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人甜蜜再婚生活[七零] 第44节
作者:春池星      更新:2025-09-26 10:07      字数:3995
  她原本很介意黄文弼追求过青梅,而且还是求而不得,被青梅狠狠地拒绝。
  她是个骄傲的人,无论如何都没想过自己会选择黄文弼,一个青梅都看不上的人。
  可这些天吃的穿的都是黄文弼从家里偷偷拿的,就连她身上穿着的衣服也是黄文弼的妈穿着不要的。
  黄文弼知道她无家可归,想要跟她结婚,但是有个条件不给彩礼。
  她跟黄文弼去见过一次他娘,他娘的姿态摆的很高,根本不想让她进家门。
  虽然后来想想是要给她下马威,但她总不想自己嫁进去以后,为了有个屋檐给婆家做牛做马。
  直到她今天看到赵小杏和李家人的相处。
  原来真的可以把婆家拿捏住。
  她心中燃起一股热切的火焰。她爸前些天已经被枪毙,她妈被送去云南劳改。
  她当务之急就是要找个能容身的地方。
  她没有去处,亲朋好友都远着她。开不了介绍信,只能在东河村打转。东河村原先不如她家的人,也不愿意接触她。从前追求过她的男同志,见到她躲得远远的。
  只有黄文弼,对她嘘寒问暖。
  陈巧香扶着地坐了下来,她双手抱着膝盖,不想让自己流离失所,以后在村子里流浪。
  就这样吧,进去了再跟她斗。
  自己年轻身体也不错,就不信熬不过婆婆。
  陈巧香下定决心,将自己的未来送到黄文弼手中。
  ******
  青砖院子正在建设当中,图纸是顾轻舟前些天连夜画出来的。空间利用的非常合理,是个正房三间,东西还各有两间偏房,前后各有院子的好宅子。
  比青梅想的还要大,前院有八拢地可以种菜。后院分出鸡棚、猪圈还有拉毛水泥地用来家庭晾晒。
  她托王洋大哥的熟人帮着从外面采购了果树,有灯笼柿子树、有美早樱桃树、有黄鸭梨树、还有离核的黄杏和油桃树。
  赵小杏担心一股脑种下去种不活,青梅为了这个,花了两元钱请老果农过来植树,听了半天的课。
  东河村紧邻大坝,打猪草方便,随手挖的野菜也能喂鸡。要是猪肉和鸡蛋也能自给自足,那日子真是太痛快了。
  赵小杏昨天出了一口恶气,早上起来容光焕发。吃了玉米饽饽,就跟青梅相约到县里看家具。
  青梅也打算趁着季节好多买些菜籽。哪怕房子还没盖好,也要先赶着春季把菜种下。过了季节再种,多数是种不好的。
  赵小杏想抓小鸡崽,青梅原本打算晚点抓,赵小杏等不及,青梅想想也就听她的。
  “早几天抓,咱们就早几天吃到嘴。”赵小杏拍拍兜说:“小鸡崽我来出钱,鸡食也由我来管。”
  青梅自然答应下来,赵小杏要给家里做贡献,拦着反而生分。主要钱的事情小,鸡食每天都要喂有点麻烦。赵小杏愿意承担,那最好不过了。
  她们走到一半,路上遇到砖村的拖拉机,正好把她们带到县里。
  俩人一路上都在观察别人怎么驾驶的,路上还问了问题。
  开拖拉机的是花儿的二表哥,对她们很客气,还说要学拖拉机直接到砖村找他好使!
