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剧透我是太宗 第66节
作者:织鹊      更新:2025-09-26 09:59      字数:2883
  史官对此,迟疑片刻,还是在元泰帝的眼神中,没有具体描写出征前的祭祀场景。
  要史官说,这次的祭祀仪式,还真是给足了倭岛面子,不写也好,一笔带过就行了。
  “不写?凭什么不写?你是史官,你怎么能屈服在强权之下?!”
  史官:您现在就没有使用“强权”了?
  “那臣在野史里写?”
  这下,懵逼的反倒成姜衡了,“你都不装了?”
  “……臣不知道大梁故事的作者是否是臣,但臣可以是。”
  不要怀疑他们史官的文学素养好吧?
  姜衡仔细琢磨了一下,他知道元泰帝此举是好意,想要给他塑造一个好名声,不过干倭岛诶,他也不能干看着啊。
  于是姜衡鬼鬼祟祟跟纪文说:“把孤写得强势一点,你看孤,都节制天下兵马了,许本也是孤的人,懂了吗?”
  纪文;他不太懂,为什么太子殿下总是执着于给自己名声抹黑。
  “臣懂了,您放心。”
  野史也要写两本了,一本传出去,一本糊弄上司,或许这就是打工人的宿命吧!
  作为史官,还是更希望本朝有个“圣君”的。
  姜衡向来相信文人的野史能力,满意的回到了东宫。
  如今,就等将士们凯旋了!
  这次,许本虽然没有历练七年之久,却也在沿海历练了三四年,还有徐忠将军亲自带着,效率全然不可同日而语。
  加之曾离还跟着去当了军师,又有改良版带火炮的战船,新式火铳,及一应严格检阅后才配备的弓箭雁翎刀等冷兵器装备,郑无疾与郑国公主亲自盯着操持的后勤,只会成功的!
  东宁省,琉球群岛,最北方的大岛之上,是守卫东宁海防,和随时准备听从命令,反击倭岛的将士。
  高丽,驻使馆中的官员友好的与高丽朝堂磋商,确保高丽不会反水坏事,高丽却表示,他们只想立功进步!
  他们,也眼馋倭岛的利益。
  这是一场,属于倭岛的围剿。
  这是一场,值得各方,各国,严阵以待的战役。
  却也是一场,诸国心知肚明结果的一场战役。
  “倭岛能撑多久?”
  “撑不了多久吧。”
  “就是不知,大梁会如何处置倭岛。”
  “檄文上说的是,大梁已经废黜了倭岛的天皇之位,贬为王位,倭岛却不知感恩,不思悔改,侵略东宁琉球群岛,意图分裂大梁国土。”
  “这罪名不小。”
  “是啊,我估摸着,倭岛也会变成一个省,如果大梁的气儿没消,可能省都混不到。”
  当中原这只沉睡的巨龙睁开双眼,开始认真,他们想象不出来,一个穷乡僻壤的小岛,该怎么抵抗。
  且,虽然倭岛盛行下克上,但中原大国与他们的差距,连他们自己都知道,强行对上,犹如蜉蝣撼树。
  就像现在,当沿海驻守的士兵,看见海面上,飘扬着的大梁旗帜,一字排开的战船,心里第一个想法便是——完了。
  大梁,竟然真的打来了!
  火炮的攻击距离尚且有待改进,但弓弩与射手,也足以让倭寇避之不及。
  铺天盖地的箭雨,掩盖住了倭岛的太阳。
  猛烈的炮火,将城墙击倒。
  “儿郎们!能否加官进爵,就在今日了!”
  “杀——”
  身为大梁的儿郎,又怎么可能没看过天幕?
  倭岛上面是倭寇吗?那是一个个的仇人,是军功。
  “报仇!”
  “报仇!”
  “诛寇报仇!”
  血色在倭岛蔓延,那是烈阳的颜色。
  而这样的攻势,并不只在一方。
  当东樱王自以为牵制住了朝堂,为此沾沾自喜,还沉浸在温柔乡里之际,前线传来的噩耗,直接让其傻在了原地。
  “不可能,不可能……”
  大梁若要出兵讨伐他们,去年何必多来一遭?
