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作者:悟空嚼糖      更新:2025-09-27 09:51      字数:3755
  
  冯行站起来:“你胡说什么?”
  “我说错了么,这一路上你逮着机会就数落我回家提亲的事,我一提到尉女郎,你就拐弯抹角的挖苦她出身,她出身再低碍你什么事了?我不嫌就行!胡女郎出身高,安定的贵族呢,可惜你配不上人家呀……”
  “啊——”冯行抡拳就揍,被早有防备的源翼抱住腰制止。
  “你俩等回到洛阳再打,那时我不在跟前,你俩就是打残了对方,也不关我事。”
  喀嚓、喀嚓……
  很明显,有踩踏枝叶的动静在三人后方出现。
  宗隐三人都维持着现在的动作,眼珠先瞥过去,脑袋再慢慢向后打量。
  是个瘦高身形的中年郎君,他看着风尘劳碌,身旁却没有马,也没携带武器。
  源翼悄声告诉俩伙伴:“小心,附近肯定有此人的同伙。”这话是警告冯行、宗隐都先消消气,别冲来人泄愤惹事。
  此郎君姓茹名俊侠,出身普陋茹氏,为元纯陀派到恒州调查胡家踪迹的武士首领。
  茹俊侠看出三个少年的戒备,停步在丈余距离处,说道:“小郎不必害怕,我正巧经过此林,刚才听见你们提到安定胡氏的女郎,很可能是我要去平城探望的侄女。我想问小郎何时、在何地见到的我侄女,若她不在平城,我就不白跑一趟了。”
  源翼问道:“你侄女多大年龄?”
  “十岁。”
  年纪倒是差不多能对上。源翼刚要再问些具体的,好确定对方找的是不是崔学馆游历队伍里的胡女郎,宗隐已经开口回对方了:“我们最后一次见胡女郎,是在平城东北方向的郊野。”
  茹俊侠满脸担心:“她一小女郎,去郊野干什么?”
  “游学。她在崔学馆的唱诗社里,我们见她的时候,她跟着学子队伍一起外出游历,当时我问过那些学子,他们六月底就返回崔学馆,所以你去平城肯定能寻到她。”
  茹俊侠拿出一纸画像,走近些。
  三少年看清楚后,再无怀疑,一起点头。“对,我们见到的胡女郎就是你侄女。”
  茹俊侠做出终于放心的模样,又询问:“她和同门相处的好么?我这侄女啊,在家时都宠着她,怕惯坏她脾气,呵呵。”
  冯行撇下嘴角,带着不满的语气回对方:“她跟谁都有说有笑的。”
  “那就好,那就好。其实我也是多想了,我们胡氏是门阀大族,就算到了平城,也不比本地贵族差,而且我侄女极聪慧,不管在哪读书,肯定都能结交到朋友。不打扰小郎了,夜色这样好,我这就踏月色继续赶路。”
  茹俊侠一离开,憋着话的冯行吐出一口郁闷,把话说全:“哼,胡女郎是跟谁都有说有笑,可崔学馆那些学子根本不睬她。尤其是某人的尉女郎——”
  第158章 偷书的奚骄
  “你少阴阳怪气!”宗隐不堪其扰,直击对方心底的阴暗,“我知道你嫉妒我,如果我真求了家里答应这桩婚事,我就能娶到平城的诗章魁首,而你呢,一个唱诗社的侍童都能把你当傻子耍,所以你……”
  “够了!”源翼迅速收拾自己的行囊,背好后解开拴马绳,坐上马背,厌恶道:“人真是得远行一趟,才知道适不适合为友。一个未知人家女郎心意,便把婚事挂到嘴边。一个因人家女郎不屑结交你,你就迁怒所有的女学子,还处处寻隙挖苦伙伴!我宁愿独闯夜路,好过和你们结伴!驾——”
  “阿翼,你不分方向,慢点,等等我。”宗隐担心伙伴迷路,也上马赶紧去追。
  暗处,茹俊侠根本没走,他才不在乎三个少年的恩怨情仇,只在意终于打探到一点线索。
  “诗章魁首……尉女郎……”
  看来,找到这三个少年说的尉女郎,定能打探出更多的胡家消息。
  夜深。
  城南牧场逐渐寂静,学子们都睡下了,因为有风,篝火盆全部熄掉。巡夜的人隔断时间打着火把穿行在毡帐间,来到崔学馆的露宿区时,会发现这里仍有十几个挑灯夜读的学子。
  尉窈当然也在其中。
  她现在背诵的,是恩师给的《古文孝经》,段落间隙用不同字体区别出孔安国的解析,以及路夫子对解析再作的笺释。此《孝经》难得,更难得的是上面文字全部为恩师亲自抄写的,让她既能学文章,也能根据恩师的字练习书法。
  子时初。
  子时末。
  还在学的只剩下尉窈了。白天玩得尽兴,就得用夜里的时间把功课补回来,多少学子都羡慕她“诗章魁首”的名头,殊不知她也羡慕别人。
