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作者:鸦丹丹      更新:2025-09-27 09:19      字数:3295
  罗倍兰笑着回答,肩膀朝着林瑜倾斜过去,轻轻地碰了她一下,把林瑜的身子顶得一斜。
  罗倍兰捧着画册,手里的分量让她很安心,林瑜一直看着她,看见罗倍兰的笑容渐渐收回去了,只在唇边留下一个似有若无的弧度。
  “怎么了?”林瑜问。
  罗倍兰没说话,只是笑。
  “是想到了什么吗?”
  于是,林瑜又换了一种问法。
  罗倍兰看看林瑜又看看手里摊开的画册,画册是活页装订的,沉甸甸的捧在手里很有分量,这份实而用心的礼物压在手上让罗倍兰的心里很踏实。
  目光再次落回到林瑜的脸上,罗倍兰轻轻耸了耸肩膀,再次展露出一个笑容,她脸上已经瞧不见惊喜的欢欣。
  两个人的眸子定定地对望着,安静得仿佛一场无声的对话正在她们之间进行,罗倍兰静静地坐在林瑜面前,林瑜花了点时间才读出来她脸上的是得到满足的自在——就像是狂风过去,杨柳丝重新在湖面撩动起的涟漪,生动且平和。
  “嗯……只是想到这是第一次有人在给我礼物上这么用心。”
  罗倍兰看着……有些怅然。
  林瑜伸出手,把掌心贴在罗倍兰的脸上用力揉了揉:“第一次又不是最后一次,突然这么郑重干嘛……”
  “不准皱眉!”林瑜轻声命令。
  罗倍兰点点头,轻声应了。
  罗倍兰的手机叮叮叮地响了一阵,拿出来一看,是黄誉芝发来的消息,她说她快到了。
  林瑜挨着罗倍兰,她没遮挡,林瑜便也看见了。
  “你快去吧,我在这等你。”
  罗倍兰点点头,站起来的时候还有些恋恋不舍。
  听着铁门关闭时的碰撞声,房间里便只剩林瑜一个人坐着了。
  摆放大黄的位置不远,林瑜起身过去,摸了摸它带着小锯齿的叶片。
  林瑜不过一个人待了两分钟,便有些无聊了,也是在这个时候,林瑜才想起仔细打量起罗倍兰的房间。
  房间不大,拉开一半的帘子对面是一张收拾得干净整齐的床,看上去应该久久没被睡过了。
  林瑜想起她有一个表哥,罗倍兰跟她提过,他哥哥脑子很聪明,学的计算机,现在在上海的一家科技大厂做技术人员。
  罗倍兰的床离衣柜很近,之间留出的余量刚好够衣柜的门开开合合。
  房间里的桌子应该是兄妹俩共用的,但是没有椅子,桌上是寥寥的几罐化妆用品。房间的最角落摆着两摞书,最上面的是一本林瑜学生时代再熟悉不过的蓝白封皮的练习册。
  她走过去,翻开,上面写着的是罗倍兰的名字,字迹娟秀,墨痕的边缘有些发黄,是学校高三用来统一复习的老旧练习册。
  这本是数学。
  因为是最上面的那本,它的封面摸上去已经落了一层灰了,但这两摞书也只是被整齐地放在这里,没被动过,却也没被丢掉。
  林瑜接着往下翻,里面的字迹比起封面的署名明显要更潦草,有些中间步骤写的尤其潦草,空白处也被罗倍兰用铅笔打满了草稿,这些铅笔字却是彻底看不清了。
  林瑜的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个弯——她写题的习惯倒是和她随意的性格很相配。
  罗倍兰的正确率不高也不低,林瑜估摸着她俩的数学水平应该大差不差,林瑜看了一会儿打发时间,合上书以后没再动多的东西,却打心底里为罗倍兰感到遗憾。
  不锈钢门的隔音很不好,在林瑜听到罗倍兰和黄誉芝的对话足足响起了一分钟以后,才传来门被打开的声音。
  林瑜走到卧室门口,刚往门口的方向看过去,就迎上了黄誉芝圆圆的*,笑得甜甜的脸,她手里是空空的,蛋糕的盒子被罗倍兰提在手里,后者还在嘟嘟囔囔地抱怨她不该还特意带一个蛋糕过来。
  黄誉芝也是先去和罗湖生和刘淑华打了个招呼。
  晚饭还要十来分钟才好,于是餐前的最后的十来分钟,三个人一齐坐在了罗倍兰的床边。
  那本画册被罗倍兰摆在床边,黄誉芝好奇地问起,罗倍兰便拉着林瑜又把画册翻了一遍。
  “哇!之前就听罗倍兰说你是美术老师,但是没想到你画的这么好,有好多张都画的和照片一样!”黄誉芝第一次真真实实地看到这样的画作,惊叹着夸林瑜。
  被罗倍兰夸是一回事,被黄誉芝这么夸是另一回事,林瑜不好意思地笑笑:“我也就擅长这个了……”
  “你又谦虚!”
