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作者:
汀柏荣荣 更新:2025-09-27 09:55 字数:3749
两股声音兴起没多久,有人又提到了胡幼安。
胡幼安接连攻打多座城池,还将北国几个重要城池收入囊中,是许多人心中的护国将军,说她是奸佞,一开始大部分人都不认同这种看法。
后来有人说起了胡幼安的出身,说她是罪奴出身,她父亲当年涉险谋逆。
“保不准,胡幼安想为她家中翻案,又或者想走她父亲的老路呢?”
“咱们现在这位大王可不是先王,若中郎将真的有异心,大王怎么可能还如此重用于她?你能比大王更洞察人心吗?”
“大王身处景昌,中郎将身在永明,相距甚远,难免被小人蒙蔽。”
“我还是不信你说的话,中郎将刚立下大功,你们就这样在背后说中郎将的坏话,搬弄是非,你们不会是他国的细作吧?”
“说谁是细作呢!我家世代都在景昌,从祖辈开始就为周天子做事!为大王忠心耿耿!”
几个在酒楼中吃饭说话的人说着说着就吵了起来,甚至脾气暴躁的人,已经开始抡起拳头说话了。
你听不懂道理,那我也懂些拳脚!污蔑忠臣良将,该打!
闻桃做过司寇底下的官职,所以对景昌城中出现的犯罪案件十分敏锐,也会有人主动来报,告诉她最近出了什么样的案件。
所以在景昌城中频频出现打架斗殴之事时,闻桃第一个发现了不对。
“你是说,最近三天,有六起酒楼斗殴之事,三起当街打人?景昌的百姓最近脾气这么暴躁吗?”
闻桃低头看了眼手中的凉茶,最近天气是热,她也有些心浮气躁,但也不至于跟人一言不合就打架啊。
而且景昌城中的庶民们大多都听过课,识得几个字,知道些道理,一般来说不会动辄斗殴,自打学宫建立在此地后,他们更是学永明城的庶民,以理服人,诚信为上。
怎么会突然出现如此反常的现象?
“可曾问过是因何动手?”
闻桃问前来告知她消息的司寇底下的官吏。
小吏躬身道:“下臣一一问过,大多是因朝堂政事起了口角,随后没控制住,动了手。”
饶是闻桃自诩见识颇多,此刻也有点儿摸不着头脑了。
景昌城的百姓如何关心朝廷政事吗?
“太宰,下臣听那些庶民说,是有人认为如今朝堂之上有奸佞,有不少人觉得,中郎将她日后会为族人翻案。”
小吏没有直说庶民口中的奸佞是谁,他只是说了其中一个矛盾点,闻桃一听就明白了。
她微微叹口气,说奸佞的时候,榜上肯定有她的名字,而她的名字没有引起庶民们之间的矛盾,反倒是胡幼安,成了矛盾所在。
“中郎将为国出征,战功赫赫,她如此战功,别说是为族人翻案,就是想要提一提自己的家世,也没什么不妥。且不说此乃人之常情,就说当下中郎将什么都不曾做过,他们怎能将中郎将列为奸佞!定是有心人故意挑拨!”
闻桃不算很理解庶民们的想法,但是她知道,人心多变,庶民亦是如此。
庶民之中有好人,也有坏人,贵族亦然。
而能搅弄得满城风雨之人,肯定不会是庶民,这后头绝对有人在折腾。
到底是谁呢?
