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作者:悟空嚼糖      更新:2025-09-27 09:53      字数:3713
  
  尉窈不因皇帝的笑而放松,她还是严肃面容,谨慎应对:“臣年轻,难免犯错,有同僚监督是好事,使臣犯错后能及时警醒,臣只会惭愧,绝不敢怨恨任何弹劾我的同僚。”
  皇帝起身,尉窈跟在侧后方,随皇帝走到东阁廊庑。
  “元匡两日前递交参你的文书,然而门下省三侍中,无一人理会他,实在让朕失望。”
  元匡能知道尉窈把内城一块地给元雍的事,正是尉窈自己使的手段,她目的有二,一是此举可让她去元雍府做客,和彭城王相见商谈,二是让皇帝再次对舅舅高显不满!
  她了解皇帝现在有多失望,元匡把弹劾她的文书都塞到高显手里了,高显居然瞒下奏章。
  要知道门下省种种权柄,全是为了牵制尚书省!她现在是尚书省官长,高显不敢和她争,就表明不敢和尚书省争,那天子设门下省的用意何在?
  尉窈还清楚,皇帝非担忧元匡能不能担任侍中,而是担忧元匡为侍中后,必看不惯高显,到时二人争斗,元匡肯定三天两头上书参高显,那时怎么办?
  “侍中之缺,朕再想想。”皇帝心烦,折断一根花枝。
  尉窈赶忙抬起双手,恳求:“陛下许臣把花枝拿回廨舍栽培吧。”
  皇帝先拿花枝敲一下她的官帽,再放她手心里:“栽不活,朕就罚你收回许给元雍的地!”
  尉窈神情更加严肃,这种又敬又怕的劲儿,总算让皇帝稍微舒心,罢了,倘若尉窈能把尚书省官吏变成门下省般全听他旨意,那高显不中用就不用吧。
  当天,尉窈按之前谋划的,派一小官把此事悄悄告诉高阳王元雍,别看元雍无才,其实胆子……也没有。
  孝文帝在时,绞尽脑汁才寻了个“天真”好词夸这个兄弟,可见元雍心思简单到什么地步!
  他办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太师元勰。
  别的官员走路都恨不能和元勰错开,生怕被皇帝误会结党嫌疑,元雍倒好,上前就紧拉元勰的手,在皇宫门口把元勰拽上他高阳王府的马车,还边拽边说:“我有要事,六弟可要帮我啊。”
  元勰:“不就是内城几亩地的事。”
  元雍瞪大眼睛说:“什么几亩地?元匡那张嘴,把忠的说成奸的!他参我想贪朝廷的冰窖为己有!陛下本来就不待见我,要是相信元匡胡说,把我贬回冀州怎么办?”
  元勰寻思:你想得美!
  “急什么,”元勰宽慰道:“元匡每个月都参同僚,要说陛下斥责,且轮不到你。”
  “哦?”元雍嘴巴嘬成壶嘴,整个人更显天真,他想了想,说:“六弟,后天的休沐日你来府里吧,我刚买了十几美人,各个国色香香……”
  元勰被“香香”二字刺得头疼。
  可元雍压根瞧不出他脸色,继续说着:“我再叫上尉尚书令,啧,就知道你整天对着王妃厌了!”
  他自己猥琐,以为元勰听入神是因为他提到的“十几美人”。
  “元匡也参她了,我也宴请她,你们一起帮我出个主意可好?我实在惧怕陛下,不想被训斥,你、你应该知道,元详也是先被训……”
  元勰立即用笏板捂对方嘴:“以后关系元详的话,别说!”
  “嗯嗯嗯。”元雍连点三下头。
  元勰:“洛阳好酒都存在你家酒窖,后天不如把元嘉、元澄、元羽、元怿都请来,想要热闹,人得多。”
  皇帝不是忌惮他结党么,那就趁这个机会,让手握权柄的诸王相聚一堂,将朝堂势力一次搅浑。
  可惜一语双关的话,元雍只能听懂最浅显的,他拍腿赞成:“对!人多了热闹。哎呀,就尉尚书令是女子,她不会拒绝我邀请吧?”
