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作者:
Adaro 更新:2025-09-26 10:08 字数:3308
他的手掌温暖而干燥,握力坚定适中,带着一种恰到好处的分寸感:“我的荣幸。”
一旁的萩原适时地插话,笑容亲切:“我是警视厅搜查一课的萩原研二,这位是机动队的松田阵平警官。这次受导演邀请,负责剧本相关的警务指导工作。”
松田推了推鼻梁上的墨镜,算是回应,简短地点了下头。
在墨镜滑落的瞬间,神矢敏锐地捕捉到松田看向雾岛时,眼中一闪而过的、若有所思的探究神色。
随后,几位副导演和其他重要演员也陆续抵达。
“各位都到齐了?那我们正式开始吧。”岩山导演拍了拍手,会议室的灯光应声调暗,投影幕布亮起。
会议进入正题后,萩原站在投影幕布前,操作笔记本电脑的动作娴熟流畅。
屏幕上显示出他精心制作的、逻辑清晰的案件侦办流程图和关键节点说明图。
“在实际办案中,”萩原的声线温和而专业,指尖轻点遥控器切换幻灯片,“从接警、出警到现场处置、证据固定,都有一套严格的标准流程。比如这个证物保全环节……”
他结合流程图,详细讲解着每个步骤的要点和实际执行中可能遇到的细节问题。
当讨论推进到剧本中涉及的几个关键战术动作时,松田适时站起身,拿起准备好的仿真训练枪械。
他的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专业性:“接下来,我为大家演示几种剧本中提到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战术动作。”
他的每一个动作都干净利落,充满了力量感和实战的实用性。尤其在演示一个高难度的快速转身射击动作时,贴身的黑色衬衫清晰地勾勒出他瞬间绷紧、充满爆发力的背部肌肉线条。
整个演示和讲解过程中,雾岛始终保持着安静而专注的记录状态,钢笔在他指间稳定地移动,偶尔停下,在纸页边缘写下几个关键的字词。
当讨论深入至反派角色矢岛英司的行为逻辑和战斗模式时,雾岛忽然轻声提问,声音不大,却让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作为退役的特种兵,在面对突发威胁或高压情境时,是否会保留某些根深蒂固的、近乎本能的肌肉记忆反应?”
萩原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立刻回应:“非常好的切入点!确实会形成非常强的条件反射。”
他边说边站起身,亲自示范,“比如在光线昏暗或完全黑暗的环境中,受过特殊训练的人,他们的持枪姿势、移动步法会下意识地……”
他调整了自己的站姿和握枪手腕的角度,几个细微的变化立刻让整个姿态充满了不同的战术意味。
松田补充道:“还有呼吸模式。”
他解开衬衫最上面的纽扣,手指轻触锁骨下方,“在高度紧张时,他们会本能地采用特定的、能最大化稳定和供氧的呼吸技巧,这与普通人在应激状态下的急促呼吸完全不同。这是长期高压训练刻入骨子里的东西。”
“精彩!这些细节太有价值了!”岩山导演兴奋地拍了下桌子,转向编剧,“佐藤,快!把这些都记下来,融入到角色设定和细节表现里去!这会让矢岛英司这个角色更立体、更真实、更有说服力!”