“太宰所言极是,中郎将为国尽心尽力,绝无二心,此人在庶民之中传播消息,定有图谋,八成是他国细作,想要叫中郎将与大王离心。”
小吏在司寇手下多年,遇见过各种各样的罪犯,人心如何,他也能看得分明,无须多想,他就知道是有人在其后操纵此事。
只是底下人明白没用,结果如何,端看大王的态度。
小吏说话点到为止,一句不多说,闻桃觉得此人是个人才。
遂问对方是否有心往外走走。
景昌内的高官之位基本上已经填满了,科举之后更是没了什么空位,留在景昌,机会没有那么大了。
倒是外头,一片片崭新的土地正等人接手,不知道有多少空位子等待新人们,只要能在当地做出一番成绩,日后携功回朝,就能跟人抢一抢高官之位了。
小吏很是感激地拱手道:“下臣出身贫寒,能力有限,多年来报国无路,今日得太宰青睐,自是不敢推辞,仅凭太宰吩咐。”
他要了这个跑腿的资格,就是为了能入太宰的眼,现在得偿所愿,他岂会说一句推辞的话。
闻桃命人将小吏带去吏部,最近吏部正找愿意去汴地或北地为官的臣工,小吏过去会很受欢迎。
若只有小吏自己过去,那能分到什么地方,就不一定了,现在有闻桃的人领路,他的未来一片光明。
闻桃看着小吏的背影,心里生出几分莫名的意味来。
奸佞,她现在满朝朋党,确实很像是奸佞了。
只不过她一心为大王做事,从来没有想过利用昔日同窗与好友们谋取私利,闻家也不需要那些,所以她算不得一个合格的奸佞。
闻桃自嘲似的笑了笑,她师妹琼玉是第一届科举的状元,这个身份让闻家和闻桃的身份更是水涨船高,琼玉日后若是平步青云,那朝中可真是大半人全和闻桃有关了。
到那时,她不是奸佞也会成为奸佞。
闻桃想,她得外出避一避风头了,还有就是,为了大家的性命考虑,闻家必须要低调一些。
闻桃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处境很危险,距离奸佞一词只差一步之遥,但是胡幼安绝对和奸佞沾不上边,胡幼安那是真的孤臣,没有家人相助,没有师友扶持,更不曾提携过下属,鸱尾之前在她帐下,现如今跟她关系不错,但鸱尾是妫央发掘,闻桃举荐的人。
所以在议论奸佞误国时,特意提出胡幼安名字的人,绝对不安好心。
不管是谁,再等一等,总能抓住对方的尾巴。
闻桃转头就将此事暂时搁置一旁了,她没有上报给沈知微,主要是此事没头没尾,闻桃不好上报。
不过沈知微还是知道了,因为司寇那边要定期给沈知微上奏折。
司寇如今隶属刑部,原本的司寇如今应该喊他刑部尚书,身为六部尚书之一,景昌城中发生的怪事,他理应告知大王。
于是沈知微就看见了厚厚一叠的犯罪记录,全是最近城中的斗殴案件。
倒是没出什么大事。
受伤的多,没出人命,就算不得大事。
若不是最近斗殴事件多发,刑部尚书不会上报。
沈知微原本不当回事,打架而已,人多了摩擦就多,夏天又热,大家心浮气躁,难免出点儿事。
她原本不想过多注意此事,但她没想到,多发的斗殴事件甚至触发了一个特殊任务!
特殊任务名为:细作一。
沈知微要是这都看不出来是有人捣鬼,她就是个傻子了。
细作煽动群众,然后群众开始斗殴,沈知微啧了啧舌,不知道是哪家缺德的想出这么一个破坏团结的法子。
她都要以为是妫央在搞事了。
不过回头一想,应该不是妫央,要是妫央的话,多发的就不是斗殴事件,而是杀人事件了。
她相信妫央肯定能煽动民意到平民想杀人的地步。
想到妫央,沈知微又看了眼刑部尚书在奏折里提到的那一句,庶民们谈论朝堂奸佞时,曾提起过闻家父女。
这句话刑部尚书写在一个角落里,似乎是补充说明,但其本质是想试探一下沈知微在这件事上的态度。
沈知微能是什么态度?她又不怕人篡位。
虽然她已经摆烂了,不打算做主线任务了,但如果真有人让她亡国,她也不会反抗。
于是沈知微将这一页随意翻过去,不多关注,最后将查清此事的任务交给了闻桃。
搞事情的人将闻家牵扯进去了,那就让闻家人自己查查,到底是谁这么胆大妄为,意图害她的金卡。
闻桃做梦都没想到,大王对她竟信任至此!
大王让她去查是哪国细作的兴风作浪,这是对闻家的全然信任啊!
闻桃感动万分,听那些流言时,她都觉得自己是个奸佞了,而大王却没有相信分毫。
第68章 找出隐藏在景昌的小虫子……
面对大王的这份信任, 闻桃无以为报,决定让她爹辞官。
大王不相信是大王好,不代表闻家要继续这么下去,闻家有她这个太宰就够了, 太傅的位置就别再占着了。
太傅可是有调动兵马的权力的, 闻桃一想到她家的情况, 就汗流浃背了,大王现在不计较, 不代表以后永远都不计较。
与其等大王清算, 不如闻家识趣一些。
闻桃直接去找了闻劭, 父女俩对坐无言, 交谈之后,气氛凝重。
“可是为父乃先王托孤大臣,大王如今还未成家, 为父如何能放心离开官场?”闻劭不太愿意,他奋斗了一辈子才坐上了太傅之位,这才几年啊, 他就要辞官隐退, “况且, 大王不是没有疑心闻家吗?甚至还让你去查此事。”