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作者:悟空嚼糖      更新:2025-09-27 09:52      字数:3732
  
  高娄斤岂能不了解阿景啊,与其一次施舍一只羊,被不怀好意的歹徒盯上,还不如一起施舍掉。
  入夜后,三人挤在唯一的寝屋里,用自制的草屏隔开,尉景和阿欢睡外边,娄斤睡靠墙的里边。
  尉景说:“要是早下决定陪你回趟怀朔镇就好了,现在路上肯定全是流民,这次一拖,不知道得拖到什么时候。”
  高娄斤:“不急。”
  “嘿嘿,我就知道你没睡着。”
  “阿景,今天我去私塾抄书的时候,听到有人说你父亲回防戍营了,你明天去兵营看看吧。”
  “我不去!我是真怕他,怕他穷疯了,把我卖掉换粮养兵。”
  高娄斤捂嘴笑。
  尉景的父亲尉陵和她父亲有相同的地方,都是志高才浅,挥霍无度!
  她父亲是因为赌,输光了家产和耕田。
  尉景父亲则是好战,如今无仗可打了,就带着手下几十骑兵四处打猎,如果遇到体格壮的流民,就收容到自家为部曲。
  不管是戍兵还是部曲,想收拢住这些人的忠心,就得拿财、拿粮养,大好的家业,在无战争的两年里居然耗空了。过分的是,去年腊月元茂给阿景的年货,被他父亲霸下养兵,只把几本书给阿景留下。
  阿景气到离家出走时才发现,自己存的两大箱马鞍等骑具,还有母亲的嫁妆全没有了!
  唯一的幸事,就是阿景的母亲觉得亏待孩子,终于应了她和阿景的婚事。
  阿景气哭着给元茂写回信,叫好友以后别给他捎物品了,她也给尉窈写信,说明了此事。
  这才有了二位挚友先给他们在洛阳置了业,再告诉他们不必忧心生计,可随时带着阿欢一起赴京之事。
  “娄斤,你想去洛阳么?”
  “想,不过……我更想生活在北境。”
  “这里有什么好?你不怕老天一直旱么?万一旱到明年怎么办?”
  高娄斤思索着尉窈在信里每次都问朔州的百姓生活,还关心这两年没有战事了,戍兵立不了功,有没有报怨的风声。
  于是娄斤猜测尉窈十分在意北境的民生是困苦,还是暂无忧?
  她先把心里的猜测实话跟尉景说,再娓娓言之:“尉窈帮我这么多,我也得帮她。我想把周围的生活,驿镇外边难民的遭遇都告诉尉窈,如你刚才说的,万一明年仍大旱呢?”
  “到时北地几州、六镇会变成什么模样?一个个戍将、一个个州官、郡官,会把灾民的事情如实奏请朝廷么?”
  “我不知道尉窈为何人在洛阳,始终不忘打听北地的事,但只要她想的,我能帮她的,我就得帮她。”
  “阿景,其实朋友之间更得讲究个利来利往,若得利的总是我,我心里是不得劲的,到时不等尉窈疏远我,我便会先疏远了她。我不想失去一位这么好的朋友,这世上或许只有你,不跟我讲究利来利往,所以我厚颜恳求,你陪我再留在北地几年,行么?”
  “也许我能帮尉窈的,比我想得还要多!”
  尉景从草屏风底下伸手过来,二人的手紧攥在一起。“娄斤,我这人没什么大志气,只愿往后你在哪,我在哪。”
  “熟睡”气息的小阿欢翻个身,把小手递过来。
  尉景另只手咯这孩子的痒:“逮到你装睡了!”
  “哈哈,哈哈,阿姊救我呀——”
  柴屋里欢语阵阵,真是洛阳有房,再贫困心里也不慌。
  月照两地。
  洛阳皇宫,赵芷正巡视斋宫周围的守卫。
  自从在芒山夺得猛士胜绩后,她先被授“千牛备身”的近侍职,配刀中最利的千牛刀!此官品虽低,但是可自由出入禁中。
  正月改景明年号后,她再被陛下授四品的“通直散骑常侍”官职,隶属最清闲的“集书省”。
  巡视完一周往回走的时候,宦官王遇捧着一叠奏请也往宫殿中走。
  没多会儿,从王遇的念声里,赵芷知道几份奏请全是参她的。
  一参她在内城连置两处豪宅,所耗巨资非她俸银能供起。二参她助尚书右仆射元澄为虐,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诬陷尚书令王肃通敌,将王尚书抓进廷尉狱。三参她怠慢官品高的朝官,从不主动行礼,仗猛士武技耀武扬威。
  第四份是御史台的,参她暴戾、草菅人命!这类奏请从去年参到现在,内容是芒山选拔近侍时那场手搏考核,事后死了一名稽姓羽林队主,队主的家属找她讨说法,她又把稽羽林的兄弟打残了。
  王遇念完,把弹劾奏请规整摆放在案上,后退两步,头都不敢抬。别的弹劾都好说,这个赵常侍,怎么敢抓王尚书呢?
