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人甜蜜再婚生活[七零] 第105节
作者:春池星      更新:2025-09-26 10:07      字数:3927
  顾轻舟美滋滋地说:“主要还是不会投胎,要是长得漂亮点,也不至于这样。”
  梁嫂子:“...你骂我丑?”
  顾轻舟说:“我可没提这个字。”
  梁嫂子愤怒地说:“你们两口子都不是好东西。”
  顾轻舟翘着兰花指把袜子拧干扔盆里说:“那就离远点。”
  回到房间,青梅还在睡觉。
  昨天累狠了,睡得四仰八叉,没心没肺。露出来的肚皮上还有亲过的印呢。
  顾轻舟失笑着把薄被给她搭肚子上,又将枕头垫在她头下,亲了亲额头,换上军装整理好军容这才出门。
  青梅起来的时候,整个人都是懵的。
  她什么时候睡着的?
  现在又是什么时候?
  ***
  桌子上面有顾轻舟打回来的馍馍、咸菜和咸鸭蛋。
  馍馍应该不是那位佟真真发的,弹软还带韧劲,吃到嘴里的面味越嚼越甜。
  咸鸭蛋腌的差点时候,要是跟家里一样冒黄油就更好了。
  青梅在屋里懒散地磨叽一上午,到中午顾轻舟跟她约好在家属食堂吃饭,吃完饭再去王师长家看看。
  她拿上俩人的饭盒,溜达着往家属食堂去。
  她人到那里,一眼能看到台阶下方挺拔的身姿。
  “酱油炒豆芽和青椒回锅肉。”
  青梅跟顾轻舟走在一起,找个中间的座位坐下,看着窗口上挂着的小黑板说:“别的我就不要了,你吃什么自己点。”
  顾轻舟拿着饭盒说:“再加个西红柿鸡蛋?”
  青梅马上妥协:“可以,盛饭里多加汤。”
  顾轻舟笑着端着饭盒去打饭。
  顾轻舟很少来家属区食堂,即便来了身边也绝不会有女同志。今天这样实在罕见,不少人偷偷把眼睛瞥过来。
  等了五分钟,青梅听到旁边有动静,还以为顾轻舟这么快就回来了。结果看到位熟人佟真真:“青梅同志,真的是你啊!你来了怎么不进去找我呢?”
  青梅越过她看到顾轻舟正在排队,指了指说:“我跟我对象过来吃饭,想着你忙没打招呼。今天你师傅在?”
  佟真真诧异地说:“你怎么知道我师傅在?”
  青梅浅笑着说:“我吃到早上的馍馍了,真好吃,比我做的都好。”
  佟真真说:“你俩咋说一样的话,我师傅还说你做的馍馍比她做的好。是不是高手之间的惺惺相惜?”
  青梅对未成谋面的馍馍师傅多了几分好感,回答说:“应该是的吧,一般人也当不了你师傅,对不?”
