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贪官 第207节
作者:渝江河      更新:2025-09-27 08:52      字数:3155
  就把皇帝和皇后留在危险之地这一件事来说,不论怎么算都是死罪,不知者不罪这句话也不好使!
  可也就在此刻,朱标又立马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不是他俩查到偷偷回来报信的,是爹让他们俩回来报信的?”
  “如此说来,那就是我爹先被强行拉了壮丁,后面又自愿当这壮丁?”
  “先被强,后顺从?”
  “先反抗,后自愿?”
  “......”
  想到这里,朱标心中的怒火立马就消散了不少,因为他太了解朱元璋的是个什么人了。
  他爹可是曾经的‘朱大帅’,他让人正大光明的回来报平安,就证明他爹认为那个地方不算是危险之地。
  也可以说是,曾经当过领兵元帅的皇帝朱元璋,认为他叶青绝对可以守住城池,他想在那里继续考核叶青!
  朱标想明白这一点之后,还是觉得朱元璋太过冒险了。
  因为在他朱标看来,朱元璋的判断也并不一定就准确,也可以说是朱标冒不起这个险!
  且不说他朱标对朱元璋和马皇后有多孝顺,就他的私心来说,他就冒不起这个险。
  当皇帝太累了!
  朱元璋出走这两趟,他无异于当了两回皇帝,也就是差一个名为登基仪式的过场而已!
  他不想这么快当皇帝,他还想他爹再帮他打几十年的工呢!
  反正他爹就跟一头牛似的,干得多还花销少,绝对是包赚不赔的买卖!
  也就在朱标如此思索之时,下方闷头不语的满朝文武,也早已各种猜疑了起来。
  能站在这奉天大殿里的人,不说全都是人精,也绝对都是些一肚子弯弯绕的聪明人。
  他们知道,随侍太监一旦中途打扰上朝,就一定不是什么小事,也可以说一定是拿不上台面的大事!
  而在这满朝文武看来,这件拿不上台面的大事,一定事关出走多日的皇帝和皇后!
  翰林院大学士孔克表想到这里,立马就看向了中书右相胡惟庸,眼神还颇为复杂,甚至还有明显的暗示之色。
  胡惟庸自然知道他在暗示什么,一定是暗示他以关心的语气,开口问陛下是否有消息。
  但胡惟庸只是目不斜视,权当没看见他的眼神。
  胡惟庸虽然道行不如李善长,但也算是一个聪明的人精,他怎么会在这种时候去关心朱元璋呢!
  在他看来,如果这个消息真的事关皇帝皇后,朱标一定会宣布下朝,也一定会留下他商议。
  原因无他,
  徐达当北伐元帅出征去了,李文忠、汤和、蓝玉、常茂等人,也跟着出征去了。
  就现在的朝廷班子,能为太子参谋一二的人,也就是他中书右相胡惟庸,以及刚刚成为太子老丈人的,吏部尚书吕本了!
  胡惟庸一想到吕本,立马就用余光看向站在边上的吕本。
  他的眼里,吕本不仅不动如山,还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就好像他就没发现随侍太监附耳朱标这件事一样。
  “退朝!”
  “胡卿留下,吕卿留下!”
  正如胡惟庸所料,朱标直接宣布退朝,还留下了胡惟庸和他的老丈人吕本。
  等所有人都离开朝堂之后,朱标这才离开龙椅,并招呼二人跟着他往御书房而去。
  御书房里,
  朱标不紧不慢道:“陛下没有回来,还在雁门县。”
  胡惟庸和吕本听到这话之后,这才先后露出惊骇之色,并发表了他们作为臣工,该发表的意见。
  当然,更多的还是关切的问为什么不回来。
  朱标听着这么个问题,也实在是不好说,更不能说。
  直接说皇帝和皇后,被一个区区七品知县抓了壮丁?
  这肯定是不行的!
  朱标只是严谨而从容的说道:“陛下感念边军不易,便以皇帝之尊,担任他们的参将。”
  胡惟庸和吕本听到这么一个答案之后,直接就惊得瞪大了眼睛。
  皇帝有这血性倒是不假,但皇帝怎么会如此的不理性?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这句话,他是不懂吗?
  就算皇帝一时被血性冲昏了头脑,皇后该不会被血性冲昏头脑吧!
  想到这里,二人对朱标的说辞就表示怀疑了!
  而此刻,
  朱标也从二人的目光之中,看到了怀疑二字。
  “果然,”
  “老狐狸没那么好骗!”......
  第209章:叶大人再披李世民亲赐明光铠,太子朱标智斗老丈人和宰相!