佐藤编剧笑了一下,笔尖在纸上飞快游走:“已经在记了,导演。萩原警官和松田警官提供的参考点非常精准,有很多可以挖掘深化的地方。”
会议持续了近三个小时才结束。
散会后,神矢与萩原、松田一同走向停车场。暮色中的东京华灯初上,为三人镀上一层柔和的光晕。
“今天辛苦了。”神矢松了松领带,“多亏你们那些既专业又极具实操性的建议,导演看起来相当满意,收获很大。”
萩原轻笑一声,指尖轻轻敲打着手中的文件夹:“佐藤编剧记笔记的速度倒是让我印象深刻。”他转头看向松田,“不过最精彩的还是你演示的战术动作,大家都看得很认真。”
松田推了推墨镜,嘴角微扬:“基础操作而已。”
神矢看了眼手表:“要不要去找地方喝一杯?我八点半要去录音室,还有一个小时。”
“下次吧。”萩原体贴地摆摆手,“你今天从早忙到晚,又是开会又是训练,铁人也该歇歇了。先忙你的正事要紧。”
三人走到停车场分岔口,神矢的手机适时响起。他看了眼来电显示:“录音室催了。”
“快去吧。”萩原拍拍他的肩,“周日训练场见。”
松田在一旁补充叮嘱道:“记得定好闹钟,别又练到忘记时间。”
神矢笑着点头,转身走向自己的车位。身后传来萩原调侃的声音:“小阵平你明明最期待周日的训练……”
坐进驾驶座,系好安全带,神矢熟练地将手机连接到车载音响系统。
一段尚未完成的、带着实验色彩的demo旋律立刻在安静的车厢内流淌开来。
他放松地靠在椅背上,手指无意识地在方向盘上轻轻敲击着节奏,口中跟着旋律低声哼唱。
后视镜里,还能看见萩原和松田站在原地说着什么。
神矢的眼底泛起温暖的笑意,真好,明天还能再见。
发动引擎,神矢轻踩油门。
车子平稳地驶入东京的夜色中,而音响里流淌的旋律,正如这个夏日的晚风一般温柔地舒展开来。
第72章 灵魂附体
正式拍摄前的每周六,剧本讨论会逐渐成为剧组雷打不动的固定环节。
萩原在第二周就高效地完成了所有需“优化”情节的标注。
纸页边缘贴满整齐的便利贴,不同颜色的字迹清晰地区分着“逻辑漏洞”、“人物塑造”和“专业修正”三类建议。
神矢翻阅这些密密麻麻却条理分明的批注时,不由暗自佩服这位好友在刑侦领域深厚的专业素养和严谨的逻辑思维。
佐藤编剧则持续对剧本进行着微调与打磨——调整某句台词的语气,丰富某个场景的细节描写,或是完善角色互动的层次感。
但这些改动始终保持着恰到好处的分寸,整体情节框架始终保持不变。
随着剧本日趋完善,剧本讨论会的重心更多变成了警务科普和实战动作指导。
大多数时候松田负责演示标准的战术动作,萩原则在一旁补充着那些剧本难以承载的鲜活细节,比如刑警在审讯时的小习惯、办案时的团队配合,甚至是不同警种之间的微妙差异。
这些专业指导让整个制作团队对警匪题材有了更清晰的概念认知,如果能够使用的好,必将大幅提升电影的质感与可信度。
而在密集的体能训练和动作戏排练之余,神矢苍介则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了文戏的钻研中。
这部双男主设定的电影虽然以神矢饰演的桐生凉为叙事核心,开场与结局皆围绕他的视角展开,但作为坚守法律与秩序的正派角色,桐生凉的人物弧光比起亦正亦邪、手段极端的反派矢岛英司,显得更为内敛。
神矢明白,这个角色不能依靠夸张的表演博取眼球,而必须通过细腻的层次变化让观众感受到他内心的波澜——否则很容易被反派角色的戏剧张力所掩盖。
为此,神矢在训练间隙,或者独处时刻,总是不厌其烦地揣摩角色。
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桐生凉的心理轨迹:
初期是精英刑警的自信与锋芒,举手投足间透着游刃有余的专业感,对司法体制抱有近乎天真的信任;
中期是察觉异样时的怀疑与挣扎,面对昔日同僚背叛时的动摇与痛楚,但仍试图在规则内解决问题。
后期是当发现整个系统都已腐化时,他必须在“遵守规则”和“追求真相”之间做出抉择,而这一过程,必须让观众感受到他内心的撕裂感。
更复杂的是,他还需要精准把握桐生凉对矢岛英司的关系与态度转变。
这对宿敌从头到尾都在进行着高智商高武力的博弈,直到最后才发现双方都是被更高层势力操控的棋子。
虽然短暂联手破局,但两人根本立场始终对立:桐生凉坚持通过合法途径揭露真相,而矢岛英司则信奉以暴制暴的极端手段。
在表演处理上,神矢为这三个阶段设计了合理的过渡:
初期是将矢岛视为必须绳之以法的罪犯,态度冷淡,行动果决,展现精英刑警的专业与克制;
中期是当自身信念动摇,面对这位宿敌时,眼底会不经意流露出压抑不住的动摇、困惑,甚至一丝同病相怜的复杂情绪;
后期是短暂合作时,则表现出既不得不联手又无法认同对方手段的矛盾心理……以及在对方最终身死时,那份糅杂着震惊、惋惜、痛苦与一丝解脱的复杂心绪。
夜深人静时,神矢常常伫立在公寓的落地窗前,让东京的万家灯火倒映在瞳孔中。
他会不自觉地想:若是桐生凉站在这里,会如何看待脚下这座不夜城?是看到罪恶在霓虹下的阴影,还是守护者在暗处点燃的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