  佟真真乐着说:“太对啦,谁想当我师傅还得排队呢。等等,快到顾团长窗口了,我给你们打去。”
  青梅想要叫住她,她撒丫子就往后厨跑。
  到了顾轻舟排队的窗口接过他的饭盒问清楚要什么菜,硬生生把饭菜打的冒尖。
  顾轻舟也忍不住说:“同志,太多浪费了。”
  佟真真说:“吃不完留着晚上吃,大家都这样。”
  中午花一份饭票打个菜,分成中午和晚上两顿吃,这样一个月能省下不少饭票。
  可顾轻舟没这样干过,他的饭票每个月都吃不完,一是经常出任务,二是补贴高。
  但他还是感谢了佟真真,佟真真递给他饭盒说:“也不算什么,你媳妇帮我做馍馍来着,这是谢礼。”
  回到座位上,顾轻舟把西红柿鸡蛋那碗递给青梅,青梅发现里头全是鸡蛋,只有一丁点的西红柿像是点缀。
  米饭也压得实实的,按照青梅的饭量的确要吃上两顿。
  顾轻舟在对面就起了关键作用。吃饭斯文,不显山不露水地把饭盒里的饭菜全部吃干净,还把青梅剩下的半碗也吃干净了。
  吃完,自己拿着饭盒去洗,哪怕翘着小尾指,也不怕有人笑话,谁敢啊。
  窗口里佟真真乐呵呵地看着他俩的相处,感慨地说:“我要是找对象也找个这样的就好了。自己受伤也给媳妇洗饭盒,媳妇要去洗还不乐意。瞧着把她养得白里透红,真是好啊。”
  她师傅年纪四十岁,叫楚爱华,当厨子已久,也是白白胖胖的样子,跟蒸出来的白面馍馍一样,谁见了都觉得亲切。
  “年轻是真好啊,还能做做白日梦。”
  楚爱华逗着佟真真说:“别说刷碗,要是能找个替你蒸馍馍的岂不是更好了。”
  佟真真听出师傅在打趣儿她,“哼”了声,拎着脚边装满土豆的桶,找个角落还是削土豆去了。
  中午吃完饭,顾轻舟带着青梅回去拿礼品,溜达着往王师长家里去问候。
  现在秋高气爽,正是在外面透气的好时候。
  吃完饭还没开始打饭盹,聚在前面矮楼房的家属们相互说着话,有人说着说着提到顾团长总算舍得把家里的新婚妻子带到部队来了。
  “我昨儿还看到了,俩人感情可好了。也难怪顾团长看得紧,小姑娘长得水灵灵的,眼睛又大又有神。别说是顾团长,我见了也喜欢。”
  “听说得了不少奖章还上报纸了,年纪不大为人可妥当了。”
  “诶迈,我咋记得她以前结过婚,是不是上次传的沸沸扬扬的那个寡妇?怎么这么有本事呢?”
  “寡妇?谁说是寡妇?真的假的?”
  “相亲相的,听说是顾团长主动去追求的。为了这位,还跟陈老政委家的姑娘——”
  中间有位鲜少说话的妇女低声说:“不靠谱的传闻就不要说了。这里不是你们的村头,爱嚼舌根回村子里嚼去。平时思想建设都建设到哪里去了?”
  她不是别人,正是王师长的夫人,妇女委员会的会长秦思政。
  在家属当中,她说话力度最大。她既然不让大家说这样的话,顿时没人再敢继续说下去。
  秦思政知道她们当着面不说,谁知道背后会不会议论。于是又敲打了几句。
  这边话刚落下,那边顾轻舟带着青梅过来,手里还提着水果和礼品,登门拜访。
  这是秦思政第二次见青梅,第一次是结婚当天。
  顾轻舟对秦思政很尊重,最初当兵时秦婶子没少照顾他。不然也不会青梅过来第二天就来问候。
  “秦婶子好,我是青梅。昨天过来照顾他,时间太晚就没过来,今天趁着他午休过来赶紧问候您一声。”
  青梅站在一群妇女面前,腰杆挺直,说话落落大方,见谁都是三分笑,漂亮极了。
  秦婶子拉过青梅的手,亲昵地说:“下回他要是忙你就自己来,别跟我客气。你婆婆跟我关系好,是好姐妹,小顾把我家当做自己家,你也当做自己家才好。”
  青梅不知道秦婶子说这话其实是给在场的其他人听着的,就让她们知道青梅在家属区是她照应的人。这样的行为跟刚才的敲打足够让家属区里的人们消停了。
