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人甜蜜再婚生活[七零] 第48节
作者:
春池星 更新:2025-09-26 10:07 字数:4218
小燕拿着大铁勺掉在地上,她慌忙地捡起来,眼泪汪汪地看了青梅一眼。
青梅咽了咽吐沫:“许了许了...”她把自己许给我当牛马了。
营业员大姐不知青梅内心挣扎,感慨地说:“谁娶了她肯定有福气,一看就是会干活的,不比谁差。”
小燕在不远处怯生生地说:“真的不比谁差吗?”
营业员大姐说:“那当然啊,青梅是个能人,赵小杏也能干,你是她们的姐妹,当然不会差。”
小燕抓着打饭的大铁勺,说出自己的梦想:“那我也能开拖拉机吗?”
营业员大姐一顿,这窝的姑娘怎么都梦想开拖拉机呢?是最近的流行风标吗?
青梅起来,把自己的板凳让给小燕,劝说:“咱们先不开拖拉机,你瞧马上有缝纫机了,你先整缝纫机行吗?”
想到自己也不是东河村的人,肯定开不上拖拉机,那就是异想天开。小燕退而求其次:“缝纫机就缝纫机,反正也是个‘机’吧。”
“......”青梅:“你说得对。”
不大会儿功夫,赵小杏就把缝纫机票拿了回来,跟青梅说:“金队长说按照市面上八成的价格给她就行,本来她留着也没用。”
“我就说吧,她留着也没用。”
营业员大姐乐呵呵地把缝纫机票收起来,掏出收据开条,约好送过来的日子就走了。
知道小燕要把缝纫当做事业做,赵小杏也很高兴,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简直是再生姐妹啊。
中午饭吃完,赵小杏开始打瞌睡。
青梅精神头足足的,想拉着她们去鱼塘看王洋大哥抽水抓鱼。
养了一冬的鱼,在冰下懒洋洋不爱动弹,一只比一只肥。
这些是集体的,要拿出去供给市里各个地方的食堂。不过有东西是东河村个人的——螺蛳和蚌壳。
青梅准备守着王洋大哥他们抽水抓鱼,捕捞完抢先找个角落拉着小姐妹一起摸螺蛳。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很骨感。
她兴致勃勃地跟她们说完,赵小杏和小燕都打算过去了,方大嫂叫住她们说:“别去了,有人请你们去喝喜酒。”
青梅问:“谁家办酒?我怎么不知道?”
她手艺好,请她帮忙炖鱼炖肉的不在少数,一般村子里谁家办喜事,大人孩子头一个礼拜就嚷嚷了。
方大嫂说:“还能谁家。”她怕人家听见,走到她们面前说:“是黄文弼家的。”
赵小杏看了青梅一眼,也压低声音说:“谁那么想不开,嫁到黄文弼家去?”
小燕不知道黄文弼跟青梅的往事,只以为是个人缘不大好的人。也侧着头听着。
方大嫂当着她们没什么好隐瞒的,就把刚才看到的说了:“你们肯定想不到,是——”
青梅说:“该不会是陈巧香吧?”
方大嫂一拍大腿:“可不就是她!你们刚才在屋子里说话,她盖个红盖头,也没人接送,自己从你家隔壁走到黄文弼家去了。”
隔壁就是陈巧香原来的家,后来被封上,现在还空着。门板上贴着省厅的封条,谁都不允许进去。
“她总是眼高手低的,怎么会嫁给黄文弼啊?”赵小杏瞟了一眼青梅说:“她不是...她不是一心想要当军官太太吗?”
