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作者:
海苔肉松小贝 更新:2025-09-27 09:32 字数:3855
有了上一次的事情之后,两人肯定对发电报这事儿十分上心。
若是让两人知道又有人匿名发了电报过来,肯定要担心的睡不着觉。
两个人的年龄都不小了,身子虽然硬朗,但该注意的还是要注意一些。
不管是傅闻璟还是苏软软,都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他们自己的孩子都九个多月了,不能还是什么事儿都让爹娘操心。
“好了,别想那么多。”苏软软笑着对傅闻璟道,“我们现在在这么远的地方,想的再多,回不去也是鞭长莫及。
只要我们不把他当回事儿,那上心的就只能是他自己,着急的也是他自己,我们还是好好过自己的日子比较重要,你说是不是?”
傅闻璟也笑着点头,“媳妇儿说的对。对了,媳妇儿,你刚刚打算跟我说什么?”
“我之前是想跟你说,今天我们摘葡萄吃了,葡萄酸甜可口,可以摘着吃了。小一他们四个,也吃了几个。
他们第一次吃葡萄,我也不敢给他们吃太多,一人差不多吃一整个后就停了下来。
不让他们吃了,他们倒是也没有哭闹,就是还眼巴巴的看着,挺可怜的。”
嘴里说着孩子可怜,但苏软软的脸上却满是笑容,脸上却没有丝毫的同情。
傅闻璟不仅跟着一起笑,还对苏软软的决定交口称赞,“媳妇儿你说的对,的确不能让他们吃太多,反正葡萄还多着呢,以后有的是机会吃。
媳妇儿你吃了几个?要不要我现在去摘一串给你吃?”
闻言,苏软软下意识看向了四胞胎,“他们都还醒着呢,我要是吃的话,他们也该想吃了。”
傅闻璟想了想,简易道,“要不,你去院子里吃,等你吃完了再进来,他们肯定看不见。”
听到这话,苏软软下意识的就道,“等我回来之后,你再去吃?”
傅闻璟也愣了,但很快笑着点了点头,“这样也不是不行。”
苏软软,“......”
两人互相看着彼此,片刻之后,同时笑了起来。
虽然都是第一次当爸妈,但是在坑孩子这方面,好像大家都会无师自通。
两个人这么商量了,也的的确确这么做了。
傅闻璟拿着剪刀和小竹篮去外面剪了葡萄洗干净,自己一个都没吃,就赶紧进来喊苏软软,让苏软软去外面吃。
白天的时候,苏软软也的确没有吃尽兴。
主要是当时要和牛桂芳说话,还要分心照看着四胞胎,哪里有那个心思去好好的品尝葡萄。
现在院子里还没黑下来,晚风已经刮了起来,院子里还安安静静的,正是吃葡萄的好时候。
一个人盘腿坐在葡萄架下面,耳边能听到风声和鸟叫,鼻尖萦绕着的全是葡萄的香甜味道,日子虽然简单又平淡,但却让人觉得十分的幸福。
苏软软沉浸在这种情绪当中,都忘了时间。
等回过神来的时候,已经是二十分钟之后了。
葡萄倒是没吃多少,主要是喜欢这种安静。
没有纷扰,不用管孩子。
没失去过自由的人,是不会有这种感觉的。
但苏软软并不讨厌没自由的时候。
她享受当下的安静和自由,但等享受过后,转过头看向屋内,看着炕上和四胞胎玩儿闹的傅闻璟,苏软软又是会心一笑,加快了脚步往屋子里走。
都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但苏软软觉得,只要协调的好,这两者还是可以兼得的。
苏软软进了东屋,就坐在了炕边,对傅闻璟道,“我吃过了,你赶紧去吧!”
傅闻璟也没有推辞,直接站了起来,穿鞋下炕,“那我也去尝尝,看看媳妇儿都夸的葡萄有多好吃。”
四胞胎睁着懵懂无知的大眼睛,看了看苏软软,又看了看傅闻璟。
他们是真的不明白,为什么先是妈妈去外面,现在又变成了爸爸去外面。
见傅闻璟走出去了,四胞胎干脆朝着苏软软爬了过来。
才刚刚靠近,就闻到了香甜的味道,和白天吃的那个味道一样。
接下来的时间里,四胞胎就像是在搜寻什么宝藏一下,在苏软软身边爬来爬去,一直不停的找。
面对四胞胎这样,苏软软又是好笑又是无奈。
四个小家伙年纪也不大,鼻子怎么就这么灵?
才这么丁点儿大就这么不好糊弄了,那以后可该怎么办?