  这下赵小杏悬着的心总算落在肚子里。
  要说拖拉机可不是一般人能碰的,就怕把哪里碰坏,拖拉机坏了得影响春耕秋收。再说他们砖村还得靠拖拉机送货,特别小心珍爱的使用拖拉机。
  这也是看着花儿的面子,愿意教她们。还夸奖她们是新时代的女同志,敢于争先。
  “两种型号的拖拉机驾驶起来大差不差。”
  花儿二表哥都四十多岁了,拍了拍拖拉机方向盘说:“不过我也不敢让你们随便上手,今天先教你们这么多,等你们回去消化消化,再来找我。”
  青梅和赵小杏自然是一百个愿意。
  下了拖拉机,青梅打算回去就给赵小杏培训驾驶常识和拖拉机理论,待会就到书店看看有没有拖拉机的理论知识。
  她们俩于是在大王山县的县城里好好逛了一天。
  鸡崽、菜籽还有拖拉机的书都买到了,就是没看到好的木匠做出来的家具。
  “回头再问问。”青梅抱着书,提着小鸡崽沿路走。小鸡崽沿路叽叽喳喳,有活力还热闹,偶尔还会遇上人过来问卖不卖。
  赵小杏左手抓着芝麻烧饼,右手抓着烤地瓜在吃。
  青梅见她饿的狼吞虎咽,失笑道:“你别光吃这个,我记得前面街上有家卖糯米烧麦的,里头加了肉沫,特别好吃,我去给你买一份?”
  言外之意想让赵小杏吃点好吃的,她那么喜欢吃,难得到县城还吃烧饼和烤地瓜,有点让人心疼。
  赵小杏却不要:“我知道那家烧麦好吃,不过一份四个就要八角钱。咱们一天下来也才赚八个工分。干一天就为了四个烧麦太不划算,还是忍一忍不要买了。”
  青梅想了想也是这个道理。总而言之买的的确有些贵,还不如回家她做给赵小杏吃。
  想到这里,青梅就在县里供销社买了些糯米。装糯米的是搭袋,就跟电影里解放军同志搭在肩膀上的粮袋一样。
  俩人一人搭着一个搭袋,买好了东西以后往东河村回去。
  东河村后面的河叫做大王河,县也因此得名。她们所在的东河村处于大王河的东面,偏下游。
  她们俩往东河村走,远远的看到大坝那边围着好多人。
  赵小杏比较乐观,拉着青梅说:“走,咱们过去看看,是不是有人网到大鱼了?”
  青梅也想过去瞅瞅,她的小渔网每次只能网到小手指一样的小鱼小虾,特别羡慕能抓到大鱼的人。
  主要是她一手炖鱼的技术,没有发挥的空间,多遗憾啊。
  她们提着东西往那边走,快走到了发现不对劲。
  小孩子们表现的有些害怕,抱着大人的腿偷偷往前面看。有的年轻的女同志捂着眼睛侧过头,也没有看过去。
  她们在人群当中发现从外地回来的赵五荷,她蹲在地上,顾不上行李袋扔在脚边,面前躺着一个湿漉漉的姑娘,看样子是刚从河里捞上来的。
  青梅看赵小杏一眼,前些天赵小杏说大河里总会飘下来几个人,今天这不就有了。
  青梅想锤她。
  “快没气了!谁过来看看!救命啊!”赵五荷急得满头大汗,青梅赶紧把东西塞给赵小杏,想也没想,挤了过去开始做心肺复苏。
  “大家让开点缝隙,让空气流通。”
  她一边压,一边观察女同志的情况。对方满脸苍白没有一丝血色,按压半天没有反应。
  人群里有人小声嘀咕:“怕不是已经死了吧...”
  当即有人吼道:“不会说话就闭嘴!没看青梅同志正在救人吗?”
  “对啊,这是有希望才会救,救了一定能活!”
  赵五荷去医院见过这样的手法,赶紧让乡亲们速速让开,自己也听青梅的话,帮女同志把领口的扣子解开。
  青梅能感受到对方细微的呼吸,最后她干脆掐着对方的鼻子,按压数次后,进行了人工呼吸。
  轮流来回了数次,现场陷入了一片寂静,大家此时内心只有一个想法——醒过来吧。
  也许是朴实善良的心意感动上天,大约五分钟以后,青梅感觉掌心下的心脏骤然不规律的跳动了几下。
  昏迷中的女同志突然“哇”了一声,把肺腔里的水全部呕了出来,死死地抓着青梅的胳膊急促喘息。
  小孩子们手舞足蹈地喊到:“醒啦,淹死的人醒了!”