  朱标有了这么个意识之后,便立马恢复了严谨与从容。
  而在他面前的胡惟庸和吕本,也只是眼睛一眨之后,就立马恢复了各自的常态,就好像他们在听到这么个消息之后,只是瞬间的震惊就再无其他一样!
  朱标的眼里,刚成为他老丈人,刚由太常寺卿改任吏部尚书的吕本,只是站在那里,还三分低头。
  朱标知道,这个女儿为侧妃的老丈人向来谨慎,而且还很守规矩,知道什么时候论家事,什么时候论公事。
  这里不是东宫饭厅,这里是皇帝的御书房,所以他吕本只是他朱标的臣工。
  就他吕本的站姿来看,就只是一个毕恭毕敬的臣工。
  但朱标也心知肚明,他这个老丈人的脑子可一点都不笨,甚至比胡惟庸更懂得‘懂装不懂’!
  不错,
  朱标这句话是真话还是谎话,吕本早在震惊之后的下一瞬,就立马反应了过来,甚至也已经猜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其实,这件事情真要分析起来也不难!
  如果只是朱元璋一个人去,这个曾经的‘朱大帅’,或许还真有可能在认为可以守得住的情况下,因为热血上头而当这个‘郭将军’!
  以他的军事才能,想在边军堆里混个参将当,那可就太简单了,只要露一手就搞定的事。
  总的来说就是一句话,如果只是朱元璋一个人去的话,他就有可能在有把握的情况下,过这么一回将军瘾。
  可问题就在于,并不是他一个人去,还有一个细心又冷静,还随时都为他着想的马皇后随行。
  马皇后会允许他以身涉险?
  马皇后绝对不会允许他朱元璋以身涉险!
  所以,朱元璋绝对不可能心甘情愿的当这个参将,最起码一开始不会心甘情愿!
  想到这里,吕本依旧一副‘太子说什么就是什么’的样子。
  在他看来,太子殿下一定在朱元璋留在雁门的方式上撒了谎,可即便是知道他在撒谎,他吕本也只有心甘情愿的被骗。
  原因无他,
  只因为他是朱标的老丈人,他必须处处为朱标着想,他必须把朱标的谎话当实话听。
  他吕本的目标,自始至终都是太子妃常式,以及太子妃肚子里可能是嫡长子的孩子。
  至于朱标,他这个未来国仗必须无条件支持!
  别说朱标说谎有他说谎的道理,就算朱标是为了不光彩的目的说谎,他都必须无条件的当真话来听!
  “这个吕本,”
  “还真是装傻充楞的好手啊!”
  也就在此刻,
  站在吕本旁边的胡惟庸,本还想着由这个太子的老丈人发问,自己好坐收渔翁之利。
  可现在看来,还真就是他胡惟庸聪明,这吕本也笨不到哪里去。
  胡惟庸想了想后,还是不能由他来问这个问题。
  同样的道理,吕本猜到了朱标撒谎的理由,他胡惟庸也猜到了。
  不论他们俩谁开口发问,只要是一句质疑太子的话,那就是得罪了太子,还得到了太子的特殊关注。
  这种赔本的买卖,太子的老丈人都不做,他这个本就站在皇权对立面的相权代表人,也自然是不会做的。
  想到这里,胡惟庸只是向北拱手道:“陛下心系边关,实乃边关军民之大幸,实乃国之大幸!”
  说到这里,胡惟庸又面对朱标,恭敬无比的说道:“只是,陛下和娘娘万金之躯,留在战场要地,终究让人忧心啊!”
  “臣以为,陛下决定的事情,便谁也劝不了,再派人去劝说也是徒劳。”
  “可即便如此,我们也要想一个万全之策,以确保陛下和娘娘的安全。”
  说到这里,胡惟庸当即眼前一亮,加重三分语气道:“一个就算是雁门县沦陷,也能确保陛下和娘娘安全的万全之策!”
  胡惟庸话音一落,吕本这才向朱标说道:“臣附议!”
  胡惟庸见吕本附议,他不仅不表示感谢,还心里很不是滋味,一句‘表忠心的时候,你就站出来附议?’,愣是到了嘴边也没说得出口。
  而此刻,
  朱标见二人明知他在说谎却不拆穿,也是暗自夸了二人一句懂事。
  朱标轻轻点头道:“胡相和孤想到一起去了,孤有一计,还请二位爱卿听听是否可行。”
  胡惟庸和吕本果断行礼道:“还请太子殿下示下!”
  朱标也不继续端着,直接就叫人拿来了北境边防地图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