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作者:
悟空嚼糖 更新:2025-09-27 09:52 字数:3727
“陆郎君。”
陆恭之苦笑,这声带着疏离的称唤,比他初见贺阑时的招呼都生疏。真正的生疏和刻意拉远距离,原来这么不一样!
崔纂脚下极轻,两步走出牢屋,果然如他预料,尉窈在牢外偷听。
尉窈脸皮厚,没觉得什么,刚才午饭没来得及吃,由谷楷提着食盒,她就这么站着边听边喝羹。
牢房里面。
短暂沉默后,陆恭之平静讲道:“看见女郎安康,我再无牵挂,从前你我也没什么,女郎能来探望,已是全了诗社一起辩诗对策的友谊。你询问过我诗书疑难,我在进诏狱时,把笔记交给官吏了,想来笔记还在,你离开时问一下狱官。”
贺阑不眨眼,眼泪很快流出,她说道:“比起郎君的性命,笔记是身外物,我愿等郎君回到鸿池诗社,再亲自把笔记借给我阅看。”
陆恭之捂住发疼的心口,这番话乍听深情,其实是拒绝,生怕拿了他笔记,将被他犯的案牵连。
“女郎说的,在理。”
贺阑终于听出对方的疏离了,松了口气,两不相欠对谁都好,可万一陆家人有机会度过灾难呢?事情不能做绝,她问羊豹子:“这次来的急,我什么都无法携带,敢问除了寒衣、寒被,我还能捎什么物件给陆郎君么?”
羊豹子阴沉着脸问:“你……对陆家人有善意?”
贺阑心惊肉跳,糟糕,叫她来探视果然是陷阱!这话怎么回?她敢糊弄陆恭之,但绝不能糊弄狱吏。
“我……我……没有。”
牢房外,尉窈听到这露出轻松笑容,把羹匙放回碗里,给谷楷示意不用听了。
她都离开了,崔纂也没必要偷听,他的步伐练出来了,落地几乎没动静,一直走到放置元禧案的文书库,然后翻找陆家父子的案卷。
这时贺阑走出牢屋,陆恭之父亲的声音从昏暗里传出:“贺女郎,记住你今天的话,你对我陆家无善意,往后我陆家对你也一样。”
羊豹子吩咐一粗使小吏带贺阑离开,他则给陆家父子留下足够用的烛油才走。
尉窈回案卷库,吩咐谷楷把赵修失踪的案卷找出来,正准备出发去大宗正寺,监视浮桥南街的暗探送来消息了。
第412章 门下省和尚书省的不对付
她打开纸卷,内容是昨天她用鬼魂附鱼吓唬的鱼贩,果然被邻近鱼坊的厮役试探,当鱼贩说出她留下那句“我逮到你了”时,厮役暴露破绽。
羊豹子问:“收网么?”
尉窈轻点头,告知:“你速去找几个无赖去鱼坊闹事,就说他们卖腐臭的鱼酱,吃死了人,剩下的事你不用管了。”
她叫来谷楷,吩咐:“你拿我的名刺去司州署一趟,让狱吏傍晚时间去浮桥南查封那个鱼坊,把当天主事的商人带到司州狱,审案别让寻常狱吏插手,由你的弟子审,只审鱼酱的事,别施刑,审个两、三天放人。接下来仍安排司州狱的狱吏做事,把鱼坊其余人带去审,这次可抓两个人,分开审,待审完所有人后,换你的弟子行动,这次把疑犯带去司州诏狱。”
大魏诏狱只有两处,廷尉署和司州署,可因案件特殊严刑审讯。
谷楷思量,立刻明白:“少卿是让他们相互猜疑,有猜疑就会有私下串供的念头和举动,当他们看到穿诏狱吏服的狱吏抓捕他们时,所有猜疑全变为更大的不信任,到时被严刑所逼,自己做的恶事或许能咬死不认,但串供时知道了别人的恶事,却是可以说的!只要供出一件恶事,便能撬开更多。”
他说完一笑:“其实……少卿的用意,是不想牵连鱼贩吧。”如果他能做主,直接把鱼坊上下全抓起来,他不信有谁能受住他的酷刑手段!
尉窈:“从前有权者为刀俎,我为小民时,我期盼那些权贵宽容待人,把我等百姓的命当命。如今我的手也握刀了,自当用这种方法回报从前善待我的人。”
大宗正官职由宗室大臣元绍暂摄,元绍的本职是尚书右丞,尚书省的官员从上到下都厌恶门下省的人,他才应付完侍中元怿,就有一名羽林兵过来,说廷尉少卿尉窈在大宗正寺等他。
同僚看元绍眉头拧成“川”,打趣他:“快去吧,不然尉侍中参你。”
有人抱怨:“门下省俩告状精,一个黄门侍郎元匡,一个侍中尉窈,就跟茅厕里两条蛆一样,走到哪恶心到哪。”
“小点声吧,清河王还没走哪。”此人朝门口斜出一点的影子扬扬下巴,提醒:“你们可别以为侍中、黄门侍郎间彼此争权较劲,那是在门下省里,他们只要出来便沆瀣一气、指手画脚,把我们当小吏使唤。”
“你的声也不小。”
“哈哈。”
那点影子不见后,元绍出来廨舍,和并未走的清河王元怿对视,元绍尴尬轻“啊”一声,元怿效仿尉窈平时说话的语气,朝廨舍内一指:“背后污我门下省,我必参你们!”
