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人甜蜜再婚生活[七零] 第113节
作者:春池星      更新:2025-09-26 10:07      字数:3907
  王嘉园听说她们要做下饭咸菜,赶紧把家里剩的半根大白萝卜拿过来跟着一起学。
  有人陪伴这一天很快的过去。
  夜里顾轻舟没回来,青梅睡不着觉,外头风很大,像是从窗户缝里往屋子里面钻。
  小炉子不缺煤球,烧得旺旺的,屋子里也暖和。
  她在床上看了会儿书,艰难地睡着。
  第二天吃过早饭,房顶上已经有落下的积雪。
  王嘉园又来找青梅,问青梅会不会做桔梗咸菜,她早上在后门市场上买了点。
  青梅就跟她在家里接了水洗菜摘菜。
  广播开始信号还不错,有说书的在讲故事听。说着说着,广播里突然插播一条新闻:“常山以北突然发生大降雪,预计今明两日会向北继续转移,还请市内各个家庭做好居家防雪准备。”
  这个广播一连放了三遍。
  王嘉园说:“我早上听人家说常山县那边塌了好些房屋,都是被雪压的。”
  青梅精神不大好,恹恹地摘着桔梗说:“菜有点不大新鲜了。”
  王嘉园说:“应该是地窖里放了好久的,看着颜色还可以,里面没水分了。也不知道腌完怎么样。”
  青梅幽幽地叹口气。
  小娟站在走廊上喊青梅:“部队要发车了,快来看啊。”
  青梅还不知道“发车”什么意思,王嘉园跟她说:“是出任务了。”
  青梅抓着一把桔梗还没放下,跑到走廊上看到一条长长的卡车队从家属区外面的大路上缓缓开走。
  小娟拍着青梅的胳膊说:“最前面那辆吉普里头是顾团长,我看到他往这边看了一眼。”
  当时青梅在阳台,没看到。
  青梅有些遗憾地看着吉普车的背影缓缓驶离。不用说,应该是要去常山县救援。
  走廊上站满家属,寻常不大爱出门的几位也出来了。此刻大家的心都揪在一起,希望丈夫能够平安回来。
  青梅没穿棉袄,看了一会儿跑到屋里了。
  收音机里正在放着广播:“此次雪灾是十年之最,部队官兵已经前往常山县紧急救援——”
  青梅知道每年都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星海市地理面积虽然不大,但乡村零星遍布,大家依靠山海居住生活。夏天要注意洪涝,冬季要注意积雪。
  青梅心想,难怪在改革开放前,这里算不得多好的地方,多数人的印象就是个山海小城。
  青梅在家里等了三天,顾轻舟还没回来。
  秦婶子过来看望她一次,让她安心,这是常有的事。还让青梅到她家去吃了顿饭。
  到了第四天,暴风雪越来越烈。
  常山县老百姓受灾得到救援,常山以北六个村子,也需要救援。省城的物资被大雪封堵,秦婶子跟王师长商量以后,发动家属区里的人,大家把不需要的旧衣物、被褥捐赠。
  若是平时家属们是不乐意把部队的东西给人,部队的东西都是顶经用的,用个四五年坏不了。
  可这时候另一半都在外地救援,家里堆积的旧衣物留着也无用,不如雪中送炭给那些受灾老百姓,也算是夫妻一心。
  “已经有救援出来的村子,人都没什么大事,但是需要几位有护理经验的同志过去盯着。”秦婶子在家属区操场上跟家属们开大会,喊的嗓子都要哑了。
  很快有两位本身就是护士的同志站出来。
  秦婶子安排她们跟着前方车队一起走了。
  秦婶子又说需要做大锅饭给村民,需要这方面的人手。
  青梅站在后面还来不及举手,已经有四五位去年干活这活的家属相互喊着上去了。
  后面没什么事,开始清点捐赠的物资。
  青梅戴着军帽,身上穿着军大衣,脚下是自己这两天赶做出来的厚棉鞋,远远看去像是个圆团子。她站在人群里面准备离开。
  好歹风没那么大,刚刚已经把她的旧棉鞋捐出去了,昨夜里连夜刷干净在小火炉上烤干的。
  大家捐赠的旧衣物堆在操场上,跑来一个连长跟秦婶子说:“这些物资都能派上用场,只是咱们汽车班的同志都有任务,暂时拉不过去啊。”
  秦婶子发愁地说:“这可怎么办,这些都能帮助老百姓的衣物,好些都是干净整洁的。现在只能堆在这里吗?到了晚上还得让她们一件件捡出来拿回去?”
  连长说:“今年雪灾来的早,虽然有准备难免有不充足的地方。要不然您等等,我去喊人过来,看看能不能塞到他们随行的车里?”
  秦婶子说:“卡车上装多少人都有数的,哪里还有地方。”
  说着她忽然想起一个人,马上问连长:“你问过汽车班他们还有没有空置的卡车?”
  连长说:“只有淘汰下来的旧卡车,您要是要用打个申请肯定可以用,就是没有司机啊。”
  秦婶子的目光掠过人群,一眼锁定住缩脖子揣小手的青梅,笑着说:“你怎么知道我没有。”
  青梅被秦婶子喊过去,听说要让她开卡车。青梅二话不说答应下来。普通的皮卡比重卡还要好开,要是自己能尽一臂之力,自然不会拒绝。
  家属们听到秦婶子安排这么一位漂亮姑娘开大卡车*,一个个惊讶的不行。
  其中有几个人咬着耳朵,似乎认出来青梅,正在跟旁边的人说着情况。
  落在青梅身上的目光有狐疑也有赞许。秦婶子看出这种状况,干脆扬声说道:“你们底下几个咬耳朵的没猜错,这位就是救人英雄青梅同志。她在上个月开着重型开车解救了一百五十四位在洪水中被围困的同志。今天又在危难之时勇敢站出来赶赴乡村,我们要为她鼓掌!”
