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贪官 第339节
作者:
渝江河 更新:2025-09-27 08:53 字数:3231
朱桓和朱六九二人对视一眼之后,就用狂傲无比的目光,看向他们面前的叶青。
朱桓大声道:“叶青,我可是皇侄,是可以叫陛下父皇,可以叫皇后母后,可以叫太子皇弟的人。”
“你人还没到,就要我带领全府官吏,于码头迎接你!”
“我堂堂皇亲,为了给你面子,给你搞了这么大的欢迎排场,还亲自上船迎接,可你却如此不识抬举。”
“你竟然敢把我毒打一顿,还吊上桅杆!”
“你竟然敢去我家,把我爹也抓了起来!”
紧接着,朱六九则各加狂傲道:“姓叶的,我是皇兄,是陛下的皇兄,朱府的门匾,就是陛下的手书,你去我家抓我,已经罪犯欺君了。”
叶青只是嘴角轻轻一扬道:“本官犯的欺君之罪,不少了!”
“原来那门匾是陛下的手书,我说怎么字写得这么丑呢?”
二人也是万万没想到,这张心平气和的脸上,这张嘴怎么就能说出比他们还要狂傲的话。
也就在二人瞪大眼睛之时,叶青却是看向他那不知所措的‘人工音响’负责人。
“忘了?”
“本官说的话,全部一个字不漏的扩散出去,务必让在场的所有百姓全部听到。”
尤其是最后一句叮嘱,叶青说得尤为着重。
很快,这远比朱桓父子还要嚣张的话,就被扩散到了全场。
百姓们听着这话,震惊于叶青那泼天的胆子,但更震惊于叶青长期犯欺君之罪,还能官升六品的本事。
而对面酒楼三楼包厢里,那站在窗前看着这一幕的朱元璋,在听到这些话之后,就已经能想象出叶青此刻的表情了。
叶青的嚣张并不明显,顶多就是一副无所畏惧的样子。
可也就是他这无所畏惧的样子,让他直接火上天灵盖!
“好啊!”
“他不感恩老子对他的大度宽容就算了,还成为了他炫耀的资本?”
“还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嘲笑老子字写得差?”
“咱雇农出身,也就是当和尚后,才认得几个字,都是后来刻苦努力学的。”
“他竟敢......”
马皇后等人的眼里,朱元璋叉着双手,出着大气,咬牙切齿的,一字一顿的说着。
紧接着,他就又果断转身,准备冲到叶青面前去。
可他看着站在面前的马皇后,还是下意识的停住了脚步。
马皇后劝谏道:“陛下,场内场外一万多人高呼陛下圣明,你现在下去的话,就一切都没了。”
朱元璋听后,只是当即眼前一亮,那种被架在火上烤的感觉,就更加的明显了。
也就在朱元璋意识到这一点之时,外面又传来了审判现场的声音。
朱元璋的眼里,叶青看向朱桓父子道:“本官死不死,不是你们关心的事情。”
“本官只知道,一定要将你们绳之以法!”
说着,叶青就翻开本子念道:“前宁波府知府朱桓,偷漏各地税收,利用税务印鉴,私自加收宁波各地税钱。”
“朝廷下拨奉化江、甬江等河流之河工款项,朝廷下拨赈灾钱粮,你也都有贪脏!”
“任期以来,合计贪得钱钞二十六万四千贯!”
“不仅如此,你还奸污妇女三名,更是迫使经历司吏员陈文发妻撞柱而死!”
叶青念完朱桓的罪行之后,又看向朱六九道:“罪犯朱六九,你利用儿子的职权,以及陛下御赐皇兄的身份,收受金佛、玉菩萨、蜀锦等财宝无数。”
“年近五十,你还强纳八房妾室,更仗杀一女亲父,已经构成强抢民女之罪!”
朱桓父子看着面前的那么多罪证,以及等候在旁的那么多人证,也知道根本没办法抵赖。
朱桓只是朗声大笑道:“我是皇侄,你敢杀我吗?”
朱六九更是放生大笑道:“我认罪,我签字画押,你有本事把我的罪状上呈陛下。”
“陛下绝对不会杀我!”
“我是皇兄,陛下绝对不会杀我!”
“......”
叶青听后,当即眼前一亮。
这朱六九说得对啊!
只要他上奏请示朱元璋,朱元璋下达给他的圣旨,顶多就是杀朱桓,但绝对不会杀朱六九!
到了那时候,他直接强势抗旨,杀了朱六九就行!
杀皇帝恩人之罪,再加强势抗旨之罪,真就是想不死都难了!
