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作者:
汀柏荣荣 更新:2025-09-27 09:54 字数:3743
盔甲还没有特别满意的款式,刀剑等物倒是已经定下好几版了。
“太卜是刚见过王上?”
“嗯,王上又吩咐了件紧急的事情,接下来一段时间,吾可能要前往东海之岸,短期内回不来,还请胡郎中多看顾着些吾家中的豚,那都是大王养得。”
妫央身边没什么守家的人,他没成亲,家中只有一位老母亲,老母亲出身低,身子也不好,他不愿意让老母亲操心。
所以这豚只能交付他人。
朝中好友,太卜央还是有的,只是那些人都不值得信任,太卜央觉得自己是朝中唯一一个看懂了大王格局的人,那群庸碌之辈这辈子都看不到大王的伟大,怎么配为大王做事。
所以将事情托给胡幼安,是最好的选择。
“好,此事不难,太卜放心。”胡幼安一口答应下来,随后有些好奇地问:“太卜去海边,可是与那雪白之物有关?”
妫央点点头,没有多说一个字。
胡幼安则小心看看四周,确定没人后,才上前一步凑到太卜央跟前小声说:“太卜此次出门,可得多带些人,海边不安全。”
妫央略有些意外地挑了下眉,随后态度谦逊地问:“郎中可否细说?”
“景昌掌管的地界近些年越来越少,海边距离景昌太远,恐早入他人之手,且熬盐之利巨大,那边有不少人。”
胡幼安之所以清楚,是因为她这几天查了查,专属天子的饴盐都能被人动手脚,其余散盐苦盐,能幸免于难吗?
果然,结果是没有。
散盐苦盐还能正常供应,是因为这两样涉及祭祀,而且造价便宜,海边不给,王室也能去盐湖等地自己熬制。
海边的人显然知道自己所行之事无颜面对天下,所以一直以来都以低调为主。
现在太卜央去海边,他们想低调也低调不了了。
太卜央闻言大惊,他想了想自家的部曲,略有些苦恼,说道:“不瞒胡郎中,家中只有百余部曲,不能全部带走,这点儿人恐怕难以得胜。”
“太卜若不嫌,幼安愿为太卜一试,只是宫中人手亦是不足,怕是要招揽些许民夫。”
胡幼安的意思是,她愿意带兵前去查看,如果真的有擅自侵占天子土地的胆大之人,她就带兵全剿了。
只是她手底下没那么多兵,在民间征夫需要大王的同意,而且征来的小卒还需要金钱粮食来养。
一句宫中人手不足,就差明说让太卜央出钱出粮了。
他出钱出粮,最后征来的人全都是胡幼安的。
太卜央差点儿没骂出声来,他没说话,眼里流露出的神情,已经说明他此刻内心骂得有多脏了。
胡幼安脸皮厚的当没看见,哈哈一笑,劝道:“太卜不必担忧,幼安一心只为大王,这兵卒自然也属于大王。”
太卜央这才收回冷冰冰的眼神,他低头沉思,只说明日请胡幼安到府一叙。
胡幼安自然满口答应,她知道,太卜央会同意的。
大王手里有盐铁,只需铺展开来,再培养一批人,就能慢慢收复王室被人蚕食的领地。
太卜央其人,颇有些本事,他不缺才华也不缺金钱人脉,他只是缺一点儿决心。
表面上看太卜央是归顺大王了,但他不一定归心了,之前他杀惠安君,多半是为了偿还大王将他母亲送回的恩情。
后来坑害安国国君,就是有点儿私人恩怨在里面了,早年太卜央在安国曾想过向安公效力,结果被人一顿侮辱,一通呵斥,贬低至极。
他一心到景昌来落脚,除了母亲的因素外,还有想要向世人证明,他妫央不弱于人的心思。
胡幼安想借此机会,逼迫太卜央正式归心大王。
转头,胡幼安又去找闻桃了。
要招兵需要的钱财粮食肯定不能光从太卜央身上出,那到时候招来的兵全成太卜央私人的了,再加入一方势力,才能维持平衡,将兵权牢牢掌控在大王手里。
在沈知微暗自庆贺自己终于迈出败国第一步时,她“忠诚”的手下已经开始为她的征战天下之旅铺路搭桥了。
第21章 八百多吗?八百不多! 闻桃:大王,真……
入夜了,景昌城中一片寂静,黑夜笼罩在城池上空,月亮藏在云里,天空只有点点光亮,今夜是个极黑的夜。
似乎一切都能隐藏在黑暗之中。
王宫里,沈知微躺在床上呼呼大睡,而她忠诚的下属则无法入眠。
