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作者:狸花不白      更新:2025-09-27 09:42      字数:3800
  
  “完美!”闻悦眯起眼睛欣赏一会儿,心满意足地掏出手机来跟贝壳画合照,还硬拉着符遥一起摆pose。
  “比我想象中好多了……我以为我们最多做点沙滩海浪什么的,贝壳就是贝壳,黏在沙滩上那种。”闻悦一边给她俩修图,一边头也不抬地说:“老板看着不靠谱,没想到里头东西还挺全的,回头你记得给你家小舟同学记一大功。”
  “前天还说让我考虑其他男生。”符遥笑了一下,低头专注地封好相框,“怎么,立刻被收买了?”
  “我这是爱屋及乌,你喜欢哪个我就站哪个。”闻悦选了最满意的那张发朋友圈,附上两颗爱心表情,“哎,你加上谢一舟好友以后,看过他朋友圈没有?据说从一个人朋友圈就可以看出他的主要性格。”
  “真的吗。”符遥慢吞吞地应了一声:“大师你先看看我吧,我是什么性格?”
  “你嘛,你这人朋友圈喜欢分组……啧啧,外人以为你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清冷小仙女,亲近的人才知道你每天定时发疯。”闻悦摸着下巴,铿锵有力道:“你这种性格啊,我一般总结为两个字:闷骚。”
  “那你每天七八条朋友圈,只能总结为两个字——”符遥无语片刻,很有气势地反驳,“话痨。”
  闻悦扑上来作势要拧她的脸,还没分出胜负,手机忽然叮叮当当地响起来,她看了一眼便大惊失色,“糟糕!我刚发朋友圈忘记屏蔽我妈了!”
  符遥动作静止下来,“你来这边找我,没跟你爸妈说?”
  “没,我爸妈最近不知道又因为外头哪个情妇吵起来,两个人连续一个月不着家。”闻悦恨不得把手机远远甩出窗外,头痛道:“反正她们不管我,我也懒得跟她们多说。”
  ……
  “哈,我就来找朋友玩几天,你至于这么激动吗?”片刻以后,闻悦暴走出门,怒气冲冲道:“说什么我不提前告诉你们,我就是想告诉你们,也要能见到你们人才行吧!”
  按这种激烈程度,不吵上半小时是不会停的。
  符遥从窗口看了闻悦背影一眼,叹口气,心不在焉地提笔,继续描画刚刚的线稿。
  闻悦妈妈虽然常年在世界各处游玩,但时不时母爱发作,想起自己有个女儿,就会来折腾闻悦一顿,边哭边抱怨闻悦对自己的疏远。
  相比起来,符建川和彭兰简直可以说是模范父母了,虽然有时难免对她保护欲过剩。
  符遥换了张卡纸,思绪突然飘到在海边散步的夜晚,谢一舟就站在她身边,仿佛触手可及的那个瞬间。
  笔尖沙沙,千万次细腻的描摹,犹如情人眷恋的低语。
  轮廓在她笔下逐渐成形,少年的侧脸模糊而慵懒,肩宽背直,双手插兜的姿势十分随意。漫天的繁星映着涌动的海水,他偏过头,嘴角似乎是微微上翘的,难得一见的温柔。
  其实谢一舟平日里很少笑,不管遇到什么事,神情总是冷淡的,万年不变的拽哥形象。
  他甚至连朋友圈都很少发,上一条动态还是半年前。
  入镜嘉宾是远郊一棵孤零零的树,叶片都掉光了,偏偏背后晨昏线的橙蓝色调无比盛大,给人瞬间温暖的错觉。
  谢一舟其实也是这样。
  他内心筑了一座防洪堤坝,无人能走近,远远拉起的警示线宣告此处危险。
  买二赠一的咖啡、海边故作凶神恶煞的提醒、还有怕她肚子饿细心准备的烤面包片……这么多令她怦然心动的瞬间。
  谢一舟对她的好,大概也仅仅是出于礼貌而已。
  第36章 朋友三
  谢一舟收拾收拾,从电脑桌前抬起头的时候,时钟已经快指向五点了。
  他下午临时赶工,应甲方的要求,用素材拼拼凑凑帮店里剪了个片子,坐久了脖子酸得很,比考试还磨人。
  符遥撞到他兼职的咖啡店,还有这个“海螺屋”,其实都是余望开起来的,但他没事就会过来搭把手。
  余望这人之前是苦过来的,重感情,喝醉了拉着他谈心,总说这个店生意能起来,功劳得有他的一半。甚至当年装修时,硬要在二楼给他留了个房间,谢一舟周末不想待家里的话一般都会来这边。
  早几年,这个沿海小城颇得省里重视,说要借助地理优势,搞什么经济大腾飞。
