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人甜蜜再婚生活[七零] 第84节
作者:春池星      更新:2025-09-26 10:07      字数:3698
  小麻花穿的是家常衣服,应该是自己做的,针脚还过的去。
  青梅坐在炕沿上说:“有什么事?”
  大麻花看看小麻花,小麻花舔了舔嘴巴说:“你头两天定亲穿的那套衣服挺好看的,日常穿也气派,我想跟赵小杏同志和小燕同志学学。”
  青梅知道小麻花寻常休息时候会在家中做针线活用来补贴家用。她说想学学,那是想学版型然后给其他人做?
  不过身上穿的版型是赵小杏和小燕一起研究出来的,她还是想问问她们俩的意见。
  她眼神扫过去,赵小杏是想做衣服,一身能得两元钱。她跟小燕合作,一个月少说能得五六块钱。
  但是青梅说的话她记得,要把目前拖拉机手的工作和文化学习摆在第一位,其他的都要靠后。
  小燕因为是隔壁村的户口,只能打零工,在这边挣不到太多工分,靠给人做衣服补贴自己,然后进行学习。所以要是把版型交给她们俩,影响最大的应该是小燕。
  在青梅考虑的时候,大麻花站起来从兜里掏出二十元钱送到青梅面前说:
  “我听说大城市里要学点东西都要给拜师备礼。我们学版型更是学会徒弟饿死师傅...于情于理是我们的不周到。要是你们愿意,这个钱算是买下版型的价格,咱们都能用。要是不愿意,我把钱拿回去,以后咱们见面还是好同志。”
  青梅转头问小燕:“你愿意减少缝纫的时间专心搞学习吗?”
  小燕在学习方面比赵小杏悟性高,数学、英文很快打下基础,要是刻苦一些,说不准能创造奇迹。
  小燕最听青梅的话,毫不迟疑地说:“小梅姐姐,我愿意。我都听你的。”
  赵小杏见她态度如此,叹口气说:“得了,我也专心学习和劳动吧。”
  大麻花和小麻花俩人真是乐开花,赶紧把钱塞给青梅,青梅则放在炕桌上,让赵小杏和小燕俩人看着分。
  约定好学习版型的时间,大麻花和小麻花满意而归。
  俩人走到路上还在窃窃私语。
  小麻花说:“你说她们整天学习能捞到什么好处?”
  大麻花说:“可能觉得有素质?反正我素质低,我不学习。”
  小麻花说:“那我素质也低,我宁愿多挣点钱。”
  俩人说着话走远了。
  青砖院里东面炕屋。
  “睡觉吧,明天要早点到地里去。”青梅盖的是夹层的薄棉被,小燕身子骨弱,还在被上铺了条毛巾被。
  “好,明天你多睡会,我起来烧饭。”
  小燕睡在青梅旁边,她不喜欢睡自己的房间,有点怕黑。她喜欢跟青梅和奶奶说着话,自然而然睡着的感觉。
  青梅“嗯”了声,打了个哈欠说:“明天忙完给你买麦芽糖吃。”
  小燕瘦瘦的小脸满是幸福:“好。”
  她觉得此时此刻的自己生活在蜜罐里。
  ******
  六月初,第一批春土豆成熟了。
  东河村男女老幼齐上阵,翻土豆的翻土豆、捡土豆的捡土豆、扛土豆的扛土豆、卖土豆的卖土豆。
  这些日子,吃到嘴巴里的也全是土豆。
  青梅自诩是土豆星人,也被天天吃的噎嗓子。
  比起其他人其实她还算好的,至少家里有个小燕愿意成天琢磨着把土豆做成各式美食送过来。
  像是方大嫂家,大人干活无人做饭的,只得晚上睡觉前把土豆烀熟,早上起来一人揣几个土豆就上工。
  后面没几天,小缸圆圆胖胖的脸蛋瘦了一圈。到底有赠糖纸的情谊在,小燕主动问青梅能不能把他们一家三口给捎上,反正都是做,大不了多做点。
  “谁掌勺谁说的算。”青梅这样跟小燕说的。
  那天下工回去,方大嫂赶紧送来二百斤土豆当做口粮,脸上美滋滋的。
  小缸就成日里跟在小燕屁股后面打下手,也不跟小伙伴们疯闹了,像是长了两岁。
  收获好的土豆要拉到各级单位食堂去,这下又用到拖拉机。
  青梅跟赵小杏一组,开车拖拉机先往县里的单位送。送来送去,这天竟送到014部队。
  站岗的战士不是别人,是那回青梅捐赠赃款时的新兵蛋子。
  他看到青梅一愣,然后咧着大嘴说:“同志,又是你!过来登完记我带你去三食堂。”
  青梅笑盈盈地跳下拖拉机说:“欸,我就来。”
  登记时,新兵蛋子悄么悄地说:“你好厉害,不光会...扛自行车,还能开拖拉机。”
  青梅知道他认出自己,笑着说:“没想到你还记得。”
  新兵蛋子憨厚地说:“能不记得么,我们团长还找人跟我一起做了模拟画像。”
  “......”青梅板着小脸说:“哪个团长?”
  新兵蛋子说:“就你之前说的,鼻梁上有痣的那个。”
  他往旁边看了看,低声说:“可厉害了。我特别怕他。”
  青梅压住上翘的唇角点头说:“那你可小心点,站岗还能跟人随便说话的?”
