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作者:
春池星 更新:2025-09-26 10:32 字数:3867
云燕佯装生气:“你要是不去,我就去跟于老师处对象。”
舒瑞英无奈地说:“这就是两码事。”
“是一码事。”云燕倔强地说:“你有没有想过,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光留我一人,我以后怎么办?”
舒瑞英皱起眉头,叹口气说:“你这孩子就是倔...”
云燕拉着舒瑞英的手,迫切希望她能够答应看病。
感受到女儿的坚持,舒瑞英终于说:“行,吃完饭,我到队长家里请假。”
云燕坚定地说:“不管他批不批,明天咱们必须到省城看病。”
舒瑞英知道云燕是关心她,微微颔首说:“听你的就是了,只是省城药贵,咱们开了方子回来拿药。”
“好。”云燕这才露出可人的笑容。
******
五八年土地整改规划,武海市西郊的农村宅基地,分化成十八条巷子,井然排列,近13万人口变为城市户口。
绒花巷在西郊棉田旁边,原是绒花村。
云燕的姥姥在此生育三姐妹。
老大舒乐凤、老二舒郁芬、老三云燕妈舒瑞英。
仨姐妹都命苦丧夫,半辈子奔波,还是回到娘家一起居住以便照应。
姥家瓦房在绒花巷南头,一间正房两间耳房。
正屋又被隔为两间,住着舒乐凤和儿子钟爱国一家三口。
西边耳房是舒郁芬和梁欣住。对着的东边耳房是云燕和母亲住。
东屋面积最小,十五平米左右。隔着帘子摆着两张小床。
床头是窗户,窗框上挂着两掌大的伟人画像。床尾摞的是樟木箱子。
两张床的中间有个方桌,上面还放着学习中的伟人语录。
多数时间,大家也不留在屋子里,都是在外面干活。厨房在院落东边搭了个彩棚,厕所在院子西角落。
云燕的窗前,有一棵姥爷种下的枣树。
年幼时她皮实,闯了祸,没少往上爬着躲打。
说来可怜,小胳膊小腿几乎没有成功爬上去过。可是她每次都能成功躲打,倒是记不清托谁的福。
此时青枣刚露头,树荫连连,下面的木头桌椅上摆着母亲没缝完的手套。这是要给云燕干活用的。
舒瑞英见云燕还丧着一张小脸,想到她下乡前摔破后脑勺,时不时会头疼,看她傻愣愣的,还以为她犯了毛病:“等到了省城也给你拍个片子。”
云燕知道自己没事,就是记性差点,也不知是不是摔过的缘故。
原先也是累急了会头痛,随便应了一声,接着去墙角抱了捆柴火准备烧晚饭。
舒瑞英忙喊住她:“傻丫头,那是你嫂子的柴火,小心她又骂你。”
嫂子自然是大姨舒乐凤的儿媳妇关淑兰,平日抠抠搜搜,偶尔占点小便宜,云燕当年没少跟她对着干。
若是上辈子听到这话,云燕肯定会说:“她上次用咱家的柴火还没还,我用她的又怎么样?”
这次云燕一反常态,乖顺地放好柴火,仔细垒上。
舒瑞英觉得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这时舒乐凤从外边回来,她嗓门大,看云燕出来了,嚷嚷道:“小丫头片子,大字不识几个就要跟老师搞对象,还不替你妈把饭做上。天都擦黑了。”
她们是凑在一起吃饭,三家轮流做饭。今儿正好轮到云燕和她妈。
云燕不羞不臊地说:“我跟我妈说了,不跟于老师搞对象了,你以后别这样说,怪让人误会。”
大姨属于性情中人,本想挤兑她几句,听了这话猛拍大腿说:“这才是咱们家的好闺女!”
云燕知道她没坏心眼,笑了笑没说话。
云燕做饭手艺好,都是跟舒瑞英学的。晚上三家人都回来,一共八口人挤在枣树下边吃饭。
饭吃到一半,不请自来了两位客人。
是巷子东头老张家母子。
张大娘抱着布料,她儿子一米六左右的个头,涨红脸跟在后面偷偷地往云燕脸上瞧,满眼的惊艳。
张大娘飞快地扫了眼云燕,也是满意。
她笑着与舒瑞英说:“他婶子啊,本来不打算打扰你,可秋收就快开始了,想着我儿子还没干活的衣服,老姐妹还记得你手艺好,你看看能不能给他做上一身。”
舒瑞英的巧手远近闻名,不管是做菜还是做衣服,总有人过来花钱请她帮忙。
十多年没回来,有人还记得她的手艺,舒瑞英挺高兴的。
张大娘把她儿子往舒瑞英面前一推:“我儿子今年二十九,和善又孝顺,还是种棉花的一把好手,最是能吃苦耐劳的。对了,他还顾家,除了洗衣服做饭,其他的活也会干。”
云燕觉得纳闷,做衣服不是应该把腰围臂长报上,怎么像是推销她儿子。
再则觉得好笑,家务活洗衣服做饭才是大头,这都不会干算什么顾家?