  她羡慕崔致师兄近乎过目不忘的天赋,羡慕孔毨师兄随时都能受恩师教导,羡慕所有权贵子弟的家境,供着他们学习之余,还能供足够的纸墨,可以想学骑射就学骑射,而她只能在各种比赛、学馆活动的时机里有马可骑。
  但是羡慕真的是坏念头吗?尉窈不觉得,她认为羡慕是人之常情,只要不转化为嫉恨,何必强行扼制。况且羡慕之心,可以促使着她更加努力,尉窈相信总有一天,她自身会成为人人艳羡的强者。
  尉窈把这卷文字看到结尾,没有重拿一卷,而是回到开头重新看。
  “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出自诗经大雅《文王》的第六章 句,意思是……”
  “制节谨度,满而不溢……满溢之说见《周易谦卦彖》记载,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
  她这一遍的阅览比刚才的速度快多了,凡轻轻诵出声的句子,全是刚才那遍里没背过的。诵读相当于心、眼睛、耳朵加在一起记忆,比只在心里过一遍要深刻。
  在白登山祭母的奚骄回来牧场了,他没追到鹿,衣裳还被刮得破破烂烂,后来他怀疑自己眼花了,根本没出现过那两头鹿。
  夜半的牧场跟他白天离开时不一样,到处搭建起毡帐,他又累又饿又渴,不知往哪走才能找点饭吃,忽然想到尉窈有可能还在夜读,就寻找着烛光,很顺利找到了崔学馆营帐区。
  尉窈沉浸心神背诵,直到有人挡了光,她才看清是奚骄。他干什么去了?怎么这样狼狈?
  尉窈刚要起身,奚骄冲她摇下手,他往草地一坐,先说要紧事:“跟你说件事,之前我有个僮仆叫飞鸣……”
  “流言的事么?我已经知道了。”
  奚骄累得直耷拉脑袋,强撑精神道:“我知道是崔馆长报的案时,还以为是元静容去说服的崔馆长,原来是你么?”
  “是,是恩师带我找的崔馆长。”
  “飞鸣死了。”
  尉窈:是么,那可太好了。
  奚骄继续道:“他死前交待过一件事,他想把散布流言的污名,嫁祸给你的同门曲融。你还记得消灾会的案子么,当时想伤害你的几个无赖,就是听了曲融的一些埋怨话,才有了害你然后讨好曲家人的蠢念。你是聪明人,不用我提醒你提防这个曲融。好了,我把知道的都告诉你了,该你告诉我,哪里有吃的……”
  他话音变小,很不舒服似的仰面躺倒。
  “奚同门!奚同门?”尉窈唤他两声,见他眉头紧拧,越发痛苦,她吓坏了,赶紧去喊巡夜的府兵。
  哎?
  奚混蛋!!
  等府兵抬着担架随她跑来,不但奚骄不见了,盛着《古文孝经》的书箱也不见了!地上只有一根小棍扎个破布片,上面写着:“借书三天,回馆归还。骄。”
  骄个屁!
  次日一早,尉窈在好友们都没起来的时候,去元子直所歇的毡帐那边打听,果然,奚骄这厮一早离开牧场回崔学馆了,说是想温习功课,无心玩耍。
  现在尉窈只想确定是不是奚骄取走的那箱《孝经》,她问元子直:“你看到奚同门带没带着一个这么长、这么宽的木箱?”
  “看到了,他说是《孝经》,哎?不是你借给他阅读几天的么?”
  “哦。”
  尉窈的心终于踏实了,确定不是被旁人偷走的就行。奚骄此举是可恶,是讨厌,但先前她和尉蓁等人在有梅园林被伊谐那伙人打,奚骄帮忙打架,是她欠着他一份人情。
  此次对方不告而取《孝经》,就算还了那份人情吧。
  吃过早食,尉窈恢复好心情,和郭蕴、元静容一起去骑射练习场。
  尉茂、武继、尉菩提等尉学馆的学子已经候在场地外围,尉窈认识或面熟的还有步延桢等步氏学塾的几名学子,贺荣、贺叔桐兄弟,穆岱、穆远兄弟,曾参加大狩猎的八部分馆的元恭、元天穆二学子。
  没多会儿,元子直、周泰、元珩结伴过来。
  又一会儿,元狼蟋、元凝、胡二迢等学渣渣也骑着马跑来,总共九个学渣,边疾驰边挥鞭子打架,打得都分不出来谁和谁是一伙的。
  等跑近了,这九人又在草地上撕扯踢踹,直到讲解骑射的武官过来,才把他们训斥开。
  亥也仁刚站好,裲裆的挂扣松了,像个罩筒子一样掉地上,别说,他这裲裆的布料真厚,掉地上还立挺着,跟两片盾牌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