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赶山记 第82节
作者:菇菇弗斯      更新:2025-09-27 09:01      字数:3664
  霍峰往侧面蹦两步,避开霍凌的第二下,摇着头跑了。
  夜里霍凌把霍峰的话原样转述给颜祺,颜祺一口答应。
  “这么看的话家里是不能没有人,大哥就是不说,我知道了也得留下。”
  他盘着腿往前挪了挪,跟霍凌道:“冬天怀孩子太难受了,在炕上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还不能一直躺着,怕把孩子养大了不好生,可要下去走走,又只敢在屋里来回转悠,外面冰天雪地的,冻了摔了如何是好。”
  “村里大多数孩子都是雪季怀上的,能赶在来年雪季前生。”
  霍凌随口一说,颜祺反问道:“为啥多是雪季里怀?”
  霍凌看着他,只是笑,不说话。
  颜祺反应过来,作势要用手里的绣花针戳霍凌。
  霍凌张开双臂,“来来来。”
  颜祺无语,把针换了个方向,用另一端隔着衣服扎了他两下。
  霍凌辩解道:“猫冬哪里也去不了,可不就只能在屋里忙活,没啥可羞的,家家都一样。”
  颜祺瞅他一眼,“那你以前没成亲的时候,都在屋里忙活什么?”
  霍凌垂眸道:“所以以前我能进山就进山,哪怕找不到什么东西,在家也没个说话的。”
  刚刚还觉得这人烦得很,现在又觉得有几分可怜巴巴。
  只是情绪没能持续多久,很快颜祺就意识到自己是林子里傻乎乎的兔子,霍凌是那只叼兔子的狗。
  ……
  颜祺留在了家里照顾叶素萍,隔了一天,霍凌独自带着大个儿和黄芽儿上山。
  离开的时候,黑豆儿和馒头一起在狗窝里啃馒头。
  有了吃的,它不再急着跟在大个儿屁股后面出门。
  霍凌和颜祺发现这只狗的心已经野了,比起在家,更喜欢在山里狂奔,和它爹一模一样。
  一人二狗进入白龙山,山脚下的山路因为踩的人多,雪化的厉害,露出下面的枯枝泥土。
  和人相比,狗更喜欢踩雪,大个儿和黄芽儿专挑没有人踩过的林子走,你追我赶,没有一刻钟是闲的,霍凌只是看着都觉得累,不知道它们哪里来的那么多精力。
  半路上他们遇见在山里打柴火的村人,定睛一看是赵家赵老爹,他两个儿子就是赵寅生和赵辰生,这趟也跟着霍峰和林长岁进城做工了。
  “二凌,又上山啊?”
  赵老爹停下捆柴的手,直起腰和他打招呼。
  “嗯,上山看看,山上房子一直没人也不好。”
  霍凌看他打了一大捆柴,估计捆起来费劲,遂走过去帮着一起。
  赵老爹连声道谢。
  “老叔,下次你少打点,宁肯多上来一趟,太多了下山容易脚滑。”
  霍凌看他颤巍巍地挑起柴,眼皮直跳。
  赵老爹摆摆手,“没事,我有数。”
  霍凌劝不动,只好目送他下山。
  雪季能发财的进项只有黑油子,霍凌每天睁眼就进山找,一天换一个山头。
  这次运气比之前好一些,第三天下午就在一个树洞里找到了,同样是大个儿发现的。
  霍凌把黑油子单独包起,摸了摸大个儿脑袋。
  黄芽儿大约也想立功,接下来的路程里它钻树洞的热情比大个儿还要旺,结果没找到黑油子,反而发现了一个蜂巢。
  野山蜂不会冬眠,而是抱团在树洞里取暖,靠吃秋天里囤下的蜂蜜熬过一冬,因此比起冬眠的蛇,它们反应更快。
  霍凌发现时,已经有黄黑色的蜜蜂从树洞里飞出来,企图叮黄芽儿的鼻子。
  黄芽儿也不吃亏,一声不吭,掉头就跑。
  它跑就算了,却也害得霍凌和大个儿跟着跑。
  跑出一段距离,确定没有蜜蜂追过来,他们才停下,一起“吭哧吭哧”喘气。
  “先不走了,歇一会儿。”
  霍凌靠着树根坐下,掏出随身带的酒壶,把围脖往下压了压,灌了两口酒。
  没有颜祺跟在身边,他在山里停留的时间更长,为了御寒,带水不如带酒。
  浓烈的烧酒进肚,从嗓子一路往下都是火辣辣的。
  他没有贪多,重新把酒壶拧紧放回怀里,看着眼前雪景发呆的时候,他视线朝下,发现一串有些混乱的羊蹄子印。
  有野羊?