  “总得试试。”元勰嘴上这么说,心下却想,五兄这次宴请,很有可能是尉窈谋算的。
  马车摇晃间,元勰看着对面认真思索办好酒宴的五兄,不禁有些羡慕,人天真到众所周知,未尝不是件好事,因为在陛下眼里,哪个大臣称赞元雍几句都能和元雍结党,然而和他再有交情也没用,因为办不成事。
  第450章 劈坟
  三月初六,春暖花开。
  津阳城门外的高阳王府鼓乐声飞天,受元雍邀请而来的宗王元嘉、元澄、元羽、元勰、元怿跟商量好似的,车马一起到达,王府管事赶紧去通传,门吏与骑勇搬运礼物,刚搬完,元雍的笑声传来。
  “哎呀哎呀,是我失礼,和尉尚书令说话说忘我了,快,诸位随我去酒园,我备了鹤觞酒,还有密法酿制的银光酒。”
  鹤觞酒再好,这些宗王也喝腻了,反而稀罕各地世族祖传的酿酒手艺,老宗王元嘉昨晚的酒劲还没过去,闻言立即露出馋相,说:“好的银光酒,不但漂漂有银光色泽,酒香中还要蕴含姜的辛味,桂的辣味,兼蜜甜与胆苦,我可要好好尝尝。”
  酒园不远,尉窈在园门入口等着,和诸王相互见礼,元羽着急给尉窈使眼色,和她走在最后头,问她:“我昨晚做梦,你阿母把我的大黑宰了。”
  尉窈故意两息思量,说:“梦嘛,有时候也准。”
  “你你你……其实我是得了个消息,有人讨好高显,打算上书让高显运送兵资去葺波县大营。”
  尉窈呼一口长气,知道此消息必是真的!什么运送兵资,分明是给高显一个立战功的机会,这种主意要真是寻常官员想出来的,倒没什么,万一是皇帝的主意呢?
  那便表明她前段时间的计策没什么用,皇帝是一次次对高显失望了,然而失望不够大,仍要提拔对方!
  尉窈:“山雨要来,静观其变吧。”
  元羽笑:“你心里有数就行。”说完,他加快两步,和元雍几人说话去了。
  元勰回头看她一眼,尉窈抓住这短暂时机,唤句“太师”,来他身边问:“按时间算,渤海公高猛快要回京了,陛下对高猛的官职应当有安排,只是已故平原公高肇的俩儿郎无爵,也无仕途经历,我打算让他们进尚书省历练,不知太师意下如何?”
  太师是百官之首,无实际职掌,由于地位最尊,尉窈先征询元勰的意见,乍听正常,但是熟悉尉窈为人的官员对她此举肯定狐疑,因为尉窈是佞臣之首,只要皇帝信她,她就不用尊任何同僚!
  元勰:“我也早惦记此事,便让府官卜了一卦,卦象说高猛在平城有一幼子,此事非同小可,我已派了人赶往平城,很快会传回消息。”
  尉窈暗暗惊奇,高猛有了孩子不禀明皇帝,往严重了说是欺君大罪,若这种消息传开,皇帝颜面无光,给高猛安排好的差事肯定悬了。
  忽然,她念头一转,问:“高显在门下省难有立功机遇,要是由我上书请奏,让他监督葺波县大营的粮食运输,太师以为如何?”
  元勰露出明显的欣慰笑容,低语句:“酒宴过后,细说此事。”
  尉窈看着对方背影,也笑,她猜对了!刚才广陵王元羽提醒她的事,正是彭城王元勰放出的风声!高显去战场立功,是元勰布的局,这位宗王要向高显一族下手了。
  换句话说,元勰终于要回击皇帝了!
  箜篌“琳琳”乐起,吸引数只仙鹤落到嘉宾前方的空地踮足起舞,而后数十舞伎翩翩入场,酒宴开始了。
  元羽、元怿叔侄俩学老宗王元嘉,饮一大口银光酒入喉,前者被呛,连忙“呸呸呸”,后者则辣得面红耳赤,惹元嘉、元雍大笑,第二杯酒,元嘉朝对面的尉窈示意。
  大臣皆知尉窈从不饮酒,她举蜜水回敬,元嘉并不生气,还是一口将杯中酒饮尽。
  任城王元澄的位置跟元勰挨着,他更拉近酒案,问元勰:“你送我的二十武勇又被你借回去,到底派他们做何,还是告诉我吧,你瞧瞧,这些天我为着此事睡不好、吃不香,瘦了一圈。”
  元勰:“派去平城了。”
  “去平城?”任城王小口抿酒,酒尽后,问:“和高家的谁有关?”
  元勰:“今天你把他们都灌醉,我就告诉你。”
  任城王眯了眯眼,视线只有扫至尉窈时略停,而后说:“阿勰啊,你变坏了。”
  元勰真心笑时,有丝难得的顽皮劲,使他三十岁的年纪仍显露少年意气,他说道:“之前族叔用这二十人给高家设局,破我忠君心境,如今我以同样方法还击,族叔怎么还生气了呢?”
  “哈哈,我没生气,反而高兴。”元澄说完端杯再饮。
  元勰再凑近些,说:“刚才的话,骗族叔的,那二十人我派去渤海了……”
  “咳咳咳!”元澄心惊之下呛着了。
  元嘉隔远训他:“你敢装酒量不行,我就打你出去!”
  他辈份最高,训谁谁都得俯首听着。
  旁边的元雍赶紧假装惊吓捂头,说:“酒真辛辣,我正要偷偷加些水呢,族叔别恼,我再不敢了。”
  这时元澄止住咳嗽,惊恐问元勰:“你派他们去渤海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