔。
  贴心的太子看向史官,“无需修饰,照实便是。”
  杀倭寇的,是他姜衡!这功劳,不容被抢!
  第一次杀了人的太子,手有些抖,双手插在袖子里猫猫揣,踱步回了原位,似乎颇为不解地看着朝堂公卿们,“继续啊。”
  公卿们看向龙椅。
  龙椅上的元泰帝深呼吸一口,“把尸体拖出去。”
  也不等侍卫进来,又道,“诸位使臣请起。正巧,也认识一下朕的太子。朕已年迈,太子监国摄政,诸位有任何需求,尽可告知于太子,太子仁善,定能让诸位宾至如归。”
  几位使臣扶着颤悠悠的双腿起身,一丝不苟地给大梁这位新太子见礼,不敢有丝毫的错漏。
  他们承认倭岛使臣有些僭越,但是这位太子的做法,大梁皇帝说太子仁善,真的不是在威胁他们吗?
  第47章 外藩态度
  四国的使臣十分谨慎地给太子也行了一个礼,太子这时候倒是没有为难他们,但好像还没放过倭岛。
  “去将倭岛副使请来,大梁需要一个解释。”
  几位主使讷讷不言,倒是琉球主使何汇眼珠子一转,上前一步,在同行们的惊讶中,悲切道,“下臣谨代表琉球,恳请太子殿下,为琉球做主啊!”
  “哦?可是受了什么委屈?”虽然不知是哪一出,但看看也无妨。料对方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摸老虎屁股。
  “我琉球苦啊!我琉球与大樱同为上国的藩属,受上国的庇护,可大樱厚颜无耻,竟数次拿着腔调,在我岛海域周边侵扰,言语间,一副应当以他为主的架势呜呜呜……”
  “这大樱使臣连面对上国陛下与太子皆如此作态,面对我等小国……呜呜呜……”
  等倭岛的副使带着惊慌进殿,看到听到的就是琉球的主使在那儿告状,副使心一下就沉了,将军竟然被当堂直接斩杀,这大大出乎了他们的意料,他们之所以敢如此试探,靠的就是中原王朝讲“礼”,可现在……
  副使只能老老实实叩见大梁皇帝与太子,并诚恳的解释,他们并没有冒犯上国的意思,只是将军在军中习惯了,两国差异而已。
  “呵,笑话!既然我等藩国受了上国庇护,又岂有不守上国礼仪的道理?”琉球使臣哭了半天,鼻涕半点没流,还能清晰反驳倭岛使臣的观点,可见专业。
  但不得不说,琉球使臣这话一出,大梁文武百官都表示,这琉球,不管这次来意如何,还是很懂事的。
  “就是!进殿前竟还想持剑入内,莫说在上国,就是在你大樱内部,你敢这样面见你们天皇吗?”
  高丽王子恨不得一巴掌甩在之前的自己脸上,倭人的话能信吗?倭人的拉拢能是好心吗?倭人的银子能好拿吗?
  如今倭岛的将军直被太子当堂斩杀,大梁对倭岛的态度还需要想?
  高丽王子自然是赶紧跟上琉球副使的节奏,反踩一波倭岛,让上国看一看他们的忠心!
  副使恼怒这个废物高丽王子是个墙头草,但只能硬着头皮准备诡辩,这高丽王子太会拉踩了,一下子踩中了他们死穴,天皇是能名正言顺在大梁的大殿上说的吗?
  果然,副使的担忧成真了,还没来得及辩驳,礼部侍郎就站出来,这下可不是礼部的小官员出面了,“天皇?一蕞尔小国,竟也敢称皇?果有谋逆之心,陛下,太子殿下,臣请诛贼讨逆,以正国统。”
  太子的风格他们已经清楚,礼部侍郎说话,自然也不会客气。
  武将们一个个怒目而视,好啊,竟然让这群家伙抢了先,“臣请发兵!”
  “臣请发兵——”
  “臣请发兵——”
  先不管原计划什么时候发兵,气氛到了,气势不能落下!何况倭岛如此大胆!
  倭岛副使在这声震云霄的请战中,哪里还有什么傲骨,直接身子一软跌落在地,“尊敬的大梁皇帝陛下,太子殿下,我大樱得沐王化,克己谦卑,断不敢有丝毫不臣之心,此次我等前来,正是为了皇室来请罪的啊!”
