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作者:春池星      更新:2025-09-26 10:33      字数:3846
  
  灵儿买完冰糖回来,被关淑兰抱起来亲了又亲,骄傲地说:“我的好闺女立大功了,走回家吃小馄饨去,吃到饱!”
  要不是灵儿抓到“萝卜精”,他们指定被骗了。
  街坊四邻有点好吃的全塞灵儿兜里,小腮帮子吃的鼓鼓囊囊的。
  棉花全部装车,往棉四厂来来回回运了一天。别人都是高兴的,张忠凯的脸却是垮的,好不容易能管仓库,结果仓库空了,找谁说理去。
  云燕正打算回家,巷长带着棉四厂的人过来了。
  “我老归老,还没到老眼昏花的时候。”他看到云燕叫着灵儿过去,随后灵儿叫来小孩子们找萝卜,不是云燕背后指使的还能是谁。
  棉四厂临时下来的干部姓阮,是面料四车间的主任。她毫不吝啬地夸奖了云燕。
  虽然是口头嘉奖,云燕还是挺开心的。
  嫂子还在,年猪肉也有了保证,非常完美。
  卖棉花的钱第三天送到了巷长手里,巷长挨家挨户分钱。到了云燕这里,多奖励了十元钱。
  不等云燕推脱,巷长说:“那帮人不光骗了咱们,还骗了附近好多棉农,找回的损失有三千多元,这么大一笔数字,奖你十元,还是我小气了。”
  云燕安安心心地把钱收下。
  等巷长走后,云燕把钱拿给舒瑞英。
  舒瑞英让她自己收着。
  可惜云燕拿不动她爸的梳棉工具,要不然进到棉四厂工作该多好啊。
  看阮主任一身工人服,头发气色都好,人也温温和和的,真让她羡慕。
  她不知道,其实她女儿在心里有个目标。
  还很大。
  上辈子因为面料的事情被人坑了,云燕这辈子很想建设一家与棉四厂一样的集纺纱、织造、染色、制衣为一体的大型服装企业。
  到时候她也不必再跟上辈子一样,为了面料求爷爷告奶奶,被其他公司背刺。
  要是能进到棉四厂里进行实践学习那是再好不过,只是天不遂人愿...
  不过云燕还是高兴多得了十元钱,加上秋收前后忙活,她跟她妈俩终于把手术费挣回来了。
  舒瑞英看她没心没肺地样子,想起最近在她身边打转的年轻人,问云燕:“你心里有好人选吗?总得把你爸的工作接下来。要不然就算卖给别人我都心疼。”
  云燕想了想说:“黄大哥、王嘉泉还有颜谨...我再考虑考虑。”
  舒瑞英觉得这仨个都不错,点头说:“你要抓紧,也要保持好距离。”
  云燕答应下来,转而又跟舒瑞英说:“你想谁当你女婿?”
  舒瑞英看看边上没人,叹口气说:“你打小主意都正,我哪里能劝的了你。你只要找个人品好,踏踏实实过日子的就好。”
  云燕脑袋瓜一转,明白舒瑞英喜欢谁了。
  人品好又踏踏实实的不就是黄孝荣大哥么。
  云燕正在舒瑞英说着悄悄话,门口灵儿脆生生地喊了句:“你找谁呀!”
  云燕和舒瑞英顺着看过去,灵儿牵着关淑兰的手进来。后面跟着从外地干活回来的大哥钟爱国。
  而他后面跟着进来的是张忠凯。
  云燕料到他今天会来,当年也就是这时候过来找她,让她对他动了心。
  那时她刚从失恋的伤痛里走出来,又接连失去母亲和嫂子。
  云燕小小年纪,天就塌了。
  张忠凯陪护在左右不离不弃。
  后来张忠凯送给她一样礼物,彻底打动了她的心。
  与上辈子一样,张忠凯也是用油皮纸包着一样东西递到云燕面前。
  他回去思前想后,云燕能跟王嘉泉有说有笑,不搭理他,肯定是认为王嘉泉有文化。
  云燕本来不想接受,可看到大哥难得回来,嫂子张罗了三菜一汤,犯不上跟他拉拉扯扯浪费时间。
  见云燕收下礼物,张忠凯千叮咛万嘱咐地说:“这是我自己写的,你一定要仔细看,认真看,有不懂得地方要来找我。”
  钟爱国不喜欢张忠凯,换了衣服随便抹把脸叫云燕说:“过来,我给你带杏干了。”
  张忠凯识趣地跟云燕告辞,指了指油皮纸笑嘻嘻地走了。
  “马上来。”云燕应了一声。
  “不着急。”钟爱国见张忠凯走了,也不着急叫云燕,又回到屋子里把给媳妇和闺女的东西拿了出来。
  他干的是木匠活儿,手艺好,经常被人请着干活。
  去到哪儿回来,肯定会给小院里人人都带礼物回来。
  舒瑞英就说:“礼物不在多金贵,人家惦记你,这门心思就是最宝贵的。”
  从前云燕还不理解,年纪大了以后看惯人情世故,明白被人惦记的确是最难能可贵的。
  她把油皮纸扯开,看到里面眼熟的《诗集》。
  这是张忠凯写的情诗,整整一本。
  字迹虽然潦草,可句句都是掏心窝子的话,曾经十八岁的云燕几乎一下子就被迷住了,彻夜地读。碰到不认识的字,用手在桌面上描着学,然后找张忠凯去问。
  这是她在日夜痛苦之中的唯一支柱。
  每一首诗,每一个字,她都能感受到里面的爱意和守护。
  一来二去,感情就培养起来了。
  再次读到这些诗集,云燕感叹万分。她已经不是需要一点点描字的女孩,早已经物是人非,可惜如此动人的诗句。
  “小燕儿,看什么呢?”
