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贪官 第660节
作者:渝江河      更新:2025-09-27 08:55      字数:2852
  片刻之后,朱亮祖直接就干脆的叩头一拜:“臣代犬子,叩谢陛下大恩。”
  “我们家一定不负陛下重托......”
  朱元璋见状之后,也是再次满意且慈爱的一笑。
  胡惟庸看着眼前的这一幕,也是心中暗道:“还能再假一点吗?”
  “陛下都跟那叶青学了什么呀?”
  “不过,站在他的位置来看,确实是达到了他的效果!”
  “看来,我也得学学叶青了......”
  也就在胡惟庸如此思索之时,朱元璋又笑着道:“朕也觉得永嘉侯所言有理,确实是应该再派一个人去帮沐英!”
  说着,他就看向徐达道:“徐卿,你觉得谁去帮沐英为好?”
  徐达由于事前并不知道还有他的‘戏份’,并没有事前准备这个答案。
  他当即回答道:“还请陛下容臣思考一番!”
  朱元璋接着道:“朕以为,你的大女婿,皇四子燕王朱棣就很合适。”
  “他从小就跟着你常遇春在军营里面疯玩,后来又够跟着你多有征战,也算是一个将才。”
  “北方的兵事不简单,要让汉兵、蒙兵、色目兵一起成军,一起打胜仗,又怎么能不需要处理民族事务的能力?”
  “足以见得,皇四子朱棣,也有这方面的能力!”
  “再者了,让他去四川历练一番,也算是为就藩北平做准备。”
  说着,朱元璋就看向徐达,眼睛那么一眨道:“你觉得合适吗?”
  徐达此刻的心里,只有一句话,那便是‘我能说不合适吗?’
  想到这里,徐达当即抱着玉笏就是一拜,还同时大声道:“陛下圣明!”
  紧接着,众人便在徐达的带领下,都大声喊出了‘陛下圣明’四个字。
  也还是一样,有的人是发自肺腑的高呼,有的人则是尽显无奈之色。
  但他朱元璋要的,也不是大家都发自肺腑,他要的就是大家都同意他的抉择,就算是被迫同意都行!
  只要表面上看着像是那么回事,史官就只能记他‘从未独断专行,从来都是群策群力,集思广益......’
  “退朝!”
  片刻之后,朱元璋见目的已经达到,为了避免夜长梦多,直接就一声令下,然后就从他的专门通道离开了此地。
  百官离开大殿之后,金瓜武士就关闭了奉天殿的六扇大门。
  胡惟庸看着这紧闭的殿门,第一次有了如此浓烈的‘危机感’。
  “好,”
  “好得很!”
  “现在又把即将就藩北平的朱棣弄过去了!”
  “最喜欢的义子,最能打的儿子,全和他叶青搅合在一起是吧?”
  “到了时候,四川、云南、北平,我都插不进去手了?”
  “到了最后,想让我也和朱暹一样,成为京城的‘阶下囚’?”
  “......”
  想到这里,胡惟庸的目光里,也有了那么一抹不易察觉的‘凶光’。
  也就在胡惟庸转身离开之时,朱元璋却从奉天殿角落里走了出来。
  朱元璋目送着胡惟庸远行,眼里还有了一抹不舍之色。
  “妹子说过,希望大家都可以善终。”
  “老胡啊,只要你和朱暹一样安分守己,安安心心的待在朕的身边......”
  想到这里,朱元璋又在心中暗自改口道:“安安心心的待在咱的身边,好好的辅佐咱,咱就保你们善终。”
  “咱舍不得你们,咱在给你们机会,不要逼咱!”
  “......”
  想到这里,朱元璋也是果断的转身,回御书房而去。
  可在此刻的阳光之下,却俨然是一副以奉天殿为界,大明帝相分道扬镳的场景。
  几天之后,
  一切准备妥当的朱棣,也迎来了离京赴蜀的日子。
  这日清晨,朱棣一早就进宫拜别父母兄长。
  皇城门口,朱标直接拿出一个密封完好的信封道:“四弟,这是爹给你的密诏。”
  “现在别看,离京之后再看!”......