想到这里,叶青只是似有玩味的淡淡一笑道:“好,你们俩,认罪画押,我上奏陛下!”
“但是,不论陛下圣旨如何,我都会杀了你们俩!”
片刻之后,叶青这话就扩散到了朱元璋的耳朵里!......
第295章:叶大人和陛下的关系,竟像汉武帝和卫青,皇帝的特权圣旨!
朱元璋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叶青坚决无比的说着,他要无视圣旨的忤逆之言。
不错,
他也万万没想到,在他面前老实本分的朱桓父子,竟然会仗着自己恩宠,干出这么多伤天害理的事情。
即便有这么一层特殊的关系,他也气愤无比,甚至比面对一般的贪官,还要更加气愤。
如果让他这个皇帝来判,他也会判朱桓死刑!
可相比于他们父子二人的罪行,这个坐在审判桌后方的叶大人,却是更加的可恨!
“他竟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出此等忤逆之言!”
“朕,必不能饶他!”
马皇后等人听着朱元璋这声音不大,但却字字冰冷,还咬牙切齿的话语,当即就心里凉了半截。
他们都知道,当朱元璋发火到声音不大,还自称朕之时,那他看着的人,不出意外的话,就已经是个死人了。
马皇后和朱元璋,下意识的就想开口相劝。
可话到嘴边之后,他们母子二人又都强行咽了下去,因为他们实在是没有理由劝了。
这就不是他叶青判得朱元璋是否满意的问题,而是他叶青竟敢在万众瞩目之下,宣扬他的抗旨精神!
要知道罪大莫过于造反和抗旨,他叶青之所以可以在雁门县抗旨而不死,除了他的功劳等原因之外,最主要还是他已经成为了雁门县的土皇帝!
可这里不是雁门县,这里是他初来乍到的宁波府。
除了他那从雁门县带来的三百精兵,这里并没有任何死忠他叶青的人。
他叶青要想平安度过这一劫,除非他能做到两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他已经做到,那就是抗旨有道!
所谓的抗旨有道,就是皇帝下达的旨意明显有错,公道在抗旨者一方。
很明显,如果朱元璋下旨特赦朱六九,百姓必不会认为他朱元璋做得对,只会敢怒不敢言。
他叶青在这样的情况下抗旨,虽然大逆不道,但也占尽人心公道。
这第二个条件,那就是要做到所谓的‘法不责众’!
这场内的几千百姓和场外的近万百姓,必须团结一致,和叶青一起抗旨,就能将‘公道自在人心’这句话,升级为‘法不责众’。
一万多人乃至一城的人和叶青一起,在占尽道理的情况下抗旨,饶是至高无上的皇权,也得为民意让路。
皇权这条船虽然至高,但也怕载舟之水,变为覆舟之水!
马皇后想到这里,那看向叶青的双目,也有了些为难之色。
她作为朱元璋的发妻,本该时刻和她家重八站在一起,根本就不该期待这种让她家重八为难的事情发生。
可如果只是一味的当这所谓的贤妻,又无异于眼睁睁的看着她家重八犯错。
她知道朱六九和朱桓父子有罪,但却没想到竟然如此的罪大恶极!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还饶朱六九不死,那他朱元璋此行收获的就不是民心,而是一方的民怨!
很明显,单论罪行的话,这父子二人一个也活不了!
可也很明显,这件事情就不能单论罪行!
毕竟他朱六九对皇帝有大恩是事实,都说功高莫过于救驾,但在皇帝落难之时雪中送炭,也一样功不可没!
“你想要过这一关,不仅要让这些百姓有和你一起抗旨到底的决心,还要做到在杀朱六九的同时,还帮陛下报恩!”
“只有做到这两点,你才能活下去啊!”
“......”
想到这里之后,马皇后那看向叶青的目光,担忧之色就更胜之前了。
因为在她看来,这完全就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如果是在雁门县,那肯定没说的,必定是全县百姓和叶青一条心,这也是叶青抗旨而不死的重要原因。
可这里不一样,即便是他刚来就不要命的为民请命,但终究也只是一个初来乍到之人。
他叶青可以为了这一方百姓,不要命的为民请命,可这一方百姓,又能这么快就视他为一方父母吗?
很显然,虽有可能,但可能性绝对不大!
至于杀朱六九的同时,还做到帮朱元璋报恩,那就纯属是难上加难了。
最起码她马秀英现在想不出来,这么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马皇后为此事犯难,朱标和毛骧也为此事犯难,因为在他们的眼里,这事根本就无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