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作者:
悟空嚼糖 更新:2025-09-27 09:51 字数:3764
僧芝:“无论在洛阳、在平城,我只专心礼佛,结交贵人全是在法席讲说中,偶有进贵人内宅时,也只讨论佛经,辩论玄法。”
刘腾:“冯熙太师的内宅,你去过几次?”
僧芝心里急转念头,她知道从此句开始,才是这阉人今天来的目的!冯熙死四年了,能出什么事?狗阉官提到内宅,那就是和冯熙的家眷有关。
她在平城时确实想攀附冯熙太师的家眷,因此她主动以玄法会友,结交去过冯府内宅的所有女尼,后来如愿,她跟随那些女尼进了冯府,只是相隔这么久,她记不清楚去过几次。
出家人自有消息来源,后来平城知名的女尼都减少去冯府,她也心生谨慎,多方打探,才知道冯熙的妾常氏相较佛法,更信奉巫术。
糟了,巫术!
僧芝知道常氏是冯皇后的生母,联想前段时间元纯陀透露的皇后不再召贵妇进宫,僧芝大概明白了。
她回刘腾:“从我第一次进冯府讲经,前后有十余年时光,冯太师病逝后,我只去过两次,因太师内眷常施主信佛之心不诚,我就不再去冯府了。”
刘腾语调更慢腾腾询问:“常氏信佛不诚……何出此言?”
赌对了!僧芝如实回答:“常施主屡屡急躁,没有一篇经文能念诵通顺,再加上我听闻她请过女巫,于是我再也没去过冯府。”
“这么说,皇后归家养身期间,修行戒律的那间佛堂,你进去过?”
“是。”僧芝明白狡辩这点没有用,只要官府查一定能查到,不如坦荡承认。
“唉。”
刘腾的一声叹息,令僧芝惊恐,一瞬间,她脑海里不断浮现各种巫术诅咒的凌乱画面,完了,完了!
一定是常氏母女俩贱人使用巫术了,且败露了,而且她们谋害的很可能是皇帝!!
僧芝期盼刘腾能救她,她这些年不仅给这臭阉人送侍妾、送养子女,还给了不少珍器珍宝。
刘腾:“唉,你既承认,就不需要继续问了。不过你可安心,一事归一事,武始伯的失踪,我会报给陛下的。”
僧芝浑身发抖,恨比怕更甚!
她上了狗阉人的当!
狗阉人一直在套她话,她不该说去过冯熙家的,应该死咬着就是不承认,等别的贵人来救她!
狗刘腾最后一句,是威胁她识趣闭嘴,她若相信,等他有机会了,或许真能帮兄长一家申冤,她若不信,兄长一家连一丝报仇的希望都不会有。
果然,刘腾让出位置,真正主审讯的两名小黄门上前,左边的姓苏,名兴寿,右边的姓剧,名买奴。
苏兴寿是这次皇后失德的少数知情内侍,他的怪异细嗓让这间土牢立时布满死气:“比丘尼僧芝,冒充鬼神鼓惑名族贵女,与民间巫女串通一气,暗通宫禁内外,损害圣体,谋杀国戚……嗷、嗷——”
牢屋里的鬼哭狼嚎声越听越不像是女尼发出的,洛阳令贾祯不再犹豫,冲过去一瞧,吓坏了,再晚来一步,这名叫僧芝的女囚就要把三位宦官反杀了。
“来人、快来人!”
管着这一层的狱吏跑过来的时候,贾祯的头发也叫僧芝扯住,俩眼比平时拽大足足一倍。
“还站着干什么!”
呜……从来没人告诉他,女尼不光会念经,还练过武。
双拳难敌群殴,僧芝被勒死,刘腾、苏兴寿、剧买奴三阉宦狼狈回宫复命。
洛阳城的西面共有四道城门,从其中的西阳门出去约四里之地,是洛阳最繁华的大集市。凡来过这里的人都赞扬,只有世上没有之物,无此市不售之物。
陆葆真在大市东边的通商里游逛,她不爱穿着打扮,只喜欢收集马具。通商里有不少贩卖鞭策的,各种金银铜制、竹木制、皮制的鞭子令人眼花缭乱。
“陆女郎,陆葆真?”
陆葆真一怔,看着和她打招呼的女郎,旋即惊喜:“尉蓁!你也来洛阳啦!”
尉蓁高兴地连点三下头:“我才来几天,没想到就巧遇着你。”
“那边清静,走,咱俩去那边说话。”陆葆真在平城的时候和尉蓁不太熟悉,但是在洛阳碰见,二人心里同时生出亲近感。
她们拉着手去不远处的钓池亭叙旧。陆葆真打量尉蓁身后的仆从,小声道:“我才来洛阳时,出门也带这么多人,等住久了你就知道,这里和平城不同,越是大集市越没人敢闹事。”
尉蓁尴尬,姑母派这些仆人确实起护卫之责,也是盯着她怕她鲁莽行事跑离洛阳。“葆真,你来洛阳后继续念书了么?”