  第519章:皇家医者拜叶大人去,朱棣完美遗传朱元璋,两位不速之客!
  晨光之下,站在宫门外的朱棣,双手接过密封完好的密诏之后,便看向了一眼御书房的方向。
  “刚才怎么不给我?”
  “反倒是让大哥送我出宫之后再给我?”
  “......”
  朱棣只是下意识的琢磨了一下,就把密诏揣进了怀里。
  紧接着,他便面向朱标,撩衣叩拜道:“臣弟拜别太子殿下,还请太子殿下保重身体。”
  朱标点了点头后,就躬身下腰,双手托起朱标的双臂,亲自扶了起来。
  紧接着,朱标就拍了拍朱棣的肩膀,并替他整理衣领。
  与此同时,他又叮嘱道:“你是我带大的,也是我最看重的弟弟,去四川后别丢脸,让他们看到皇家人的风范,看到大明朝廷与前元朝廷的不同之处!”
  “记住了,你代表的不是你自己,是你大哥我,是当朝皇帝陛下,是大明朝廷,更是你的爹娘兄长!”
  朱棣坚定的点头道:“我知道了大哥,对了,帮我照顾一下妙云和高炽。”
  朱标也是坚定的点头道:“放心,家里有我!”
  朱棣见朱标这么说,只是淡笑着点了点头,就用骑兵上马式,翻身上了马。
  他并没有一骑绝尘,只是任由战马慢慢离开。
  在此期间,他还时不时的回头看一眼皇宫,看一眼他已经无法在里面住的家。
  朱标就这么看着朱棣的身影缓缓远去,一直到朱棣的身影消失不见,他才转身回宫。
  而此刻的城门楼上,朱元璋和马皇后,也在目送朱棣。
  他们身为大明的帝后,理应是身为臣子的朱棣去拜别他们。
  但与此同时,他们也是朱棣的爹娘,也想来送送这个小时候最调皮,现在却最早被委以重任的儿子。
  “四哥,等等我!”
  “四哥,慢点走,等等我啊!”
  “......”
  也就在此刻,他们二人就听到熟悉的声音,从他们的下方传了过来。
  他们的眼里,一个背着行囊的布衣年轻人,一边往朱棣离开的方向追去,一边大声的呼喊着。
  “老五跟着去干嘛?”
  “简直是混账,这皇宫是他们家后院吗,想走就走,招呼都不打一个?”
  “来人......”
  也就在朱元璋准备让人把朱橚抓回来之时,他的常侍太监,拿着一封没有信封的信,就赶紧跑了过来。
  “陛下,这是周王殿下偷偷藏在您御案下的信。”
  “奴婢今早打扫的时候,发现的!”
  朱元璋拿过信件之后,就和马皇后一起看了起来。
  信件内容:“父皇在上,请原谅儿臣的不辞而别。”
  “您知道儿臣志不在领兵御敌,也不在治理一方,儿臣只想成为一名医者。”
  “在儿臣看来,周王殿下的身份,唯一能帮儿臣的,那便是著书立传,让其传遍天下,流传千古!”
  “儿臣一定要写一本医书,旨在用最便宜最常见的药,治疗更多的病!”
  “父皇希望天下百姓吃饱饭,儿臣希望天下百姓生得起病,也治得起病,这又何尝不是造福于民?”
  “如此算来,儿臣也没有丢我们老朱家的脸了!”
  “这些日子以来,四哥一直在说他的师父医术多么多么的厉害,说得比朝中太医还要厉害!”
  “儿臣这就去检验一下他的师父,到底有多么的厉害。”
  “另外,儿臣还有一位特殊的病人,还在等着儿臣救命!”
  “怎奈儿臣医术不精,仅仅只是能治标,却难以治本!”
  “万一他的师父,真的有本事成为我的师父呢?”
  “万一我学成归来之后,真的能治好这位特殊的病人呢?”
  “为此,就算是回朝之后被父皇打死,也无怨无悔。”
  “最后,求父皇莫要派兵抓儿臣,就让儿臣去吧!”
  “有四哥在,有英哥在,儿臣绝对不会有事!”
  “勿念!”
  “不孝子,朱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