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赶山记 第37节
作者:菇菇弗斯      更新:2025-09-27 09:01      字数:3512
  且还提了一口袋家里种的红皮花生,让他们拿回去吃。
  然而今天好像偏跟狗有缘,到村口时,霍凌留意到先前挨了打的那小子,正和其它几个村里的孩子一起,追一条半大的黄狗。
  说是追赶,倒也没恶意,只是一道玩耍。
  但那黄狗瘦的能看见肋条,不太像是家养的,生了四只白爪,令他一下子想到颜祺老家的那只大黄。
  再看颜祺,显然也发觉,正翘首望着。
  他问董成材,这狗是谁家的,董成材背着手道:“哪里有人家,没人养,有一日突然就来了村里,各家讨食吃,可有富裕饭食喂狗的到底不多,这狗也是饥一顿饱一顿。”
  他见霍凌和颜祺盯着黄狗,不由道:“你们要是喜欢,不如领回家去养,我也不懂看品相,只觉得脾性好,这些娃娃揪它耳朵,扯它尾巴的,也不见着恼,不是那等会咬人的凶狗。”
  小哥儿还在犹豫,霍凌命令大个儿在原地等,省的跟过去吓坏了小狗,接着道:“不管怎么说,先去近前看看,能遇见就是缘分。”
  第34章 新成员
  眼看孩子们追着狗上了个土坡, 董成材在下面喊:“都下来!也不怕摔咯!”
  见有大人来,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往下跑,那小狗却因看见了生人, 不再跟着走, 停在了半坡上。
  董成材说自己以前喂过它, 上前“嘬”了两下。
  小黄狗冲他摇摇尾巴,犹豫一下, 迈着小白爪子走了过来。
  董成材趁机一把拎住它的后颈皮。
  虽还是个没满周岁的小狗,大小也是相对大个儿、红果儿这等体型偏大的大狗而言的,到底不是城里富户娘子怀里揣的哈巴狗,身长不算短。
  董成材是拎不动的, 只把狗按住,让霍凌和颜祺赶紧上前看。
  黄狗吓得夹起尾巴, 却也没张嘴咬人,只是一个劲往后缩。
  这种没人养的野狗, 靠四处讨食为生, 不消说肯定是挨过打的,所以除非是喂过它的人,不然轻易不敢靠近。
  等霍凌和颜祺在它面前蹲下, 估计是嗅到了他们身上也有狗味,黄狗比最初略微安静了一些。
  “虽然瘦得很,但鼻头是湿的, 眼睛和耳朵还算干净,不是病狗。”
  又看看尾巴下面, “是只公的。”
  他轻声问小哥儿,“怎么样,像不像?”
  董成材没听懂这话, 颜祺却是听懂了。
  他定定看了片刻,点头道:“很像,只是它肚子上有一点白毛,大黄没有。”
  但也足够像了,刚才看到的第一眼,他就想到了曾经的大黄。
  董成材试探道:“听这意思,你家原先也有这么只黄狗?那可真是缘分大了。”
  霍凌颔首,“是我夫郎以前娘家养的。”
  董成材也没再多问,猜测这狗多半已经不在了,他也是养狗的人,一想到狗也有生老病死,不免也跟着伤怀。
  颜祺伸出手让小黄狗闻了闻自己的手指,那指头上还有干肉味,小黄狗闻得仔细,还咽了咽口水,一看就是饿了。
  “肚子还是瘪的,怕是今天还没吃过东西。”
  可惜他们带来的干肉都喂完了,不然这会儿还能给它一块解解馋。
  手边上能吃的只有董成材送他俩的花生,不过这种东西不太敢喂狗,一不小心吃急了容易呛着。
  董成材陪他俩蹲了半晌,提议道:“你们要是想把它带回去,没点吃食引着怕是不容易,不如我回家一趟,拿点吃的过来。”
  说罢他没再吭气,等霍凌和颜祺的回应。
  霍凌问颜祺怎么想,小哥儿抿了抿唇,小声道:“我想带他走。”
  他看向霍凌,“咱们先前不还商量,先抱一只大些的狗子回去养着,不然接狗崽回家之前,只大个儿在,进山时顾不及两头。”
  “所以说赶巧了,咱们早不来晚不来,偏今天来董家村遇见它,兴许它就合该是咱家的。”
  霍凌转向董成材道:“那就麻烦大哥了。”
  “顺手的事,你们不养,它也没有好下场,早晚被人打了吃肉。”
  别说是没主的狗,就是有主的,有些胆子大的照样敢偷去下锅。
  “你们且在这里等等,我去去就来。”
  董成材也是个热心肠的,撂下话就匆匆往家去,换成霍凌揪着黄狗的后脖子。
  大个儿在远处急得直刨地,小黄狗注意到远处的大狗,鼓起勇气“汪汪”叫了两声。
  “要不让大个儿过来?”
  颜祺左看右看,两个都舍不下。
  “过来也行,大个儿有分寸,不会欺负它。”
  霍凌朝大个儿吹声口哨,大个儿好似单单跃了两下,就已到了跟前,率先去闻了闻小狗的屁股。
  大狗的威压是显而易见的,小黄狗登时做出讨好的姿态,整个狗近乎匍匐在地,耳朵都压平耷拉了。
  大个儿大概也发现这只小东西没有任何威胁,转而用脑袋拱了拱霍凌和颜祺,见他俩没反应,又用鼻子去碰颜祺搭在小黄狗脑袋上的手。
  “也要我摸摸你?”