方大嫂说:“说什么傻话呢,谁家娶她啊?她爹被枪毙了你们还不知道吧?她娘去了云南劳改。这样的家庭,别说军官家庭不要,我们家也不要。”
村里人情往来就是这样,哪怕关系不好,办喜事也会露个脸,最多少给点随礼。
也有极少数什么都不参加的,几乎是断了村里人情关系。在东河村还没有这样的人。
黄文弼家既然叫了她们,青梅问了奶奶,奶奶说黄文弼的娘许多年前给家里随过一次礼让青梅过去坐坐。
青梅懒得做晚饭,反正大家干完活一起过去吃喜酒一样的,她也能休息一次。
下午忙完,半个村子的人都收拾打扮往黄家去。有的带鸡蛋、有的带枕巾、还有的带二尺花布随礼的。
青梅又去问奶奶去不去,奶奶不去,给她五角钱让她买几颗鸡蛋过去,就算代表了。
赵小杏则回到李家翻箱倒柜,把孙秀芬藏的一斤陈米找到,配上两颗咸鸭蛋,也算是凑和过去。
小燕觉得自己过去不合适,就在家里陪着奶奶和赵五荷。
青梅跟赵小杏俩人往黄文弼家里去。
这里会路过赵小杏的娘家,经过时,赵小杏头也不转,径直从她娘家门口走了过去。
站在门口想要跟她打招呼的娘话还没来得及说,只得看着赵小杏离开的背影。
她们来到黄文弼家,大老远就听到黄文弼的娘在跟别人吹牛:“我儿子娶老婆一分钱没花,我就说我儿子是个能耐人。对方家里也没有爹娘拖累,以后在我家都是我说得算。”
青梅提着鸡蛋心想,岂止是不花钱,还赚钱呢。不过谁说得算这事还得婆媳多交交手再有定论。
赵小杏撇撇嘴,走过去,把东西交给黄文弼的娘。
黄文弼的娘不会写字,在本子上划了个奇怪的记号又打了个圈。圈应该就是鸡蛋的意思。
酒席在院子里办的,规模还不小,都是乡里乡亲,相互给脸面。临时招呼人还凑到快二十桌。
黄文弼家抠门,但每次吃大席也都去了,当然给的不多,主要为了蹭吃喝。给的不多也好过没给,要不然谁都不稀罕过来,随礼也都是三瓜两枣凑合。
青梅跟赵小杏找了个角落坐着,看到黄文弼人模狗样地站在席间跟人家寒暄。
娶媳妇的人精神面貌都不一样,见谁都是笑呵呵的。
过了一会儿,在青梅家干活的乡亲们也陆陆续续到了,酒席坐满也该开席。
大家不来不知道,看到端上来的绿油油的菜,一个两个都不吱声了。
炒地瓜秧、炒油麦菜、炒大白菜、炒油菜,最后还给了个裙带菜的清汤。为什么说清汤?那是一点油腥都没有飘啊。
同桌有会喝酒的婶子,端起酒杯尝了一口吐到地上,骂道:“黄老太太就是黄鼠狼变得吧?就知道哄咱们随礼,瞧这酒,连高粱酒都算不上,肯定是自己买了便宜的酒精回来勾兑的!”
青梅周围几桌都是在她家干活的人,吃她做的饭菜吃惯了,嘴巴不知不觉也叼了。面对着油星子都没有的饭菜,更别提色香味了,他们都相互看着不动筷子。
王洋大哥家庭环境还行,更是遭不住。
他寻思了半天,猫着腰趁着黄文弼跟别人说话,跑到青梅跟前说:“妹儿,咱要不回家吃去吧?这一顿吃完就怕我们窜稀,耽误你家的建设啊。”
老实说,青梅也下不去筷子。
她想了想,凑到王洋大哥旁边说:“晚一点敬了酒以后我先走,过半个小时你们再走,回去就能吃上了。”
王洋大哥觉得青梅太会办事了,自家招待工人做得饭菜都比这里的喜宴强百倍。人也大方啊,说回家一口就答应下来,比一般的男子都敞亮。
他们说完话,前面有人喊了声:“新娘子出来了!”
青梅前面还有好几桌,她挺直腰杆往屋前看去。
陈巧香穿着半旧的衣服,样式有些过时。头上用便宜的红头绳绑着麻花辫,眼圈红肿,出来以后给大家鞠躬,接着拿着酒杯跟黄文弼准备喝交杯酒。
前面自然有人闹一闹新娘和新郎,大家也跟着笑了笑。
青梅看着热闹,听到有个人小声叫她:“小梅姐。”
青梅回头,看到小燕忙问:“你怎么来了?”
