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作者:
悟空嚼糖 更新:2025-09-27 09:51 字数:3709
“咚——嗡——”
“咚——嗡——”
现今的洛阳城,寺院夜半的钟声远不如平城聒噪,尉窈知道这是受先帝下达的“都城制”所限,待新帝亲政后,这项限制僧院建造的政令将会一年年形同虚设。
待飘渺的钟音过后,她继续沉浸心神读书。
“假乐君子,显显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右命之,自天申之。”
这首诗叫《假乐》,属《大雅》部。尉窈一直遵循着两天一课的进度,如果落下了,即便通宵熬夜也得赶上。
松林别院南边的尉彝府宅里,尉茂也在秉烛夜读。
“假,嘉也。宜民宜人,宜安民,宜官人也。《笺》云,显,光也……”
无论迁往洛阳的路途还是到了洛阳的家,尉茂始终坚持两天学会一诗,他要娶尉窈,就不能不懂她所懂,他要娶尉窈,自身得为良配,不能只倚仗祖先的荣耀和富裕家产。
尉窈:“干禄百福,子孙千亿,穆穆皇皇,宜君宜王,不愆不忘,率由旧章。”
尉茂:“宜君王天下也。《笺》云,干,求也。十万曰亿……”
满院的石榴树,院墙外的翠竹,别院内的松,暂时隔开两人的相见,但是夜半诵诗的接句,却在抗衡阻隔,述说着无论怎样隔也隔不断的巧缘。
有些缘美好而真诚。
有些缘则是孽!
城南洛水北岸,春纺巷,宗甸家。
清晨,蓬头垢面的宗隐被鸡鸣声、纺车声吵醒,他的弟弟妹妹打开房门,他阿母浑氏端进来饭食。
宗隐把头蒙在被子里嚷:“我不饿,不吃。”
浑渔娘:“真想饿死自己?行,那我可白打听到尉女郎的消息了,不用告诉你了。”
宗隐扑到阿母跟前撒娇乞求:“我好好吃饭,不,我先去梳洗,阿母等我。”
“羞,羞。”他小妹刮着脸蛋笑话他。
浑渔娘把小女儿宗季福抱进怀里,叹着气道:“唉,看来咱家无论如何也得娶那荫户女了。”
宗季福仰着小脸问:“为什么?”
“因为啊,人家也搬来洛阳了。”
宗隐冲进门,惊喜至极:“阿母说什么?阿母说谁搬来洛阳了?”
第197章 寻找儒生
“莽莽撞撞!”浑渔娘先训斥一句,再述说原委:“这事多亏罗媒妇细心,她家五郎在洛水北做牙侩,前些天回家和罗媒妇抱怨闲话时,提到了一户姓尉的,罗媒妇多问了句姓尉的人家打哪来?她家五郎便说对方的契符上写着……恒州、平城。”
宗隐的嘴撅出二里地:“哼,我还以为多确定的消息呢,平城姓尉的人多了。”
“我还没说完呢!”浑渔娘狠狠戳儿郎脑门,“曹五郎记不得契符上尉姓人家的名字了,不过罗媒妇见过尉女郎的父母,跟五郎描述的模样全能对起来,巧的是,那对夫妻身边只带着一女郎,年纪和尉女郎又能对起来。”
宗隐此时又激动又焦急:“若真是她,我怎么找到她呢?”
浑渔娘指着餐食说:“把饭吃了,换身干净衣裳,拿上礼去找罗媒妇,她既然和我讲这事,定是有再见尉家人的法子。”
尉窈家确实和牙侩曹五郎约好了,今天下午继续在洛水北岸看房,宗隐跟着罗媒妇走,装作巧遇,向尉窈揖礼招呼:“没想到尉女郎也来洛阳了,我是宗隐,女郎还记得我么?去年五月崔学馆在平城郊外游学时,咱们见过的。”
尉窈不看这厮,对阿父阿母说:“我不认识他。”
赵芷挡到女儿身前,只对宗隐呵斥一字:“滚!”
罗媒妇赔笑而言:“尉夫子……”
赵芷:“你也滚。”
曹五郎先急了:“哎?怎么说话呢!”