  幕府……
  幕府?!
  他们说的是真的!
  “他骗我!”
  “中原人都是骗子!”
  什么礼仪之邦,什么大国容量,都是假的,假的!
  “大王!快逃吧!他们已经追上来了!”
  “士兵呢?护卫呢?都是死了的吗?”
  这才多久?!怎么可能就要追上来了,他们现在可是在国都!
  国都——破了。
  大樱的旗帜——倒下了。
  在倭岛有人得知天幕,得知倭寇被屠的那一刻起,倭岛的命运,注定只能是重复天幕中的结局。
  倭岛上,一片惶恐,倭岛外,何尝不是各方担忧?
  他们迫切希望早早得知倭岛的结局,他们需要了解,大梁的态度。
  以及——或许能够借此机会,小小窥探一番,中原王朝的实力的一角。
  可这一等,就是两个月。
  “怎么这么久了,竟还没一点消息?”
  倭岛沿海,全是大梁的战船在守着,他们根本不敢就近打探。
  他们只知道,看这架势,大梁没有任何意外的赢了。
  但是——后续呢?
  怎么两个月了,还没有一点动静呢?
  可当真有动静了,他们宁愿收到的消息是假消息。
  什么叫:倭寇誓死不从,主将许本不得不下令屠岛……
  屠岛……
  没有皇帝的授意,哪一个主将敢私自下令屠杀降国,什么,你说人家没投降,屠杀是不得已?都是千年狐狸,玩儿什么聊斋呢?
  离得最近,原本想要分一杯羹的高丽朝堂更是集体一个腿软。
  “真,真屠了?”
  “真屠了!”
  惊惧,惶恐,失声……
  忽的,一声尖锐的鸣叫响起,“怎么会屠岛?!何至于屠岛?!”
  他们倒不是同情可惜倭岛,而是,中原王朝这个向来遵守和平的国度,怎么会如此光明正大的屠岛!
  他们之前还说愿意襄助大梁攻克倭岛,可他们一直以为,攻克日本,也就是把人家打一顿,抢一些东西,教训教训,中原王朝自古以来,不也教训了他们几次吗?
  可现在教训到直接屠岛了!
  那下一个是谁?
  就因为一个只有中原人能看到的天幕吗?
  当中原王朝不再遵守他们自己制定的规则,周边的国家,又会是怎样的未来?
  此刻,高丽无中生有的,不知道谁给的自信心,突然就碎了。
  随着大梁军队的返程,倭岛就此成为历史的消息炸花儿似的往周边扩散,中原的外藩诸国,接连陷入了恐慌之中,无比慎重的就如何对待中原宗主国这一命题,进行了严肃的讨论。
  而中原宗主国,此刻,正处于一片欢腾之中。
  元泰帝为大梁的好儿郎们论功行赏,升职加薪,以庆这累世之仇得报的喜悦时刻。
  当然,到许本这里,元泰帝直接照抄了弘德帝的答案,加封为武定侯。
  直到最后,才是倭岛,也就是现在东平岛的后续发展。
  没错,东平岛,也就是一个岛而已,别说行省,连正规的府县之称都没一个。
  “启奏陛下,东樱王有负皇恩,习幕府之恶,征调役夫,强掳矿工,日夜不停,以开采银矿,臣秉承陛下与太子之教化,已将他们救下,安置与东平岛上,数十万民夫,皆泪泣我中原皇恩。”
  “大善!”
  史官提笔速记,大梁,大德啊!救数十万民夫于血海啊!
  至于这些民夫之后的结局?不是怕他们水土不服,还专门在东平岛上重新给他们找到了工作吗?还都是做惯了的手艺活,还要有什么要求吗?他们中原,还不够仁善吗?
  如此,君臣齐心,默契的详简结合,很快就进行到了下一场,庆功宴。
  而在庆功宴的最后,元泰帝起身:除了刚归国的将士们,其余官员也默契起身,心想:来了。
  “朕开国平天下至今,已二十有四年矣,至明年,也到60了,愈发的力不从心。太子知节守礼,心怀仁德,堪为仁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