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贪官 第125节
作者:渝江河      更新:2025-09-27 08:51      字数:3351
  他真正的原因,是要把李善长说的那句‘就当没叶青这个人’,演给他朱元璋看。
  朱元璋猜得不错,胡惟庸就是想把这句话演给他看。
  其实他非常想看叶青的奏报内容,才收到奏报之时,他下意识的就要直接拆封,也就是想到了李善长的叮嘱,他才一路小跑过来。
  朱元璋知道胡惟庸打的是什么鬼主意,无非就是想着他朱元璋亲自看了之后,再让他看后提建议。
  如此一来,他就又看了叶青的奏报内容,又不会有特殊关照叶青的嫌疑。
  朱元璋想到这里,只是笑着说道:“惟庸啊!”
  “八百里加急虽然急,但也不急这一刻,你回家陪妻儿过节去,咱稍后自行批阅即可!”
  胡惟庸听后也是瞬间一愣,但紧接着就立马告退了。
  他走在离开御书房的路上,是无论如何也想不通,朱元璋怎么突然就变得这么大方了?
  还知道中秋节给宰相放小半天的假?
  只是这个假放得也确实不是时候!
  御书房里,
  朱元璋在确认胡惟庸已经离开御书房,已经听不到他说话之后,这才赶忙拆了信封。
  朱元璋一点都不怀疑胡惟庸会拆了蜡封,偷偷看了奏折之后再假装没看过。
  首先,每个地方上书用的奏折蜡封,都是有不同图案讲究的,一旦拆开之后,基本上不可能还原到以假乱真的程度。
  再一个就是所有奏折都先过中书省,他胡惟庸本就有权利先拆开来看,完全没有这个冒险的必要。
  朱元璋在拆开蜡封之后,也是下意识的就要一下子拉开奏折本子。
  他也很好奇,这位许久不见的叶大人,会在中秋节的当天,对皇帝陛下说什么。
  再一个就是动用八百里加急的奏折,基本上就是紧急军情,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北元有动作了。
  可即便如此,他也还是深吸一口气先,他可不想再被气得失了分寸!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就是这么个意思了。
  常侍太监的眼里,朱元璋终于是拉开了奏折!
  他只看见朱元璋的眼睛,先是那么一眯,然后紧接着就瞳孔放大,最后就是红血丝可见的密布开来。
  而他接下来的动作,可以说和当初看自评奏折之时一模一样。
  朱元璋用‘双风贯耳’的力道合并了奏折,然后使出吃奶的力气就往外面扔:“气死老子了!”
  “他怎么敢......”
  朱元璋骂到这里之后,又扭头看向常侍太监,强忍怒火道:“去把皇后给咱叫来。”
  见常侍太监依然傻站在这里,他也实在是忍不住了,真就是说一个字就拍一下桌子:“还傻站在这里干什么?”
  “还不赶紧去把皇后给咱叫过来?”
  早就被吓傻的常侍太监立马就回过神来,都来不及说一句‘是陛下’,真就是提着裤裙就开跑。
  好一阵子之后,朱元璋还在那里大喘气。
  他真就是差点又叫毛骧去赐死了,可他知道现在想要赐死叶青,还得过他家妹子那一关。
  就凭他才找她家妹子借了二十万贯去还账,这个面子就得给,毕竟是吃人嘴短拿人手软!
  片刻之后,马皇后又着急忙慌的跑了过来。
  “朱重八,你又要干嘛?”
  “我那边忙得很,这天就快要黑了,大家还等着中秋晚宴呢!”
  “就那又回到我们手里的近十车琉璃制品,大多都是灯塔的灯罩,我正在安排人手换上。”
  “你的那些个妃嫔儿女儿媳们,可都等着看呢!”
  朱元璋只是摆了摆手道:“咱现在可没心情陪你们吃月饼,看月亮,咱现在是看月亮都觉得是血月!”
  马皇后是既不解又无奈:“又怎么了?”
  朱元璋指着他捡起来奏折道:“你自己看,叶大人动用八百里加急,来祝咱们中秋节快乐来咯!”
  马皇后看着这散乱的奏折立马就知道,明显是被他朱元璋扔过之后再捡起来,随意的砸在了桌子上。
  她只是看一眼奏折,就知道绝对不是朱元璋说的这么简单。
  关键这还是叶青来的奏折!
  她是真的又想看又怕看,又想知道是什么内容,又害怕内容过分到连她都觉得过分!
  但事情还是要解决的,她也只有坐在椅子上,好好的欣赏一下叶大人的奏折。
  奏折内容:“启奏陛下,值此中秋佳节,臣赠歌一首,祝陛下中秋快乐。”
  “歌词如下: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立国六年就有五年荒!”
  “最后,臣斗胆一问,陛下看过臣的自评奏折之后,就没点想法?”