尉骃冷声道:“你一售宅的牙侩,不为买主寻宅估价,却公然作奸犯科与私媒勾结……”
曹五郎才懒得把话听完,他上前就要搡尉骃,被赵芷捏住手腕甩到罗媒妇身上,连带宗隐叠栽成一堆。
这仨人都心虚理亏,不敢咋呼把事情闹大,眼睁睁看着尉家人离去。
尉彝宅第。
前院书房里,陆管事带着五名义故、门附进来,陆管事先把目前松林别院在住的荫人名录呈上,再递上一卷名录,上面记着跟前每名荫人的姓名、年纪和简单履历。
尉豹暂不看完整名录,按着顺序叫荫人上前:“尉景。”
和阿景重名。尉茂看此人一眼,此中年郎君便是和尉窈家共住庭院的二儒生之一。
尉儒生尴尬上前:“鄙人尉日京。”
尉茂拿起那卷完整名录挡嘴憋笑,尉豹不满地看向陆管事,后者满头冒汗,解释:“是我家大郎写的,回去我一定收拾他。”
尉茂坐到一旁,边听尉日京介绍自己,边打开名录看,他不以为意的淡漠在看到最后的“尉骃”姓名时,纸面上似炸起细碎的石榴花,轰得他脸红目热心狂跳。
窈窈,来京了。
尉茂慢慢稳定情绪,招呼陆管事来近前,小声问:“尉骃,平城来的?”
“是。茂郎认识?”
“尉骃非寻常门附,他教过我,也教过我兄长,又是我同门的父亲。”
陆管事再次冒汗,赶紧出主意:“我这就把尉骃带过来?”
“哪有夫子来见弟子的。”
“但是,但……”但也没有主家去见门附的规矩啊。陆管事支吾又止,实在顶不住三郎君的不悦,他感觉出来了,三郎君是主家里最难伺候的。
尉茂岂会莽撞行事,他拿着名录直接找阿母,不过他没想到不用他提醒,阿母就记起来,并且夸赞:“尉骃夫子啊,对,教过你兄长,你小的时候还夸过你峥嵘贞直,劝你阿父别太严管你呢。”
“我没让陆管事带尉夫子来见我,他是咱家门附,可也是我同门尉窈的父亲。他们家不会无缘无故搬来京城,尉窈是恒州的诗章魁首,所以我猜,可能和新学令有关。阿母,真正的人才不能因他们生活窘迫,就当成下人对待,你与父亲建造松林别院的初衷,不也如此么?”
陆萝满心欢喜地看着儿郎,点头:“真是懂事了。我得把你这些话写给你父亲,让他也高兴高兴,再让你父亲打听跟新学令有关的政事。尉骃一家既然住进松林别院,就先不急,先让陆管事跟他们说一声,等你父亲回来单独见尉骃夫子,如此既不破规矩,也不显得咱家失礼。”
尉茂装着为难道:“我知道尉窈同门来了,可是我单独找她总觉得不好,不找她更不好,阿母帮我出个主意。”
“傻。尉蓁不是还在京城吗,你叫上她一起找尉窈玩耍不就行了?”
“尉蓁回乡了。我想起来了,陆葆真在平城的时候和尉窈玩得好,我把陆葆真叫来。”
下午最热时候,皇宫的千秋门内,道北有一高台叫凌云台,台下有一池叫碧海曲池,这里颇凉快,尉彝和另几个员外散骑侍郎在此躲清凉,看见膀大腰圆的任城王过来,都赶紧各寻地方躲避。
“尉彝。”
倒霉。尉彝被叫住,以为要挨训,没想到任城王真有事找他。“帮本王查个人,七王在宜年里果园遇见个讲诗不错的儒生,那里挨着你府宅近,你去查明儒生来历,查到后告诉我府中典师或长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尉彝正好借机归家,宜年里的果园狭长,林木密集的地方从松林别院后头一直连绵到清河王府宅。他暂不进家门,让门僮把松林别院的陆管事叫来,走进果园后,视野里能看到好多孩童聚堆玩耍。
尉彝问:“果园里每天都这么多孩子?”
陆管事回道:“是。因着主母善待奴婢,从不给仆役家七岁内的孩子安排活,仆役子再加上别院故吏、门附家的孩子,全喜欢在果园里玩耍,所以这片地方最欢闹。”
尉彝浅“嗯”一声,折返回府的路上,陆管事提起尉骃,他察言观色,终于确定尉骃跟别的门附不一样。
陆萝见夫君回来,欣喜又意外:“我才想着明天写信给你呢。”
尉彝轻刮妻子鼻尖,得意地笑:“想我了?这回我能在家歇两天,好好陪陪你,陪陪茂儿。”
“你可别怪我说你啊,从茂儿回来,你的心偏没边了,再这么宠着,当心他们兄弟失和!瑾儿才说要外出游历呢。”
尉彝愁地抓头:“三子里其实我最喜欢瑾儿,既然他想出去游历,那就趁着太平赶紧去。”
陆萝紧张而问:“什么意思?什么叫趁着太平?”
“任城王在通商里遇刺,好在有惊无险。多少年没人敢在洛阳大市撒野了,这是将乱的征兆啊!”他说回刚才话题,“要不是元志那鳏夫时时想抢小崽子,我能看那么紧吗?”
“茂儿已经长大了,别跟从前似的,整天把小崽子挂嘴边上!对了,有件事我和你说。”
第198章 尉窈、尉茂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