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作者:李酶酶      更新:2025-09-27 09:20      字数:3276
  能轻松激怒与其对话者的能力。
  两天后,零点十四分,保障部大楼地下。
  后勤保障部的武装力量又称为“后勤军”,枪口对准的通常是怪物而非人类,但即便套上更为无害的头衔,依然是正规军队的一部分,纪律严明。
  与研究所不同,这里的下班就是下班,除巡逻队外禁止夜间滞留,违反规定会受处罚。
  然而此时此刻,静默的停车库边缘,一辆辆整齐划一的钢铁巨兽后,一名留着四六分齐耳短发的女性正来回踱步。
  “我拒绝这次任务。研究所内部不在我们权限范围,这是远洋捕捞、而且钓鱼执法……”她的语速在加快,张合间咬紧的后槽牙隐隐喷薄着愤怒。
  通讯器那头的声线分不出是女是男,啧啧道:“你不需要更多的功劳,为你妹妹拿到更好的基因药剂了吗?”
  严莉因焦虑而反常的脚步猝然一顿。
  “你们调查我?”向来“老实本分奉公守法”的严组长,眼神立时狠厉起来。
  “有什么可调查。别忘了滨海防御中心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对面冷笑,“想清楚,又不是要你干违法勾当,检举成功,对防御中心可是大功劳一件。”
  功劳?
  真的是功劳吗?
  残存的良知在心底翻滚叫嚣,她不敢深想,只能堵住耳朵,闭上眼睛,自欺欺人。
  妹妹苍白可怜的小脸犹在眼前,她停了停,伸出手,重新从垃圾桶箱盖取过那张卡片。
  她看到上面配有文字的证件照片,因眉眼毫无弧度而气质清冷的年轻女孩,和妹妹相仿的年龄,面孔有些许熟悉感。
  上次怪物清扫活动里一面之缘的受害者,她亲手救出来的研究人员——
  工号7086,程冥。
  第36章 “有没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红石防风湾。
  白惨惨的日光平铺海面,波浪迭起,冲撞在各式金属间,发出隆隆击鼓声,久久回荡于海陆空。
  程冥跟同事们一个接一个下了车,不约而同被这罕见的景色吸引,眺望远方。
  这里是防御中心人为圈占的一片海域,两侧半岛相挟形成天然海湾,机械化程度极高,临海直立式防波堤像城墙高耸,并建有隔离网以阻绝变异怪物,最大程度保障安全,方便研究人员开展实地研究。
  观测塔像顶天的巨人矗立在海峡之上,人类造物与自然伟力的碰撞,恢弘令人失语。
  “有没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程冥站在崖边,问脑子里某只鱼菌。
  它似乎也被大海深深吸引,一时除了发动机的嗡鸣,只有潮起潮落的声音。
  许久才回应道:“如果我说想跳下去——”
  “你不想。”
  程冥果断后退,不客气地打断了它的话,转身回到车辆间。
  初步模拟实验已经通过,1号病毒提取物的效果显著,又花费一个月进一步改造修饰富集浓度,得到了藻菌毒素2号、3号。
  现在,她们将要进行的是局域试验,以这片封闭海域为对象——
  占地近千公顷的红石湾,她们课题组向动物研究团队暂借来的场地。
  4个小时车程,保障部一队小组随行,护送她们抵达目的地,同时将负责她们接下来异地研究期间的安全。
  组长叫做严莉。
  程冥觉得对方身形有点眼熟,多看了两眼。
  后者正在组织成员集合,察觉到她的视线,侧过脸。
  程冥弯起嘴角,礼节性点头示意。
  然而那位身材中等但气质轩昂的女性目不斜视避开了,没做回应。
  程冥也没太在意,她的注意力很快被吸引走了——她看到了老同学。
  豹猫似的矫健身影跳下车厢,一发现她,眼睛“嗤”地亮了,脚尖拐了个弯,就想过去跟她打个招呼。
  但紧接着,就收到了组长严莉横瞥过去的一眼。
  韩许华一僵,撤回半只脚,灰溜溜归队了。
  初实验通过后,证实了可行性,眼看成功希望很大,研究所又派了新的研究员加入课题。单载人车辆就有四辆。
  后续还有十来辆装载着大大小小物资的运输车,包括生活用品和实验用具。
  卸货花了五六个小时,安顿下来天已经黑了。
  地表一层是生活区。下方为实验区,更深处还有勘测台、采样点、人工操作站等,通过穿梭梯抵达。
  到了这里,只有进入生活区才能脱下防护服。
  建筑群半嵌入崖体,环绕海湾为半圆。大部分墙体都是特殊的类玻璃材质,强度高而透明,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方便其中人员在任何时间地点观察海域情况。
  房间外的廊道照明设备是感应式的,只在人经过时亮起,且光线很暗,还不如高处观测塔亮度明显。
  毕竟离污染源近,活动范围全部受到严格限制,所有安排都必须符合规定。
  保障部派来的这支小组既负责保护,也是监督。
  刚跟宋曼青等人核对完日程,严莉走出门,准备返回自己的岗区,忽然被叫住——
  “严莉组长是吗?”
