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贪官 第341节
作者:渝江河      更新:2025-09-27 08:53      字数:2937
  “我要依法判刑的奏疏,昨天才出发,按理说该是今天早上才到才对。”
  “至于朱六九和朱桓父子的事,我还没来得及派人上奏呢!”
  “不对,这圣旨不是要我放他们一马的圣旨!”
  想到这里,叶青也就走出来准备接旨了。
  坐在边上的徐达的王保保也觉得奇怪,但他们觉得奇怪的是,朱元璋为什么要临时写这道轻判他们父子的圣旨?
  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明着告诉叶青,皇帝就在这里吗?
  想到这里,他们二人就不自觉地摇了摇头!
  “不对,”
  “陛下没这么蠢,这圣旨不是直接要求轻判朱桓父子的!”
  也就在二人如此思索之时,锦衣卫当众展示蜡封完好之后,就当众拉开了圣旨。
  “宁波知府叶青,接旨!”
  叶青微微躬身行礼道:“臣叶青,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宁波知府叶青到任之后,当尽心为民,不负朕望。”
  “朕允宁波知府叶青,先斩后奏之权,辖管之内,不论庶民百姓,还是皇亲国戚,如有违法,皆可先斩后奏。”
  “另,上司布政使,不得干预宁波特别行政府之政!”
  “钦此!”
  片刻之后,场内场外一万多百姓,全都欢呼雀跃了起来。
  “陛下圣明,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啊!”
  “陛下乃千古圣王,我生在此世,乃我之大幸也!”
  “谁要是再说陛下多疑嗜杀,我他娘的,一定跟他急,陛下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明君!”
  “陛下和叶大人的关系,就是汉武帝和卫青,唐太宗和魏征,武皇帝(武则天)和狄仁杰,宋仁宗和包青天......”
  对面酒楼三楼包厢里,朱元璋居高临下的看着这一幕,脸上总算是挂上了一抹欣慰淡笑。
  他如此下旨,就可以在不暴露自己行踪的情况下,还达成所有的目的了。
  就这封圣旨而言,只能说是他在知道叶青到岸之后,给他的鼓励与赐权圣旨。
  可他有了这张赐权圣旨之后,就可以不用上奏,直接宣判了。
  审判高台之上,坐在那里的徐达和王保保看着眼前的一幕,也是笑着点了点头。
  对嘛!
  这才是他们熟悉的朱元璋!
  可站在圣旨面前的叶青,却是直接愣在了那里!
  “我这是白忙活了?”
  “不对啊!”
  “这朱元璋怎么越来越和历史不符了?”
  “他确实干脆果断,可他在处理朱六九和朱桓事件之时,也确实多有偏袒啊!”
  “这圣旨怎么像极了他朱元璋老早就知道他们犯罪,但不好亲自动手,不想背上恩人也杀的罪名,故意等着借我的刀来杀他们呢?”
  也就在叶青如此思索之时,锦衣卫当即提醒道:“叶大人,还不领旨谢恩?”
  下一瞬,吴用开始笑着提醒他,徐达和王保保也笑着提醒他。
  不仅如此,眼前那么多百姓也眼巴巴的看着他,希望他快些接旨。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他还真就是不接旨都不行了!
  是啊!
  你叶青不是口口声声说,要考验陛下是否真诚吗?
  你叶青不是一本正经的说,就算陛下要宽恕他们,也要抗旨到底吗?
  现在好了,人家皇帝陛下直接就来了这么一道,又真诚无比,又大赐特权的圣旨。
  如果他叶青连这种圣旨也抗的话,那就是百分百是他叶青的错了!
  想到这里,叶青虽然心中不情不愿,但也表面上却还算恭敬道:“臣叶青,领旨谢恩!”
  也就在叶青圣旨在握之时,徐达和王保保就先后笑着道:“叶老弟,陛下对你如此信任,你可不要辜负了陛下哟!”
  “好好干,你的仕途,绝对不止于此!”
  叶青只是笑着敷衍了两句,就坐回了他的位置。
  搞这么大的阵势,纯属白忙活,实在是不值得再浪费时间,还是早点宣判早点下班的好。
  “啪!”