  颜祺笑着拍了拍大个儿,接着问霍凌,“你觉得这狗能训出来么?”
  他们养狗不单是为了看门,多一只就一份口粮。
  他不确定小黄狗够不够聪明,毕竟不是从小训起来的。
  “用你的话说,四蹄踏雪,哪有错的,且它有四根胡子呢。”
  霍凌指了指狗下巴,颜祺惊讶道:“真的假的?”
  当即看了看,仔细数了一遍,展颜道:“还真是。”
  “这个岁数的狗子不如狗崽子好训,有些性子已经养成了,咱们不求它和大个儿一般样样都会,能守住院子足矣。”
  他轻弹一下狗耳朵,“等带回家,你给它起个名字。”
  董成材去而复返,他夫郎和他一道来的,手里端了个缺了口的碗,里面装了些水,另还有两个凉饼子,一根长麻绳。
  董家夫郎先喂它喝了些水,得知霍凌和颜祺已是确定要把黄狗领去山里养,高兴道:“山里比山下好,能到处撒着欢地跑,也不缺吃的,往后就跟着你们去享福了。”
  霍凌道过谢,接了饼子掰碎,和颜祺一起喂黄狗,它确实饿得厉害,低头狼吞虎咽吃起来。
  这么喂了一个,剩下的一个暂时没再给,霍凌拿在手里,示意它跟着走。
  黄狗左顾右盼,看样子不想离开熟悉的地方。
  没办法,只好上绳子栓走。
  董成材帮忙按着狗,由霍凌上手在它脖子上打了个绳结,这种绳结一旦狗子挣扎就会越扯越紧,但若寻常牵着,不会勒到脖子。
  “董大哥,嫂夫郎,那我们就先回了,红果儿有了好信儿,我们再来看它。”
  “好好。”
  董成材连声应道:“回吧,路上小心。”
  董家夫郎也挥挥手道:“有空再来家里坐!”
  麻绳握在霍凌手里,黄狗起初走几步就要停下,拽着绳子不愿向前,霍凌和颜祺便耐心地等着,哄着它走路。
  如此反复几次,黄狗或许意识到眼前两人是真心实意要带自己回家的,遂不再惦记董家村,乖乖地任由霍凌牵着,让它往哪里走,就往哪里走。
  去时一只狗,回来两只狗,不过黄狗不似大个儿,对霍峰一家三口不熟,进了院就缩在柴屋角落,怎么叫也不出来,唯有霍凌和颜祺去的时候才会站起来摇尾巴。
  颜祺给它起名黄芽儿,在家养了一夜便给领进了山。
  ——
  山中日缓。
  清晨时睁开眼,鸟鸣啁啾,夫郎在怀,哪怕知晓一日有一日的活计要做,霍凌仍觉得格外悠闲。
  外面天阴阴的,但昨夜天上星星不少,应当不会下雨,只是颜祺睡前还念叨着把弄脏的被单子洗了,顺便晒一晒被褥,这下是晒不成了。
  起身时身边人正好抬了下胳膊,摸到身边空下来,迷迷糊糊睁开眼。
  颜祺见屋里还暗暗的,以为时辰还早,霍凌顺势让他多睡一会儿,只说自己要去茅房。
  小哥儿没有怀疑,他确实困得紧。
  现下他算是摸透霍凌了,但凡是从山下回到山上,第一晚定然不会老老实实睡觉,仿佛闲的那两三日就憋狠了似的。
  不过非要说的话,颜祺宁愿在山上和霍凌做那事,好歹知道左右都没人,有时忍不住惹出三两声响,不至于害臊到大气不敢出。
  “嘬嘬。”
  不比小哥儿的困倦,霍凌简直身轻如燕。
  洗漱罢便出门打水,回来烧了水后又做早食,同时不忘把两只狗都喂了。
  颜祺出来时,霍凌正在教黄芽儿听指令,大个儿在旁无聊地溜达。
  “坐。”
  霍凌指着黄芽儿,见它成功坐下,打了个响指,给它嘴里丢了个小指头肚大的肉丁,只够尝个味,吃是吃不饱的。
  山上肉易得,一只林鼠切出来的肉丁够训好几次。
  诸如“站起”“坐下”都是最简单的命令,慢慢教才知道能学会多少。
  一般的狗和大个儿是不能比,大个儿聪明得快成精了,什么人话都听得懂,与其说是狗,不如说是个七八岁的孩子。
  “它还挺机灵的,这么快就学会了。”
  颜祺端了个杯子在院子里站着刷牙,瞅见霍凌丢了个树枝出去,让黄芽儿捡回来。
  黄芽儿在树枝丢出去的瞬间就已拧过身子,看清楚方向后大步跑出。
  唯一比大个儿差一点的地方在于,大个儿每次都能在树枝落地前跃起叼住,黄芽儿只会在树枝落地后捡起送回来,不过也不错了。
  “好狗。”
  霍凌丢给它一个肉丁,看大个儿在旁眼巴巴的,也丢了根树枝让大个儿去捡,回来后照样给了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