  果然,皇帝的手指点在奏请上,带着怒气先问王肃的事:“你去王尚书府上抓的人?你是朕的侍卫,还是右仆射的侍卫?说!”
  第289章 双双佳偶
  赵芷未慌,如平时禀告事务一样,先回复后半句问话:“广陵王教过臣一句古语,叫事君不二是忠臣!臣子效忠的只有国主,臣永远是陛下的侍卫!”
  她再详述抓捕王肃之事:“昨天臣休沐,右仆射找臣,跟臣说有个岛夷降兵密报王尚书通敌。”
  “右仆射还说,王尚书应该知道有人出卖他了,如果不当机决断先把王尚书拘至廷尉署,要么王尚书就在这两天里潜逃离京,要么被岛夷谍人加害。”
  “右仆射带着臣去尚书府抓人,让王尚书以为此举是被陛下授意,这样才不会打起来。当时王尚书看见臣下,确实一言不发就随右仆射去了廷尉署。”
  “臣读书不多,惶恐王尚书真有反叛的心思,又恐抓错了,令王尚书对朝廷灰心失望。所以离开廷尉署后,臣立即去太尉府、司空府,把这件事告诉了禧王、详王。”
  “臣知道太尉、司空常常夸赞王尚书,不会不管此事的,三王一起审,定会还王尚书公道。”
  “臣犹不放心,在廷尉署外盘旋……”
  皇帝更正她措词:“徘徊,不叫盘旋!”
  “是,臣在廷尉署外徘旋,亲眼看到太尉进去,接着就把王尚书带走了。”
  皇帝听完,情绪没有转好。元恪不疑心王肃敢谋反,也不认为廷尉不经奏请敢对王肃动刑,元恪现在忧心的,是太尉对廷尉署轻而易举的掌控。
  他继续询问:“内城豪宅从哪来的?”内城的永康里、永和里地贵至极,寻常宗王挤不进,寻常重臣购置不起。
  赵芷解释道:“一个宅子是清河王送臣的,夸奖臣在上个月救七殿下时出了力。”
  七殿下元恌一直住在清河王府里,上个月这孩子突发急病,医官束手无策,不巧的是,报到宫里时,御医王显休沐不在宫中,王显家和清河王府距离颇远,就算冒险把七殿下抬去,万一王显不在家呢?
  当时赵芷想到廷尉署的医官崔彧擅长医治奇症,就速去廷尉署背上崔彧,一路跑去了清河王府。
  万幸啊,崔彧试探着针治,真的把七殿下救活了。
  皇帝轻“嗯”一声,旁边的宦官王遇立即听出圣意已经不怒,看来赵常侍再次躲过参劾,又不会受罚了。
  赵芷:“另个宅子是广陵王送臣的,这小半年里,臣每个月都护着羽王去幽会冯员外郎之妻。”
  皇帝气地呼吸加重。
  “两处宅子都在延年里,紧挨着。臣记起来了,当时广陵王说把俩宅子合为一处,勉强可称豪宅,当时跟着王的府吏不少,难道是那些人嫉妒臣,往外乱传,栽赃陷害臣?”
  内城所有里坊,只有延年里的地最贱,为多数宦官居住所在。
  皇帝微皱眉头,不满俩宗王做事如此抠搜小气,赵芷是没读过书,贫苦出身,但她已然担任四品武官了,怎么能把宅子赏在延年里?
  只留王肃那份奏请,皇帝把其余三份给赵芷:“学会上面的字,谨记教训。”
  “遵命。陛下,臣家里有件事,不敢拿主意,可能说?”
  “说。”
  “是。司州别驾元志为他儿郎元茂向臣女尉窈提亲,臣和夫君都是小门小户出身,不敢高攀,又舍不得拒绝这么好的亲事。”
  殿中宦官、侍卫瞬间全惊诧!!
  侍御中散元茂求娶“书史”尉窈?
  后宫的书史女职,虽然比照外朝官的三品享受俸银,然而真正的地位和权力远不如五品的元散官。
  更别提“元”氏是大魏最尊贵的皇室望族!
  宫室寂静里的每一息,都显得格外漫长。
  皇帝在衡量。此桩婚姻若是晚两年提,他不会允,太伤皇族的体面了!
  然而今、明两年,是他与太尉元禧、骠骑大将军元勰,交接名义上的兵权、与实际军务的关键时刻,到时危机重重,他跟前必须得有一员能敌猛士,并且绝对忠心的虎将!
  元恪再一次生出抱怨:三年的守孝期,太久了。
  “朕为元茂、尉窈赐婚。”
  赵芷眼眶含泪,吼得宫室里回音阵阵:“谢陛下!臣感激流涕!必以死忠回报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