  新兵蛋子说:“他抓不到我,我就跟你说说话,属于正常询问流程。换成别人我都不理。”
  青梅强忍着笑说:“那你也挺厉害的。”
  新兵蛋子嘿嘿笑:“过奖。”
  登完记,他在前面引路,青梅驾驶着拖拉机一路嘟嘟嘟地开。
  路过练兵场,坐在地上休息的战士们纷纷看过来,见到是一位穿着朴素的女同志开着拖拉机,一个比一个惊讶。
  赵小杏坐在车斗里,恨不得站起来告诉他们,她也会开。
  三食堂在家属区那边,*青梅开到半道,想让新兵蛋子上拖拉机指路,他说不符合制度,就在前面稍微加快脚步走着。
  走了十来分钟,经过一栋办公大楼,新兵蛋子往后看了青梅一眼,意思是很厉害的军官就在这里。
  青梅理会到了,这里是顾轻舟办公的地方,也不知道能不能偶遇,嘿嘿。
  拖拉机开到三食堂门口,已经有厨师接到门岗电话在门口等着。
  “哟,还真是位女同志开拖拉机送来的,辛苦了辛苦,师傅快过去喝口水吧。”
  青梅对这类大惊小怪已经免疫,她跳下车以后,打开车斗,扶着赵小杏蹦下来,指着一车斗的土豆说:“两千斤,每个袋子一百斤。你们上称看看吧。”
  三食堂属于家属区食堂,里面干活的不是炊事班的人,都是各地家属和转业战士,同样一个萝卜一个坑。在这里算是军区职工的待遇。反正比外面好多了。
  青梅坐在台阶上,接过递来的茶缸喝了几口水。赵小杏凑过来说:“里面还有挺年轻的妇女呢。”
  青梅说:“有可能是随军过来安置工作的。”
  赵小杏说:“原来还能这样,我以为当军嫂都是享福的。”
  青梅轻笑着说:“哪有这么好的事情,大家都各尽其责吧。”
  特别是看到顾重山和阮思桥,她真觉得军嫂身上的担子也很重,多了许多不为人知的苦衷。
  军人难处多,军嫂的难处也不少。
  她正在感叹着,厨房里面传来声音:“馒头怎么又发不出来了!谁来帮我看看啊!”
  外面都在干活,扛土豆称重量。有个人回答道:“我们不会发馒头,你自己发挥一下研究精神吧。”
  需要帮忙的女同志追出来,心急如焚地说:“这可怎么办啊,我师傅又不在。”
  青梅说:“馒头很好做啊。”
  对方眼睛马上看向青梅:“同志,你会做馒头吗?”
  赵小杏在边上说:“馒头算什么,我们还会做办寿的花馍馍呢。”
  这下可好,这位女同志像是找到救星,拉着青梅说:“快帮我做点馒头吧,我师傅今儿休息,马上要到饭点,我一个人弄不了啊。”
  青梅还没考虑好,被她拉到食堂内部去了。
  青梅没办法,看着白案上乱七八糟的面团心疼极了,只得伸手说:“围裙。”
  对方赶紧拿来围裙,亲手给青梅围上。
  青梅洗干净手问她:“就是发不起来?用什么发酵的?”
  对方说:“用食堂采购的发酵粉,可是不知道是不是受潮了,前几次做也发的不好,今天干脆发不起来了。我刚才还尝了一口,还有点发酸。”
  青梅说:“发酸那是要添点碱面。发馒头的时候最好再放勺糖。”
  她把发酵粉看了看的确受潮了,她说:“还有老面吗?”
  对方慌慌忙忙地往后面货架上跑,过一会儿,气喘吁吁地拿来一个碗,碗里是团面。
  “这是我师傅摆在这里的,我也不知道要做什么。我闻着味道已经酸了。”
  青梅无奈地说:“你师傅应该知道发酵粉不好用,所以想用发酵的老面做引子,直接发酵新面团。”
  对方二十多岁的年纪,比青梅大不了几岁,扎着两个辫子,听到这话惊的辫子都要翘起来了:“同志,你可不要诓我啊。咱们虽然不是给战士们做饭,可过来打饭的都是家属,也是很重要的,给他们吃坏了我可就完蛋了。”
  青梅说:“同志,你要是需要我帮就听我的,要不然中午大家只有菜没有主食了。”
  对方“啊”一声,眼睛落在墙上的挂钟上。已经快要到十点了,她的面还没发好。
  她狠狠心决定相信面前的漂亮姑娘一回,伸出手说:“好,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我叫佟真真,你呢?”
  青梅说:“我叫青梅。那咱们别说废话,快开始吧。”
  青梅把面粉、老面和水进行一定比例的调和,一边揉面一边说:“揉面要做到三光,面光、手光和盆光。”
  佟真真说:“你跟我师傅说的一样!”
  青梅感觉她就像个马大哈,什么都知道,就是不会做。
  青梅无奈,继续揉面发面,干了两大盆,擦擦汗问:“够不够?”
  佟真真还没说话,前面搬土豆的人回来了。一帮子人呼啦啦地过来看青梅揉的面,称赞道:“干脆让小佟跟这位同志交换个工作,我瞧着她比小佟中用多了。”
  赵小杏跟着进来说道:“那可不行,我们可是要开拖拉机的。”
  这话她把自己成功带进去,果不其然受到嫂子们的花式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