大半夜的,胡幼安出宫去了。
她入夜前朝沈知微要了出宫的旨意,沈知微也没多想什么,或者说,不管别人跟沈知微说什么,沈知微都不会多想。
她就是个脑子空空的大王。
沈知微只需要确保自己不是因为自杀离开这个世界的就行,她恨不得半夜有人入宫刺杀,来提前结束她这亡国之君罪恶的一生。
开启她现代的富婆生涯。
一想到回到现代就能成为亿万富翁,沈知微做梦都是香的,梦里笑得那叫个傻乎乎。
还好这一幕没人看见。
沈知微不让人在她睡着后入殿内伺候,主要是她没法适应在别人的目光下入睡,半夜起来正对上值夜班的宫女一双铜铃般的大眼睛,实在是有些吓人。
胡幼安觉得大王不叫人在夜晚守在床边有利有弊,利在于能够有效防止一些刺客暗杀,弊在于真出现刺客,外面的人也很难进入其中,保护大王。
不过大王最近骑射练得极好,而且枕头底下还有安金亲自打造的利剑,自保绰绰有余。
可不能将大王的安全,全都放在大王自身。
胡幼安自打成为王宫内的郎中后,就一直很担心大王的人身安全,王宫的守卫力量实在是过于薄弱。
王宫中的护卫,大多数是出身贵族之后,他们习过武艺,但着实天赋平平,加之景昌多年来不曾出过大事,因此这些护卫大多松懈了,练武一事如练字,一日不习,便会步步后退。
因为出身原因,胡幼安又没法压制那些护卫,让那些护卫平日里好好操练。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胡幼安,现在胡幼安可算是看见了解决的希望。
“不行!五百人实在是太多了,胡郎中练这样多的兵,又掌管宫中马匹,若是你对大王有异心,吾等远在宫外,难以救王上于危难间,最后恐会出大错!”
脂烛的火光在灯盏中跳跃,燃烧油脂的黑烟顺着上头罩着的罩着里的铜管飘向下方,最后融入一小盏黑水中,没有丝毫意味。
这样一盏灯,其价可比黄金,燃烧一夜的油脂够三五庶民吃上几个月。
这样的灯,屋中足有数十,将原本昏暗的屋子照得大亮,胡幼安甚至能看清楚妫央面上对她真切的不满。
闻桃沉思后说道:“五百人确实有些多了,三百便可,东海之畔的人不敢大肆张扬,三百足以将他们赶走。”
妫央身为主家,坐在上首位置,闻桃坐在其右下,胡幼安坐在左下。
深夜密谋,为的就是招兵一事。
“三百人,只够东海盐田,却不够其他,王宫守卫空虚,大王近卫中能调用者唯幼安一人,两位,不管盐田日后如何,最要紧的是护好大王,若大王出事,一切都会成为空谈,毕竟大王是周王室最后一位血脉了。”
胡幼安知道两人不会同意她收五百人,但她有理有据,早有打算。
她顿了顿又道:“其实五百人都太少了,天子身旁再多三五百人也是应该,合该征夫八百以上。”
“八百?胡郎中胃口真是不小。”
妫央一听到八百这个数字,头顶的毛都要炸了。
这年头各诸侯国之间征战,大国对小国,有时候都不会出动八百人,那些动辄成千上万的大军里,有多少是先锋,有多少是真实的兵卒,各国贵族心里都有数。
所谓的先锋,是军队在当地强征的民夫,那些民夫上了战场,可能连一双鞋都没有,完全是打仗时的消耗品。
真正的兵卒要配全盔甲武器,精兵还得有马与重甲。
胡幼安若真是养出八百装备精良的兵马,她能带万人去打仗,打灭国之战!
“八百人很多吗?别忘了,天子手下兵卒最多时足有七万余,虎贲军最多时也有五六千人,八百人连零头都不足!安国国君养得军队也有三万余吧?还有汴国,汴国国君身边也有万余,天子只要八百而已。”
胡幼安一提起军队就生气。
周天子掌管天下军队,诸侯的军队也在其中,可王室衰弱不是说说而已,诸侯早已不听天子宣召,而属于天子的军队,这些年来被诸侯蚕食,所剩无几。
剩下的都是各家不受重视的贵族,还有一些老弱病残的小兵,胡幼安从里头扒拉出一两百人勉强撑面子不难,想靠着那些废物打仗,胡幼安上战场都得求他们别死得那么快!
妫央沉默,他当然知道八百人对天子来说实在是少得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