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贪官 第371节
作者:渝江河      更新:2025-09-27 08:53      字数:2902
  想到这里,二人也明白徐达这种不爱管闲事的人,为什么会出手管闲事了。
  管得好,管得漂亮。
  什么是兄弟?
  这才是真正为他朱元璋着想的好兄弟!
  “陛下,叶大人确实是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好,也是为了你好啊!”
  “爹,儿子附议母后之言!”
  朱元璋看着眼前‘同仇敌忾’的母子二人,只觉得一口气闷在心里,闷得实在难受。
  他粗重的吐纳好几次之后,这才缓了过来。
  朱元璋极力保持平静,还一脸苦笑道:“好,好得很。”
  “你俩别跟咱姓了,都改姓好吧?”
  “这怎么就为了大明好,为了咱好呢?”
  “世人都知道,咱可是当过朱和尚的,要不是佛门收留,就没有如今的朱元璋,咱现在对他们好一些,不应该吗?”
  “佛门都是善人,就算有个别的花和尚,那也只是极个别而已啊!”
  “还有,天下佛门子弟众多,佛门信众无数,咱要是这么做,咱就是失去了他们的人心啊!”
  “......”
  马皇后和朱标也不与朱元璋争吵,就这么耐心的听他说,总有说到不想说的时候。
  终于,朱元璋闭嘴了!
  也就在那他拿起那杯看着像童子尿的茶润喉之时,马皇后率先开口道:“陛下,你知道你亲封的‘皇觉寺’,现在有多少土地吗?”
  朱元璋随口道:“他们能有多少,无非就是几十亩地,难不成还真如那叶青所说,失去本心,变成大地主了?”
  朱标拱手道:“启奏陛下,皇觉寺,现有沃土一千八百三十五亩,逢年过节的头柱香,高达一千贯一炷香!”
  “什么?”
  二人的眼里,朱元璋不仅一脸严肃,那拿着茶杯的手,也不自觉的抖了一下。
  马皇后见此情景,便端来凳子,坐在朱元璋的面前,温柔的握着他那只刚才发抖过的手。
  “陛下,请听臣妾一言!”
  “朱桓父子在没有获得恩宠之时,以前是多么淳朴的人?”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说起来简单,但能做到的人,根本就没有几个。”
  “如果你再这么恩宠下去,不出二十年,天下寺院就都会变成撺夺大量沃土,盘剥百姓的大地主。”
  “到了那时候,佛门没有佛性,也就没有信众了!”
  “你不是在帮他们,而是在害他们!”
  “还有,你给佛门僧侣的免税免役特权,已经超过了秀才举人。”
  “他们又会怎么想?”
  “你这是让更多人出家,因为出家人的日子,比老百姓滋润多了!”
  “到了那时候,只会有越来越多的花和尚!”
  “还有,出家人多了,女人怎么生孩子?”
  “新增人口减少,你这大明,哪里征兵去?”
  “叶青的这些建议,完全可以保证出家人全是真正的苦修之人,而不是那些谋利的花和尚!”
  紧接着,朱标又补充道:“爹,如此一来,还能控制僧侣的数量与质量,多好的国策呀!”
  “叶大人什么性格您还不知道,他就是一个,不要命的为国而谋的无双国士!”
  说着,朱标还用有那么点责备之色的目光,看着朱元璋道:“您要是杀了他,或者逮捕他,您就真......”
  剩下的话语,朱标就懒得说了。
  说出来有点大逆不道不说,他也相信他爹这面响鼓,不需要重锤。
  也就在此刻,马皇后又继续补充道:“不错,确实会让陛下在僧侣面前丢点脸,但却能获得天下百姓的民心。”
  “绝对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至于他叶青这不要命的行文,就当他脑子被驴踢了没治好!”
  “我大明的开国皇帝,肚量堪比四海,还能和一个脑子被驴踢了的人计较?”
  “......”
  片刻之后,
  朱元璋再看这封亲笔奏疏之时,只觉得顺眼多了。
  他昂首挺胸,突然就真的有了那么点气吞山河的气势。
  “皇后说得对,咱懒得和他计较。”
  “传旨,准宁波府知府叶青所奏,逐条施行!”
