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贪官 第84节
作者:渝江河      更新:2025-09-27 08:51      字数:3338
  “好了,该说的我都说完了,接受这个规矩的,就继续排队,不接受这个规矩的,就可以该干嘛就干嘛了!”
  门吏说完之后,放下开口锥形筒,就立马找其他的门吏要来一壶水,一副说得口干嗓子痛的样子。
  也就在此刻,排着队的各籍商旅直接就炸了起来。
  不过他们没有一个人对这走后门的规矩表示抗拒,全都是在后悔自己准备不够充分。
  排得那么老长的队伍之中,一位大明籍汉商坐在小凳子上焦急道:“我没有带纸笔,这可如何是好,前面的兄台,有带纸笔吗?”
  “纸笔不用带,他们有帮忙准备,会在收钱的时候发放纸笔!”
  队伍某处,一位大明籍色母商人拍着大腿道:“我家里的金银倒是多得很,也是听说来这里可以赚大钱的,可我不知道这个规矩,没带那么多现金现银啊!”
  “前面的兄弟,我俩长得差不多,一百年前的祖先应该是老乡,帮忙兑换一下吧!”
  前面的外籍色母商人,用蹩脚汉语道:“好的,好的,我金币银币多得很,酒店里还有好几箱,一百年前的祖先是老乡的大明籍色母兄弟,随便换!”
  “......”
  朱元璋看着这些心甘情愿被当猪宰的各种商旅,内心深处的震惊程度,早已覆盖了他的怒火。
  他是真的一万个想不通!
  就这种简直是无理取闹到等同于明着抢钱的规矩,居然没有一个人抗拒?
  不仅不抗拒,还只是在后悔自己准备不够充分?
  他朱元璋也是一个驾驭人的高手,但也只做得到‘把卖了还让人帮忙数钱’!
  当然,他的这门手艺不是用在商道上,而是用在了政治上。
  可他也做不到这种‘把人卖了,别人还后悔自己被卖得不够快’的程度啊!
  朱元璋随便逮个人就开问:“你们这是为了什么呀?”
  “通报费二百两,领路费三百两,还不保证一定能成,这凭啥呀?”
  就坐在不远处的大明籍汉商,只是白了一眼还没开始排队的朱元璋道:“你问这个问题,就说明你对雁门县的认知不够。”
  “雁门县的产品远比其他地方的好得多,而且还限量生产,每一种商品在每个地方都是限额的,卖完就没有了,绝对的供不应求!”
  “只要我们能拿到一批货,那就绝对是闭着眼睛赚钱,还比其他地方进货赚的钱高一半。”
  “这还是在雁门进货市场进货赚的钱,要是直接在叶大人手里拿货,那就是自己派车去工业园区拉货,那可是出厂价啊!”
  “比起其他地方进货赚的钱,可就要高出整整一倍了!”
  “如果运气好,还不止一倍呢!”
  “你想想看,原本跋山涉水跑两趟赚的钱,在这里一趟就赚了,别说是走个后门,就是跪下叫爹,我也干!”
  “......”
  听到这里,朱元璋直接就给了这商人一个鄙夷的眼神,果然是商人为了利润什么都干得出来。
  可他刚鄙视完商人,就眼珠子转了起来。
  “雁门县生产的产品这么好,这么受欢迎?”
  “只可惜,咱当劳改犯的时候,没有去过工业园区!”
  想到这里,他立马就看向身后的马皇后,他这才想起他家妹子去的就是工业园区!
  他赶忙走到马皇后身边问道:“妹子,那工业园区生产的东西,真的这么好?”
  马皇后听到这么一个问题之后也才意识到,他们劳改期间的晚上,聊的尽是朱元璋的见闻,她的见闻聊的很少。
  原因无他,
  只因为工业园区和兵工厂比起来,肯定没有兵工厂惹眼。
  再者说了,朱元璋每天都在惹事,她不仅没惹事,还是劳改犯中的上宾级待遇。
  马皇后用简洁的话语快速说明之后,朱元璋一下子就明白了。
  说起来就是一句话,他叶青凭借‘雁门制造’四个字的口碑,已经有了把人当猪宰,别人还生怕自己没被宰得到的资格。
  想到这里,朱元璋再次看了一眼这些积极排队的各籍商旅,眼神也是极为复杂。
  但也很明显,他现在的眼神之中,已经没多少愤怒之色了,更多的却是赞赏与羡慕。
  不得不说,这也是他叶青的本事,还是他朱元璋没有的本事。
  可他依然还是有一点想不通!
  说好的一视同仁呢?
  同样是二百两,怎么还大明籍汉商、大明籍色母以及大明籍蒙元商人、还有外籍商人的支付方式不一样呢?
  其实,外籍商人只能支付真金白银这一条,他是基本认可的。
  无非就是仗着他的优势,赚取人家的真金白银罢了!
