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赶山记 第103节
作者:菇菇弗斯      更新:2025-09-27 09:01      字数:3785
  “人家都说第二个比头胎好生,希望素萍少受点罪。”
  霍峰双手合十,对着头顶不知在拜哪家的神。
  “吉人自有天相,大嫂和孩子肯定没事。”
  霍凌安慰着大哥,实则心里也七上八下。
  生孩子是个耗时间的事,从发动到孩子出生,往往隔着数个时辰,甚至更久。
  一整夜,除了霍英勉强睡了两个时辰,后来又做噩梦惊醒,剩下的人皆是半点没睡,在天光破晓时,终于盼到婴儿的啼哭。
  马家媳妇出来报喜,“是个小哥儿,白白胖胖的,健壮得很!”
  霍峰走得太急,在门槛上绊了个大马趴,接着又在好几双眼睛惊讶的注视下飞快爬起,顾不上蹭了灰的下巴,扑到炕边上看媳妇和孩子。
  “还真是个小哥儿。”
  他稀罕得看着孩子眉间的红痣,此话一出,屋里人都笑他傻。
  “我们都看得真真儿的,还能骗你不成。”
  给稳婆递了银钱,众人辛劳一夜,由霍凌赶着牛车,挨家挨户地送回。
  睡不着的颜祺起来架锅烧水,同送完人回家的霍凌一起煮红鸡蛋。
  天亮后霍峰进村报喜,一家发六个蛋,道是家里新得了个小哥儿。
  昨夜来帮忙的人家还额外有一块肉和一包糖,和鸡蛋一样都是事先买好的。
  转了一圈到家,霍峰洗把脸进屋去看孩子,叶素萍提醒他道:“老二陪你忙了一晚上,还没进来看过他小侄儿,现下屋里拾掇干净了,你喊他和祺哥儿进来看一眼。”
  早些时候颜祺进来看过,那会儿人都还在,没能仔细瞧,现在外人都走了,四下只剩家里人,再看襁褓里的小小人,感觉就不一样了。
  最好奇的无疑是霍英,她看面前小弟的模样,全然像是在看没见过的稀奇玩意儿。
  “爹,小弟怎么一直睡觉?”
  “刚出生的娃娃都这样。”
  因为孩子睡着,不方便抱起来,霍凌和颜祺只摸了摸露出的小手。
  不好过多打扰叶素萍休息,他们站了一会儿就离开,把屋子留给刚刚凑成的一家四口。
  灶台上还剩十几个红鸡蛋,两人有点饿,搬凳子坐下来一人剥了两个吃掉,又喝了点刚熬好的苞米面糊糊。
  “原来小哥儿生下来面上就有红痣。”
  霍凌以前没见过刚出生的小哥儿,他向颜祺道:“现在看着,长得更像大嫂。”
  颜祺摸了摸自己的眉心,告诉霍凌这个就是从小就有的。
  “英子就长得更像大哥,不过嘴巴像大嫂。”
  他眨了眨眼道:“长得像谁都不差。”
  “我就当这话是夸我们老霍家人长得好看了。”
  霍凌说罢,小哥儿晃了晃膝盖,撞了一下他的腿。
  霍凌笑意更深。
  霍峰和叶素萍给自家老二取名霍林,在林哥儿的满月酒到来之前的半个月,霍凌第一次带着赵寅生与赵辰生上山。
  阔别一月,院墙外和院门上多了几道兽爪印,霍凌断定是老虎,但不是成年的大虎。
  如果是成年虎,这扇门估计已经被想办法撞开了。
  刚刚开始独自生活的老虎经验不足,在冬日里很有可能因为找不到吃的,离开高处的深山向下走。
  不过院子里没有活物,想来老虎只是短暂逗留,随即就被别的东西吸引走。
  霍凌顺势教给赵家兄弟如何分辨老虎的痕迹,这也如同白龙山给两个新入行赶山客的“下马威”。
  “在山中生活,这是避不开的,我这门前什么野兽都来过,院子里进过不止一条长虫,走出二里地,遍地都是被熊瞎子剥过的树皮。”
  霍凌提醒二人,“出师之前,只要你们能接受已经付出的代价,我就能接受你们随时到来的反悔。”
  赵寅生和赵辰生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
  “不会反悔。”
  “我们不后悔。”
  “好。”
  霍凌没有多言,初生牛犊不怕虎,现在判断心性何如还太早。
  他打开院门放两人和三只狗进去。
  “把东西放下,先打扫屋子,休息一夜,明天一早,我带你们去捡鹿角。”
  第100章 又一春
  山中一日, 倏忽而过。
  霍凌带着赵家兄弟翻了一个山头,走过几片山坡和山坳,耗费四个多时辰, 一共捡得三双鹿角, 采了几两干巴巴的腰子草, 又在松林里割下十几块松树黄。
  回去的路上,只霍凌还大步如飞, 三只狗跑前跑后来回窜,赵寅生和赵辰生却都不太有力气说话了。
  即使如此,霍凌也没因此停下多歇两回,都是村户汉子, 不至于这点路就累趴下,比起歇脚, 赶在天黑前到家更重要。
  等进了院,回了屋, 赵寅生和赵辰生脱下帽子和袄子, 里面早捂了好些热汗。
  霍凌端着水进来,给他们一人倒一碗。
  “怎么样,是不是累坏了?”
  赵寅生怕霍凌觉得他们不能吃苦, 故作淡定道:“还成,就是冬日里穿得多,走起路来身上沉。”
  霍凌也没揭穿, 他烧起炭盆,往里埋了几个地瓜, 在炕上坐下道:“在山下走平路,与在山上走山路不一样,你们又是第一次来, 对地势不熟,少不得还有提心吊胆的时候,心一累,身更累,日后走熟了就好了。”
  赵辰生忍不住问:“白龙山这么大,师父你当真都记得路?走再远也能回得来么?”