  “言尽于此,臣稽首再拜!”
  “落款:罪臣雁门县知县叶青!”
  朱元璋的眼里,马皇后在看过这封动用八百里加急送过来的奏折之后,都是一把拍在了桌面上,然后手撑着额头,一副无力又头痛的样子。
  看着马皇后这样,朱元璋也是无奈的摇了摇头,一副失望到了极致的样子。
  他只是径直走到龙案前,又扶又拽的把马皇后按在了龙椅上坐下,然后就从后方书柜里拿出空白制式诏书,并摊开在马皇后的面前。
  他一边为马皇后磨墨,一边说道:“你也别多想了,这人就是纯粹的找死。”
  “叶大人有钱,一看就是买通了驿兵,专门在今天送到,专门中秋节当天给咱找不痛快。”
  “咱也不想了,咱成全他!”
  “但一直都是你在保他,那这封赐死诏书,你来写!”
  “咱亲自为皇后娘娘磨墨,别愣着了,赶快请吧!”
  “......”
  马皇后再看了一眼这封奏折,是真的言简意赅又过分,过分到她都有点想当母夜叉了都。
  尤其是这首除了顺口就毫无文化底蕴的歌,完全就是用来恶心人的。
  凤阳是哪里?
  凤阳就是濠州的别称,就是他朱元璋的老家!
  这首简短的歌谣,就是在说他朱元璋不仅没为老家谋福利,还让老家的百姓越过越苦,过得比元朝的时候还要苦!
  关键是还故意在中秋节当天来恶心他,简直是不要太过分!
  更关键的是,这纯粹就是子虚乌有的事情,完全就是乱弹琴。
  朱元璋是一个非常念旧的人,他让李善长去管理濠州,还迁徙十几万江南富民过去,不就是为了让家乡百姓过得更好吗?
  也就在马皇后想到李善长三个字之时,她立马就觉得不对了。
  朱元璋的眼里,马皇后再次拿起奏折,一字一字的看了起来。
  只是这个时候的马皇后非常的平静,可以说她是在慢慢的欣赏书法,也可以说她是在寻找蛛丝马迹。
  终于,马皇后轻轻的放下奏折道:“重八,你就别磨墨了,这封奏折有问题。”
  朱元璋皱着眉头,瞪大眼睛,依旧郁气难消:
  “他都这么气咱了,还有什么问题?”.......
  第141章:朱元璋再赴雁门,叶大人结仇全体淮西勋贵!
  朱元璋是真不觉得这封奏折,还个有什么别的问题。
  也可以说他不认为这封奏折,除了给他找不痛快,除了打他脸面,还有什么别的深意。
  但他家妹子既然这么说了,他还是愿意耐着性子听下去的。
  “皇后娘娘,请赐教!”
  马皇后的眼里,朱元璋直接把对付叶青的话术,用来对付她了。
  不过她也不计较,谁让他叶青参奏点事情,还用这种近乎于找死的方式呢?
  在她马皇后看来,叶青又是玩的老把戏。
  还是那个道理,他不是淮西勋贵的人,为了他的奏折可以顺利的到达皇帝的手里,只有给人一种自寻死路的感觉。
  如果皇帝只看懂了表面的意思,他就把自己的命赔进去了,可如果皇帝看懂了其中的深意,他也就成功的为民请命了!
  不错,
  在她马皇后看来,叶青就是在为民请命!
  马皇后指着这首除了顺口,就一点也没有文学性的歌道:“这首歌虽然写得很差,但却寥寥数字之中,提到了三次‘凤阳’!”
  “俗话说得好,一而再不可再而三,他却再次提到‘凤阳’二字,难道真的就是为了写一首歌,说你对家乡不好?”
  “还有,据我们的了解,他叶青是一个懒散的人,更是一个在其位就只谋其政的人。”
  “但凡是超过他职权范围的事,但凡是超过他管辖之地的事,他是一点都不带管的。”
  “这样的一个人,怎么会再三提到凤阳,提到陛下的家乡?”
  “还有,你在生气之前,也得多想一个问题,那就是他这个不搭理淮西勋贵的人,只有把奏折写成这种自找死路的样子,才能让他的奏折顺利并快速的到达你的手里。”
  朱元璋听后,也是立马就冷静了下来,他也拿起奏折一字一字的看。
  冷静下来后的朱元璋,只是结合他对叶青方方面面的了解,一下子就想通了。
  他笑着道:“咱把你叫来就没错,咱差点又犯错了。”
  “看来这丞相制度,是该想办法撤除了,再这么搞下去,咱真有可能忍不住杀了他这个气死人的奇才。”
  说到这里,朱元璋又问道:“那你说说看,他这个除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啥也不管的人,写这么一首说咱对家乡百姓不好的歌,是为了什么?”
  马皇后只是点了点头,就开始讲述她的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