  虽然在他的认知里,这已经违背了他们‘一视同仁’的原则,但也觉得还行。
  可大明籍汉商和大明籍色母以及大明籍蒙元商人,还要整个不同的支付方式,他就绝对不认可了。
  不错,
  为了同化这些因为元朝而定居中原的色母人和蒙元人,他颁布了法令【蒙元、色目人氏,既居华夏,许与华夏人家结婚姻,不许与本类自相嫁娶。违者,男女两家抄没入官为奴婢。】
  但这也足以证明,他们已经是合法的大明子民了!
  都是大明子民,还要整个不同的支付方法,这有悖于他朱元璋心中的‘一视同仁’!
  想到这里,他的脸色又立马阴沉了下来!
  可也就在此刻,
  那名上午在正门答应他们,下午帮他们走一点小小后门的门吏,看见了朱元璋。
  “你还在这里发什么呆啊?”
  “再不排队,你今天都别想见叶大人了!”
  “我可告诉你,我们叶大人申时之后,可就不见人了!”......
  第102章:朱元璋猛吃三斤后悔药,叶大人是唐玄宗转世!
  “申时就不见人了?”
  “他怎么能......”
  朱元璋刚提上来了一口准备大声斥责的气,可立马就又泄了下去。
  申时结束其实也就是刚到下午五点整,这个时间绝对不是大明官吏放衙的时间。
  如果他朱元璋发现任何官吏敢在这个时间放衙,那必须是要砍脑袋的!
  他一个皇帝还常常公干到深夜,下面的官吏还敢这么早就放衙?
  可叶青却是个例外,这种偷懒之罪,比起他其他的罪过来说,已经算不了什么大罪了。
  把皇帝皇后抓去当劳改犯这样的诛九族大罪,他都可以忍得下来,更何况是一个偷懒之罪?
  想到这里,朱元璋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他想嘲笑自己太软,居然为了一个区区县官,能屈尊到如此地步!
  但他又忍不住的佩服自己,刘备为了人才三顾茅庐算什么,他为了人才可以去当劳改犯!
  朱元璋只是这么一琢磨,就不再计较叶青偷懒这件事了。
  但他也觉得不对头,公干偷懒也还说得通,这无异于捡钱的事情也偷懒?
  “他怎么能连这种捡钱的事情都偷懒呢?”
  朱元璋忙改口补充道。
  其实,这个问题不仅朱元璋弄不明白,可以说是全县的官吏都弄不明白,哪怕是他们的县丞吴大人来了,也绝对说不明白。
  门吏摇了摇头道:“我也不知道啊!”
  “当年我们雁门县穷的时候,他可以扛着锄头带头冲锋,可我们县有钱之后,他就越来越懒惰了。”
  “尤其是近半年,他就像对钱失去了兴趣一样,简直就是庙里的和尚对女人什么态度,他就对这些来送钱的富商什么态度!”
  “当然,我说的是真和尚,不是我们皇帝陛下这种混饭吃的假和尚!”
  朱元璋听到这里,直接就变得严肃了起来,但也仅仅只是严肃而已。
  他现在只觉得这个地方的人,还真是一点忌讳都没有,完全就没有这种话说了要杀头的概念。
  但他也知道,如果不是叶青的话,这些县吏也不会如此胆大妄为!
  这笔账,他得算在叶青的头上去!
  他朱元璋读书不厉害,但记仇这门手艺,可是绝对的天下第一!
  其实说他当假和尚混饭吃这种事,对他朱元璋来说,已经算不了什么大事了。
  如果是在其他地方的话,百姓这么说一嘴,他还能勉强忍过去,但官吏要是敢这么说,绝对是不会放过的。
  别说是他了,就连毛骧他们都会下意识的拔刀抓人!
  可这里不一样,这里是他叶青治下的雁门县!
  这不,毛骧他们听到这句话之后,也只是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甚至还会在心中暗笑也不一定。
  他朱元璋真正在意的,还是门吏对他们叶大人的评说。
  在他看来,就是叶青自以为钱赚多了,他的政绩足够了,就故步自封懒惰懈怠了。
  这和前期英明后期昏庸的唐玄宗,简直是如出一辙!
  一想到唐玄宗,朱元璋还真的觉得越来越像那么回事!
  唐玄宗自以为功勋卓著之后,就把自己的儿媳杨玉环弄到了手,还为杨玉环在华清宫另外盖了一座独有的莲花温泉殿。
  那莲花型的温泉池子,全是汉白玉砌筑,简直是奢靡至极!
  不仅如此,还为了她能够洗完澡之后把头发快速晾干,还在向阳处为她修了一个晾发亭!
  尤其是‘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句诗,简直像极了用鲜牛奶和人参灵芝,为专用搓澡丫鬟泡手沐足的叶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