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贪官 第803节
作者:渝江河      更新:2025-09-27 08:56      字数:3094
  “除了报喜之外,叶大人还有事情要奏!”
  说着,严肃无比的胡惟庸,就奉上了叶青的亲笔奏疏!......
  第620章 :叶大人的老配方,朱元璋决定出兵,胡惟庸晋封中书左相!
  “还有事情要奏?”
  朱元璋下意识的站起身来,直接就要伸手去拿奏疏。
  可他看着胡惟庸那一脸的笑意,他又赶紧收住了手。
  他之所以会有这么积极的下意识动作,只因为他刚才听到胡惟庸转达的好消息之后,确实是太过高兴了。
  他期待叶青有另外的好事要告诉他!
  可他一看到向来老成的胡惟庸,都把‘高兴’二字写在脸上,他就又觉得不对头了。
  在他看来,胡惟庸只会因为一种有关叶青的事情而高兴!
  那便是叶青要倒霉了!
  如果只是普通的倒霉,还能有机会翻身的倒霉,他也不会在自己面前把‘高兴’二字写在脸上。
  他如此不掩饰自己的内心写照,就只能证明一件事情,那便是在他胡惟庸看来,叶青不仅要倒霉,而且还是要倒永不翻身的大霉!
  想到这里,他不禁又想到了叶青这么多年的尿性。
  还别说,那家伙还真是一个前一刻让他高兴到跳,后一刻就让他气得咬牙切齿的跳起来的主。
  种种迹象都足以表明,这封叶青的亲笔奏疏有鬼!
  朱元璋看着胡惟庸双手举起的,叶青的亲笔奏疏,眼里的审视之色,就愈加的明显。
  “他要奏什么事情啊?”
  胡惟庸继续笑道:“好事,陛下一定会高兴的大好事。”
  朱元璋白了这胡惟庸一眼道:“怎么的,你想接刘伯温的位置,也学着他给咱卖关子?”
  胡惟庸一听这话,也是忙收起脸上的笑意。
  但与此同时,他也在心里暗骂朱元璋,实在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就身份立场来说,他确实和叶青不对付!
  但他也有自己的原则,那便是只在私人利益上和叶青斗,在家国利益上,他绝对能做到公私分明,就事论事!
  想到这里,胡惟庸也决定干脆勇上这么一回。
  毕竟,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位曾经杀官如割草的皇帝陛下,在叶青的引领下,已经发生了些许的改变。
  胡惟庸严肃道:“陛下,您是信不过叶大人,还是信不过臣呢?”
  “你......”
  朱元璋看着还有那么三分硬骨头的胡惟庸,也是不禁刮目相看了起来。
  这是怎么了?
  就连他胡惟庸也在叶青的腐蚀下,长了这么二两反骨?
  朱元璋不再多问,只是淡笑着点了点头,一句‘算你有种’到了嘴边,却没有说得出口。
  “呈上来!”
  简单明了的三个之后,常侍太监就呈上了胡惟庸手里的,叶青亲笔奏疏。
  朱元璋看着这道已经被拆过封的亲笔奏疏,还是有那么点‘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感觉。
  但他也知道,该来的始终逃不了。
  可他转念一想,叶青已经近两年没有气他了,他也过了近两年的舒心日子。
  如此算来,他也已经是赚大了。
  只是他刚这么一想,就觉得自己还真就如他叶青所说的那样,实在是贱得慌。
  他身为一个皇帝老子,两年不被臣工气,就赚大了?
  这样的想法实在是要不得,这样的想法也实在是太危险!
  可不论怎样,他还是已经做好了,被叶青气炸的准备。
  想到这里,他便不再多想,直接就干脆的拿出信纸,还潇洒的那么一甩,就打开了折叠好的信纸。
  信件抬头尊称: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皇帝陛下在上:
  看着这样的信件抬头‘尊称’,朱元璋直接就嘴角那么一抽。
  “这......”
  一句‘这他娘的’,差点就呼之欲出了。
  这他娘的还是大好事了?
  想到这里,他只是白了一眼依旧把‘高兴’二字写在脸上的胡惟庸,就打定了稍后再找他算账的主意。
  他继续往下看,可看着看着,脸上的阴霾就逐渐散开了。
  信件内容:“臣以前都是抬头尊称,接下来再大不敬,这一回就换一个顺序,先大不敬了再说。”
  “但臣也绝对不是平白无故的大不敬,原因如下。”
  “臣的奏疏里,没有灌区丰收这件事,这是臣让信使驿兵转述给胡相的。”
  “因此,胡相在转呈奏疏之时,一定会先告诉陛下,灌区丰收的事情。”
  “陛下也一定会高兴万分,可看到臣的亲笔奏疏之后,也一定会怀疑臣要气你。”
  “别说不是,别不承认,你就是这么一个人!”