屋内一小声不服气:“三条蛆。”
元绍再讨厌尉窈,也得放下所有事赶至大宗正寺。
“尉少卿要查什么?”
“京兆王、广平王触犯刑律的案卷。”
“此事可问过陛下?”
“问过,陛下准许,我另有崔廷尉许可我调案卷的手书。”尉窈把手书递给对方。
办事的确严谨。元绍接过手书阅看,然后带尉窈去案卷库,说:“全为机密案卷,按规矩我得从旁监察。”
尉窈笑着应声“好”,她目的不在此,就一心二用,边阅看边问:“今天元侍中去尚书省询问武卫元将军之事了么?”
元绍:“嗯。”他紧接着反应过来,什么意思?难道清河王在听她吩咐做事?
尉窈故意透露的正是这意思。满朝文武属尚书省的官吏最嘴碎,各样闲话、大臣的各种诨号几乎全是从尚书省传出去的,她仅从门下省内部争高功之权不管用,还得在外营造声势。
她再问:“看来元侍中找过右丞了,他都问了些什么?”
元绍:“问元鸷帮我管过庶务么?可尽责?”
尉窈:“元鸷帮你的具体事务,凡你能想起来的,能想多详细就写多详细,现在就写给我,此事除了陛下问,右丞别向旁人提。”
元绍脸色一再变化,不由为元鸷争辩:“元鸷是老实人,以前他犯的错,后来查清全是别人栽给他的。”
尉窈似笑非笑道:“所以啊,元右丞更得写详细了,以免我陷害他。”
广平、京兆二王犯的罪过无非是纵容下属欺民霸地,她很快看完,拿出带在身的刑法书,坐到一旁默默背诵。
元绍更瞧明白了,尉窈的目的根本不是查二王,而是找理由把他支出尚书省,他现在写的,可跟敷衍告知清河王的不一样。
尚书右丞是尚书省的重要佐官,除了掌管所有庶务外,还有纠举弹劾百官、掌州郡章奏和收捕文书、兵士名籍和兵械、刑狱,包括王、公国府官的任用文书和官吏履历也在他这里过手再存。
元绍写了又写,说:“这得写到天黑啊。”
尉窈:“我不急。”
元绍:“听说尉侍中夜里经常留守门下省,一个月仅休沐一两天。”
尉窈:“我以为风闻述事是御史台的做法。”
这人说话真刻薄!果然不负“毒嘴”诨号。元绍腹诽,不耽误继续打听:“今天的事我一定藏到肚子里,尉侍中能不能再透露些,元鸷犯了何事被你怀疑?”
尉窈笑:“我门下省和你们尚书省就这点不一样……我的嘴巴严。”
尉毒嘴、尉毒嘴!元绍化气愤为笔墨,把纸戳了个窟窿。
时间在背诵和书写里交替到夜,烛油再添,有官吏在外唤元绍:“大宗正今夜当值?下官有事禀报。”
元绍刚要起身,尉窈出声:“若和宗王有关,劳烦过后告诉我。”
那还过后干什么?元绍朝外郁闷吩咐:“进来说吧。”
此官禀道:“傍晚过后,车骑大将军元羽在右中郎将李恃显府邸外的街上相遇,二人不知因何事理论,打了起来,李恃显拉着元羽将军去司州署论理,元别驾说他管不了,宫门又进不去,就问大宗正可在,让大宗正去司州署一趟。”
元绍:“我去有什么用,元羽能听我的?”抱怨归抱怨,这种事他推脱不了。
“听说昨晚元羽、元愉闹的事,就是尉侍中处理的,侍中可要一起去?”
尉窈:“也好。”她让元绍把写好的记录携带在身,二人随这名小官骑马赶路,尉窈人生的第一次遇刺,于黑夜里电光火石般袭来!
第413章 两个刺客
“啾——”
“啾、啾、啾、啾!”
“嗖——”
长、短各有的穿云哨覆盖了箭飞声音,好险!这支箭大概受哨音干扰才偏离尉窈,带着狰狞的死亡气息撕向黑暗。
吹哨一方是尉窈手下暗卫,他们各有乔装,继续呼哨引巡防兵过来,一边朝刺客方向包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