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作者:
甜冰茶茶 更新:2025-09-26 10:25 字数:3816
片刻后,谢景和起身,向鹿怡园走去。
鹿怡园灯火通明,门口的丫鬟看见谢景和皆埋下了脑袋。
谢景和大步走至屋内,只见一妇人样貌生的十分美丽,眼角只略微有几道皱纹,看着不过三十出头的年纪,此时正跪坐在蒲团前,诚心念佛。
谢景和站在她身后,没有打扰。
崔氏听到动静,身侧的丫鬟连忙将她搀扶起身,谢景和接过了崔氏伸出的手,两人前后坐在了茶几旁。
崔氏目光落在谢景和身上,仔细打量了几眼,温和的声音响起:“你有好些日子没有过来了吧?”
谢景和开口道:“近日公务繁忙,府中也有许多事要处理。”
崔氏沉默了下来,蠕动着嘴唇,那脸上又出现了几抹苦涩。
谢家本家家宅安宁,往上数除了还留有的谢老夫人,便只剩下崔氏和谢景和的父亲谢昭,以及二房与三房。
谢昭此人不成器,年轻时便十分风流,崔氏年轻被哄骗进了谢府,两人琴瑟和鸣不过两年,谢昭就原形毕露,和身边的丫鬟爬了床,被崔氏当场抓住。
崔氏身为崔家嫡女,自小万千宠爱长大,哪里受得了这委屈,当即命人处死那丫鬟,想要和离。
谁料此时肚中已怀了胎儿,谢昭又痛哭流涕发誓再也不做混账事,崔氏这才停了和离的心思,可谢昭此人生性风流,又怎忍的了近十月的寂寞,躲着崔氏在外逛了花楼。
崔氏得知此事后,大闹一场,心中却放不下这么多年的感情,又给了谢昭一次机会。
待谢景和出生后,两人又过了几年恩爱日子,生下了谢琬宜,直到崔氏发现谢昭养了外室,她又一次毒杀了那外室。
两人之间终究有了隔阂,崔氏也在这么多年中,看着谢昭身边出现的一个又一个女人,心灰意冷,潜心念佛,为以往手上沾染的鲜血忏悔。
而谢景和,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
谢昭不争气,谢太爷又去得早,二房和三房每日虎视眈眈盯着家主的位置,若非谢老夫人偏心谢昭,而崔氏又生了谢景和这个儿子,这谢家家主之位早被二房三房争夺了去。
谢景和幼时便展现出异于常人的聪慧,长相又精致的十分讨人喜欢,只是性子冷,对谁都是淡淡的。
谢老夫人担心崔氏和谢昭两人教坏谢景和,便将他亲自带在身边教导。
谢琬宜却是崔氏亲自带大的,而她最近几年才觉得亏欠这个未带在身边的孩子
崔氏轻咳一声,嗓音有些滞涩:“不说这些了,景和,母亲今日煲了你爱喝的汤,你快来尝尝。”
语罢,几名丫鬟迅速布置了晚膳,崔氏拿起汤碗,盛了一小碗汤,放在了谢景和面前。
月生暗叹口气,公子早就不喝这些汤水了,可崔氏作为公子的母亲,竟然未曾察觉。
谢景和面色无常喝了几口,并未拒绝崔氏的好意。
崔氏想起近来听到的一些传言,有些迟疑道:“景和,听说,前几日公主去了你的院子?”
谢景和拿着汤勺的手一顿,放下了碗,发出清脆的一声,他拿起帕子擦了擦唇角,状似无常点了点头。
崔氏打量着谢景和的神色,又继续说道:“若是陛下去了,这公主殿下又无兄长可以依靠,倒是个可怜的。”
见谢景和并无异常,崔氏面上挂了几分试探,“景和,你年龄也不小了,先前寻来的画像,你都拒了。那崔修已经与阿琬定了亲,你可有看中的姑娘?”
“母亲,此事不劳您费心了。”
“景和——”
崔氏几次劝解,都没什么成效,此时也有些急了:“景和,你若是有看中的姑娘,便告诉母亲,若没有,母亲看姝儿是个好姑娘。”
谢景和打断了崔氏的念叨,站起身告辞,“母亲,我还有些公务尚未处理。”
崔氏脸色一僵,也不敢挽留,喃喃道:“那你先回吧,记得要常来看母亲。”
谢景和点了点头,转身便大步离开了。
崔氏盯着桌上并未动几勺的菜肴,心下生出了几分后悔。
张嬷嬷上前一步,崔氏开口问道:“景和莫不是被我给气走了?”
那不安的神态透露出一股非常人的模样,张嬷嬷心中一惊,连忙上前安抚道:“小姐,公子只是近来有些忙,您别放在心上。”
崔氏一手抓紧了张嬷嬷的胳膊,张嬷嬷吃痛,却没有挣开。
过了片刻,崔氏又恢复了平静,“景和从不和女子接触,怎会邀公主进府,他莫不是对公主起了心思?”
