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作者:
悟空嚼糖 更新:2025-09-27 09:52 字数:3759
尉窈婉言谢绝:“我一家都不食枣,且下官是来宣旨的,礼就不拿了。”
“明白了,明白了。”任城王“哈哈”两声笑,掠指一下所有记录宦官,继续让管事去准备礼物。
又行一段路后,尉窈在长生树种植的地方停下,问:“王可听过隐士赵逸?安逸之逸。”最后这句也是给记录宦官们解释的,避免他们写错了字。
任城王:“听说过,据说此人生于晋武帝时期,已经两百余岁了。更玄妙的是,他说郭璞亲自给他卜筮,说他寿龄有五百。”
尉窈感慨:“世人都向往长生,有的盼自己长生,有的盼亲朋、知己长生。可是世间千万人,机遇都寻常!旁人不提,只说我自己,我认为凡担任地方官吏的,仁政能做到浮虎刘昆的清廉,但凡掌管执法的,耿直敢比肩埋轮张纲的无畏,那么匆匆几十年寿,又惧怕什么?活着时鞠躬尽瘁,死时问心无愧,我便觉得不负陛下期望,胜过几百岁数的长生了。”
任城王心下嘀咕:对暗号就对暗号,你这么向皇帝表忠心,显得本王又不仁、又不耿直。
负责记录的宦官则一个个心想:瞅瞅,佞臣也得多读书啊,不管看见啥都能编瞎话,吹嘘自己。
随着尉窈向皇宫方向再揖一礼,任城王也又一次跟着揖礼,然后语气不太好,命令管事:“去找匠人把长生树砍了。”
管事:“啊?刚栽的!再说直接砍了,寓意不好吧。”
任城王:“那就小心挪移到隔壁广陵王府。”
宦官们忍笑记录。
众人向王府深处行走,路过合欢树的种植区时,任城王步伐放缓,但是尉窈对此种树没有兴致,众人就继续前行。
这次尉窈停步在鱼塘边,遥望湖中心的假山佳石,又低头望着池水,说道:“今冬贵府的鱼,捕得早。”
按时令,都是冬季的最后一个月捕最后一次鱼。
任城王从鼻孔里哼出不屑,言语里更没善意了,他问:“尉侍郎直言即可,是不是元匡那厮参本王了?”
他与元匡是堂兄弟。
所有跟随的人,脑袋瞬间低一寸。
尉窈神色不见紧张,扯谎:“此事我不知。王何故这样问?”
任城王:“前次我在此地设宴,一时想起孝文帝,念诵了几句沼池、鱼跃的诗,当时唯有元匡耷拉个臭脸,我甚是奇怪,思来想去都猜不到那厮会如何揣测我!尉侍郎不是无故说闲言之人,故意驻足这里询问鱼,刚才又谈论长生话题,本王可确定,元匡那搅事精参我了!必是栽赃我怀念孝文先帝,妄言我不满陛下冷落我!”
尉窈腹诽:这位王是吃核桃仁长大的吧,推测得如此准。
可是身为门下省的官,她万万不能泄露机密奏事,于是奉承:“我刚才问捕鱼,是想说仲冬日短,阴阳诸物相争,许多应付寒冬的事都该和王一样提前做好。由鱼塘一事,可见王短暂的赋闲时间,身宁心静,把一府庶务打理得井井有条,令下官佩服。”
所有记录宦官们都松一口气,因为惹恼了任城王,他们什么礼物都拿不到,谁想白白出宫一趟呢。
任城王的恼怒转为愉快:“尉侍郎会说话。”
尉窈:“实话而已。时候不早,下官该回宫复命了。”
按通常的宣旨来说,她待的时间够长了,出来王府,经过广陵王府前街的时候,她看见标志着“冯”的马车停在道边。
是她想的那个冯家吗?
第381章 景阳山狩猎
难道司州署搜集完证据,把冯俊兴抓了?
如果是,那冯家的势力仍不容小觑,竟知道这次冯俊兴在劫难逃,而且大祸的源头是羽王!
尉窈暂时顾不上此事,她带着传旨的一行宫人朝北步行,避开繁华铜驼街,自西侧的掖门迈进宫廷,当街道的喧嚣听不见了,她终于得清静,思考任城王透露给她的线索。
首先是“枣”!
任城王带她观赏寻常枣树,赠送宫里赏赐的枣,很明显,任城王走了某步棋,使高肇、高显、高猛、高英四个高家人,与“枣”这种果实有了牵连。
尉窈不禁回忆她把高家四人接离北宫苑的那天,高肇踩烂熟落在地的冬枣,用“宗王贵人一定都不稀罕吃枣”的话,想引她说些什么,当时她便猜测对方是不是从哪听到元禧被枣噎死在华林园的事了。因为冬季可结果的枣树极为罕见,高肇见此美景没有喜悦,神情中反而忌讳。
由此可推测,和“枣”有牵连的高家人,正是高肇!