小燕说:“奶奶说这边肯定吃不好,都不知道洗没洗,让你差不多就跑。”
大家都坐在酒席上,小燕一个人站着特别醒目。
陈巧香放下酒杯,疑惑地看过来,侧过头问黄文弼:“那个人是谁?”
黄文弼那天在大坝,跟陈巧香说:“还能是谁?就是我那天跟你说跳大河的。”
陈巧香看小燕穿着青梅的新制春秋衫,脸上表情也好,并没有悲痛到跳河的地步。
也许是睡地铺睡多了,也许是醉酒了,陈巧香觉得心里发酸,下意识地问:“她又不是咱们村子的,她住在哪里?”
黄文弼拿着酒杯跟其他人碰了一下,夹一口油麦菜吃到嘴里嚼着说:“住在顾家老宅里。”
陈巧香拿酒杯的手倏地抓紧:“她凭什么能住到顾家去?”
黄文弼凑到她耳边小声说:“还能是谁开得口?不就是青梅么。听说在外头她跟人家说是她远房妹妹,这是要把人留在身边了。要我说,青梅家新盖的大院子也好,还是顾家老宅,随便哪个给我住,我也不想走啊。”
陈巧香记得她家出事,顾家大门她都进不去。现在一个无亲无故的人居然能直接住进去!还是青梅开的口,青梅怎么能在顾家那么有面子!
她捏着酒杯的手越来越紧,脸上难看的哪里像是新娘子,像是一只被怨鬼附身的女人。
她不顾先后桌子的顺序,直接绕到青梅那桌,她低下头直愣愣地看着青梅。
小燕被她吓了一跳,低呼一声:“啊!”
青梅没站起来,侧头看她,不知道这人喝点酒闹什么幺蛾子。
赵小杏昂着头说:“你瞪什么人?别人喝的喜酒,你喝的毒酒啊?”
陈巧香心想,嫁给黄文弼跟毒酒没什么区别了。他娘在外面跟别人说的话她都听到了,就跟刀一样,一下一下戳着她的心。
她举起酒杯,皮笑肉不笑地说:“恭喜你啊青梅,看不出来你一个寡妇能跟顾团长走那么近,花了不少心思吧?”
小燕小声说:“你这人怎么说话呢。”
陈巧香的话说出来的声音不小,周围桌子都听的到。这不就是当众给青梅没脸么。
这段时间大*家都忘记青梅从前是个寡妇身份,既然都分家又何必成日把寡妇来寡妇去的挂在嘴边,这不就是膈应人。
王洋大哥在隔壁桌说:“小黄,你管管你媳妇,人家好心过来给她祝贺,不会说话就别说话。”
陈巧香不顾黄文弼的阻拦对青梅说:“谁让你来祝贺?你心里都要高兴的疯了吧?看我嫁给你看不上的男人,落魄成这样,你也在心里敲锣打鼓了吧。”
这哪里是说青梅,完全是把黄文弼给骂了。
他脸上讪讪地,把手里举着的酒杯重重地放在桌子上,找了个空椅子坐下来,他要看看陈巧香到底要怎么疯。
青梅站起来,面上还是一副淡淡的神情,她把筷子往桌子上一扔说:
“我过来是还人情的,跟你一点关系也没有。你别把自己看的太重。更何况我也不想在这里待着,我现在就走。”
赵小杏也站起来把筷子扔到桌面上:“走,我跟你一起走。”
方大嫂后面来的,就在她们对面坐着,也站起来说:“你都嫁人了就别惦记顾团长了,喏,这一桌子绿油油的菜做的还挺应景啊。今天给你们家的几颗鸡蛋不用还礼了啊,咱们别见了。”
青梅走到院子门口,院子里摆了二十桌,居然站起来一多半的人,一个两个都把筷子丢在桌子上,饭也不吃了,全都跟着青梅离席。
他们有的是在青梅家帮忙,接触过青梅,知道她是周全大方又善良的女同志。
还有的知道青梅是三八先进分子,连金队长都没得到过这样的荣誉,陈巧香哪里来的勇气污蔑人家?
陈巧香的婆婆一个劲儿地劝着大家:“我儿媳妇喝多酒耍酒疯,大家不要见怪,都坐下来吃点喝点啊。大喜的日子,给我点老脸,坐下来有话好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