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人甜蜜再婚生活[七零] 第141节
作者:春池星      更新:2025-09-26 10:07      字数:4059
  青梅轻声道:“谢谢你,咱们都值得最好的。”
  见她情绪好转,青梅又跟她说了些学校里要注意的地方,另外提了一些有趣的校园传说。
  不知是不是今日思虑过重,小娟在青梅的安抚下静下心,慢慢地合上眼睛睡着了。
  青梅给她放好休息,自己出到外面。
  赵小杏做着口型:“好啦?”
  青梅点点头。
  小燕松口气,提着布包跟青梅说:“我们也要走啦。”
  这次开学,她们当中赵小杏最早。
  青梅无法陪同,说好让小燕陪着。这样她也不放心。
  好在小金要出任务就在沪市边上,可以带她们过去。到时候赵小杏就不过来了,直接从东河村离开。
  青梅过去给赵小杏一个拥抱,大大方方地说:“祝你追梦成功。”
  赵小杏说:“回头我要你给我打钱你别忘了啊,听说设计衣服可花钱了呢。”
  青梅拍着胸脯说:“你放心,只要是学习上面花钱,我舍得给你花!还有你,小燕,上学别因为钱抠抠搜搜啊,把心花在学业上,别想着给我省钱,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机会,还弄坏了身体。”
  顾轻舟站在院子外面,看到汽车班的车到了,走到门口看着小妻子像是小母鸡对着两只小鸡崽循循教导,不禁失笑。
  两只小鸡崽很给面子,认真谨记青梅的话,绝对要把心都用在学习上!
  赵五荷也从客房里出来,抱着顾昭昭给她们一人一个大红包,乐呵呵地说:“学杂费不要怕,小梅有、我也有,你们安心的挥动你们的翅膀去吧!”
  “谢谢大娘!”
  “谢谢大娘!”
  赵小杏和小燕一人给赵五荷一个拥抱,登上了汽车。
  东河村村口,金队长已经让人安排着放鞭炮。
  村里一连出了五位大学生,她这位大队长脸上有光,最近开会都说要向她学习呢。
  虽然其中男知青和小燕不算东河村人,那也是在东河村学的习呀。另外青梅上了北燕大学,陈老师上了清珞大学,都是国内顶尖学府。赵小杏虽然是专科,也是沪市的好学校,值得庆贺。
  远见着王干事跑过来,金队长问:“看到她们的车来啦?”
  闻言,金队长身后的秧歌队准备开扭。
  王干事赶紧拦住她们说:“不是赵小杏同志回来了,是黄文弼家里又打起来了,陈巧香非要去省城找亲戚,不让就跑到大坝上抱着孩子要跳河呢!”
  第62章
  金队长火急火燎地赶过去,看到黄文弼抱着孩子跟陈巧香往大坝下边走。
  王干事远远看着急了:“怎么一下又好了?刚才还要死人了呢。”
  金队长训她一句:“两口子和好还不好,省着咱们还要操心他们。多大的人,生完孩子越闹越凶。”
  王干事想想也是这个道理,村里结婚的小年轻也有几对,可没像陈巧香和黄文弼两口子能折腾。
  黄文弼没结婚前,在村里游手好闲,专门盯着寡妇和不知世事的黄毛小丫头撩拨。结婚以后,胳膊断一只,还以为能改改性子,也就收敛几个月,媳妇生完孩子就天天急赤白脸。
  不光黄文弼对陈巧香不好,黄大娘没等陈巧香做完月子,就把她身上新衣服扒下来锁箱子里。一日三餐看在奶孩子的份上还有得吃,但总不如怀孕时候贴心,母子俩变脸跟翻书似得。
  金队长看他们走到面前,叫住黄文弼训斥道:“两口子要打架就关上门打。天天往外面闹,要死要活的影响太恶劣。要是有下次,我开会批评你们。”
  陈巧香嬉笑着说:“不得闹了,大队长,我以后要办理户籍手续的话,你一定要高抬贵手啊。”
  金队长蹙眉说:“你办什么户籍手续?你又没跟赵小杏一样考上大学,调什么户口?”