“小姐,您想什么呢?公子的脾性,您又不是不知道,公子自小就聪慧,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咱们公子啊,可是比谁都明白。”
崔氏松了口气,只是这心中仍是不上不下的,隐隐带着些不安。
第12章
一阵阵强烈的咳嗽声传来,沈知瑶眼圈红红的,手中端着一碗还剩一半的药。
沈钦靠在椅背上,咳得脸色有些发黑,半响,才缓过劲来。
“阿瑶啊,我怕是熬不了多久了。”沈钦声音异常沙哑,手中的帕子也沾了血。
“父皇,您不许说这种话。”沈知瑶赌气的说着,眼睛异常酸涩。
三月的那场大雪,让沈钦原本就不好的身子,又沉重了几分,到了六月,连早朝也停了。
他眼窝深陷,看着异常苍老,眼神却带着慈爱:“我唯一放心不下的,也只有你了。”
李公公偷偷转过身,抬袖抹了把眼泪。
沈知瑶声音哽咽,再也忍不住呜咽出声:“父皇,您再多陪陪我吧,阿瑶不能没有您。”
沈钦叹了口气,缓慢将那半碗药喝下,那药带有安眠成分,喝了不久,沈钦便睡下了。
沈知瑶恢复好情绪,拿起沾上血的帕子,出了谨身殿,外面站着随时等候召唤的太医。
沈知瑶将帕子递了过去,那年纪苍老,却精神抖搜的太医看后脸色一沉:“又咳血了?”
沈知瑶点了点头,明明已经夏日,她却感觉浑身冰凉,殿外众人目光落在沈知瑶身上,各个都不怀好意,盼着沈钦离去,好再上前撕下最后一口肉。
这偌大的世间,她只有沈钦一个亲人。
沈知瑶的母亲姓姜名清婉,是京城中世族姜家的嫡女,姜家本家入朝为官者并不多,后来姜清婉嫁给沈钦后,更是被其他世族排挤,早早离了京城,去了江南一带。
而姜清婉的父亲,当年并不同意她嫁给沈钦,只是姜清婉一意孤行,甚至绝食以逼迫姜父,最终与姜家断绝了关系,才嫁给沈钦。
成亲后不久,沈钦登上了皇位,两人十分恩爱,于是几年后便有了沈知瑶,只是姜清婉却难产而死。
沈钦为了逃避丧妻之痛,时常忙于政务,却在一年又一年世族的压迫中,难以施展抱负。
而他也再未成亲,只专心抚养沈知瑶。
而沈钦,自始至终都不曾想过让沈知瑶继续待在宫中,他早已安排好了后事,若是他没了,便立即将沈知瑶送出宫外。
一连几日,沈知瑶始终待在谨身殿,万幸的是,沈钦身体似乎有了好转,沈知瑶这才松了口气。
已将近一月有余,未曾去过书院,连顾老太傅之死,也耽搁了下来。
沈知瑶今日总算抽出空,吩咐明玉,两人早早便去了书院。
而谢琬宜,连带着崔静姝,也仍待在书院念书。
沈知瑶由于多日的疲惫,脸上虽带了倦意,却仍遮不住那好颜色。
脱去冬日臃肿的衣裳,沈知瑶身着素白衣裙,腰肢掐的细细的。
年纪不过十六岁,身段异常纤细苗条,行动间,一股淡淡的药味传来。
她甫一进屋,便有几道视线落在她身上,屋内静了片刻,其余人若无其事移开了视线,只是王旭白的视线停留的格外久。
“我还以为你不来了呢?”
谢琬宜声音在沈知瑶身后传出,略显嫌弃。
沈知瑶并未理她,谢琬宜也不自讨没趣,冷哼一声,转过了头。
崔静姝看着两人,不知在思索什么。
散学后,沈知瑶率先出门,她正在犹豫今日是否要去学琴,这些日子她忙于照顾沈钦,琴艺越发生疏。
正在这时,黄林生追了上来,他站在沈知瑶面前,拱手行礼,向来冷硬的面容上,带着一抹担忧:“公主殿下,您最近是遇上什么事了吗?”
黄林生家境清寒,又无相熟之人在朝为官,自然不知沈钦病重之事。
沈知瑶不想多说,于是摇了摇头。
黄林生有些局促,继续说道:“公主殿下,您若是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忙的,尽管开口。”
沈知瑶知晓黄林生几人一番好意,不愿伤了他们的心,开口解释道:“只是近来出了些事情,没什么大碍。”
两人一同向前走着,走到拐角处,黄林生似乎突然想起了什么,伸手摸向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