  赵五荷激动地重重拍了拍她的后背。
  青梅忍着酸疼的手臂,扶着溺水的女同志半坐着,支撑她的身体。
  赵小杏挤进来,从兜里掏出新做好的碎花手帕给女同志擦脸擤鼻涕。
  虽然心疼,赵小杏也知道孰轻孰重。
  擦过脸,青梅蹲在那人边上才发现原来还是个熟人——小燕。
  这不就是从周武地窖里救出来的两个姑娘之一么?
  另一个花儿跟青梅处成了朋友,这个小燕就上次过来谢过青梅以后,快一个月没见,怎么还跳大河了?
  青梅心中隐隐有个答案,不过在其他人的询问下,她闭紧嘴巴,选择让小燕自己说。
  小燕见到是青梅再一次救了自己,哇地一声哭了。她浑身湿漉漉地抱着青梅,一边哭一边抖。
  赵五荷从包里掏出春秋衫给她披上,忍不住说:“多大的事你也不能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啊。”
  赵小杏也怒其不争地说:“谁对你不好,你还回去就是了,自己跳河,你好有本事啊。”
  小燕枕着青梅的纤细的肩膀,仿佛感受到一股温柔的力量。青梅轻轻拍着她的后背,又给赵小杏使眼色,让这位祖宗少说两句,好不容易救起来了,别扭头又蹦进去了。
  金队长到镇上开会去了,王干事赶过来,旁边还跟着医务所的陈大夫,传说中兽医世家第四代传人,头几年积极响应号召,开始弃兽治人。
  “没事了没事了啊,都回家吃饭去,都几点了还在大坝晃悠啊。”
  王干事哄着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离开,又问:“到底怎么回事,是谁捞得人啊?”
  方大哥在大坝下面幽幽地开口说:“是我。”
  青梅伸着脖子探出去,看到方大哥陷在春泥里拔不出腿。也不知道在下面站了多久,裤腿上面的泥巴干成灰了。
  他捞起小燕以后,大坝上的人七手八脚把小燕托上去了,同心协力的忘记他...
  他就站在泥里瞅着上面的人慌手慌脚的救人,自己尝试着爬了两次没爬上去。要不是王干事问了这句让大家想起来还有他,他估计得半夜爬出来。
  人活过来一切都好说,陈大夫忍着笑跟别人一起把方大哥拽了上来,看他半个身子全是黑泥。
  青梅看到他的裤鼻认出来是方大嫂新给他做的裤子,这下可好,刚穿上就成这副样子,回去还不知道怎么交差。
  方大哥想的很开:“人没事就好,大不了裤子我自己洗,反正我家的也是我洗,哈哈。”
  王干事让小燕跟陈大夫去大队医务所检查,小燕死死抱住青梅的胳膊,仿佛抱着救命稻草,怎么说也不放开。
  青梅感受到她的需求,于是征询赵五荷的同意:“咱们能不能收留她一晚上?”
  赵五荷很干脆地说:“不用你跟我开口,只要姑娘好好的,住几晚上都行。”
  王干事本来还想问问小燕到底为什么跳河,最好通知她的村子叫她爹娘过来,看小燕这副样子应该什么也不想说,只好让她跟着青梅她们回去了。
  赵五荷大包小包的拿着行李往回走,赵小杏提着喧闹的小鸡崽跟在后面。
  青梅扶着小燕慢慢吞吞地跟着她们的脚步。
  路过青梅家原先破瓦房的位置,小燕瞅了眼,虚弱地说:“要盖好了,真好啊。你一个女人家,还能自己张罗盖房子。”
  赵小杏在前面回头说:“盖房子算什么,我们还报名拖拉机手的选拔比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