  “什么她居然考上大学了?”陈巧香刚转好的脸色骤然变黑,她阴沉地说:“她大字不认得几个人,怎么可能上大学,一定是走后门!”
  王干事上前指着陈巧香的鼻子说:“你要是造谣我把你关禁闭!”
  陈巧香抿着唇,气得呼吸急促。过了片刻,她放缓声音,又没皮没脸地笑着说:“无所谓,她能考到什么地方去,我可是要去省城的。”
  王干事见不得她这副嘴脸,特意跟她说:“你去过沪市吗?人家考上沪市的大学,以后有可能在沪市落户。省城又算什么?”
  似乎能感受到母亲的愤怒与嫉妒,生下来一个月还是瘦小的男婴哇哇地哭了起来。
  黄文弼单手抱着孩子,不好拉着陈巧香走,只能在嘴巴上催促:“你要是再不回去,省城你都去不了了。”
  陈巧香咧着左边唇角,轻蔑地说:“我想去的地方,没有去不成的。以后我还要去京市、去苏联,走着瞧。”
  金队长拉着王干事,目送他们离开。
  “别跟她斗气,她什么性子你还不清楚。”
  王干事忍了忍说:“她就是个*恶人。成天在村子里恶心人。果然跟她爹娘是一样的货色。”
  金队长摇摇头说:“算了,咱们别在背后说人了,快过去,估计车要来了。”
  王干事跟赵小杏和小燕关系都还不错,闻言也不再计较,往村口走去。
  赵小杏和小燕下了车,戴上大红花,喜气洋洋地被簇拥着去了大队食堂。
  到了食堂,看到陈老师和男知青,她们坐了过去。
  大队部广播里放着激昂的音乐,声音大到她们要靠吼才能听得清对方的话。
  等到秧歌队扭完,金队长让他们纷纷发表了学习感言,主旋律还是要他们动员村民们业余时间可以拿起书本参加学习。
  特别是一些眼界小、觉得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一些女同志,让她们知道,原来人生不光只有伺候男人这一条路可以走。
  金队长还当着全村人的面,给他们每个人发了一百元的奖学金!
  赵小杏拿到一百元钱,手都在抖。
  小燕在坐下来以后,偷偷说:“我被嫁出去也才给了八十元。果然书中只有黄金屋。”
  赵小杏泪流满面地说:“妹子,你不知道,姐结婚的时候,就给了十块钱啊!”
  “你、你可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啊。”小燕兴奋地说:“现在咱们的身价一百元啦。”
  赵小杏亲了大团结一口:“我赵小杏再也不是十元钱骗到家的穷媳妇啦!”
  她们在大家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期待中吃饭吃肉!
  中途,她俩还回去给奶奶送了饭菜。
  奶奶感冒好的差不多,还是不让她们进屋怕过了病气,就在门口跟她说了几句话。
  吃完饭,赵小杏和小燕兴高采烈地回到家准备收拾去往沪市的行李。
  方大嫂一直帮着照顾奶奶,赵小杏见她过来,把青梅捎给小缸的桂花糕和钙奶饼干递过去。
  这是借着小缸感谢方大嫂照顾奶奶。
  方大嫂也不假客气,大大方方地收下来好让青梅放心。
  方大嫂随即祝贺她们考上大学,坐在一起说了几句话。方大嫂想到前些日子的见闻,笑着说:“其实杏儿今天应该还有一件喜事。”
  赵小杏错愕地说:“我还有喜事?什么喜事?”
  方大嫂说:“李先进一家要搬走了。知道你拿了大学录取通知书,他们家好几天没人出门。前儿我到大队部交笸箩,听到王干事跟别的干事说话,问调户籍的事。我打听了一下,说的就是他们家。”
  赵小杏疑惑地说:“他们两个瘫痪一个老娘,能去哪里?”