  她一顿,侧身看去,一姑娘房间里出来,微笑冲她伸出手。
  恰巧塔顶散射来的白光旋转掠过,明暗交错间,她看清了对方样貌。
  是程冥。
  “是。严莉就好。”她回握,晃动的浮光从对方手背扫过她的手。
  “有什么事吗?”公事公办的口吻。
  “你在去年12月12日当晚去过研究所北楼吗?”程冥认真看着她问。
  “是。”短暂疑惑后,严莉明白过来她为什么搭话了。
  “果然。”程冥笑了,“算是救命之恩了,还没跟你说过谢谢。”
  “不用,应该的。”严莉立即道,“份内事而已。”
  两人各怀心思地“友好”交谈过后,程冥站在原地,直至她的身影完全淹没在黑暗。
  “怎么了?”
  “她有点奇怪。”
  “哪里奇怪?”
  “说不上来……”
  共生伙伴刨根究底追问,她仍久久凝视对面消失的方向,沉吟思索。
  可能是,这位组长对她似有若无的关注多了些。
  明明很敏感于她偶尔不经意落到她身上的视线,但当程冥真正看过去,她又表现得极其正常……正常得不正常。
  刚刚讨论日程安排时也是。
  因为藻菌毒素有效性验证开始后需要每12小时去海底收集数据,深处的生态勘测舱不适合久呆,但为了尽量保持数值连贯性,她们决定以三天为基数一轮换,抽签决定次序。
  严莉下意识先问了她抽中的轮次。
  这种关注度,有点超出正常社交距离了。而她这样界限感强的人,难免敏锐。
  小溟没再搭话,似乎也陷入了沉思。
  程冥问它怎么想。
  “人类真是难以捉摸。”它感慨。
  可能它本意没什么,但听起来莫名阴阳怪气。
  问它算是问错生物了。
  程冥:“……”
  ……
  因为试验场是借来的,一边要熟悉地方一边要抓紧学习新仪器新操作一边要反复确认进度跟进实验……
  每天24小时有16小时都在工作。
  年后两月间又爆发了一次小型怪物突袭,解决第三阶段污染迫在眉睫,上下对这课题都极其重视。
  投入越大,压力越大。
  每个人都铆足了劲,半点不敢松懈。
  日复一日的枯燥活动,只新鲜了最开始两周,而后连寄生怪物都活跃不起来了。
  程冥站进穿梭梯,面对近在咫尺的海水,耳边少了骚扰的声音,她还有点不习惯。
  “这次不想回家了?”她逗小溟。
  上次抽签她抽中最后一轮,现在终于到她前往海底勘测舱。
  穿梭梯是特殊材质搭建的狭长甬道,防腐蚀抗强压,轿厢边角圆钝以减小阻力。
  随着高度平缓下降,最后一丝虚弱的光芒被水纹湮灭,死寂与深暗成为主旋律。
  “你不是不让我想吗?”小溟朴素无华答。
  得,又像在阴阳怪气。
  “寄生物真是没有幽默细胞。”程冥学着它的口吻道。
  两三百米深的海底,直接与世隔绝。
  下来之前要进行心理测试,以判断她们当前状态是否适宜海底作业。
  幽闭恐惧和孤独感有时候是要命的。
  即便如此,安全守则上仍规定每次勘探滞留最多不得超过2小时。也就是像所有海生哺乳动物一样,必须每隔一段时间上去“换气”。
  不过她有一只有事没事就能拌上两句嘴的鱼菌,倒是没有那么煎熬。
  咚,脚下轻微摇晃,沉闷的碰撞声回荡。
  安全钳卡紧,穿梭梯触底了。
  她迈出轿厢,沿指示标识走向勘测舱。
  这是一只直径目测有两到三米的球体,可沿海底密布的轨道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