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贪官 第645节
作者:
渝江河 更新:2025-09-27 08:55 字数:3313
可即便如此,也还是有那么点共通点,毕竟都是文成公主。
也因此,他想着如果这里面有(空白)大将军的线索,那就一定能找到他的名字了。
因为这个本子在当年,可并不属于大唐,且大唐还没有权利进行查阅。
也就是在洪武五年之时,雪区归于大明,洪武六年在拉萨设立乌思藏卫,洪武七年改置乌思藏都司之后,大明才开始搜集整理,藏地与华夏王朝的交织历史相关。
想到这里,朱棣当即就翻开了正文。
可当他看到第一页之后,直接就人麻了!
“你们谁会藏语?”
“整理的官员也太敷衍了事了吧!”
“就翻译一下封皮,连个目录都不翻译,这谁能认识?”
朱棣看着这些从未见过的文字,看着所有人,皱着眉头就开始发问。
现场的官员只是微微低头,但却没有一个人回答朱棣这个尴尬的问题。
但他们的内心深处,却有着很多的话要说。
大明建国才多久?
也不过区区十来年而已,甚至说个十几年都有点牵强!
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在断层近百年的情况下,整理成这个样子,就已经是非常的不错了。
再者说了,就朱老板给那么点钱,能把事情办成这样,就已经是奇迹了。
当然,他们嘴上还是不敢这么说的。
“燕王殿下,这得找大理寺的官员,或者找乌思藏都司的在京官员来才行。”
“我们实在是,没有任何办法!”
“......”
朱棣见众人和他一样抓瞎,也只是点了点头,就找相关的专业人士去。
不久之后,一名来自于雪区的,专司雪区工作的官员,就火急火燎的来到了现场,并接受了朱棣手里这个本子。
这名来自于雪区的官员,行礼道:“臣,扎西多吉,拜见燕王殿下!”
朱棣淡笑道:“起来说话。”
扎西多吉起来之后,朱棣也没着急让他翻译,而是用简短的语言,和他聊了两句。
他之所以这么做,还是受到他师父叶青的感染。
虽然他有着命令下属做事的权利,但在运用这种权利之时,能够得到别人发自内心的认可,也非常的重要。
给人留个好印象,也能让人在做事之时,心态从‘遵命’变成‘甘愿’。
朱棣笑着问道:“你是怎么来大明做官的?”
扎西多吉淡笑道:“臣自幼就喜好汉学,且臣的先祖曾在唐朝时期,就受到过一位大唐大学士的教育。”
“好像,这位大唐大学士,还是一位大将军!”
“听说,他还帮助过王玄策......”
说到这里,扎西多吉欲言又止,又接着笑道:“说远了,臣这就为殿下译文。”
“等等!”
朱棣忙打断道:“译文先不忙,你详细说说他帮助过王玄策什么?”
朱棣之所以说这话,也是有原因的!
因为文成公主西去之时,带走了大量的学士和书籍过去教学普及。
很显然,他的先祖就是其中的受益人之一!
他更是提到,那位大学士还是一位大将军,自然就真的很有可能,如他所料那般,吐蕃和大唐相关的历史之中,也有(空白)大将军的影子。
甚至,那位文武双全的大唐大将军兼大学士,就是那位他希望就是叶青先祖的(空白)大将军!
也就在朱棣如此思索之时,扎西多吉又继续说道:“具体的我也不太清楚,这一代传一代的,臣知道的就是这么个事!”
“不过,因为那位领兵打仗特别厉害的大唐大学士的教育,这么些年下来,越来越多的雪区人民,喜欢中原汉地,喜欢中原汉人,更喜欢中原汉家文化。”
“......”
听到这里,众人也是欣慰的淡淡一笑。
倭国学了之后当逆徒,人家雪区学了以后就当好徒弟,这就是养不熟的冷血牲口与人的区别!
朱棣点头一笑之后,也不再过问此事,只是让他看着翻译。
扎西多吉拿着本子,就开始一边看,一边用汉语翻译,可随着时间的流逝,朱棣等人眼里的期待之色,却是越来越少。
原因无他,只因为一直都没有他想要得到的答案!
也就在朱棣眼里的期待之色快要完全消失之时,他就当即眼前一亮。
他的眼里,扎西多吉突然开口道:“这两个藏语被人为刮掉了。”
“大唐太宗皇帝与我赞普松赞干布达成一致,为了掩盖和亲公主被劫之事,新的‘文成公主’,仍在官史之中,记名‘李雪雁’!”