  王嘉泉从夜校出来,秋收过后,扫盲班要继续开,他过来问问云燕要不要报名。
  云燕没跟上一世一样,把诗集藏起来,反而大大方方地捧在手里说:“看诗。”
  她知道王嘉泉他们这批知识分子在私底下会看手抄本的《曼娜回忆录》《在茫茫的夜色背后》《第二次握手》这类情感类书籍。她看几首诗歌算不得什么。
  “好看吗?”果不其然,王嘉泉并不觉得有问题。
  “挺美好的。”云燕说:“张忠凯写的,我打算看完还给他。”
  “他写的?”王嘉泉扫了一眼,读出那页的句子:“...‘你是我白天黑夜不落的星’。”
  云燕感慨地说:“张忠凯还是有那么点哄姑娘的水平。”
  王嘉泉诡异地看她一眼说:“你会外语,但没读过《乌黑的眼睛》?”
  第10章
  云燕怔了怔,转瞬间明白王嘉泉的意思。
  她是实用主义,后面学习也是走服装专业方面。
  哪怕后来成为研究生,跟她说棉花、说布料、说设计,她肯定头头是道。你跟她谈文学,还不如跟她弹棉花。
  云燕指着另一句诗说:“‘我荒谬地开始——’”
  没等她说完,王嘉泉轻轻道:“——‘我荒谬地开始...把两个字混为一谈,我和你。’这句太经典,《致茨维塔耶娃》。”
  云燕对着一个字一个字地看,还真是没错。
  她重重地合上诗集。
  王八蛋。
  被张忠凯骗了半辈子,今日才知道,原来不是他写的!
  亏她有段时间抱着诗集转辗反侧,把它当做精神支撑,踏上一条不归路。
  “张忠凯真说他自己写的吧?”王嘉泉明白了,他把诗集拿起来,看到诗集下面纷乱的小字提到“斯芬克斯”。
  王嘉泉仔细看上面的字迹说:“这不像是他的笔迹。字如其人,这是大气狂隽的草书,张忠凯一肚子小家子气写不出来的。”
  王嘉泉想了想补刀道:“上次我跟他聊天,他连‘托尔斯泰’都不知道,怎么可能会写‘斯芬克斯’...要我说,这诗集不光不是他写的,说不准也不是他抄的。”
  怪只怪形式主义害死人。
  张忠凯肯定没料到,自己掏出的杀手锏“杀”掉了自己。
  见云燕表情不好,王嘉泉明白说到她的心里去了。
  他知道云燕是个喜欢真才实学的人,讨厌卖弄学问。他在云燕面前还是有很大的优势。
  云燕缓了下情绪,伸手从树上够下两颗青红的枣,递给王嘉泉一颗,剩下的一颗大咧咧地往衣服上蹭了蹭,咬了一口。
  王嘉泉笑了笑,将大枣捏在手心里留着。
  云燕咬着大枣问他:“你觉得能是谁抄的?”
  王嘉泉在脑子里把能做这样事的人过了一遍,摇摇头:“咱们巷子里没有这样的人。文化水平都不高。”
  云燕抬抬下巴,指向家对面,隔着一条石板小路的将军巷。
  王嘉泉想起前阵子谢慎泽带人到棉田里干活,露出的精壮的男性身体,倒也跟狂放的字体贴近。
  但在他看来,将军巷的人太祖那辈据说是土匪出身,后来投的及时穿上绿衣服。他们五大三粗的人,哪里会有细腻的心思想着怜香惜玉。
  “也许是他从外面弄的。”
  云燕等来这样的答案也不吃惊。
  王嘉泉看到云燕有些失望,腼腆地问:“你喜欢的话,我可以给你写,要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