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作者:于正      更新:2025-09-26 10:28      字数:3601
  
  话音方落,便听水榭一端传来一声阻拦——
  “慢!”
  由声音辨得是皇上。皇后向后旋身,便见皇帝正由水榭尽头的月门快步走过来,似是生怕皇后问罪静贵人。才走近几步,便忙拉过步青云,将她护在身后。
  “皇后,这静贵人自然有不是的地方,但毕竟也是一番好意,这大冬天的,有些点缀不好吗?”
  皇后向皇上行了一礼,随即冷冷地开口:“皇上圣明,您文韬武略,光耀汗青,难道也想像当年隋炀帝一样在史书上记载下宫纱做花这一败笔吗?皇上是千载的有道明君,古今第一天子,怎能做如此荒唐之事?我要责罚静贵人,只是恨她给皇上抹了黑。”
  皇后以史为鉴,话说得全然在理,皇上一时无言以对,叹了口气,再看了眼步青云。
  步青云此时一脸委屈,似要辩驳,却被皇上摆了摆手,朝着她“嘘”了一声。
  “好了。”皇上放缓语气,迎着皇后讨好地一笑,“皇后,是朕错了,朕这就命人将这些宫花全部都摘下来。”
  皇后点了点头,予皇上一礼,欣然道:“皇上圣明。”
  步青云见状,脸上似有难堪。只半晌,又挑了笑轻佻言道:“唉!摘了就摘了吧!都是些假花,也没什么好看的。皇上,若要看真花,咱们这就下江南吧!”
  “哦?”皇上闻言,似也来了兴致,笑睨着步青云。
  “若待上林花似锦,满城俱是看花人。”步青云一脸兴奋,说着,便踮起脚,在皇上耳边轻轻念道,“皇上,要及时行乐啊!”
  皇上笑了笑,点了点头,一手牢牢箍住步青云,使劲握了握,便接道:“好!好!就下江南!”
  这满御花园的绸缎花,还不够奢侈,如今竟还想到下江南。皇后一惊,忙出言阻拦:“皇上,如今虽是乾隆盛世,但南巡所需费用实在太大,而江南一地接驾一次,银子淌得犹如海水一般。之前皇上南巡,常有事由,此次只是听得静贵人的一番蛊惑,就要劳民伤财,未免有些不妥啊!不光会给皇上留下一个耽于享乐的坏名声,连之前几此下江南的目的,也会被人传得含混不清。这样,好事也做成了坏事,得不偿失啊!”
  皇上闻言,皱了皱眉,似不能认同,仍坚持道:“朕其实早有南巡之意,今日只是借静贵人之口说了出来。这其中有很大的含义,现今天下太平,国家重文治而多于武功,江南自古多才子,人才荟萃,读书应试的人很多。此次下江南,我想在江苏、安徽、浙江三省的官办学府走一走,一来亲近士人,二来也是笼络人心,使我大清更加鼎盛。皇后,难道这样不好吗?”
  皇后闻言,虽仍有坚持,但碍于帝王龙威,又实在不能再进言,却始终有一丝隐隐的忧虑,便退了一步,予皇上行了一礼,缓缓道:“既然皇上早就有了打算,臣妾自当全力支持。但皇上南巡,不如带上富察恒泰,以为护驾之用。”
  皇上一点头,只道自慧妃去世后,醒黛一直不太振作,这次跟着一起南巡,也正好让她散散心。
  “好!不光是恒泰,醒黛也要去。那个小连城也很好,都带上。”
  四
  “富察恒泰接旨,奉皇上口谕——朕将前往江南巡视,崇文督学,施江南学子以大利,钦命额驸富察恒泰随行护驾,可随行家眷,力保江南之行平安,钦此。”
  这日清晨,圣旨传来,恒泰携全家人于院前接旨。待宣旨太监念罢圣旨,恒泰行叩拜之礼,即掏出一张银票,塞到宣旨太监的手中,特意问道:“皇上这次去江南,有什么特别用意没有?”
  宣旨太监接过银票,笑得眼睛直眯:“哪会有什么特别用意。额驸,这趟江南是极好走的,杂家瞧皇上的意思,倒并不是真要大张旗鼓地做些学府学政,而是为了宫中新来的静贵人,想这一路,只是游戏玩乐而已,额驸不用担心什么的。”
  恒泰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一路将宣旨太监送至府门外,转身时已见醒黛在身后一脸愁容地锁紧眉头。待宣旨太监走远,醒黛在他耳边轻声道:“皇阿玛可算是被步青云那个妖孽给迷住了,此番出行又是为了她,皇阿玛老糊涂了……”
  恒泰忙摇头,纠正道:“皇上是有道明君,公主不可妄加揣度。”
  “好吧!女不言父过,先不去管他。”醒黛叹了口气,皱着眉头问,“话说恒泰,有件事倒是真的很奇怪!你不觉得如今的连城,俨然有些不对劲吗?”