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苏软软越发的感叹起来。
九个月之后的孩子,好像一下就长的快了起来。
明明才刚学会爬没多久,几个小家伙在炕上的时候,就开始扶着炕边站立了。
赵娟子见了,就说他们这是想要学走路了。
“这几个小家伙聪明,身体也养的不错,学走路也早一些。”赵娟子赞叹道,“不过,我听老一辈的人说,要是想让孩子腿型好看点,还是别让他们走的那么早。”
这种言论,苏软软也看到过不少。
虽然不一定有什么科学依据,但是这种事情,本来也就不需要什么科学依据。
没有当妈的人,做什么都要讲科学,总要想着科学育儿,对于那些人信老人的话的人,嗤之以鼻。
可等真的当了妈妈有了孩子之后,才会明白,当妈的最希望的,就是孩子能好好的。
只要是对孩子好的,不论是有科学依据的,还是老一辈口口相传的育儿经验,都是愿意相信的。
在苏软软心底里,也是不希望孩子太早学走路的。
像是四胞胎这么大,爬的利索一点,远比他们学走路更让人放心。
因此,从这之后,苏软软和赵娟子,每天都想着办法让他们几个爬。
第193章 大红色枕巾
好在几个小家伙,也不是那么想要走路,大概也只是好奇而已。
有苏软软和赵娟子的引导,他们还是更喜欢四肢着地的感觉,每天爬来爬去不亦乐乎。
也就是现在天气还暖着,他们穿的也都单薄,行动起来也很是方便。
等到了十月里,天气冷下来,他们穿上了厚实的棉衣之后,行动没那么利索了,就是想爬的这么快,也没那个机会了。
快到十月的时候,傅闻璟回来时,终于带回来了一封信。
信是傅春山写的,除了一些日常的话语之外,果然还说了大娃要结婚的事情。
大娃的媳妇儿,就是隔壁生产大队的一个姑娘,长相如何暂且不知,但是家里条件和傅家差不多,姑娘小学毕业之后,就辍学回了家,先是在家照顾弟妹,做饭洗衣打猪草。
等年纪稍微大一点之后,就开始跟着家里人一起下地干活挣工分。
几年下来,地里的活儿一把抓,是个勤劳能干的,也是个能持家的。
傅家给了十几块钱的彩礼,还给了几块料子,女方家里用料子给女方做了嫁衣,又把那十几块钱给她做了陪嫁。
可以说,两个家庭都不贪这一点钱,把这一点儿东西给了两个孩子,用来当他们小家的私房,两个人就这么结了婚。
傅春山信上说,之所以把这件事情写进信里,主要是因为傅闻璟是他们的小叔,他们结婚总要跟傅闻璟说一声,并没想着让傅闻璟给他们准备什么东西。
傅春山的话虽然是这么说的,但是傅闻璟和苏软软当然不能什么都不准备。
毕竟他们是做小叔小婶的,真要什么都不准备,傅老大会不会有意见不一定,但刘秀娥肯定会有意见。
哪怕已经一年多没见刘秀娥了,但苏软软对刘秀娥的印象还是很深。
苏软软并不是怕刘秀娥,只是觉得没有得罪的必要。
东西也不用准备的太多太好。
苏软软在淘金金上买了两个大红色的枕巾,还是这个年代流行的料子和款式。
像是这样的大红色枕巾,那可不是一般的便宜,只要九块九。
虽然在苏软软看来,这个颜色和款式是真的有些老,可在这个年代,却是十分流行的东西。
谁结婚的时候要是能有这样一对大红色的枕巾,来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看见了都要羡慕不已。
有的当爹娘的都不一定会给孩子准备,苏软软和傅闻璟作为小叔小婶,能给准备这样的礼物,那是十分给面子了。
别说是这一对新婚的小夫妻了,哪怕是刘秀娥那样的性格,也挑不出任何的毛病来。
苏软软探头朝着信纸上看了一眼,“爹有没有说娘的身体怎么样了?腿养好了吗?”
都说伤筋动骨100天,这都已经过去好几十天了,应该也养回来一些了吧?
苏软软正想着,就听到傅闻璟道,“爹说已经养的差不多了,还说你寄回去的那什么壮骨粉特别的好,喝了之后骨头长得很快,现在都已经活动自如了。
要不是有爹拦着,人都想要自己下去走走了。”
一听这话,苏软软瞬间就变了脸色,“还是不要下去的好。毕竟娘的年纪大了,身体不比年轻人,现在看起来表面是长好了,可里面应该还是有些问题的。老是不注意着,二次受伤的话,不仅更遭罪,说不定还要落下什么病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