尉窈思索第二个线索……长生树。
她借着“长生树”提起隐士赵逸,原本是想借卜筮名士郭璞给赵逸推算过五百寿龄,暗示任城王往后有急消息时,如果不便联络她,就找她父亲。
没想到任城王先她一步提起卜筮名士郭璞,也就是说,他已经利用“卜筮”设局,让高家那四人里的至少一人,入了局。
会是谁呢?
尉窈默念“高显”的名字。
她几次去高肇府,高显都不在,看来是找道士筮卦去了。人一旦过于信奉神明,就成为迷信愚徒,更加好利用!
第三个线索,是她给任城王的。
她故意不在合欢树的栽种区停留,不仅是告诉任城王,渤海公高猛如果尚公主,只能是济南公主,她还提醒任城王,鳏夫高肇和高家的女郎高英,她很快就要布局设计了,此期间不需对方插手,以免打乱她的安排。
第四个线索,尉窈不确定猜的对不对……王府鱼塘中心的假山石景,当驻足河岸某个位置时,石景排列像极了城南灵台遗址基座上边破损的墙体。
所以她在那个位置停下,然后她刚开始训诫之言,就被任城王打断了,因此她觉得推测应当对。
如今她阿父传学之余,常在灵台遗址摆摊卜筮,看来她不提醒任城王联络她父亲,对方也早想到了。也正是因为此推测,可反推“长生树”的线索,绝不是任城王知会她将和她父亲通消息,而是透露高家有信奉长生等玄术的信徒。
眼下尉窈只想到这么多,东极堂到了,她进殿向皇帝回报。
尉窈的推测所得,任城王当然也能想到,且考虑更多、更细。
次日,冯俊兴被抓进司州署牢狱的事,渐在朝堂中传开。此人的官职不高,连年考绩很差,只因他是已故太师冯熙的儿子,才常年领着俸禄,碌碌无为。
不过冯家的势力自从文明太皇太后离世,一年不如一年,关于冯俊兴的事,高品秩的大臣无暇议论,他们更关心北宫苑举办的狩猎比试。
比试地点在景阳山猎场。
景阳山不是天然的山,而是曹魏明帝时期挖土堆建的,使用了大量白色、五彩的石头,这些石头分别从太行山和榖城山两地而凿。
尉窈昨晚在门下省当值,清早议完朝政后,她与一众宗室大臣伴随圣驾进入宫苑,皇后和诸嫔妃、公主及外命妇们早等候在华林园入口,所有人在此乘马,领弓箭。
马匹均为皇室马场驯养。
皇帝精于骑射,一看尉窈试马试弓的姿势,就知她技艺勉强,于是让侍卫把她叫过来,吩咐:“去猎场要经过百果园,山路难行,你跟着朕。”
“是。”
皇后于宝映有半个月没见到皇帝了,说不思念是假的,她看见皇帝嘱咐尉窈,明知君臣肯定清白,可是心里涌起的苦和酸,不是想压就能压住的。
她的妹妹于宝妃嫁给京兆王元愉没多长时间,脸上的少女光彩已经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戾气。
于宝妃避开周围小声道:“皇后,我提醒你防着尉窈,没错吧。”
“告诉你几次了,这种话不要提!我只希望陛下信任的臣子越多越好。”
于宝妃凄楚道:“自从阿姊成了皇后,逐渐适应了口是心非。我也是。”
皇后正要生气,听到最后一句,心疼妹妹道:“我们难得见面,不管你受了什么委屈,都和我说,只是提防尉窈的话,休要提。”
说完,她再次看向皇帝那边,皇帝正和其余大臣交谈,尉窈在和广陵王说话,皇后又发现好弹劾宗王的大臣元匡,在和尉窈交谈时,居然很温和。
她这才识清自己对尉窈产生的不满情绪,可能不是嫉妒,而是积攒了很久的羡慕。“我如果没有生在于家,我如果和她一样努力读书,为官……”
可惜人生没有如果,就算有,交换了别人的人生,也不一定如意。
所有人全试完马、也试完弓箭了,狩猎开始。
由品秩低的官员在前开道,皇帝和宠臣在中间,左右侍卫保护于周围,后方是剩下的宗室大臣,再后面是后宫妃子和外命妇,队伍最末是羽林精锐。
皇家猎场分为难、易,容易射猎的,是景阳山南面的箭靶场,箭靶场之外的地方,不是陡峻崎岖,就是丘阜萦回。
秃鹫盘旋于景阳山上空,射技厉害的武臣张弓朝天空发箭,被射中的秃鹫掉落林间,箭上有大臣的标记,羽林精锐把秃鹫拣起,等到了靶场再记录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