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作者:悟空嚼糖      更新:2025-09-27 09:51      字数:3733
  
  当然该啊!
  这些年,一直是任城王主管新学令的推行,新帝即位以来,朝廷里明争暗斗得厉害,他一时顾不上礼制肃兴,但不代表他忘记先帝的夙愿和嘱托。
  任城王感慨:“要是我魏国儒生都如尉窈一样,何愁国学不兴啊。这事可行,但不能急,容我想想。”
  赵芷欣喜,揖礼而谢。夫君说得对,任城王主管新学令,一定也期望汉魏石经的找回和修复,只要任城王应下此事,之后看到元别驾的奏请,自然而然就把石经的找回与四门小学的营建联系在一起。
  到那时,任城王和元别驾是彼此相帮,各有受益,那么把尉窈加进四门小学学官的名录,就更稳妥了。
  赵芷护送澄王至前院的院门停步,听对方和李宣茂突然畅快大笑,她也跟着笑。赵芷不知道,人家笑的是她刚才那句“轩然大波浪”。
  次日。
  休沐两天的尉窈回宫学讲课,讲学之前她来到徐书史的廨舍。
  “尉讲师有事?”
  尉窈陈述来意:“我已学完《诗经》,想继续教《雅》、《颂》部分,所以询问书史,需长秋寺对我考核试经,还是在宫学考核?”
  徐书史笑容亲切,说道:“此事有先例,需要皇宗学的博士考核,我今日就报给长秋寺,尉讲师安心讲学,一有消息我就告诉你。”
  尉窈道谢离开。
  宫学的诗经讲授和外面的普通学子不一样,因为宫学生被掳来奚官署为奴之前,早学过《诗经》,尤其是《国风》部分,尉窈倘若不主动提出试经考核,用不了多久,就得更换新的学舍,不能再教裴慎这些弟子了。
  徐书史做事真利索啊,中午尉窈一回廨舍,对方就遣洪书女告知:“定下考核时间了,明天上午尉讲师卯时到千秋门,我和张供人带你去皇宗学,由四门博士董徵进行试经考核。”
  尉窈惊诧不已:“董师?!是师从渤海刘儒宗的董师么?”
  洪书女笑眯着眼点头:“托尉讲师的福了,我在宫里这么些年,从没有机会拜谒刘儒宗的弟子。”
  儒宗姓刘名献之,博陵饶阳人,精通《诗经》、《左传》,先帝曾召刘献之为官,但刘献之以病为由坚决不受,仍回故乡教书。世人都言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是北境以《诗经》学术之深来论,公认刘献之为诗学之宗!无人敢驳!
  可惜刘献之收弟子的门槛很高,寻常儒生根本没机会拜谒这位儒宗,那么退而求其次,能拜谒大儒的弟子,还是弟子里有名的文官董博士,无论对尉窈还是洪书女来说,都是值得称颂的经历。
  今天中午这顿饭,尉窈吃得真香,她边吃边想着明天考核的事,廨舍外头忽然传来陌生声音:“尉讲师在么?我是庖厨的张小监,才蒸好新馅米糕,给尉讲师送来尝尝。”
  谢谊就要把人迎进来,尉窈拉住这孩子的手,摇下头,默默做个支走张小监的手势。
  谢谊反应慢,裴慎小声道:“我去。”
  “张内官。”裴慎把人拦在门外,“尉讲师正在专心准备教课的笔记,只能改天和张内官说话。”
  “哎哟,你这孩子说话不中听,全宫学的讲师我全见过了,就没有赶上你们尉讲师忙的。我找她有事说,用不了半刻时间。”
  谢谊这才听明白,张小监一定存着目的而来。她气愤涌上,尉窈又拉住她,朝外面喊:“裴慎,算了,张女官既然有事,就请进。”
  张小监提着食盒迈进门槛,先打量一圈廨舍,未言先笑:“我也是从宫学出去的,如今回来,变化真多,不过这间廨舍呀,没变。”
  尉窈:“张女官请长话短说。”
  张小监:“讲师别多心,我为着私事来的,和新学令无关,不需记录,当然了,我也不怕你记。我打听了,讲师快十一岁了吧?”
  尉窈莞尔笑:“是。”
  “有权贵公子许意讲师,为防冒失惹得两家怨,托我先问一下,讲师家里可有了中意的人家?”
  这问话歹毒!
