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贪官 第65节
作者:渝江河      更新:2025-09-27 08:51      字数:3189
  而这里却已经达到,利用水力机械裁剪和打孔的水平,只要固定好模具,就完全不存在这种偏差。
  不仅如此,还因为机械的周而复始,使得产量加大数倍不止。
  不论那叫做‘流水线作业法’工序排列顺序,还是那些齿轮复杂的水力机械,朱元璋都想拥有。
  越是想拥有,杀不杀叶青这个问题,就越是难以抉择。
  这就是他在三号车间里的反应,看不出个什么来!
  可他刚来到四号精加工车间,就看到这个工位的边上,堆码着近千套士卒成品衣甲。
  而这些衣甲的胸甲上,还刻得有字。
  按照朝廷的规制,为了追责质量问题,必须刻有出产工坊信息。
  当然,也只会有工坊信息,绝对不会像城墙砖一样,还刻有工匠个人信息,毕竟制造甲胄的师傅,也属于保密性人才。
  可也正是这些朝廷军器局下的工坊名字,让朱元璋一下子就意识到,这些堆码在地等待被拆的甲胄,全是朝廷配发的边军士卒甲。
  看着这些堆码在地等待被拆的士卒甲,看着这些已经被拆卸并装进推车里的甲片,朱元璋的心都在滴血。
  “你们能造出更好的甲胄,你们了不起啊!”
  “你们就把皇帝陛下对边军的恩典,全部拆了扔掉啊!”
  “不错,朝廷军器局的造甲工艺没有你们好,你们瞧不上眼!”
  “但你们要知道,皇帝陛下不止一次对百官说,北方边军常年备战,必须挑选最好的兵器和甲胄,优先装备北军!”
  “就算你们有换装的能力,把这些甲胄当备用甲不好吗?”
  “为什么要拆?”
  “为什么要如此糟践皇帝陛下的恩典!”
  “......”
  说到这里,朱元璋那双猩红的眼睛里,都有了些泪痕。
  他为这些人把他朱元璋的恩典当废物而气愤,他更为这些人糟践东西而气愤。
  他亲自去过军器局下的兵工坊,他亲自握过工匠们那双满是污渍与口子的手!
  看着那双手,他都恨自己不能给他们更好的待遇。
  也可以说这些点点滴滴的感触,就是让他变成劳模皇帝的动力!
  可现在倒好,这些人就把那些师傅们的心血,全当成了废物处理,实在是让人火大又心酸!
  他也知道,这一切都怪不得这些百姓,这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谋生的活计。
  这一切的账,都该算到雁门县的知县老爷叶青的身上!
  想到这里,他又暗自自嘲了起来:
  “咱跟一个私造兵工厂家伙,生这气干嘛?”
  “这么一个对咱这个皇帝只有表面上和形式上尊重的家伙......”
  一想到这里,朱元璋就再次下定了决心。
  他会等着和马皇后汇合,这是他答应马皇后的事,他必须做到!
  但他也一定不会放过叶青,就算马皇后说破大天都不好使!
  而此刻,
  这些被劈头盖脸一通骂的女工,也是和张师傅他们之前一样,开始就被朱元璋的气势给吓到了。
  可也就在朱元璋气势稍弱之后,她们就意识到了他这身囚服。
  下一瞬,这些平时骂人就没输过的市井婆娘,直接就叉腰开骂。
  十头母老虎发威,朱元璋这条被囚服封印了大半龙威的龙,瞬间就被骂得找不着北了。
  要不是老刘一边解释,一边‘护驾’逃离四号车间,他们得被全车间的人围殴。
  这些膀大腰圆的市井婆娘,可是真敢抄家伙往死里干的主,还是惹毛了就直接开咬的主!
  逃出来之后,
  老刘直接就笑话了起来:“大明范仲淹,还是收起你那多余的愚忠吧!”
  “我来告诉你,我们叶大人要求这么干,才是对皇帝陛下最大的回馈。”
  听到这么一个观点,朱元璋直接就愣住了。
  不仅是他,就连毛骧等人,也全都瞪大眼睛看向了这位平平无奇的运输车队队长。
  朱元璋立马问道:“这话怎么说?”
  老刘解释道:“朝廷制造的甲胄,原材料全是锤锻不足的铁,完全没有消除煤炭炼铁的影响,非常的脆!”
  “而且士卒甲片厚薄不一,一旦被敌人骑兵的强弓近距离射中又薄又脆的甲片,就会像瓷器落地一样碎裂。”
  “到了那时候,士卒除了受箭伤以外,还会被自身甲片所伤!”