“真的文成公主,被大唐冠军大将军(空白)劫回一事,不见于双方官史!”
“......”
“大唐冠军大将军(空白),曾经在松州地区,战胜我吐蕃大军,而后,以大唐博士的身份,随新文成公主入藏,成为中原王朝第一位在雪区办学的博士教师。”
“他教授汉家文字,颇受我藏家学子喜欢,此后在我藏地为其树碑立传!”
“值得一提的是,他被我藏家学子获知真实身份,是因为大唐外派使臣王玄策到吐蕃借兵,我赞普松赞干布及王妃,命令其带领吐蕃战兵驰援!”
说到这里,扎西多吉突然就停了下来。
因为他看见在段落末尾,有一个他从未见过的补充符号,而补充符号的上面,还有一段与吐蕃史官完全不一样的藏语字体。
而且,字体还相对幼稚,就好像是藏语初学者一样!
如果把这藏语换成汉语的话,说是才学会写字的小孩子字体,也一点都不为过!
“有这时间把我记得这么细致,还不如多花点笔墨,记录你们伟大的赞普,以及伟大的王妃,让你们的后人,记住来自于华夏大地的文成公主,为你们的付出,以及汉藏两家的情谊!”
说到这里,就连扎西多吉都知道怎么回事了。
扎西多吉诧异道:“我的先祖,就是他的学生!”
“可他为什么会偷偷,刮掉自己的名字,他就这么不希望自己名垂青史吗?”
“......”
第509章 :叶大人的药方被改,朱元璋再战淮西,孔大学士终于长大了!
扎西多吉话音一落,朱棣和在这里的官员们,也全都是一脑子的问号。
是啊!
但凡是进入仕途的人,不是贪图身前财权,就是贪图身后之名!
贪图身前财权之人,就算是想有个好的身后之名,也很难做到,因为他们即便是买通了官家史官,但也堵不住市井的悠悠众口。
贪图身后之名的人,必定是或生前做好事,或生前沽名钓誉!
可不论是哪种人,也都不会偷偷抹除自己的历史好名声啊!
关键是不论是好名声,还是坏名声,即便是想抹除,也很难有这个实力。
要知道历史是一件很严谨的事情,史官也一般都是司马迁这种认死理的人,不论是买通史官做手脚,还是私下里自己偷偷做手脚,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就这位(空白)大将军所留下的任性批语来看,他并没有买通大唐和吐蕃的任何史官,而是自己偷偷潜入,然后做了相应的手脚。
可也正因如此,才让人更加的好奇。
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才会不想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一世英名?
又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才有本事在两国神圣的史籍馆藏之地,做这么多且这么细的手脚?
也就在众人各自好奇思索之时,朱棣却是突然就想到了一个人。
“就这玩味十足,且有那么点说教意思的批语来看,怎么这么像我师父?”
“......”
不错,
他想到的人,正是他那潇洒任性,但又不失原则的恩师叶青!
可一想到叶青这个活生生的,三十岁不到的年轻人,他就直接把这个想法,抛到了九霄云外。
“难不成,这个文可当博士育人,武能战胜四方,又和药王孙思邈学医的(空白)大将军,就是我师父的先人?”
“不得不说,真的很有可能,我师父就文武医三全!”
“可医治的对象是我娘,是当朝的皇后,又怎么能一句‘很有可能’就算数呢?”
“这个(空白)大将军也是,做事情做得真绝,竟然把他的名字刮得一点痕迹都不剩,但凡有‘叶’字的一半也好啊!”
“就做事情要么不做,要么做绝这一点来看,还真的很像我师父!”
“......”
现在的朱棣,不再想叶青就是凶手,而是想着这凶手很可能就是叶青的先祖。
他倒是不懂‘遗传’二字,但也觉得他师父文武医三方面的天赋,以及做事风格,都‘遗传’了这位先祖。
也就在朱棣如此思索之时,扎西多吉又立即问道:“殿下,还需要臣做什么?”
朱棣忙回过神来道:“没什么事了,忙你的去吧!”
很快,朱棣也打发走了其他官员,只剩下他自己坐在史籍藏馆的门口,看着叶青正在前往的雁门县方向。
“师父,看来我只有尽快向您求证了。”
“求证,您的先祖是否在大唐太宗和高宗一朝做官,是否向孙思邈学过医,是否抢回真的文成公主,又是否和新的文成公一起入藏,然后在吐蕃当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