“没有,也不算没有吧。”陆葆真撅下嘴,解释:“我家中的义故门附有不少读过诗经的,我想学诗随时都可以,但是吧……”她附耳悄声,“我虽然学得不好,但我就是知道他们教得不好。”
“哈哈。”尉蓁被逗笑,这是她离开平城后,第一次发自内心的笑。“葆真,以后我能约你出来玩吗?”
陆葆真十分仗义,“啪啪”拍胸:“你随叫,我随到!”
尉蓁赶紧抓着新交伙伴的手:“那个……你这不疼吗?”
“不疼啊,又没伤,为什么会疼?”
尉蓁撮着小嘴,试探着轻戳对方两下:“啊!怎么这么……”平坦而结实。
这时,钓池的一处树岸冲出个人影,直接跳进寒冷的池水里,幸而好心人多,跳进深池把人拽了上来。
岸上这才传出妇人后怕的哭叫,显然是轻生者的家人。
乱哄哄的,陆葆真、尉蓁离开此地继续去逛街。
陆葆真看出尉蓁眉间总有愁容,劝道:“其实洛阳挺好的,熙熙攘攘,每处小市都比平城最热闹的地方还要热闹,只要你愿出门,便能每天见识许多趣闻。人嘛,一辈子不能总住在一个地方,不然活得还不如只鸟。”
尉蓁歪下头,思量着说:“嘻,有道理。”
第178章 白马街
刚才的钓池边,看热闹的人都散去,跳河的少年不是别人,正是宗隐。
旁边又气又哭的妇人是他的母亲浑渔娘。
宗隐见吓唬到了母亲,赌气问:“你们还逼不逼我了?要是再逼我,我就不是躲到西城让你这么容易找到了,哼!”
浑渔娘恨地捶打儿郎一下。
宗隐接下来的话更混账:“到时我也不会在闹市里跳河,我半夜找个小井,斗朝下跳进去,救上来也是死透的我!”
“让你乱说、再乱说!还嫌不够丢人,跟我回家去!”浑渔娘见儿郎梗着脖子不动,缓了语气斥道:“你不回家怎么商议提亲的事?平城姓尉的女郎多了,媒人走错门怎么办?”
距离几个州境去提亲,对小富的宗家来说极为麻烦,因为洛阳县的媒吏总共就几个,给双倍的雇价,媒吏也不可能抛下公务去那么远的平城。
媒吏有经验,给宗家出了个主意,让宗家请个能说会道的私媒,和宗家一个信得过的亲戚,带上洛阳署开的路引一起去平城,到达平城后,在平城署请一位媒吏,这也算尊重女家的正式提亲。
十月十八,宗家请好媒妇上路时,平城的小学馆接近开学了。
西城的白马街,“白马”二字出自诗经《颂》的《有客》一诗。白马街除了经营珍宝、茶茗出名,还有吐谷浑、于阗、龟兹、桑罗伏等西域小国、小族的商品,无论毡、皮、布、首饰,颜色大多艳丽。
白马街既南来北往着不计其数的货郎,也有经营数十年的七宝馆阁,所谓“七宝”,是指金、银、玛瑙等贵重之物。当然了,这些大店肆全是北地鲜卑权贵的产业,那些胡商夷人再具财富,也无法在白马街买下哪怕很小的固定店肆。
“承敬馆”是最有名的七宝馆阁之一,主人是尉茂的父亲尉彝。此馆二层的观赏台上,围坐着四位贵妇,分别是尉茂的母亲陆萝,陆萝的妹妹陆莪,崔尚的母亲卢耕南,崔尚的姑母崔弗。
崔弗是郑学馆学子郑遵之母。
尉茂、崔尚、郑遵三少年在观赏台一角另据筵席,长辈在场,三少年都少说话,时不时听清楚长辈问话,好立刻回答。
今天白马街有文具大集,来游逛的几乎都是儒士学子,快要开学了,越是纨绔学渣越爱集文具,商贩各个铆足了劲,要价声、还价声此起彼伏,陆萝、崔弗几人透过栏杆瞧,话题自然而然转向了学业方面。
崔弗问陆萝:“阿茂年底就去洛阳,可给他找好了学馆?”
“家里好几个念书的族人都在洛阳,茂儿去了后,由他们单独教茂儿,跟在学馆念是一样的。我听说崔学馆的训义学舍有迁去洛阳的想法,准信还是讹传?”
此事只有卢耕南知晓,她点下头:“不过得等诗经的《雅》部学完。”
卢耕南对崔弗说:“我知道你们不去洛阳,但是可以让遵儿参加训义学舍明年的远途游历,他们游历途中会把《颂》部全讲解完。”
陆萝可惜道:“哎呀,这么好的事,茂儿只能错过了。我听茂儿说,训义学舍的主讲夫子是鲁县名儒孔文中啊,孔夫子也跟去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