  听到这里,
  朱元璋立马就想起了战场上的一幕,这种情况确实是不少。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他们必须集中力量锤锻用于造刀枪箭头的铁料,只有牺牲用于造甲胄的铁料的锤锻力量了。
  也就在朱元璋意识到这个问题之时,老刘继续说道:“但我们叶大人也说了,这已经是朝廷精挑细选,优先装备北军的甲胄了。”
  “所以,我们不能浪费,必须装备一批,就回炉一批!”
  “用我们叶大人的原话来说就是,‘在这件事情上,废物利用,就是对皇恩最大的回馈’!”
  尤其是‘废物利用’四个字,老刘的音量和语气,都加重了不少!......
  第81章:朱元璋的帝王之怒,叶大人死定了(求追更)
  “不是,”
  “你们叶大人的功名怎么来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话都不会说,废物利用......”
  说到这里,朱元璋此刻的嘴角,抖得就像是一头发狠的头狼。
  要不是看这句话还勉强算是话糙理不糙,他就真的忍不住了。
  也可以说好在这句话是老刘代为转达,要是叶青当着他的面说,就算话糙理不糙他也要亲自动手。
  虽然皇帝亲手打县官太掉价,但能够出气啊!
  朱元璋现在只觉得再这么气下去,他最起码得少活十年!
  片刻之后,稍微消气的朱元璋,就又开始思考了起来。
  抛开‘废物利用’四个字不谈,就他叶青对这件事的处理方式来看,还真的挺对得起他朱元璋的。
  是啊!
  既然他们有生产备用甲和备用甲胄零部件的能力,又为什么要用可能会对士卒造成二次伤害的甲胄呢?
  将其拆卸回炉重造,也是让他朱元璋的‘皇恩’,可以更好的披在北方边军士卒的身上,这确实是对他朱元璋最大的回馈!
  想到这里,朱元璋也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因为老刘的这句话,他意识到了叶青的一丁点好,他就立马想到了那封气死人的自我举报信,以及他家妹子对叶青写信的分析意见。
  “难道,真如咱家妹子所说,他真是在冒着被咱赐死的风险,引起咱的注意?”
  “他真是在用自己的命,博一个直达天听的机会?”
  “......”
  想到这里,朱元璋把他自进入雁门县的所见所闻,全都快速的在脑子里过了一遍。
  可以说他叶青的政绩非常好,但他叶青犯的罪也不少,这还是抛开让皇帝当劳改犯这条死罪之后的结果。
  思来想去,他终于就对叶青的处理方式,下定了决心!
  就看在这雁门兵工厂的技术实在是让他眼馋的份上,只要他叶青不私造火器,就可以暂时让他活命!
  至于把技术套到手之后,还让不让他叶青活命,就得看他叶青的表现了!
  朱元璋之所以有这么一个打算,也有他的道理。
  只要叶青不私造火器,他就算把雁门县驻军全部换装完成,也就是四个卫的兵力。
  雁门关常驻两个卫的兵力,这两个卫战力最强,因为一年四季都不用干别的。
  聂营镇和阳明堡镇各驻守一个卫的兵力,只是他们属于屯田兵,除了日常训练备边以外,还得耕种军队屯田!
  就算他叶青政绩卓越,不需要这两个卫的兵力种地,也就是四卫全年备战的精兵,一个卫是五千六百人,四个卫也就是两万二千四百人。
  只要他叶青没有私造火器,就算这两万多精兵全身包铁,他朱元璋也不怕。
  只要他朱元璋愿意,随时能让他们化为飞灰!
  可如果这两万多装备精良的精兵,还配备足够多的火器的话,那就不一样了!
  所以,
  不私造火器,就是他朱元璋给叶青的最后机会!
  只要他叶青敢碰火器,他朱元璋就不管那封自我举报信是什么目的了,这些技术宁可不要也得杀,就算是如来佛祖下凡他都要杀!
  想到这里,朱元璋的眼神之中,又有了那么一抹释然与自信之色。
  原因无他,
  因为火器技术自出现以来,就一直是朝廷垄断的技术,严禁民间私造,更不允许涉及工匠私自教授外人技术。
  只要不是朝廷军器局的人,亲儿子都不能教,一旦发现私自教授外人技术,那就是杀头起步!
  就算他叶青天赋异禀,也必须是学了冶铁技术以及造甲技术,才能够举一反三,创新出更好的技术。
  可他就没地方学火器相关技术啊!
  只要没地方学,就算他叶青是文曲星下凡,也没创新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