  叶青拿起惊堂木,狠狠的往案桌上那么一砸。
  这是宣判需要的流程,但也是把桌子当朱元璋在砸。
  是砸他这个不按套路出牌的朱元璋,也是砸他这个确实比他叶青认知里的朱元璋,更加英明的朱元璋。
  “朱桓本为庶民,因陛下而成为皇亲,却不思报效国恩,贪赃枉法,强抢民女,更致人死命。”
  “本官当堂宣判,判朱桓斩立决!”
  “朱六九本为庶民,因陛下而成为皇亲,却不仅不谨言慎行,维护陛下颜面,还纵子贪赃,更是强抢民女,致人死命!”
  “按律,当判斩立决!”
  “但朱六九却有恩于陛下,本官思量再三,决定改判为绞杀之刑,保留全尸!”
  “来人,立即行刑!”
  对于叶青的判罚,百姓们也觉得安全合情合理。
  所有人的眼里,朱六九和朱桓父子之前有多傲慢,现在就有多软蛋,他们直接就瘫在了地上。
  划拳赢了的刽子手,把朱桓拖过去就是一刀两断。
  而另外两名胜出的刽子手,则拿起绳子就套在了朱六九的脖子上。
  按理说,以他们的专业水平,绝对可以做到快速了断,可他们就是要慢慢的拉紧。
  终于,朱六九也变成了一具全尸!
  马皇后看着这一幕,总算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个叶青,还真聪明。”
  “还真做到了又杀朱六九,又帮陛下报恩!”
  想到这里,马皇后又开始劝起了朱元璋,最大限度的免除了叶青事后遭恨的风险。
  可也就在马皇后劝完之后,朱元璋却是目光严肃道:“这件事,算他过关了。”
  “可他轻判那些贪官,和奖励一批贪官,都说是因为咱有错在先这事,可过不去啊!”
  “他今天不把这事说明白,这事就绝对不过去!”......
  第296章:叶大人请朱元璋摸良心,万人扪心自问,二位元帅竟掳走叶大人!
  朱元璋话音一落,就再次转过身去,直直的看着正坐高台之上的叶青。
  不说他的眼神有多记仇,但也绝对较真就是了。
  马皇后和朱标三人,则从侧面看着朱元璋那坚决无比的侧颜,还有那坚定不移的眼神。
  紧接着,他们只是彼此对视一眼之后,也跟着看向正坐高台的叶青。
  只是他们的眼神和朱元璋完全不一样,他们那看向叶青的目光之中,尽是担忧与期待之色。
  之所以担忧,是因为他们觉得叶青说的话,完全就没有道理可言。
  他轻判那些贪官,和奖励一批贪官,居然能说是陛下有错在先?
  且不说陛下有没有错,就他叶青奖励贪官这事,就绝对做得有错。
  当然,如果那批贪官和他叶青一样,都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实事的话,适当奖励也无可厚非。
  可事实却并非如此,怎么想也没有奖励他们的理由。
  如果他叶青说不出能够让朱元璋心服口服的道理,那他叶青就必死无疑了!
  而他们之所以期待,则是因为他们足够了解叶青。
  在他们看来,叶青虽然行为乖张,让人琢磨不透,但也绝对不是一个不讲道理的人。
  而他那独到的见解,也确实是说之前没人想得到,说之后又让人觉得非常有道理。
  他们只希望这一次,叶青也有自己独到的,且被朱元璋认可的道理吧!
  唯有如此,他叶青才能完全过了这一关!
  也就在马皇后等人如此期待之时,徐达和王保保,也想到了这一点。
  他们的眼里,场内场外一万多的宁波百姓,全都在欢呼雀跃着,像极了榜上有名,也像极了打胜仗。
  但他们也知道,朱元璋他们一家子,也一定在某处看着这一幕。
  不论马皇后和朱标作何表情,朱元璋却一定是用较真无比的目光,看着正坐高台之上的叶青。
  就叶青的判罚来看,朱元璋一定不会认为他有错。
  就凭他那封临时写出来的圣旨,就说明朱元璋认可了叶青的判罚。
  但这个皇帝陛下可不是一个会轻易认错的主,他叶青胆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他有错在先,如果不把这事说清楚,这事就绝对过不去。
  而且说不说得清楚,还得是他朱元璋说了算。
  原因无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