  “怎么样,臣猜对了吧!”
  “哈哈哈哈!”
  其实,朱元璋在看到叶青预判了他的反应的内容之时,还并没有太过生气。
  他都被叶青锻炼这么多年了,这点胸怀还是有的。
  毕竟,人都是随时在进步的!
  同样的道理,他的忍耐力,也得到了不小的进步。
  可他看到‘哈哈哈哈’四个字,以及这四个字后面画的贱笑熊猫圆脸之后,他就气得肺都要炸了。
  看着这四个字,还有这个贱笑的表情,他真就像看到叶青就在面前对他贱笑一样。
  “这个狗才子,还真是......”
  想到这里,他又瞟了一眼,正在强忍不笑,但又快要忍不住的胡惟庸。
  他只是淡笑着点了点头,就继续往下看去。
  “臣近两年没有写奏疏气陛下,实在心痒难耐,现在把瘾过足了。”
  “尽管臣也不知道,您这位比宋仁宗还要仁慈的皇帝陛下,有没有被臣气到,但臣却是舒坦了。”
  “接下来,我们说正事!”
  看到这里,朱元璋又有些哭笑不得了。
  这人什么癖好?
  还真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还对方越位高权重就越快乐?
  但与此同时,他也觉得这句‘比宋仁宗还要仁慈’实在是受之有愧。
  “叶青啊叶青!”
  “如果不是皇后娘娘和太子殿下,以及你徐达老哥等人保你,你能活到今天?”
  “当然,咱也不是那么想杀你。”
  “等咱把你的才华榨干之后,你再对咱这么大不敬试试看?”
  “......”
  想到这里,朱元璋又继续看接下来的‘正事’!
  “臣答应过陛下,会不遗余力的,把四川发展为真正的天府之国。”
  “既然陛下做到了臣提的那么多条件,臣也一定说到做到。”
  “现如今的四川,不论是民生,还是经济,甚至兵事,都已经达到了这个标准。”
  “如果陛下的有生之年,有机会来到四川,尤其是成都一带,一定可以看到街口茶馆喝茶修仙的大爷。”
  “这,就是‘天府之国’!”
  朱元璋看着有生之年这四个字,又不禁无奈的摇了摇头。
  当然,这样的程度还不足以让他气炸,只是摇了摇头就接着往下看。
  “唐灭东突厥之前,代州都督张公瑾,上书给大唐太宗皇帝,他列举了六条出兵突厥的理由。”
  “现在臣也要列举几条理由,劝谏陛下出兵,收复云南,完成真正的华夏大一统,并一举打跪安南王国(越南)、澜沧王国(老挝)、暹罗王国(泰国)、勃固王国(缅甸)四国!”
  “第一,云南境内势力庞杂,并非全部都尽忠元梁王,元梁王真正的嫡系兵力,不过二十万而已。”
  “第二,元梁王虽与安南四国相交密切,但终究只是利益之交,难成大事。”
  “第三,朝廷大军只需要集中兵力,对付盘踞云南的元梁王即可,安南四国由我四川府兵和乌思藏都司出兵击之。”
  “第四,四川粮草充足,可就近供养三路大军一年之久,免于役夫长途劳苦补给,他们耗不过我们。”
  “第五,在收复云南的同时,顺便打跪安南四国之后,不仅可以直接获得安南四国的资源利益,还能扬威天下,进一步奠定‘大明金银铜通行宝钞’对世界的统治力。”
  “唐太宗打败强大的突厥之后,万国来朝,尊其为天可汗,唐朝钱币就成为了世界的通用货币。”
  “武周时期,女皇武则天‘一汉打四胡’,同时击败盘踞东西南北的四大强敌吐蕃、西突厥、后突厥、室韦之后,万国来朝,并在洛阳为其铸造‘万国颂德天枢’,让我华夏成为世界中枢,进一步奠定大唐货币的世界统治地位。”
  “臣以前只告诉过陛下,想要让‘大明金银铜通行宝钞’,成为世界通用货币,需要足够的金银铜钱储备。”
  “其实,这还远远不够,还需要不断的军事扬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