  生死关头,哪里还需要翻译,副使展示了自己极高的汉语水平,一个磕碜都不打,又是一大段陈词,“皇室僭越称自己为天皇,奴役百姓,压榨臣民,更是不尊上国,侵扰上国沿海,如此恶行,天理难容!”
  “我大樱有幕府于危难时刻出面,历经艰辛,终控制了那胆大妄为的天皇一系,可名不正言不顺,也不敢诛杀天皇这逆贼,这才斗胆前来上国,既是朝贡,亦是请罪,我大樱幕府,听从上国吩咐!”
  这一番花言巧语,饶是在场的文臣也不免侧目,这哪里是单纯的请罪辩驳,分别是借此将一切的过错推到天皇头上,还妄图借助大梁的名义,彻底将大樱皇室的“正统性”给去除,真是既要又要,想得美啊。
  不仅大梁君臣听懂了,其他使臣也同样听懂了。
  “如此说来,你们不仅无过,还有功了?”一直态度不明,不曾说话的南吴使臣宋鑫破天荒止住了倭岛副使的话头,并添了一把火,“你们献上厚礼来我吴地,说的可是大梁太子暴虐,有起兵戈之心,愿同来大梁,打探虚实,助我吴王回归中原,重塑正统的,忘了?”
  副使万万想不到对方不仅直接背刺了他们,还将这等密辛说了出来,这些内容是能秃噜出来的吗?你南吴就能好过吗?但他知道,完了,一切都完了!
  南吴使者一脸讽刺,琉球安南高丽使者更是一脸冷汗,惊恐地看着倭岛副使,而大梁君臣,不用说了,一个个那是满脸杀气。
  见状,高丽王子再次展示了他灵活的脊梁骨,一脚踹在了倭岛副使身上,“好哇!你们倭岛狼子野心!这是要陷我高丽于不忠不孝的地步啊!”
  再一个滑铲,在武将都没来得及挡的情况下,抱住了太子的大腿,“殿下!明鉴啊!倭岛贿赂了我等,只说来赔罪,帮他们说说好话,下臣是半点不知他们竟然谋逆啊!”
  姜衡抽了抽腿,发现竟然抽不动……
  第一次杀人的刺激与心慌什么的,早就没了,只留下了无语,长袖里的手暗戳戳提着自己的常服下摆顺势捏着裤子,以防不测,这高丽的王子,是不是太……了点?好歹也是个王子,这……
  而高丽王子算是开了一个好头,随着高丽王子的一脚下去,大梁的百官展示了他们充沛的武德。
  “好哇!什么玩意儿,竟然觊觎我中土!”
  “呸!杀千刀的玩意儿!”
  再伴随着一声声不连贯的痛呼,砰砰砰的动静,钦明殿内,乱做了一团,竟也没人来拦。
  直到:
  “诶?不动了?”
  “好像出血了?”
  “还活着吗?”
  “好像没气儿了?”
  动手的臣子们你看我我看你,良好的心理素质,让他们若无其事地起身,互相谦让的回到了原位。
  南吴使臣宋鑫再度适时站出,“我王愿出兵出船,助大梁攻克倭岛。”
  南吴与大梁,那是汉人内部的事,哪里由得了倭寇插手?且这三年大梁的异常,倭岛的恐惧,他们都看在眼里。
  正好,他们也该趁机与大梁修复关系了,没有中原的名头护着,哪怕他们是汉人,也一点不好过。
  琉球使臣何汇也展现了惊人的素质,似乎对之前的‘突发场景’半点不察,“我琉球亦然。”
  他们琉球截获了外出“海贸”淘金的汉人,得知了大梁有“天幕”,可预知未来,自然要来探一探。
  他们没看到什么天幕,但是大梁的变化,新太子的地位,年少的邓国公主的参政,大梁周报,大梁百姓对太子的狂热,他们都能看见。
  正逢倭岛的试探,竟想要拿他们当探路石?笑话。
  高丽王子已经被姜衡拉了起来,此时也恢复了人形,“我高丽也一样!”
  他们高丽自古以来都知道谁才是爸爸,虽然一直有自己的小九九,但生死面前,他们聪明得很,没人比他们腰肢儿更软。
  更何况,倭岛若是灭了,那倭岛的资源,他们高丽离得多近啊……
  唯有安南王子,还在犹豫,他们离倭岛,有点子远啊,可其他小伙伴都表态了,他们不表态似乎也不好……
  好在善解人意的大梁太子及时开了口,“诸位的心意,大梁领了,只是中原乃礼仪之邦,出兵讨伐逆贼,也不可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