  他来了精神,也不歇脚了,原地一个打挺弹起身,循着蹄子印往前走。
  白龙山中有两种羊,一种黄羊,一种青羊,下山村临的这片山林地势更陡峭,一般只有青羊出没。
  野羊大都是母羊带着小羊群居,成年的公羊单独行动。
  眼前的这种乱糟糟的蹄印很眼熟,大小差不多,混在一起把一片雪都踩乱,不是母羊带小羊,多半是两只公羊打架造成的。
  霍凌仔细观察附近的树,摘下手套摸了摸,显然有不少新鲜的磕碰痕迹。
  想猎野羊只能靠弓箭,霍凌没有带,且因为不常用,他射箭的准头很一般。
  如果今天是单只公羊路过,他不会去追,追上了也猎不到,可两只打架的公羊就不一样了,冬天食物少,独居的公兽常有因为争抢地盘打得你死我活的,人和吃肉的猛兽都有捡漏的机会,就看哪边先发现。
  他蹲下来指了指蹄子印,大个儿和黄芽儿凑上来闻了闻,仰头叫一声。
  霍凌把手伸到背后扶了一下背篓,有狗带路,他不必再低头细细观察蹄子印,只需要跟着走。
  走出一段路,他发现这趟有戏。
  原因在于野羊前进的方向是一面陡坡,狗在最高处停下冲霍凌叫,他俯身看雪,发现这里的打斗痕迹更混乱,两只羊显然是沿着山坡下去了。
  山中野羊可以在山壁上如履平地,却不代表因为打架滚落山坡后会毫发无伤。
  “下去看看。”
  霍凌给狗下令,羊能走的地方他们走不了,为此绕了一截路,换了个平缓些的地方再找过去。
  一只公羊倒在雪地中,流淌出的鲜血和体温使周遭一圈积雪融化。
  霍凌见公羊的前腿有不自然的弯折,断定它是被另一只羊的羊角顶伤后滑落陡坡摔断了腿。
  野羊跑跳攀岩的时候身形轻盈,代价是骨头细长,更容易断,而在野外无论是吃肉的还是吃草的,断了腿和等死没两样,哪怕是小家族中的一员,也终究会被族群抛弃。
  霍凌庆幸自己来得够早,否则一入冬山里的野兽早就饿疯了,哪里轮得到他吃羊肉。
  拿出随身的麻绳把羊捆结实,近距离观察时他发现这只羊年纪不小了,角断了个尖,身上毛发黯淡,不然也不会在打斗中败得这么惨。
  羊年纪大了,肉就不太好吃,尤其是野的公羊没有阉,膻味冲天,做不了羊肉汤,只能用酱焖。
  捆好后霍凌抓了几把雪擦干净羊的伤口,捂了一会儿止血,顺便把留下的血迹也都盖干净。
  他一路拖着几十斤的羊回家,路上想好了怎么吃。
  只留相对最嫩的羊腿和羊里脊做菜,其余部分的肉和羊杂都喂狗,一顿吃不完就吃两顿。
  他家狗都是要吃肉的,现在上山的时间少了,买肉价贵,狗也跟着难开一次大荤,平常只能吃点肉汤泡干粮。
  还有羊皮,杂毛多,灰突突的不怎么好看,味道还大,做不了衣服之类,干脆扒下来缝个垫子,放在牛车上,冬天坐车的时候更暖和。
  到家后他一刀解决野羊,给了它个痛快,放干净血后把沾了血的积雪全都扒拉到桶里,提出门倒进流动的活水。
  水流把血腥味带走,不会招来猛兽。
  接着把羊拆分,羊腿和里脊肉单独埋进雪地里上冻,犹豫一下后他把羊脸肉割了下来,可以和葱一起拌个下酒菜,这块肉也算是嫩的。
  羊杂直接煮了给大个儿和黄芽儿当晚食,因为大个儿找黑油子有功,比黄芽儿多分了一根骨头。
  养狗多了以后既要奖罚分明,也不能差距太过,骨头这种没多少肉的东西最合适。
  霍凌自己也简单炖了一方羊肉,加了好多辣椒,配着干粮填饱了肚。
  第82章 嘎拉哈
  “黑豆儿, 坐!”
  “黑豆儿,趴下!”
  “做得好,乖狗狗。”
  颜祺正在屋子里训狗, 外面太冷, 他在地上铺了个席子, 盘腿坐在地上,一只手举一根小木棍, 另一只手里攥着切碎晒干的碎肉粒。
  只要黑豆儿做对了命令,他就丢出去一粒,小狗仰头接住。
  肉粒很小,狗又是囫囵吞咽的, 估计压根没尝出味道,但还是会因为嘴馋, 听话地坐着听训。
  颜祺从小看他爹训狗,过程差不多是一样的, 区别在于狗的性子不同。
  有些狗天生犟种, 不亲人,甚至会咬人,这种就要狠狠心, 先关在笼子里养一阵,定时定点给它吃喝,拴着链子遛, 让它知道谁是主人。
  而狗也不傻,人对它的好它是看得出的, 反正在他爹手下,再烈的狗也有听话的一天。
  普通的好性子的狗,以及像黑豆儿和馒头这样自家大狗的后代, 就容易多了,只需从最简单的命令开始,先让它们懂得“令行禁止”的意思。
  基本的坐卧站学会后,今后要当猎狗用的,要教它们闻嗅、追踪、扑咬,家里有好几只猎狗的,还要学会彼此配合。
  最后这种情况,如果家里有一只足够聪明的头狗,如大个儿那般,就不用主人多操心,狗是等级分明的动物,类似狼群,自己就会分出大小王。
  家里两只小狗,馒头大多时间留在家里看门,对狗来说看门护主是本能,不需要专门训练,要是当猎狗训了,到时成天拴在家里,狗也不高兴。
  所以颜祺把馒头交给霍英,小姑娘每天玩耍似的教小狗坐下站起来,丢出东西捡回来,乐此不疲。
  三个命令,来回练了七八次,手里的肉粒喂完了,颜祺也起了身。
  他看了看时辰,快到正午了,天晴无雪,四下都被白雪映得很是亮堂。
  霍凌上山前说好是今天下山的,无论有没有找到黑油子都不会失约。
  “大嫂,今天霍凌回来,中午我捞颗酸菜炒白肉,再炒个鸡蛋,你还有没有什么想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