  霍凌道:“我自打会走路就在山里乱跑了,方圆二十里的山路都踩过一遍,再者说,就算真的走远了迷了路,有狗在也定能找回来。”
  赵寅生和赵辰生此前已经听霍凌讲过,赶山客进山必须带狗,再三强调这笔钱不能省,但现在他们买不起好猎狗,需得再攒攒钱。
  到那时,大约也能正式出师了。
  又或者走大运,能白捡一只像黄芽儿一样无主但听训的野狗。
  晚上霍凌宰了两只新捉到的榛鸡,赵寅生说他会做饭,不让霍凌动手,下厨炖了个鸡汤,又单独炒了盘白菜,三人配着霍凌从家里带来的干粮和地瓜吃了顿饱饭。
  兄弟俩都不知多久没喝过鸡汤了,再看霍凌养的狗都日日不缺肉吃,更加坚定了要好好学本事的念头。
  且不说学会赶山后,带下山的山货能卖多少钱,便是不卖钱,只要能在山中行走,不迷路,不丢命,家里人就不会饿肚子,甚至还能隔三差五地吃肉。
  在家习惯了省灯油,睡前两人摸黑洗漱、脱衣服,上炕后赵辰生迫不及待道:“大哥,山里真好,林子里能打猎,溪水能捞鱼,随便一棵树上都结着能卖钱的东西,就说那大鹿角,以前咱们在镇上做工时看见有人卖,多眼馋啊,实则进了山,满地都是,随便捡。我看师父他都不稀罕了,屋里有个那么漂亮的,只当挂衣服的架子用。”
  他已是能成亲的岁数,但因为家贫耽搁,上有爹娘大哥,没当过家,说话尚有几分孩子气。
  赵寅生何尝不这么想,进山之前只听旁人说白龙山是宝山,有白龙山在,哪怕山下遭了饥荒,能进山就饿不死,连遭兵祸时,往山里一躲都能活命。
  他们兄弟两个今天都累成狗了,实则也不过是走过了指甲盖大小的地方。
  “师父厚道,教咱俩时半点不藏私,他用心教,咱也得用心学,不能给人丢脸,更不能有歪心思。”
  “放心吧哥,人家都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现在霍二哥当了咱师父,就是咱俩半个爹了,要是敢做什么对不起他的事,全村都得戳咱脊梁骨,爹娘更是饶不过。”
  这厢兄弟俩看清了前路,没了心事,加上太过疲累,闭了嘴没多久就睡着了。
  东屋里,霍凌则还盯着房梁,惦念了半晌山下的夫郎。
  不知小哥儿有没有睡下,炕上独一个人的时候冷不冷。
  想到这里他不由笑了笑 ,家里烧着炕呢,怎么会冷,且自从颜祺有孕后更加怕热,比起担心他冷,更该担心会不会半夜踢被子着凉。
  就这么翻来覆去想了好一会儿,霍凌才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他素来睡得好,很少做梦,这日却是徐徐然入了梦。
  梦里他还是个只到大人腿高的小萝卜头,山间风物依旧,唯一的不同便是宅院看起来更新,少了许多岁月的斑驳。
  爹娘也都健在,仍是年轻的模样。
  “小峰、小凌,回家吃饭!”
  “知道了娘!”
  伴随着两个小子的奔跑,父亲当年养的大狗陪伴在侧,如大个儿一般威风凛凛。
  吃饭时大狗趴在桌子底下等小主人丢骨头,霍凌偷偷蹬掉鞋,把脚丫子踩在狗背上蹭来蹭去。
  这个梦给人的感觉很离奇,他一边知道这是个梦,自己并非躯壳里的小孩子,一边却又无法抽身而出,随着小小的自己满地乱跑,做着只有孩童才会做的各种事。
  春日雪未化,他和大哥一左一右,拽着刚找到的鹿角,跟着爹的脚步往前走,而当爹的还在念叨:“捡鹿角要捡一双,遇见一个,另一个就在不远处,切记不要忘了……”
  初夏野菜冒头,和娘一起挎着篮子挖野菜,一铲子下去不小心挖断了,他用手扯出来抖抖土,到家后才被告知挖成了不能吃的野草。
  草丛中的红果子尚青涩,便忍不住和大哥一起摘着吃,牙被酸倒后吃饭咬不动干粮,还憋着不敢说。
  接着是辨灵芝、寻天麻、认蘑菇、摸蝲蛄……
  就这样在梦里过了山中四季,见证了风来雨落,习得了一身本领,当第一场大雪落下,他正准备接过娘递来的一捧刚砸好的核桃时,梦忽而醒了。
  霍凌察觉到嘴边有点咸,抬手一摸,发现枕头都湿了,自己满脸都是泪。
  他一下子没了睡意,就这么拥着被子坐起,对着夜色出神。
  或许是白日里教徒弟的种种,唤起了他童年跟在爹的屁股后面学赶山本事的回忆。
  “你俩要是给我托梦,咋不多留我一会儿。”
  他喃喃自语,愣了半晌后忽然躺下,闭眼睡觉,盼着能把刚才的梦续上。
  可惜再一睁眼,已是天亮。
  ……
  十日后,霍凌带着两个不比自己小几岁的新徒弟下山。
  三人扛了十对鹿角,桦树茸和松树黄各五斤,零散的腰子草三斤,此外还有五只榛鸡,两只野兔,霍凌分了两只鸡、一只兔给赵家,其余山货则都放在自家,待进城卖馅饼时,一并摆摊卖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