  如果回答“有”,接下来一定再有人旁敲侧击尉窈家打算把她许配于谁?不能说出元茂,又不能胡诌。
  如果回答“没有”,那么源源不断的麻烦就该叨扰上门了。
  第253章 张嘉,梁玄童
  言语回击这方面,尉窈从没输过。她先抻长语调:“我家邻居——”
  张小监蹙眉,做出细听姿态。
  尉窈:“门前拴了条狗,绳子太长,就犯了狗的通病,多管起闲事,盯到了我家门口。”说到这,她停顿直视对方。
  张小监暗攥拳头,现在走或是发火,都显得很蠢,好似自己主动找骂,把自己比成狗!可是不走……
  不走?尉窈接着刚才的话继续:“我就骂狗,狗仍坐在我门口不动,我再骂狗,狗人事不懂,还不走。”她又停顿,尽显讥笑。“那我继续骂……”
  “尉讲师的尖酸,我领教了。”张小监压住怒火,说完后起身离去,没回多余的骂,也没留下食盒,免得更辱。
  谢谊、裴慎二童的嘴巴惊讶成“喔”形,天啊,这种骂人法能循环骂一年。
  谢谊担忧道:“张小监在讲师这丢这么大脸,以后会不会到处说讲师坏话?”
  尉窈:“我讲学,她烹食,我连庖厨都不曾去,她能说我什么?再者,刚才丢脸的是她,传出去只有她怕,我不怕。”
  裴慎明白了,解释给谢谊:“对,讲师之职和庖厨差事本来就是两不相干,今天要不是张小监找过来,讲师和她一年都见不上一次。”
  “况且,讲师不骂她,她就能说讲师的好话么?你想想,素不相识的人,才见面就问亲事,她问得着么?还不知道在背后算计多久了呢!什么权贵公子,说不定是哪个阉宦的养子。”
  “与其日日防贼,不如公然闹翻,让宫学所有人都知道讲师和张小监不和!那么往后有什么不利讲师的,先算在她头上,不是她捣鬼也和她脱不了干系。”
  尉窈把裴慎没吃完的蒸饼推过去:“话多,吃饭!把掉的芝麻给谢谊,多长点心眼。”
  二童皆笑。
  庖厨。
  宫学的人数不少,食库不够,加上天气热,食材容易变质,因此需要每天去长秋寺的总食材库拉货。张小监张嘉负责此事,这种跑腿活,她不是每回都去,要是有人注意她去的时间段,就会算出其中规律。
  张嘉每次在长秋寺食材库,都能遇到同来拉食材的御食监女官梁玄童。
  梁玄童的亲姊,便是之前宫学被杖打而死的恭使宫人梁氏。
  梁玄童认为阿姊是被尉窈陷害才惨死的,起初梁玄童想贿赂前宫学主管江书女,和斋宫的宦官替她报仇,结果前者拒绝她,后者之计被左中郎将元嵩破坏。
  梁玄童自此郁郁寡欢,以为报仇无望了。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宫学接连死掉几个女官,她和好友张嘉打听到宫学有变动,就贿赂了御食监主事,把张嘉调去宫学的庖厨。
  肯定不能调梁玄童去,因为谁都知道她是梁宫人的妹妹。
  梁、张二人一见,前者急切地问:“事情怎么样了?你找到时机和那贱婢提了么?”
  张嘉脸色难看:“此计不好使,咱们再想想别的招吧。”
  梁玄童更急了,追问:“女大嫁人,这计策万无一失啊,怎么可能不好使?”
  她二人提前打听过了,尉窈没有许亲,这话只需从尉窈自己嘴里说出来,确定了,就由梁玄童想办法透露给宦官刘腾的养子。刘腾养子众多,有个诨号为“魔障”的,好赌好打架,偏偏最喜欢尉窈这样的女学子。
  这桩亲,尉窈家肯定不愿意,儒生擅扩散言论帮己,到时不利于刘腾的言论传开,尉窈就会与刘腾结仇。
  即使是朋友,张嘉也不愿自己被骂成狗的事多个人知道。“尉窈很精明,我问她东,她回我西。真的,我还能骗你么,其实不用我去套话,你直接找人告诉刘魔障,就说尉窈没许亲就行。”
  “那怎么行?万一咱们之前打听的不真呢?到时刘魔障白找媒人登尉家门,他丢个大脸,不得找我算账!这样吧,你多找几回尉窈,贱婢再精明也才十岁,能精明到哪去,你谎话哄着她,只要她说出没定亲,愿意找个家境富裕、能供得起她读书的,这事就成了!”
  成什么成?张嘉摇头。
  梁玄童的火气再也按捺不住,开始句句抱怨:“都几次了!每次你不是说这样不行,就是说那样不行!”
  “以前就算了,这回我把积蓄全送出去了,才让你有了能主事的庖厨。可是你去宫学都多少天了,帮我什么了?而且这次报仇的法子,咱俩都商量好了,最难办的地方由我去办!我只让你套那贱婢几句话,你又推脱、又说不行!你是存心的吧?”
  “我知道了,哈,你嫌御食监的女官太多,你出不了头,所以你诓骗我,花光我的钱贿赂官长,你只为去宫学的庖厨当主事,根本没想为我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