等张大娘母子离开,梁欣把碗重重地往桌子上一放,说了句:“受不了,真把乡下丫头当成香饽饽。”
云燕知道她的调性,不咸不淡地说:“成不了香饽饽,麻烦多找找自身的原因。”
梁欣鹅蛋的脸,眼睛下三白,上嘴唇薄的仿佛没有,常年在棉田干活,皮肤偏黑,不过没有她的心黑。
上辈子,张忠凯买下“毒面料”,其中就有她在中间牵线搭桥。
对于她,上辈子的云燕没把她当回事,险些筑成大错。
这辈子,云燕不想再让她端着姐姐的谱指手画脚,打算好好的治一治梁欣。
舒郁芬看了眼梁欣的眼色,小声说:“闺女,你去看书吧,妈来刷碗。”
梁欣不情不愿地起身,到底惦记新买的小人书。
又坐了会儿,大哥一家也走了,舒乐凤在桌面上把话挑明:
“你们常年不回来,不知道目前情况。咱市里的棉四厂把原先的纺织、布料、制衣合并,三家厂子如今成了一家。工作岗位一年比一年少,你们还没回来,就传开了手上有工作。脑袋瓜灵光点的,知道小燕儿替不了她爸梳棉的力气活儿,都等着你们家要把工作卖掉呢。”
若是正儿八经买工作倒也不错,可惜还有人把主意打到云燕身上。
这姑娘巴掌大的小脸,配上灵动活泛的杏眼,更有画龙点睛的妙媚。正赶上十八岁的芳华,掐着杨柳细腰,哪个男同志见了眼珠子都得直。
就这么羸弱的外貌,眼神充满生命力,像是燎原野火后的一抹嫩芽,弱小却充满希望,烧得男青年们抓心挠肝地惦念着。
云燕回来后,每次出门都有人抻脖子踮脚瞅。还在背后戏称她是绒花巷的一枝花。
大姨点拨后,云燕和舒瑞英就明白了。
感情好,还真成了香饽饽。
怪不得每天上门的人这么多,门槛都要被踩烂。舒瑞英还以为是大家念旧情。
“大姐,我明白你的意思。以后我们娘俩会注意的。”
舒瑞英无奈地说:“别的不多说,我得先去队长家请假,明天小燕儿带我去看病。”
“早就该去。”等舒瑞英离开,舒乐凤小声跟云燕说:“待会上我屋里拿点钱。”
云燕也担心医药费不够,没跟大姨客气,点点头应了。
舒乐凤没想到她能这么快答应,这姑娘要强还要脸,深感欣慰。
云燕上一世纵横商场,早就学会了进退有度。真诚帮助她的,她欣然接受,以后慢慢还就是了。
舒瑞英请好假回来,路上遇到在她家门口徘徊的于幼清,“客气”地将人撵走。
正巧云燕给她开门看到于老师的背影。
不等舒瑞英开口,云燕先说:“等忙完这一阵我就跟他说清楚。”
反正也没处上,不过就是相互暧昧着,往不好听的地方说,是她被钓的一头热。
舒瑞英放下心,殊不知云燕此刻心中另有想法。
撇开于幼清是早晚的事,后面肯定跟上一世一样,张忠凯黏黏糊糊地追求她。这辈子她是一点都不想跟这个蠢货有关系。
另外,云燕想知道一直帮助她的大佬会是谁,如果这辈子她要结婚,那位何尝不是个好选择呢。
第3章
去省城需要四个小时。
云燕揣着介绍信,凌晨五点起来跟舒瑞英坐客车。费劲巴拉到了省城人民医院,医生听到舒瑞英的描述,叫她张开嘴压舌头。
云燕在边上补充着说:“她喉咙老是像卡着,咳又咳不出来。”
省城大夫见多识广,很快发现舒瑞英有会厌囊肿:“现在状态还好,不过要尽早切掉,不然容易窒息导致死亡。”
云燕小脸发白,怪不得母亲睡一觉人就没了,原来是窒息。
幸好坚持过来了。
云燕跟大夫约定手术时间,拿了药,跟舒瑞英回到海城绒花巷。
棉田地里。
“这么严重还得动手术啊?”
舒乐凤见她们娘俩换了衣服到棉田里干活,心疼老妹:“那你还干什么活儿,赶紧回去躺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