  说到这里,朱元璋又看向宁波府的方向,三分坏笑道:“但是,咱也不会让他叶青好过咯!”......
  第314章:叶大人大战诸天神佛,原创竟是朱允炆,朱元璋幡然醒悟!
  朱元璋话音一落,便当即拿出空白圣旨,提笔写下一封给叶青找事的圣旨。
  马皇后和朱标看着圣旨内容,可谓是‘报复心’相当的满。
  但他们还是不约而同的,露出一抹又欣慰又幸运的淡笑,因为被皇帝报复,总比被皇帝砍头的好。
  再者说了,他叶青的行事作风也确实讨厌,确实该好好的收拾一下。
  贤臣不能杀,但讨厌的贤臣,也该适当的收拾收拾。
  把皇帝老子气成这样不说,还让皇后和太子再加元帅一起为保他性命而谋,一个如此会给人找事的人,也该给他找点麻烦事情做。
  “来人,”
  “去宁波府传旨!”
  “他这个特别行政府,也该为天下州府做个表率!”
  “告诉他叶青,事情办好了有赏,事情办砸了,那就不是有罚这么简单了!”
  “......”
  三天之后的清晨,
  一名传旨太监,在几十名身披金甲锦衣的锦衣卫的护送下,来到了宁波府的知府衙门。
  当然,他们护卫的可不只是一个小小的太监,而是他背上黄布包袱里,那如朕亲临的圣旨。
  这太监虽然是第一回到叶青府上传旨,但他也不会为眼前的逾越之景而惊讶。
  都说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他没亲眼见识过叶青有多逾越,但也已经是早有耳闻了。
  他看着眼前的这一幕,顶多就是来一句‘竟然逾越至此’!
  但皇帝老子本人都不计较,他这么一个帮皇帝办事的钦差,还有什么可计较的。
  府衙之内,
  叶青赶忙穿好他的大红官袍之后,一边戴官帽,一边带领着他府上的官吏出门接旨。
  只是知府叶青和通判吴用的表情,却是一喜一忧愁。
  叶青看着满脸忧愁的吴用道:“你这是什么表情?”
  “这是迎接圣旨,该有的态度吗?”
  吴用只是尴尬一笑,就不再忧愁,但他心里还是七上八下的。
  尽管他替叶青做了他认为还算完善的安排,但顶多也就是个辅助作用,他叶青能不能真的凭这种事情获奖立功,就得看皇帝老子当时的心情了。
  他实在是想不通,他们叶大人这一脸的自信,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叶青当然自信了!
  在他看来,这要是能获奖立功才有鬼了!
  他自信的事情,可不是什么获奖立功,而是被朱元璋赐死,然后顺利回家享福去!
  他之所以搞得那么庄重,就是为了感谢皇帝陛下的成全之恩。
  只要这道圣旨如他所愿,他完全不会计较朱元璋以前耽误他回家时间的罪责,依旧会行礼致谢。
  府衙大门口,
  叶青膝盖不弯,只是双手重叠于身前,微微鞠躬一拜:“臣,叶青听旨。”
  传旨太监的的眼里,一众府衙官吏已经跪拜在后,唯独叶大人躬身不拜。
  当然,这种在其他官员身上是死罪的大事情,在这位叶大人身上,就直接小事化了了。
  再者说了,人家叶大人还非常的上道,还有专人往他们这里,依次送茶水费呢!
  只不过,这也太光明正大了一点!
  真就是当着围观百姓的面,就开始依次送茶水费啊!
  传旨太监收了茶水费之后,就笑着从背上解下黄布包袱,然后就高举卷轴圣旨,展示蜡封未动。
  他当着众人的面拆开蜡封之后,这才拉开圣旨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宁波府知府叶青之谏言,均为利国利民之国策,朕阅后深感欣慰,现全部采纳,布告全国,一体施行。”
  “此策既为爱卿所献,宁波府又为特别行政府,爱卿理当为大明州府表率。”
  “朕令爱卿在宁波府内,率先施行此策,方法不论,手段不限!”
  “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