  罗倍兰推了腿林瑜,嗔怪地说。
  罗湖生和刘淑华准备了很多菜,罗湖生很高兴罗倍兰叫来了两个朋友一起过生日,他们吃得很香。
  饭桌上的大多时候,罗湖生和刘淑华都是沉默的,把话题留给了三个年轻人。
  到最后,罗倍兰点上了蜡烛,刘淑华替她关了灯,“22”形状的蜡烛光线不亮,却刚刚好照亮了每个人的脸,蛋糕挨罗倍兰挨的很近,蛋糕上粉红色的裱花被蜡烛微弱的光线笼罩,落进眼里很是梦幻。
  这是她第一次在属于她自己的生日,吃到这样正式的生日蛋糕。
  想到这里,罗倍兰觉得自己的眼下有些湿润,她慌乱地闭上眼,双手合十,食指的指尖紧贴着额头。
  罗倍兰的呼吸喷在两朵摇曳的火焰上,林瑜看着黄色的光线在她脸上晃动,罗倍兰闭合的眼皮下眼珠转得飞快,带动着细密的睫毛一起颤动。
  林瑜想,今晚,她一定有很多愿望要许。
  第49章 高潮
  十一月底,林瑜在高中同学的朋友圈得知了市里游乐场翻新了的消息。
  这个游乐场在林瑜小学就有了,她小学春游还组织着去过几次。
  游乐场不大,但像射击场,大摆锤,海盗船这些基础的游乐设施都有。因为是在山上,所以风景很不错,山顶上有一个摩天轮。
  餐桌上,林方诚在和李丽红商量给林瑜买辆车,话题中心的主角却显得心不在焉的——林瑜的手指停留在朋友圈的刷新界面,心里盘算着什么时候罗倍兰有空可以和她去那里玩一次。
  吃过饭,李丽红在看很久之前就上映,但是最近又重播了的电视剧,林方诚拿着小剪刀蹲在露台上侍弄花草。
  林瑜陪着李丽红看了一会儿电视,等消了食便回房了。
  林瑜整理了一下自己潦草打的线稿,把确定下来的电子版一一发给毛格,为了方便交流,林瑜加上了毛格的微信。
  毛格的微信头像带着点暗黑非主流的意味,是一张色调灰暗的动漫男角色大头照。
  过了十来分钟,毛格回复了信息。
  毛格:这些我感觉都很一般。
  毛格:不是说你画的不好,只是立意有点不太……够劲儿。
  林瑜一时间也犯了难。
  鱼飞飞:那你的设想是什么样的呢?
  毛格:我觉得你的微信名字就挺好。
  毛格:我想看你试试这个。
  毛格:加条鱼?
  林瑜犹豫了一会儿,还是答应了。
  林瑜抱着平板上了床,两根指头夹着电容笔静静思索。
  刚刚问过毛格了,他说有把稿件做成幕布挂出去展览的考虑。
  以鱼为立意主题的画……
  林瑜想起她还在北京读书的时候,她就画过一副这样的画。
  那是一次校内展览,参赛的选手都是校内的学生。
  艺术展的主题就是“自由”。
  那时候已经是林瑜大三的下半学期了,周围的同学也都开始留意起了校招广告栏上合适的岗位。
  合乎情理地,林瑜的父母也开始督促林瑜把这件事排上日程。
  林瑜搪塞着父母的催促,犹豫再三,还是在报名网站上敲下了自己的名字。
  林瑜放弃了一贯擅长的风格,反而用及其绚烂的色彩描摹出一张几乎梦幻的作品,但画风选择的突变也有迹可循——写实画太耗费时间与精力了,更何况,一笔一画的刻板在某些程度上是同主题相悖的。
  画面的主角是一条蝴蝶鲤。
  这个品种的鱼尾鳍和胸鳍都足够轻薄,足够飘逸。
  一条银白色的蝴蝶鲤跃入水面,它大片的尾巴和激起的水珠就像它的翅膀,那条鱼似是要飞起来,但按在鱼缸缸壁的手表明了它只是被倒翻着丢进水里罢了。
  蝴蝶鲤鳞片上却折射着贝母般柔和质地的光泽,林瑜模糊了色彩之间的界限,让那条鱼的双眼仿佛被蒙上了一层灰白的翳。
  在把作品交给工作人员时,她还有些忐忑——她给那条鱼安了一对死鱼的眼睛。
  学校还请来了几位很著名的画家来做评委,他们盯着她的作品来回地、反复地看,没人发现那双眼睛是死的。
  林瑜评上了奖。
  获奖名单公布出来的时候,林瑜的大三已经快结束了。
  她打电话给李丽红,给她看了自己的画。
  李丽红用一如前二十年的话术夸了林瑜,话语间没有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