  青梅觉得这位秦婶子真是太好了。她跟顾轻舟中午匆忙过来,没能提前打招呼,人家没见怪,说的话还这么亲切温和。
  秦婶子家住在一楼,有个小院子。青梅和顾轻舟跟在她后面进屋说了会儿话。
  顾轻舟休息时间有限,时间差不多了,青梅就跟他一起出来,只是这次手里多了两套裙子。
  “你也别嫌弃,是京市里的朋友给我做的。我嫌花样太年轻不适合我,一次都没穿着。”
  秦婶子拍了拍裙子,很有水平地说:“也没用你们年轻人喜欢的的确良,用的是不大结实的缎子面,也不知道你喜不喜欢。”
  缎子面多舒服啊,绸缎绸缎,热天不贴肉,冷天不凉肉。青梅从前还有一条丝绸的吊带裙,在家里洗完澡穿上,贴在皮肤上格外舒服。
  “谢谢秦婶子,我也不大喜欢的确良,反而觉得棉布穿着踏实舒服。还是这缎面,是太难得的了。我一定好好珍惜着穿。*”
  秦婶子闻言,笑眼弯弯地说:“好姑娘,你的性格跟我年轻的时候好像。也不喜欢追求那些新鲜面料,就觉得棉布的最舒服。当时还被人笑话过。老了以后,你瞧我身上也是这样,没一点进步。”
  青梅发自肺腑地说:“您怎么没进步呢,轻舟还说让我多跟您学习,以后我要是经常过来您别嫌烦啊。”
  青梅笑起来很讨人喜欢,说话也实诚,让人听着舒服。
  秦婶子知道她不是信口开河奉承别人的姑娘,也知道一些过去的事,拍着青梅的肩膀连连说:“行,我烦小顾也不会烦你。”
  顾轻舟在边上佯装不乐意地说:“那以后我可再也不来了啊。”
  秦婶子说:“你跟你王叔凑一块去吧,以后我可算有伴儿了。可惜待的时间太短,以后争取随军来,也算陪陪我。”
  青梅笑着说:“行,若是有了这个打算一定跟您商量。”
  告别秦婶子,抱着新裙子,青梅心情很好。
  这种好心情一直持续到下午去图书馆借书。
  她跟顾轻舟坦白了自己重生和穿书的事,自然也跟他说知道马上要放开高考的事。
  顾轻舟把自己学习用过的教科书找出来给青梅,还缺一些学习资料,青梅就到图书馆碰碰运气。
  正好小娟在家里待着无事,也跟着一起去。
  临时借阅证一次可以管一个月,青梅在小娟的帮助下办好一张。
  要说她还真没看出来,小娟居然上到初中。
  这时候学东西都扎实,虽然后面没读书,小娟依旧保持着继续学习的态度,看得出来她喜欢学习。
  青梅站在书架和书架之间找文章资料,这时候的学生写作文跟她在学校不一样,遣词用句和文章结构都要重新学。
  整个学习体系可以看出受苏联影响很大,翻阅的文章里不少是苏联名著,自己做的文章里也对苏联文学引用许多。
  小娟跟在青梅后面,手里捏着新办理的借阅证:“青梅、青梅。原来你是这两个字。怪不得我说你的名字听的耳熟,该不会前段时间抗洪救灾一口气救了一百多人的英雄就是你本人吧?”
  小娟也是随口一说,万万没想到被她说中了。
  “对,就是我呀。”
  青梅编着松垮垮的独麻花辫,穿着格子连衣裙,脚下是黑带布鞋白袜子,举手投足看起来就跟女学生一样,谁能相信干出那样英雄事迹的就是她呢?
  小娟当然知道青梅不会欺骗她,顾团长的军衔她亲眼见过,还问过丈夫这样的是什么干部。
  她没跟丈夫说,只是随便在路上遇到的。由此心底对青梅的身份百分之百的信任。
  然而她信任是一码事,在对面书柜里放书的一位女战士,冷冰冰地说:“知道冒名顶替被抓起来是什么下场吗?”
  她看到青梅小细胳膊小细腿,哪里是能趟过洪水开动重卡的人?她只听过广播,广播里说的是“青梅同志的身影高大而富有光辉”。
  她就觉得,首先不得是这样娇小的,比她矮上半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