  突如其来的掌声让青梅有点害羞,她跟大家摆摆手,看大家的掌声没有停下的意思,为了表达感谢,给面前上百位家属鞠了一躬。
  不鞠躬还好,鞠躬以后,她听着里头不知道哪个大傻妞喊了一声:“怎么能让青梅同志给咱们鞠躬,咱们应该给青梅同志鞠躬,三鞠躬!”
  青梅连连摆手:“别,别介!这样我以为我回不来了。”
  汽车班的人送来大卡车钥匙,秦婶子塞到青梅手里:“你先试试。”
  “行。”青梅走到卡车边,她伸胳膊拽着车门往上踩。
  “青梅同志要上车啦,咱们给她——一鞠躬!——二鞠躬——”
  青梅回头看着一百来号人真的在给她鞠躬,差一点踩空掉下来,声音都要喊破了:“不要三鞠躬啊!”
  第47章
  青梅的这声呐喊归根结底是有用的,至少秦婶子上前挡住要鞠躬的人,叫她们赶紧散了。
  可眼见着年轻的家属同志在操场上开军卡,她们都眼巴巴地看着不愿意离开。
  这年头司机难得,女司机更难得。
  王嘉园跟小娟说:“也难怪小梅经常上报纸,我敢说在咱们这里她是独一份开军卡的女同志。”
  小娟羡慕地垫着脚看,哪怕不知道青梅怎么驾驶的、哪怕行驶中的军卡见过许多次,也没有这次给她的震撼大。
  王嘉园也羡慕地说:“回头我也想学,这多威风啊。”
  边上不知道谁插句嘴:“这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学的,首先你得能碰着车,没车在梦里学吧。”
  王嘉园叹口气:“说的也是啊。”
  青梅不知道大家的羡慕,她试了试离合和档位都可以使用。只是旧卡车的离合器踩起来前松后紧,行驶过程中要多加注意,免得半路上熄火。
  汽车班的人还找来备用的两个轮胎,压在物资下面。
  家属们七手八脚上前帮忙,把捐赠的衣物纷纷递过去。
  青梅趁这功夫跑回去拿了刚腌的小咸菜和鸡丝笋子,还把钙奶饼干和水壶带上了。
  对于运送物资,她已经很有经验了。
  “这是地图,上面是要去的地方。不过你别担心,咱们会选一个跟车的人。走的时候跟在救援的车队后面就行,到了岔路会有人接。”
  青梅听到有跟车的,她想了想跟对方说:“能不能找我认识的人?能方便吧。”
  对方也是这样想的,熟人出门在外的确方便,更何况青梅是女同志。
  青梅跑到小娟面前说:“你跟我一起?”
  小娟兴奋地说:“真的行吗?我当然愿意。”
  王嘉园可惜地说:“要不是我来好事了,你不带我我也要死皮赖脸的跟着去。”
  青梅看她苍白的脸,知道有的人这时候反应剧烈。她跟王嘉园说:“你就安心在家驻守好咱们的大本营。”
  王嘉园点头说:“好,青梅同志请放心,绝对不会让不该溜进去的玩意进去。”
  青梅跟她们说好以后,穿着女式军大衣上了军卡。王嘉园看着她英姿勃发的样子,像一位军人。看起来是个娇娇气气的同志,关键时候真顶用。
  秦婶子站在军卡下面,用长辈的身份嘱咐青梅不少话,青梅一一听着。
  前面军号响起,青梅启动卡车。
  瞧着青梅和小娟坐着军卡缓缓离开,王嘉园的心也跟着一起飞走了。
  青梅拉着的物资有限,都是部队里厚实御寒的好东西,前面车队的首长同志跟青梅打了招呼,让她跟着车队把物资分给常山县的三个受灾最严重的村子,专挑妇女儿童分发。
  青梅跟着车队走到岔路口,果然有得到消息的战士们站在路口等着。青梅接上战士,一起下到村子里分出三分之一的物资给妇女儿童。
  因为受灾之后抢救及时,老百姓的情况比青梅想象的好。
  她攀到后车厢卸完三分之一的货,跟下面站着不断拱手感谢的老百姓摆摆手:“不用谢,这些都是014部队军嫂们的心意。先紧着妇女儿童使用,千万不要争抢。”
  这个村子有村委会的人从头到尾维持秩序,并没有很混乱。
  第二个村子情况比这里糟糕一些。碰上山雪滑落,半个村子都被淹没在积雪当中。
  时间已经是下午两点,青梅到了以后二话不说开始卸货。
  到底还是民风朴实,大家在寒风里冻得抱着胳膊发抖,也没有说去抢车上的御寒衣物。
  在村口已经有搭盖起来的屋棚,四面遮着防水帆布,被冷冽的寒风吹的作响。
  早一步过来的军嫂们正在煮大锅饭,青梅和小娟守着卡车把物资运下去以后,剩下的她们也用帆布罩了起来。
  “等吃口饭就去下个村子。”青梅搓了搓冻僵的小脸,吸吸鼻子冲小娟笑着说:“累不累?”
  小娟从没有参加过这样的援助活动,直到今天才觉得自己是一位真正的军嫂,能够帮助老百姓,叫她整个人很亢奋:“我不累,我去帮吴大姐做饭去。”
  小娟在这里有认识的熟人,青梅也由得她去。
  青梅在车里眯了会儿,听到有人轻轻敲着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