  余望想赶上这波东风,先在市里搞了家咖啡店,又把自己家旧房子卖了,在政府规划的这条文化街上建了个贝壳小屋,专卖这些摆件小玩意。贝壳这东西沙滩上多的是,成桶收购,不值几块钱。不管再丑的贝壳,洗洗刷刷,丢进除锈剂里泡几分钟,倒出来都是崭新光亮,像刚做了美白全身spa似的。
  哪知小城飞这么久,领导换了一届又一届,硬是没能飞起来,来玩的游客倒是一年比一年少。
  谢一舟脑子活,看余望颓废成这样不忍心,就给他出了个主意,从线下换成线上网店,搞差异特色化,和普通批发店区分开,卖点别人没有的东西。别家都卖风铃卖吊坠,他们就鼓捣海螺氛围灯、海螺音响,这种带点高科技的产物。
  别说,卖的还挺好,尤其是逢年过节的时候,订单量能噌噌上去。
  后来有民宿主动找到他们,想布置海景系列的主题房。于是店里又多了全套贝壳家居:从晨起用的梳子到吃饭用的碟子,从客厅的背椅到洗手间的流理台,应有尽有。
  搞到现在,余望已经不怎么需要自己去找单子了,店面也时开时不开。
  做生意就跟滚雪球一个道理,做得好了,熟人自己会帮你介绍生意上门。
  小地方,没什么人搞创业。去年余望还评选上什么市里的青年创业家,平生第一次穿上西装,遮住刺青,人模人样地去领了个奖,回来就去墓园,一边喝酒一边抱着他妈的墓碑大哭,也算苦尽甘来。
  最后余望醉得神志不清,差点吐在墓碑上。
  回来还是谢一舟给开的车,那会儿他十八岁生日都没到,算是无证驾驶,得亏没被交警查住。
  谢一舟懒倦地抬了下眼皮,望向桌角摆放的烟,正要伸手摸过去,脑子里突然响起一道轻柔的女声。
  ——“你不要抽了。”
  ——“因为……这样很丑。”
  啧。
  谢一舟长到这么大,收过别人明里暗里夸赞无数,不能说非常自恋但也是有点自恋,第一次被人理直气壮当面说丑,着实印象深刻。
  吸烟那劲头一下子熄火,他轻踹桌子一脚,电脑椅听话地旋开,慢吞吞伸个懒腰站起来,走到窗边。
  房间有点闷,他把窗户缝隙推开来透气。
  那天符遥问他是不是想赚钱,赚钱嘛,当然是想的,也快成年,该到自立门户的年纪了。
  当年他那人渣生父生意做得挺大,但是离婚分家产时,他妈骨头硬,硬是一分没多要他的。有段时间母子二人日子过得紧巴巴,背上还背着房贷,他妈白天在医院上班,晚上还要另打一份工,饿得头晕眼花连份炒粉都不舍得买。
  也许是那会儿穷怕了,如今小金库里不攒点钱,他心头就不踏实。觉得就跟高空走钢丝似的,稍不留神就能摔下来,跌得鼻青脸肿,谁都不会愿意搭把手扶你,你也不好意思接受别人施舍般的同情。
  生意做大之后余望定期给他分红,加上咖啡店那份兼职,银行卡里数字也算有增有涨。
  余望有时跟他开玩笑,说这“青年创业家”的奖该由他来领的,十七岁的创业先锋,前途无量,风光无限。但谢一舟心里知道,这店没有余望在外头周旋交际人脉,他们鼓捣出的玩意再新奇也没辙。
  余望是老好人一样的性格,讲义气,能屈能伸在这片混得开。不像他,哪怕嘴上再没腔没调,脊背还是跟装了钢筋似的弯不下来,除非粉身碎骨,别想轻易折腰。
  “成!刘老板,您放一百个心。”
  这会儿余望站在窗户下头打电话,大嗓门顺风一路飘上来,“我这就去找人重新画,一定做到让小公主满意为止!”
  谢一舟站了片刻,慢慢听出点意思来,聊的应该是店里最近收到的大单。
  生意做大了其实也有坏处,有些单子不是你想推就能推,里头牵扯的东西不是钱,是人情和世故。
  这笔单子其实工作量不大,资金给的也足。老板家的“小公主”对美人鱼,经人介绍,打算请他们来订制卧房装潢。余望前后忙活两三周,其他的家居小公主都点头表示满意,除了墙壁正中挂的那幅贝壳画,视觉中心,位置最佳,效果一定要夺人眼球,前前后后订制了好几版,小公主都说不行。
  一言九鼎,把余望急得嘴角冒泡,挂断电话就掏了烟出来猛抽。
  谢一舟走回电脑前看一眼,片子已经导出来了,他开倍速过一遍,确认没问题,直接转发给余望。
  这片子实际上是民宿宣传片,里头拍摄重点都是他们海螺屋的家居。以后甲方要是想提前看成品效果,直接把片子发过去就成,也算是间接打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