  她本来想说老不死的,后来觉得她成为大学生说话要有知识分子的文雅,就忍住了。
  方大嫂说:“谁知道的,听说是他老娘的娘家兄弟那边。”说着她凑到近了压低声音说:“现在只有一个瘫痪啦,老的没啦。”
  赵小杏沉默了片刻,小燕拉着方大嫂说别的。
  过了会儿,小缸跟小伙伴们呼啦啦过来给她们祝贺,趁机要了果树的采摘大权。
  她们到时候都走了,一圈十来颗果树上挂着果子得有人管理。小缸随口说,赵小杏随口应,方大嫂可不能白要人家的东西。她吃过树上的水果,都香甜可口,想也知道金贵着呢。
  “我摘下来送到供销社代卖,你们家七,我们家出个力气得三分。”
  方大嫂补充着说:“我再让你方大哥往部队给小梅他们两口子送些过去,咱们吃剩下的再卖。怎么样?”
  赵小杏觉得没问题,到时候奶奶也要跟着青梅住到小四合院去,肯定这里空下来,也需要有人帮忙照看着。
  她看了小燕一眼,小燕直接开口说:“咱们五五分吧,我听我姐提过一嘴,知道果树养护也需要花费不少功夫,何况你们还采摘,还要售卖。我觉得五五分没问题。”
  方大嫂笑的眼睛都要没缝了,她知道自己是占了青梅的便宜,连声说:“以后你们不在这里,你放心,我跟你大哥一定把这里照看的好好的,一块瓦片不能让人偷。”
  小缸从外面哒哒哒跑过来,咬着大黄梨,做出手枪的手势说:“谁偷青砖院,突突了谁,突突突突——”
  *
  陈巧香随着黄文弼回到家,黄文弼先让陈巧香给孩子喂奶。
  陈巧香不情不愿地撩衣服奶孩子,黄文弼则出去找他娘商量事。
  半晌,黄文弼进屋跟陈巧香说:“我娘同意了,地址在我手里,你收拾收拾衣服跟我过去。”
  陈巧香大喜过望,要不是怀里还抱着儿子,肯定会激动的挑起来。
  她嘴里絮絮叨叨地说:“见你二伯得带点礼物吧?咱们村河蟹下来了,听说城里人愿意吃这个,你让你娘去买一桶,再去买点水果带上。”
  黄文弼眼睛根本没往陈巧香那边瞅,心不在焉地:“二伯在省城混得好,哪里需要咱们带东西过去。你也不需要带太多行李,二伯对你那么好,肯定都要给你置办。”
  黄大娘此刻进来,端着一碗稀米汤给陈巧香。陈巧香嫌弃地说:“家里那么多好吃的都吃完啦?我记得还有腊鸡呢。”
  黄大娘怒道:“还不是你奶不够,也不知道成天吃那么多都吃到哪里去了。剩下个五斤的孩子,在你肚子里差点把孩子给饿死!没你这么狠心自私的娘。”
  说到这里,陈巧香也纳闷。
  生孩子的时候她都以为自己肯定会死掉,肚子那么大,临生产前听人家说孩子越大越不好生,把她吓得要命。
  那夜电闪雷鸣,她遇上难产,在炕上爬来爬去。接生婆和黄大娘站在炕下束手无策。
  黄大娘甚至想要发狠,保孩子不要大人。
  就在黄大娘劝走接生婆后,磨好菜刀过去,沉闷震慑的雷声劈到房顶上,让昏死过去的陈巧香醒过来,顺利生下儿子。
  说来也奇怪,从那日起,自打陈巧香临产时便不好的天气,开始风和日丽,万里无云。孩子都满月,也没掉下一个雨点。
  幸好陈巧香那时将醒,不知道她婆婆想要对她动手。生下孩子以后,自觉完成任务,继续在婆家昨天作地,吵着要见黄二伯。
  陈巧香挪了挪笨拙的身子,生产完大家才知道,她把营养都吸收在自己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