  恒泰心中一颤,方也想说只觉得连城回来后确实有些古怪,只是当着醒黛的面,却仍是将心中的话压了。一脸自在地问醒黛:“公主又觉得怎么了?”
  “昨日我叫连城教我烧糖醋鱼,结果你猜怎么着?她好像一点也不会做菜的样子,把好好的一条鱼都烧煳了,手法混乱得很……连城原本可是烧得一手好菜的,这是怎么回事?我越想越觉得不对劲。”
  恒泰由着醒黛的话也是一愣,可心中也担心醒黛本就对连城有戒心,若自己也将疑惑道出,恐怕会置连城于危难的境地。转念间,恒泰只得一手压住醒黛的腕子,安劝她道:“哦,公主想多了,我看她是劳累了吧,歇一下就没事了。”
  “可是……”醒黛轻轻蹙眉,仍欲再言,目光移转间,却见远处走来的身影极似连城,便将话吞下。
  毓秀由厅中走来,才转入廊子里,便迎着醒黛和恒泰一笑,道:“大爷和公主皆有喜色,可是皇上下旨,又给了府里什么赏赐?”
  “连城你来得正好,圣上刚刚下旨,要下江南,命我们一家随行。也好,可以去江南走一走,倒也舒畅得很。你也去准备准备吧!”恒泰说着便一步上来,欲牵起她的手,才刚握上,却见她极其痛苦地唤了一声,眉眼皱紧。
  “哎呀,痛!”
  恒泰一惊,忙松开她的手:“咦?你怎么了?”
  毓秀缓缓拉起袖子,只见手臂上有一道伤口,上面还缠着纱布,隐隐渗出血来。她将头稍稍垂了下来,楚楚可怜道:“昨儿不小心,手臂被帐钩刮了一下,受了点小伤包扎了一下,而后又去厨房端了端锅,锅有点沉,所以伤口又裂开了。”
  恒泰端看着她的手,又见她眸中无辜的目光,顿时疑惑全解,哑然失笑,只道是自己和公主想得太多了,又险些错怪了连城。
  “手上有伤还端什么锅子?家中有的是厨子,又不用你来做饭,赶紧去歇着吧,让伤口好好愈合。”恒泰轻轻拉下她的袖子,柔声关切道。
  毓秀点了点头,身子一转,看向醒黛,施礼言道:“公主,昨日没做好鱼,我们改天再切磋……”
  醒黛见状忙摇头,宽慰道:“这不打紧,是我忽略了,不知道你手上有伤,你赶紧回去休息吧!”说罢,便让恒泰陪着她一并回去房中。
  回廊中,一阵冷风簌簌而来,醒黛抖了抖肩膀,只看着她的背影,隐隐揪起心来。莫不是自己太敏感,还是这个连城真的有问题?!
  山神庙,连城口干舌燥地转醒过来,眼睛疲惫地转向四周。一室漏光,火苗已熄灭,似已天明。孙合礼正靠在门口睡觉,庙中唯一一束火光来自于神像前的那支蜡烛。连城轻轻挪动了身子,一步一步蹭去那支蜡烛旁,再悄然转过身,将被绳子捆住的手腕往烛火上烧。
  火,烧到了连城的手,她痛得直咬住牙,憋住了闷哼声,再又换了换手臂的位置,终于,火苗蔓延而上,烧断了捆着她双手的绳索。挣脱开双手,连城一喜,便端起蜡烛,开始烧脚上的绳索。脚上的绳索也很快被烧断,她忙解下脚上的绳索,正准备逃跑。却在抬脚间,无意绊到了绳子,声响发出,惊醒了梦中的孙合礼。只见孙合礼头猛地一抬,连城见状便要跑,却被孙合礼一手挥来,将她的脚踝死死抓住。
  “你放开我!我要去救恒泰!快放手!”
  孙合礼几下就制住了连城,摇头道:“不成!你若是走了,毓秀就危险了!”
  连城猛推了一把孙合礼:“你疯了吗?要是毓秀对恒泰下了手,公主岂会善罢干休!公主是怎样的人,她怎么可能让毓秀得逞?本来以孙太医对我和恒泰的救命之恩,原也可以放你一马,毓秀也未必会怎样。可是你现在助纣为虐,你让毓秀越陷越深——告诉你,是你将她推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现在,你连救她的机会也没有了!”
  孙合礼望着连城的脸,不由得一呆,手下略略放松了些。连城便找准这个机会,朝着孙合礼的手就是一咬,孙合礼吃痛,手上略松,连城顺势挣脱,跌跌撞撞地跑了出去。
  秋末的天气,风已是极大,连城穿着单薄,赤脚在街上奔跑着,头发散了双肩,容颜混乱。待跑到富察府门口,远远看见恒泰一家远行的队伍正要出发。连城忙冲过去,迎着恒泰扬手呼唤着——
  “恒泰,恒泰!你千万别上当!”
  恒泰正要上车,听声音转身,见是佟毓秀疯疯癫癫地跑来,不无惊讶,立时怒道:“佟毓秀,你果真还没死!自投罗网啊!来人啊!把她给我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